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体会

韩婷婷

关键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方法:将本源收治的19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并进行精心护理.结果:经过护理,本次19例病患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患者的术后康复状况良好.结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以及VSD护理能够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糖尿病终止妊娠时机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终止妊娠时间的选择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7年04月接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将其分成A、B、C三组,A组患者的终止妊娠时间<38周,B组终止妊娠时间在38至39周,C组终止妊娠时间在39—40周.结果:C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A、B组相比增高,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C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窘迫等的发生率均高于A、B两组,A组的RDS(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高于B、C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终止妊娠,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予以推广.

    作者:付祝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价值体会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将32例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2组,16例/组.单月就诊--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双月就诊--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感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在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感染情况的减少,可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护理效果较常规护理更加优越.

    作者:魏欣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究实施抗病毒治疗对HIV并HBV感染者 肝功能HBV病毒特征的影响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在HIV并HBV感染患者治疗中采用抗病毒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改本地区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HIV并HBV感染患者,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患者为拉米夫定加齐多夫定治疗方案患者,研究组患者为拉米夫定加替诺福韦治疗方案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比组患者ALT、AST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研究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得知,HIV并HBV感染采用抗病毒治疗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

    作者:罗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80例,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研究组接受针刺+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80%,且P<0.05.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建议可将针刺和康复训练方式联合用于中风偏瘫后遗症症状治疗中,对患者神经和语言功能恢复更为有利,疗效突出,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继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参花虫草胶囊大鼠30天喂养试验研究

    目的:为确定参花虫草胶囊的人食用剂量提供依据.方法:参花虫草胶囊3.0、1.5、0.75gg/kgBW三个剂量,灌胃大鼠,每天1次,连续30天.结果:实验期间动物的生长发育良好,各剂量组的动物体重增重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大体解剖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与样品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参花虫草胶囊在受试剂量范围内未见毒副作用.

    作者:王清;李响;吴迪;张殿文;李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参附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4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西医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心率、平均动脉压、尿量、乳酸水平,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血清TNF-α、IL-6、PCT、CRP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4.28%,低于研究组的有效率8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24小时心率、乳酸下降,平均动脉压、尿量升高,治疗后7天TNF-α、IL-6、PCT、CRP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24小时心率、乳酸下降,平均动脉压、尿量升高,治疗后7天TNF-α、IL-6、PCT、CRP水平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改善组织灌注状态,降低APACHEII评分,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耀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软组织填充相关不良事件

    随着填充技术及填充材料的飞速发展,软组织填充操作数量近年来不断剧增,与之相关的不良事件报道也越来越多,皮肤坏死、失明等严重不良事件也不乏报道.注射美容操作者需要对相关并发症有深刻的认识以及谨慎提防、及时处理的意识.本文将对软组织填充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预防策略及处理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吴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达英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于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达英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将48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达英,观察组应用达英联合二甲双胍,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SH、LH、TC、TG、BMI优于治疗前,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达英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5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单独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增加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詹玉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胃肠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调查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90例胃肠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并对不同营养状况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调查显示,90例病人中术后化疗营养状况良好的有27例,占据30.00%,轻度营养不良的有43例,占据47.78%,重度营养不良的有20例,占据22.22%,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0.00%;两组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营养不良组病人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不良反应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P<0.05,但两组病人的肝损伤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胃肠肿瘤术后化疗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且营养状况与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需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对病人的营养管理,降低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宋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大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杰;冯春;关大勇;刘红;张运忠;刘春苓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自身免疫病中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及分析研究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病中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自身免疫病的患者共182例作为观察组,并以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或志愿者血清中的抗dsDNA等抗体水平.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健康志愿者血清各自身抗体检出阳性率均为0,而SLE患者、MCTD患者、PSS患者与PM/DM患者ANA阳性率分别为93.98%、82.14%、75.00%和44.44%,RA患者与SS患者RF阳性率分别为83.00%与61.11%,.结论: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可作为自身免疫病的诊断依据,临床检验准确性与灵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海琼;牟卫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高压氧治疗舱内陪护对突发性耳聋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舱内陪护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患者对其高压氧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行高压氧治疗的突聋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中给予舱内陪护,观察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结果:56例突聋患者高压氧治疗期间舱内陪护后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了极大提高.结论:突聋患者高压氧治疗舱内陪护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提高突聋的治愈率,减少住院天数,对突聋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尊玲;胡玉蕾;魏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临床头孢药物不良反应总结与预防措施

    目的:总结临床头孢药物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出现的60例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总结,主要总结临床头孢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发生原因,并针对此制定临床头孢不良反应预防措施.结果:临床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肝肾毒性、心血管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导致患者出现头孢不良反应的原因多为药物因素、患者因素、饮酒或饮食习惯、环境因素及用药方式等.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在运用头孢药物时应合理使用,明确患者个体因素,结合患者病情合理用药,降低头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褚玉霞;崔文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仅疗效确切,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家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承德县一例剖宫产术后抽搐原因的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患者 22 岁 ,住院号 16008799 .主诉孕足月轻微腰酸伴阴道流液 3 小时 ,见红 1 小时入院 ,患者平素月经规律 ,末次月经 2016 - 01 -31 ,孕早期无感冒发热等病史 ,无放射线及有害物质接触史 . 孕中期顺利 ,孕期血压 、血糖正常 ,晚期无头痛 、头晕 、眼花及双下肢水肿史 . 入院查体 :T :36 .6 ℃ ,P :78 次/分 ,R20 次/分 ,BP118/86mm Hg ,宫 高 34cm ,腹 围110cm ,胎位 LOA ,胎心 142 次/分 ,跨耻征阳性 . 肛查 :宫颈管未完全消失 ,宫口未开 ,先露头高浮 ,阴道口可见乳白色羊水流出 ,超声双顶径 9 . 1cm ,股骨长 7 .6cm ,头围 32 .9cm ,腹围 33 .7cm ,羊水大深径 3 .0 ,透声差 , S /D2 .4 ,. 诊断 :1 、孕 1 产 0 宫内孕 40 + 4 周 LOA 有产兆 2 、胎膜早破 3 、头盆不称 .

    作者:李迎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多导睡眠监测仪的应用护理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的护理干预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接受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监测的疑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5例患者则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PSG检测成功率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检测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应用多导睡眠监测进行睡眠监测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可提高监测成功率,改善监测效果.

    作者:柳萌萌;陶晓燕;李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平分为研究组40例(40眼)与对照组各40例(40眼).对照组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后前房深度高于术前,眼压低于术前,视力高于术前;对照组术后散光高于术前与研究组同期;研究组术后散光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人工晶体移位、睫状体脉络膜脱落、角膜内皮水肿、前房炎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应用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钼靶x线与MRI检查对小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钼靶x线与MRI诊断小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30例小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钼靶x线、MRI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总结钼靶x线、MR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结果:MRI对小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93.33%,明显高于钼靶x线的73.33%(p<0.05);此外,钼靶x线检出钙化灶的例数较MRI要高,但MRI检出星芒状边缘的例数要高于钼靶x线(p<0.05).结论:小乳腺癌在钼靶x线、MRI检查中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虽MRI诊断小乳腺癌的准确率高于钼靶x线,但两者联合能够互补优势,大大提高小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更有利于小乳腺癌的早期诊治.

    作者:尚婷;朱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治疗中莫沙必利与黛力新联合用药下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对象,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分组,其中给予莫沙必利用药的32例纳入对照组,另外采用莫沙必利与黛力新联合用药的32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6.88%(31/32),与对照组81.25%(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6.25%(2/32)与对照组9.38%(3/32),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莫沙必利与黛力新联合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贾思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