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瑛;李艳波;张雪岩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急救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羊水栓塞患者24例,对羊水栓塞的诱发原因及抢救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发生羊水栓塞抢救成功22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为91.67%.结论:对羊水栓塞早诊断、早治疗、做好抢救工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段然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浆脑钠肽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3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33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血浆脑钠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功能指数变化.结果: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血浆脑钠肽水平呈现正相关,即随着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增大而增大;而血浆脑钠肽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呈现负相关.即随着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增大而减少.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检测可以正确的反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对于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米日古丽·买买提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脑外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临床收治护理的且发生护理风险的24例脑外科患者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整理及统计分析其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据统计分析,本组24例脑外科病房患者出现的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包括了患者因素15例、护理人员因素6例和医院因素4例,占比率分别为60%(15/24)、24%(6/24)和16%(4/24).结论:为了减少脑外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因素,确保患者安全,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完善护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
作者:郭玉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肝硬化疾病患者54例(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54例(对照组),选至2014年9月-2017年2月,于清晨空腹取静脉血检验生化指标,并统计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白蛋白、总蛋白、胆碱酯酶含量低于对照组,统计有意义(P<0.05);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含量高于对照组,统计有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进行生化指标检验,能了解肝功能状况,为疾病诊治提供依据,值得借鉴.
作者:杜小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病人血脂代谢的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本次所选4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病人均于2016年12月份-2017年12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选取的正常孕妇45例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孕妇血脂代谢的水平.结果:研究组TC(总胆固醇)和TG(甘油三酯)、ApoB(载脂蛋白)、与ApoAl(载脂蛋白Al)、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参照组,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显示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病人血脂代谢的水平检测,能够为疾病防治与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赵翠红;晏敏;徐风森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以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加用替格瑞洛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替格瑞洛+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血脂以及心肌酶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CRP、TG以及T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肌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血脂代谢,降低心肌酶水平,值得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王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新生儿乙肝母婴传播的探讨与预防.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间出生的新生儿200例作为本课题研究中的探讨对象,使用抽签方式分为无预防组与预防组2组,每组新生儿的人数均为100例.其中无预防组的新生儿在其出生之前均未获得有效的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措施,而预防组的新生儿均在其出生前便积极实施有效的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措施.对比2组新生儿中乙肝患儿的出现率.结果:100例预防组新生儿均未出现乙肝患儿,故乙肝母婴传播的发生率为0%(0/100);而100例无预防组新生儿中共计出现16例乙肝患儿,故乙肝母婴传播的发生率为16%(16/100).对比于无预防组,预防组获得的乙肝母婴传播的预防效果尤其明显,2组间差异情况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在新生儿出生前就实施有效的乙肝母婴传播预防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患发乙肝的风险,同时也利于降低今后感染乙肝病毒的概率.
作者:吾尔古力·沙吾尔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HIV并HBV感染患者治疗中采用抗病毒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改本地区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HIV并HBV感染患者,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患者为拉米夫定加齐多夫定治疗方案患者,研究组患者为拉米夫定加替诺福韦治疗方案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比组患者ALT、AST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研究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得知,HIV并HBV感染采用抗病毒治疗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
作者:罗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并评价选择采用阿托伐他汀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于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可行参考.方法: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16年8月到2017年10月,选择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选择其中收治的46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为所有患者配合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同时选择期间我院收治的而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配合选择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之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之后,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相关血脂水平进行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良,组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它能够对于患者的血脂进行较好的调节,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高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方法:将本源收治的19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并进行精心护理.结果:经过护理,本次19例病患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患者的术后康复状况良好.结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以及VSD护理能够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韩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激光与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2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113)、对照组(n=113).观察组采用激光、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61%,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应用安全系数较高,值得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侯瑛;李艳波;张雪岩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文章针对肺结核患者的咳血患者进行临床的观察.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诊治的56例肺结核咯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等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咯血时间、反复咯血的总次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咯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干预组反复咯血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肺结核咯血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咯血时间及咯血总次数,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文慧;王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细节思维管理法应用于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5月起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思维管理法,在实施前后各1年收治的患者中各抽取200例,并抽取同时间段的科室护理人员各20名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前的20名护理人员护理文书、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患者安全管理评分分别为(90.5±6.7)、(93.4±7.6)、(88.3±5.4)、(85.2±5.7)分;实施后的20名护理人员则分别为(98.4±8.2)、(98.5±6.1)、(96.5±8.5)、(95.7±7.9)分;实施后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200例患者中出现16例护理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实施后200例患者中仅出现3例护理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338,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渗透细节思维管理法有助于提高精神科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广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临床营养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于本医院内部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S-IgA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营养治疗后的不同时期的S-IgA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营养治疗3周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7%,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临床营养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S-IgA水平,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史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普通患儿应用蓝芩口服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1例手足口病患儿分组治疗,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的43例患儿为对照组,应用蓝芩口服液治疗的48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5%低于研究组总有效率9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1,P<0.05),对照组皮疹消退时间为(5.2±1.5)d,长于研究组皮疹消退时间(4.3±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5,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患儿,疗效高,症状改善快,应用效果好.
作者:索元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行创伤手术治疗的120例急诊外科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切口消毒护理,研究组实行切口感染预防护理及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切口感染总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3.76±7.6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京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临床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100%(40/4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31/40),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应用中医辩证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谷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讨论和探究心理护理对心脏病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医院于2016—2017年两个年度期间收治的61例心脏病患者当作本实验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选取的方式,从61例患者中抽选出31例作为护理组,应用心理护理,另外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通过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对比,分析心理护理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可知,护理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分别为93.55%和73.33%,且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保证患者良好的身心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能够大力推广应用在性脏病患者护理中.
作者:任少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分析肠镜前置透明帽治疗结肠无蒂隆起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结肠无蒂隆起性病变患者9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普通肠镜治疗,观察组采用肠镜前置透明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一次性切除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无蒂隆起性病变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肠镜前置透明帽治疗,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提高了一次性切除成功率,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探讨其对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医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的妇产科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此期间调查1000例妇产科患者,根据患者的反馈和实际情况,探究其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总结防范的对策.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000例妇产科患者中,认为就诊中的心理问题容易产生隐患,占总数比例的32.00%;认为消毒等工作的落实不完善属于安全隐患,占总数比例的33.00%;认为检测工作的实施不到位属于安全隐患,占总数比例的35.00%.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涉及内容较多,其中护士是核心,而防范对策的进行即应该加强对于护士素质的提高,同时加强院方对于护理工作的支持,从而针对性对患者进行干预,以期减少隐患,在有效防范的基础上,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刘淑香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