学术投稿

真武汤与苓桂术甘汤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肾阳虚证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赵俊要

关键词:真武汤, 苓桂术甘汤, 慢性心功能不全
摘要:目的:分析真武汤与苓桂术甘汤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肾阳虚证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心功能不全心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加入真武汤与苓桂术甘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6.0%;观察组症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真武汤与苓桂术甘汤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肾阳虚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阴式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良性卵巢肿瘤患者接受阴式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我院对良性卵巢肿瘤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观察组使用阴式卵巢囊肿剥除治疗,对照组使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观察组有1例中蒂扭转 、1例肿瘤破裂,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是5.0%;对照组有1例中蒂扭转 、1例肿瘤破裂 、1例感染,并发症几率是7.5%,两组的并发症几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良性卵巢囊肿患者接受阴式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治疗不会对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患者恢复较好,阴式卵巢囊肿剥除术不会给患者带来瘢痕,术后使用镇痛药物较少.

    作者:崔荔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护理目标管理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实施护理目标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效果.方法:在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实施护理目标管理的主要措施为:制定总目标 、分目标,定期检查考核,督促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结果:通过实施护理目标管理,显著地提升了护理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使得护理模式不断趋于科学化与完善化.结论:在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措施哦,能够显著提升护理的管理质量,不断增强护士的团结精神,不断提升了医院的护理效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荐应用.

    作者:李沿珉;杨志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彩超展开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 ~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5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接受健康检查的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心脏彩超技术检查,分析两组检测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径(LVDD)都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对于观察组较低,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心脏彩超技术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和检查,对患者无损伤,且操作方便,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爱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从来我院就诊且实施上肢手术的患者中选取90例患者进行调研分析,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低浓度 、中浓度和高浓度三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药物麻醉.对比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结果: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患者在肌皮神经 、桡神经 、尺神经三个组织完全阻滞率差异明显,后者更高(P<0.05).三组患者在麻醉起效时间 、镇痛持续时间 、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三项临床指标方面检测差异也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有很大的不同,在0.25% ~0.50% 浓度区间,罗哌卡因浓度越高,神经阻滞效果越好,麻醉起效时间越短,镇痛持续时间越长,但术后恢复时间也会相应地延长,所以需要综合辩证分析,终确定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药量.

    作者:高志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根尖周炎上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在根尖周炎的治疗中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根管治疗的根尖周炎患者110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5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则予以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成功率 、就诊次数以及治疗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成功率为96.36%,与参照组的94.55% 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治疗次数以及治疗时间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与常规治疗相似,但可以有效节约治疗时间,应当将这一治疗方法进行推广.

    作者:宋文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委托培训模式与成效探讨

    目的:总结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项目的成效,探讨职业卫生委托培训模式.方法:对培训机构进行公开招标,根据需求制定培训相关的项目,实施中 、小班教学.结果:培训的人员共有6000名,经过培训后增强了用人部门的守法意识,在企业中使用高风险有机溶剂的情况明显降低,改善了职业病的发病状况.讨论:职业卫生培训工作顺利开展需要政府支持,职业卫生委托培训模式效果良好,可以实施,会成为今后的发展新形式.

    作者:王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疼痛护理方案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方案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9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行疼痛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组间在疼痛评分(VAS)方面对比无较大差异性(p>0.05),干预后1个月,3个月对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前,组间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方面对比无较大差异性(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疼痛护理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未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实施供应室质量控制的60例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和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环境 、物品 、污染区 、无菌区以及包装区管理 、安全管理等工作质量评分均低于试验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普及.

