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胶囊内镜及小肠CT成像对可疑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

李雪莲;王岚;刘琦;陈晓琴

关键词:胶囊内镜, 小肠CT成像, 可疑小肠出血, 胃肠道
摘要:目的:分析胶囊内镜及小肠CT成像对可疑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 —2017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可疑小肠出血患者60例,按实际已行检查分为CE组 、CTE组 、CE和CTE联合组三组,各2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结果:三组诊断阳性率比较,行CE和CTE联合CE检查的患者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CTE检查患者(P<0.05);CTE联合CE检查诊断阳性率较CE检查略有提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可疑小肠出血的诊断,行CE检查的诊断阳性率明显较行CTE检查的高,两者联合诊断阳性率较CE略有提高,且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由于CE和CTE检查性质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临床实践中对可疑小肠出血患者同时进行CE和CTE检查效果更佳.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使用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分析

    目的:讨论慢性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使用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使用的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就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观察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分析临床对本病的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病程较长,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且用药量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其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84.8% 的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患者满足B诊断,有81.82% 患者不能满足C诊断,其偏头痛类型主要为可能性偏头痛.结论:慢性偏头痛临床特征明显,临床诊断时如果将CHD-Ⅲbeta版诊断标准中的C.3项变为可能性偏头痛更适合临床诊断.

    作者:李清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冰硝散外敷在缓解膝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冰硝散外敷在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01月-2018年1月在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择期行首次单侧人工T KA的患者83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 、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在术后第1-7天给予冰硝散外敷.术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肢的肿胀程度 、膝关节的VAS疼痛评分观察效果.结果:实验组膝关节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在术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硝散外敷有助于缓解TKA术后膝关节的肢体肿胀和疼痛.

    作者:严珊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酸枣仁汤加味治疗肿瘤患者不寐78例临床观察

    不寐指的是人体处于一种持续令人不满意的睡眠状态 . 程度较轻者可表现为难以入睡或是时寐时醒 、寐而不甜 ;此外还可表现为醒后难以再寐 ;重者彻夜不寐 ,难以入眠 ,不能入睡 ,多病程较长 ,过早或间歇性醒来而致睡眠不足 ,常伴心悸健忘 、神疲乏力 、虚烦不安 、心神不宁 、头晕目眩 ,如疲劳 ,工作不顺 、生活能力受损 、社交不利 、思绪紊乱等 . 其病因主要为年龄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 ,机体疾病因素 ,(包括合并甲亢 、高血压 、肿瘤 、冠心病 、神经功能障碍 、脑血管疾病 、等慢性疾病) ,药物因素等 ,以及久病 ,还多与阴血不足 、心肝 、脾 、肾阴虚存在紧密联系 ,其病位在心 ,主要病机为心肝脾肾阴阳失调 ,气血失和 ,心神失养 ,思虑伤脾等 ,由于恶性肿瘤患者极易产生心境紊乱 、身心不利 ,情致所伤 . 由于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作用 ,因而影响到睡眠 ,从而导致不寐 .

    作者:武国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谈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术的术中护理配合

    目的:对经颈椎前路减压 、椎间隙植骨融合术的术中护理方式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手术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对21例经颈椎前路减压 、椎间隙植骨融合术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对患者的手术护理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此次研究中我院对21例手术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患者平均的手术出血量是(425.5±102.6)毫升,患者没有出现脑脊液漏的情况,没有错误定位情况,没有感染事件出现.全部患者的伤口 Ⅰ 期均愈合,对患者进行了半年的随访,没有出现并发症情况.结论:经颈椎前路减压 、椎间隙植骨融合术需要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能够让手术的时间缩短,提升患者的手术舒适度.

    作者:李岩;李岩;张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了解苏州市相城区免疫规划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现状,探讨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根据相城区辖区内预防接种门诊在国家AEFI信息管理系统中上报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案例和个案调查表,对相城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现状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7年相城区共开展11种一类疫苗接种,接种812205针剂次,出现预防接种不良反应496人次,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0.61‰.结论:引起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很多而且相互作用,在预防接种前 、中 、后三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可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中后路手术的疗效.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医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 、甲组,每组35例.此次研究甲组是后路手术,研究乙组是前路手术,总结Cobb角 、锥体前后高度 、疼痛程度.结果:甲组术后的VAS评分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Cobb角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椎体后缘高度比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大于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中,后路手术的疗效确切,有效缓解疼痛,明显改善Cobb角 、锥体前后高度.

