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花虫草胶囊大鼠30天喂养试验研究

王清;李响;吴迪;张殿文;李伟

关键词:参花虫草胶囊, 30天喂养
摘要:目的:为确定参花虫草胶囊的人食用剂量提供依据.方法:参花虫草胶囊3.0、1.5、0.75gg/kgBW三个剂量,灌胃大鼠,每天1次,连续30天.结果:实验期间动物的生长发育良好,各剂量组的动物体重增重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大体解剖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与样品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参花虫草胶囊在受试剂量范围内未见毒副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护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60例LA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治愈率.结果:LA后切开感染少,创口出血少,患者疼痛小,术后恢复快.结论:LA作为一种新技术应用于临床,随着LA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治疗阑尾炎中有多项优点,已逐渐被患者认可.

    作者:王惠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听觉统合训练对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作用

    目的:讨论听觉统合训练对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诊治的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4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实验组在普通治疗基础实行听觉统合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总不良率为3例(15%),对照组患儿总不良率为9例(45%),实验组不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采取听觉统合训练,有利于增进患儿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提高注意力、减少不良情绪发生.

    作者:王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2000例湿疹患者,将患者统一标号后排序后,取随机数字排序,其中前1000例为对照组,后1000例为观察组,其中两组患者均使用外敷药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观察组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9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并发症为水肿、血压升高、心悸,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4%,对照组为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的治疗中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整体有效率并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邓调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消化性溃疡护理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研究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在进行护理过程当中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的形式进行研究和调查,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所以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7年6月,本研究选择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于所有患者配合常规措施进行干预,并选择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对本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和相关情况进行评价,并且做出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干预以前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评价两组患者干预结束之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虽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都有所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更高,两者之间具有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时候,对患者同时选择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刁素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240例患者头晕/眩晕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分析

    目的:总结2016年1月到2017年7月期间在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以头晕/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或唯一表现住院患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方法:对近2年来神经内科一病区240例住院头晕/眩晕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评估病因.结果:前庭系统疾病、后循环缺血所致的头晕/眩晕为常见.本研究中头晕/眩晕病因位于前3位的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后循环缺血、新发脑梗死(前循环).结论:头晕/眩晕是基层医院就诊及住院的常见的主诉,其病因多种多样,可能涉及多个学科,临床诊断困难,因此,对于原因不明的头晕/眩晕患者,应采取更为完善的病史采集,并进行多钟辅助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郭聪桃;朱晓佩;刘桂华;李丰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两种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对老年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老年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我院符合口腔护理条件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口腔护理方法:使用复方氯己定纱布进行口腔擦拭,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生理盐水棉球口腔擦拭法,每日2次.对两组患者的口腔气味、口腔分泌物残留状况、口腔溃疡状况、口咽部致病菌、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患者口腔致病菌、口臭、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等方面较对照组少(P<0.05).治疗组患者的口腔清洁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复方氯己定纱布进行口腔护理,有效提高患者的口腔清洁度,降低患者的口腔并发症,节省护士的操作时间,更适用于需要口腔护理的患者.

    作者:高琼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究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法的应用

    目的:探讨并分析细节思维管理法应用于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5月起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思维管理法,在实施前后各1年收治的患者中各抽取200例,并抽取同时间段的科室护理人员各20名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前的20名护理人员护理文书、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患者安全管理评分分别为(90.5±6.7)、(93.4±7.6)、(88.3±5.4)、(85.2±5.7)分;实施后的20名护理人员则分别为(98.4±8.2)、(98.5±6.1)、(96.5±8.5)、(95.7±7.9)分;实施后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200例患者中出现16例护理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实施后200例患者中仅出现3例护理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338,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渗透细节思维管理法有助于提高精神科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广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疝气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疝气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在我院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的62例老年疝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1例,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9.67%)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2.25%),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疝气手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临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补肺益肾膏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补肺益肾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以此为基础,研究组加用补肺益肾膏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GRQ评分仅有疾病影响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使用补肺益肾膏治疗支气管哮喘,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疾病影响,效果显著.

    作者:马学青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跟骨骨折的分型和治疗进展

    目前,对于跟骨骨折的分型,分型方法有许多种,但是临床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型方式;另外,在该类骨折的治疗上,同样有许多种方法,其主要有两大种,即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方式.以下,文章将对跟骨骨折的分型方式与治疗手段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简要的综述与说明.