    作者:马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脊柱侧弯矫正术术后护理研究

    目的:探究脊柱侧弯矫正术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32例脊柱侧弯患者,实施矫正术,并行术后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32例患者经矫正术结合术后护理干预后,26例患者不适感消失,疼痛明显减轻,6例患者不适感缓解,疼痛有所减轻;32例患者对护理均表示满意,即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脊柱侧弯矫正术的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对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诊断对肺血栓栓塞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给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对肺血栓塞患者6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为患者进行了心脏超声诊断以及下肢深静脉超声诊断,对临床诊断的重要性进行探究.结果:心脏超声诊断表明患者有52例右心增大,有28例肺动脉主干以及左右支变宽,有2例患者的肺动脉主动出现了回声团,还有4例分叉位置存在高回声,有2例在左支出现了回声.使用下肢深静脉超声诊断发现患者有单侧以及双侧的血栓情况存在,症状程度不同.结论:临床中为肺血栓栓塞患者使用心脏超声和下肢深静脉超声联合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患者接受早期的治疗效果比较突出,临床中存在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个体化饮食指导结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并发症的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指导结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并发症干预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口头的营养指导,治疗组则为孕妇实施个体饮食治疗以及运动疗法.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孕妇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治疗组孕妇干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给予个性化饮食指导以及运动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胡金萍;马惠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中后路手术的疗效.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医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 、甲组,每组35例.此次研究甲组是后路手术,研究乙组是前路手术,总结Cobb角 、锥体前后高度 、疼痛程度.结果:甲组术后的VAS评分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Cobb角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椎体后缘高度比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大于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中,后路手术的疗效确切,有效缓解疼痛,明显改善Cobb角 、锥体前后高度.

    作者:胥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究血脂异常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否存在临床相关性.方法:根据是否合并血脂异常,将182例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n=68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B组,n=66例)、单纯血脂异常组(C组,n=22例)、健康对照组(D组,n=26例),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Neurome-ter)测定各组患者正中神经、腓肠神经于2000Hz、250Hz、5Hz的电流感觉阈值(CPT),记录四组的年龄、病程以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较单纯糖尿病组CPT值明显升高(p<0.05),5Hz时CPT升高为显著(p<0.01).单纯糖尿病组和单纯血脂异常组双侧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脂血症组较健康对照组,双侧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C P T值均有所升高(p<0.01或p<0.05).结论:血脂异常与高糖毒性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两个等位的危险因素,高血糖联合血脂异常可加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马向丽;索建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比较大骨瓣减压及小骨窗开颅骨瓣复位两种术式治疗高血压性幕上脑出血对疗效、ADL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比较大骨瓣减压及小骨窗开颅骨瓣复位两种术式治疗高血压性幕上脑出血对疗效 、ADL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高压性脑出血患者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取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取小骨窗开颅骨瓣复位术.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的显效率为78.13% 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53.13%,P<0.05.结论:在治疗高压性幕上脑出血上,大骨瓣减压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各方面表现均好于小骨窗开颅骨瓣复位术,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预防作用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于本社区服务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12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细节护理,作为研究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作为普通组,比较两组儿童的预防接种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儿童的接种配合度评分为(3.2±0.2)分,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3±2.3)分,该两项指标均明显的优于普通组(P<0.05);研究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例),普通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14例),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可有效提高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的配合度和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减少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保证接种安全,应当在社区卫生中心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秋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在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文参照不同护理方法将样本进行随机分组,样本来源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入的24例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n=12),实验组实行围术期护理干预(n=12),比较观察参照组与实验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 、并发症计算值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验证参比意义(P<0.05).结论:将围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在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护理作用尤为显著,值得纳入借鉴.

    作者:于建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二线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二线不同化疗方案在治疗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7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二线化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治疗,研究组采用多西他赛治疗,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为37.14%,疾病控制率为54.28%,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腹泻(Ⅲ-Ⅳ 度)发生率10.2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线化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化疗,效果显著,且二线不同化疗方案能使患者近期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相似,效果确切,而在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腹泻较高,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广连;苑超;王海玲;周彩凤;孙锦贵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8月-2017.10月间在我院行脑血管介入术治疗的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46例,护士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围术期护理干预,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护理流程,评价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花费.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 、住院花费均低于常规组,(t=6.847、26.578,P<0.05).结论:护士为脑血管介入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孙世玉;姜艳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在阑尾周围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本科接诊的阑尾周围脓肿病患60例,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治疗.结果:本组60例病患都全部治愈,切口甲级愈合49例(81.67),乙级愈合7例(11.67%),丙级愈合4例(6.67%).60例病患在术后都未发生腹腔内出血 、肠瘘以及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9.1±1.3)d.结论:积极采取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疗法对阑尾周围脓肿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手术切口愈合,减少 Ⅱ 期阑尾切除风险,建议采纳和使用.

    作者:黄斯诗;项秉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治疗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左氧氟沙星 、甲硝唑联合治疗盆腔炎的效果观察.方法:经研究决定选取了2016年1月-2017年4月来医院就诊的88例患者,随机分成了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其进行了单一药物和联合药物的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的对比,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 、甲硝唑的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单一甲硝唑治疗方法,P<0.05.结论:医院结合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同时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明显,而且安全无副作用,适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张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