    作者:胥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误差影响因素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误差影响因素观察分析.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本检验中心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的予以微生物限度检测的100种药品为研究对象,对其检测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总结.结果:本文研究中,对于抽样检测的100种药品的误差发生率均控制 ≤30%,其2/3的误差为多因素导致,1/3误差为单因素导致.结论:对于检测微生物限度的过程中,全面掌握出现误差的因素,可有效的避免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作者:王文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泌尿外科留置双J管患者中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我科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在我科收治的留置双J管患者88例,根据分管责任护士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进行管理,其它所有治疗原则和护理均相同,比较2组留置双J管后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双J管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留置双J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泌尿外科留置双J管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不仅有利于患者掌握留置双J管期间自我护理的要点,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武俊琴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腹腔镜探查在肠胃外科急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肠胃外科急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使用腹腔镜探查的4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病例等相关资料作为实验组,将同时期在我院实行传统检查方法的40例肠胃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将两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腹腔镜探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要更加明显.29例实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完成手术,11例患者实行腹部小切口手术,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均明显少于传统腹部手术.结论:将腹腔镜探查方法广泛地应用到治疗肠胃外科疾病之中,对于减少患者所遭受的创伤,加快患者恢复周期,控制并发症发生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梁世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8月-2017.10月间在我院行脑血管介入术治疗的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46例,护士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围术期护理干预,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护理流程,评价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花费.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 、住院花费均低于常规组,(t=6.847、26.578,P<0.05).结论:护士为脑血管介入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孙世玉;姜艳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新疆帕米尔高原地区少数民族慢性咽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新疆帕米尔高原地区少数民族慢性咽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在塔什库尔干县人民医院五官科门诊经确诊为慢性咽喉炎患者178人为研究对象,对其患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海拔高度 、钠盐摄入过多 、辛辣刺激饮食 、摄食蔬菜水果 、经常吸烟 、咽喉反流等是发生高原地区慢性咽喉炎的重要因素.结论:高原地区慢性咽喉炎高发相关因素涉及环境 、气候 、人文等多个原因.

    作者:郭小平;谭元元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健脾益肺汤治疗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健脾益肺汤治疗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挑选本院2016年2月 —2017年11月收治的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90例,将病号为单号的45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实行健脾益肺汤治疗,将病号为双号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通过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对比,研究健脾益肺汤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肺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实行健脾益肺汤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肺功能,防止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治疗上.

    作者:李万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5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5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56例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1年多以来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析 、感染发生部位等,并选取我院20名专业护理人员分析其掌握多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的情况.结果:多重耐药格兰阴性菌53例,占94.6%,革兰阳性菌3例,占5.6%.排名前三的是鲍曼不动杆菌14例,占25% 、大肠埃希菌12例,占21.43% 、铜绿假单胞菌8例,占14.29%.我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感染比较高的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源性心脏病三种.主要感染部位是呼吸道 、血液系统和泌尿道.20名专业护理人员掌握多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的情况整体良好,需要进一步培训.结论: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监测和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能够有效的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无论是从临床医学还是感染学的角度来分析,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168例宫颈涂片细胞学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究宫颈涂片细胞学检验应用于宫颈病变普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部门从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68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并对这些患者进行宫颈涂片细胞学检验,然后记录下检验结果 ,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8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检查结果为阳性患者75例,占44.64%(75/168).其中,ASCUS占33例,LSIL占28例,HSIL占11例,SCC占3例.结论: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法在临床上宫颈病变的检查之中有着积极地作用,检出率较高,可以有效地降低宫颈病变的发生率,作用广泛.但是,该检验方法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作者:余孙兴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肺结核的临床分析及控制措施

    目的:探究及时有效防控肺结核的方法 .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2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从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及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论:早期诊断 、全面控制对于预防肺结核传染 ,提高患者治疗效率极具临床价值 .

    作者:杜春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主动脉置换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目的:讨论主动脉置换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围手术其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使用主动脉置换方法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工程中给予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是临床较好的护理方法.

    作者:比丽克孜·乌斯曼;张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流程的不同共选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成: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与观察组(优质化急诊护理流程),每组各60例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率,且抢救成功率有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广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慢室率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及发生机制的探讨

    目的:对慢室率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发生机制.方法:在2013年5月 —2017年5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来我院进行慢室率心房颤动检查的3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慢室心房颤动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以常规的心室率为标准,研究>2.0s的长RR间期发生频次以及分布情况.结果:30例患者24h总心室率维持在60325—80368次之间.30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产生>2.0s的长RR间期,3例患者未产生长RR间期,但其心率各项指标都过缓.27例患者产生次数为7032次.患者白天产生长RR间期共2014次,夜间产生长RR间期5018次.在对患者长RR间期进行研究时,24:00—8:00出现长RR间期15例,占55.56%;8:00—24:00出现长RR间期患者有12例,占44.44%.结论:患者出现基础性病变,或者其传导系统出现退行性改变,这些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慢室率心房颤动.本文对患者产生长RR间期与时间分布进行分析,其说明患者心房传导功能降低的现象.因此,临床医学需要加强对慢室率心房颤动患者的关注,及时地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诊断与处理.

    作者:叶白茹;吴汉鑫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对比分析手足口病二级、三级防控模式防控效果

    目的:比较分析手足口病采用二级 、三级防控模式对应的防控效果.方法:对比不同时间段分别采用二级防控模式 、三级防控模式在手足口病方面的防控.结果:在手足口病防控方面,三级防控优于二级防控,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防控方面,采用三级防控效果明显优于二级防控,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祝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使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对临床护理进行总结.方法:根据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对6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为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使用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96.32±1.12)分,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0.69±3.14)分,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是(8.71±2.65)d、止血成功率是64.71%(22/34),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是(5.02±1.33)d、止血成功率是85.29%(29/34),实验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止血成功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比较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贾春颖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