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语波
目的:对原发干燥综合征(pSS)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实施电生理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12例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进行研究,时间段为2014年3月-2017年12月,根据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损害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对两类患者的肌电图(EM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诊断后显示,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是以感觉受损为主要的表现,可以是脑神经受累,也可以是四肢周围神经受累,或者髓内以及颅内上级感觉皮质受累,同时发现有亚临床病灶,电生理检查确定病损的部位相比临床较多.结论: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给予电生理检查能够对疾病进行准确地诊断,为临床疾病的判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值得推广.
作者:田红雪;刘朝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并且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20名患者.对对照组的20名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而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脑外科手术治疗,比较并且及时的记录下他们的病况.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的治疗,7天后实验组的血肿体积为(20.04±9.98),14天后实验组的血肿体积为(12.13±8.25),比对照组低.实验组中的ADL评价中12例为一级,7例为二级,1例为三级,相对于对照组来说都比较好.结论: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比一般治疗方法好,值得我们去推广使用.
作者:白成;王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比较胬肉转埋法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 ~2016年1月,对我科收治翼状胬肉患者共256例,306眼,其中男性患者123例,146眼;女性患者133例,160眼,年龄35-84岁,初发者245例292眼复发者11例,14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共192例(218眼),其中初发者183例(208眼)、复发者8例(10眼);对照组:采用胬肉转埋法,共65例(88眼),其中初发者62例(84眼),复发者3例(4眼).两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结果:观察组中翼状胬肉复发率为2.4%(初发者4眼,复发者1眼),对照组中复发率为18.2%(初发者13眼,复发者3眼).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相比胬肉转埋法,其手术复发率明显降低,术后效果好,是治疗翼状胬肉优于胬肉转埋法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姣姣;王亚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4月1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抑郁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疾病认知、抗抑郁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老年抑郁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疾病认知、抗抑郁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和提高抗抑郁治疗依从性,缓解抑郁情绪,提升满意度.
作者:马东梅;徐翠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牙体缺损使用全瓷嵌体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接收的牙体缺损患者80例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复合树脂嵌体,观察组使用全瓷嵌体.对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和修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修复治疗,观察组有35例成功,3例缺陷,2例失败,成功率是95%,对照组有22例成功,8例缺陷,10例失败,成功率是75.00%.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修复体折裂A级36例(90.00%)、B级4例(10.00%),对照组分别是25例(62.50%)、15例(37.50%).两组的修复体折裂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全瓷嵌体修复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车德权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诊治中患者治疗措施以及早期诊治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80例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结合抗结核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诊治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各项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研究组较优异(P<0.05);②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研究组较优异(P>0.05).结论:在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诊治中采用抗结核治疗,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
作者:甘语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评价全血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对132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别进行CRP与血常规检测,并与临床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32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血常规检测阳性率为65.91%,CRP检测阳性率为71.97%,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4.09%.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血常规检测阳性率,也高于CRP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可提高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检验阳性率,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金颖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接受氯雷他定治疗和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的效果.方法: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4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常规组和试验组,均有70例.常规组使用氯雷他定治疗,试验组使用氯雷他定 、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常规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0%,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72%.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的优势差异性(P<0.05).结论:过敏性结膜炎使用氯雷他定加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较定治疗的效果比单纯的氯雷他定治疗要突出,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曹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采用单纯胰岛素强化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对比,总结2型糖尿病治疗经验.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92例T2DM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6例.B组给予胰岛素治疗,A组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临床疗效与相关指标情况.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B组为80.43%,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TG(三酰甘油)、ALB与TC(总胆固醇)均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T2DM患者行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可改善其临床指标,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可推广.
作者:刘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在社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2017年2月 —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 、舒张压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相比较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改善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7.2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盆腔炎反复发作使用中医治疗的效果,为临床中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对128例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为患者提供治疗后,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2.4%,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5.5%,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情况使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临床病情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能够预防病情的复发,临床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鲍薇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膝和足畸形治疗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膝和足部先天性多发关节挛缩症患者,根据Sodergard评定方法对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膝和足畸形不同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膝关节伸直型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均优于屈曲型治疗效果,足初次术后畸形复发率较高,部分足部畸形患者需多次进行手术治疗.结论:膝部屈曲型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足部畸形手术治疗应在患儿1岁前将足部软组织彻底松解.
作者:张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0例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本组30例尿路感染患者经治疗后,治愈10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尿路感染患者行对症治疗,可得到满意疗效.
作者:权晔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份-2018年2月份ICU重症收治的患者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科室2017年1月份开展心理护理,实施前收治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位对照组,共46例;实施后收治的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在患者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后进行护理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评价满意度达到100%,其中非常满意评价达到83.33%;对照组患者护理评价满意度达到93.48%,其中非常满意评价达到60.87%;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SAS量表评分均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患者SDS、SA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比较有降低,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4.17%,较比对照组10.87% 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重症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大大疏导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ICU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花兰;宋淑玲;王晓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延庆地区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探寻解决的办法.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2016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在我院精神科病房住院治疗2年以上的60例精神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长期住院患者中家属无法管理患者(无监管能力)、家庭经济困难各占28.6%,精神病性症状反复发作只占3.4%,说明社会因素(无人监管 、无监管能力 、经济困难 、对治疗政策理解的偏差等)是长期滞留的主要因素.结论:应加强收容政策宣教,让患者和家属对收容政策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有深入了解,免除再住院无人担负费用的后顾之忧,建议成立社会监管组织,协助家属进行监管和康复训练,从而帮助患者顺利重返社会.
作者:胡志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尿酸联合检测的变化水平对妊娠高血压征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12月我院产科的妊娠高血压孕妇90例,其中轻度妊高症36例,中度妊高症32例,重度妊高症22例.同时选用年龄段相仿的正常妊娠67例做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胱抑素C、BUN、Scr、UA的指标值,从而分析它们与妊娠高症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结果:Cysc、UA在妊高症早期就增高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妊高症病情程度的加重Cysc、UA的数值逐渐增加.结论:Cysc、UA是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内源性敏感指标,联合检测Cysc、UA有利于早期发现妊高症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具有早发现 、早预防 、早治疗的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赵文卿;曾壮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未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实施供应室质量控制的60例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和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环境 、物品 、污染区 、无菌区以及包装区管理 、安全管理等工作质量评分均低于试验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普及.
作者:马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在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应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丙型肝炎患者,患者例数200例,选择时间:2016年6月-2017年6月,对所有患者均分别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2种检测方式对丙型肝炎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和抗SP100抗体 、抗AM A-M2、抗3E抗体 、PM L抗体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检出率(98.00%)和抗SP100抗体(38.00%)、抗AM A-M2(80.00%)、抗3E抗体(75.00%)、PM L抗体(55.00%)的阳性检出情况数据指标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数据,P<0.05,数据差异显著.结论:在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应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对各种类型的抗体阳性检测敏感度均高.
作者:马可夫;骆海涛;李林;付鑫;魏雪梅;迟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脂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日期的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血脂均有所改变,但是观察组变化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脂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但是阿托伐他汀的效果相对更好,患者血脂降低幅度更大,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玛丽亚·玉苏甫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方式,研究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13.0±1.5)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18.9±3.2)d,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t=10.56,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况 、锻炼情况和遵医嘱行为均比对照组优秀,(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是非常安全可靠,效率高的护理方式,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使用的费用少,并发症几率低,对患者的护理有促进效果.
作者:林春丹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