    作者:章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于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收治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25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之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结果: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常规组(16.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96.5±1.5)分显著高于常规组(85.6±1.7)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刘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70名临床护理人员分为两组:将常规护理管理应用于对照组(n=35)中,将护理层级管理应用于观察组(n=35)中,比较护理管理前、后,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管理前,观察组、对照组在护理文书质量、特殊护理能力、护理安全度、技术操作能力四方面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文书质量评分分别为(98.4±1.1)分、(83.7±3.5)分;特殊护理能力评分分别为(92.4±5.6)分、(84.3±4.7)分;护理安全度评分分别为(98.7±1.3)分、(88.4±2.7)分;技术操作能力评分分别为(98.6±0.8)分、(87.6±5.2)分(P<0.05).结论:将护理层级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有助于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技术水平的综合提高,使临床护理操作更加安全、规范和有效,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作者:任云霄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脑血栓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脑血栓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12例,将其按照随机均等原则分为研究组(优质护理,n=56)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56).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就诊时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莉;汪永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80例,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研究组接受针刺+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80%,且P<0.05.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建议可将针刺和康复训练方式联合用于中风偏瘫后遗症症状治疗中,对患者神经和语言功能恢复更为有利,疗效突出,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继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医呼吸内科临床带教教学中PBL教学法的运用研究

    目的:研究在中医呼吸内科临床带教教学中采取PBL教学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实验应用的资料为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本院纳入的44名中医呼吸内科实习生,参照不同教学方式实施分组,将采取常规教学的学生作为参照组(n=22),将采取PBL教学法的学生作为实验组(n=22),对比两组中医呼吸内科实习生考核成绩以及能力培养情况.结果:数据计算显示,实验组中医呼吸内科实习生病例分析主观题、病例分析客观题的考核成绩高于参照组数据,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临床技能、提升语言能力、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等方面优于参照组数值,P<0.05,统计学形成数据分析意义.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在中医呼吸内科临床带教教学中作用显著,具有借鉴价值.

    作者:马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超声引导下单次T9节段双侧竖脊肌阻滞 对胆肠吻合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单次T9节段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胆肠吻合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6年2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做胆肠吻合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A组n=24)和单纯全麻(B组,n=24).A组在麻醉前于超声引导下行T9节段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术后患者均给于术后镇痛(PCIA),观察两组手术切皮时(T1)、手术开始1h(T2)、手术开始2h(T3)、关腹缝皮时(T4)和气管导管拔出后15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及术后2、4、8hVAS评分和术后2、4、8h内PCA按压次数.结果:A组T1~T5的平均动脉压(MAP)波动低于B组(P<0.05);2、4、8hVAS和2、4、8hPCA内按压次数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9节段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能有效减少患者围术期并发症,使围术期MAP更加平稳及患者围术期和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并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查鹏;杨丽娟;潘虹;秦福恩;巩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地佐辛联合左旋布比卡因用于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左旋布比卡因用于治疗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90位符合标准条件的健康孕妇列为研究对象,分为地佐辛组(0.3mg/kg)、左旋布比卡因组(2.0mg/kg)以及地佐辛联合左旋布比卡因(0.3mg/k+2.0mg/kg)三组,用药2,4,12,24,48h后对患者进行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DZ组患者VAS镇静评分显著低于于Z组和D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联合左旋布比卡因的镇痛效果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可以安全用于剖宫术自控镇痛.

    作者:李端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医院网络安全现状及防范策略探讨

    对医院而言,信息网络安全非常重要,其对医院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发生数据错误或遗失的情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伤害将难以估量.因此,应详细分析医院网络安全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避免不安全事件发生.

    作者:刘松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究和分析心电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由在我院接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治的患者中随机纳入57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应用心电图仪器记录患者发病后10分钟至2小时心电图状况,根据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明确患者疾病类型然后对其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占77.19%,合并短阵性房速患者占8.77%,合并房颤患者占10.53%,合并室性早搏患者占24.56%,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患者占8.77%,合并短阵性室速患者占17.54%,合并房性早搏患者占7.02%.15例患者有缺血性J波,占26.32%,其中,9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占60%.42例患者无缺血性J波,15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占35.71%,缺血性J波与无缺血性J波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617,P=0.0352).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安全性,有助于加快患者病情改善.

    作者:李云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及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2例患者(化脓性阑尾炎),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2018年2月,把患者分为两组(随机抽签),两组患者数量均为16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及常规护理+预防感染护理(观察组)进行干预.结果:两组切口乙级愈合与丙级愈合例数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两组切口甲级愈合例数、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给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实施预防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王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