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治疗鼻窦炎及 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杨雪琴

关键词:鼻内镜, 鼻窦炎, 鼻息肉, 综合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治疗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鼻内镜下治疗的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76例参与本次研究,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11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将采取综合护理(38例)和常规护理(38例)的患者分别设为分析组和对照,就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分析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4%)较对照组(76.3%)更高,SAS和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改善其负面情绪,保障其身心健康,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跟骨骨折的分型和治疗进展

    目前,对于跟骨骨折的分型,分型方法有许多种,但是临床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型方式;另外,在该类骨折的治疗上,同样有许多种方法,其主要有两大种,即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方式.以下,文章将对跟骨骨折的分型方式与治疗手段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简要的综述与说明.

    作者:章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究心脏介入诊疗术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实施呼吸阶梯化管理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呼吸阶梯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心脏介入诊疗术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心脏介入诊疗术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资料7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行传统呼吸抢救方式护理,研究组实行呼吸阶梯化管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的呼吸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从抢救到呼吸稳定所用的时间(42.67±5.23)min,呼吸复苏成功率85.71%,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12.29±4.37)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阶梯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心脏介入诊疗术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中,可有效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呼吸复苏成功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秋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中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50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50例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满意度;血糖达标的平均天数、胰岛素日均消耗量、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糖FBG、2HPBG和糖化蛋白HBA1C监测值;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的平均天数、胰岛素日均消耗量、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FBG、2HPBG和糖化蛋白HBA1C监测值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糖FBG、2HPBG和糖化蛋白HBA1C监测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中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和缩短住院时间,加速血糖达标,更好控制糖化蛋白,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郑艳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对心脏病患者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和探究心理护理对心脏病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医院于2016—2017年两个年度期间收治的61例心脏病患者当作本实验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选取的方式,从61例患者中抽选出31例作为护理组,应用心理护理,另外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通过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对比,分析心理护理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可知,护理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分别为93.55%和73.33%,且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保证患者良好的身心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能够大力推广应用在性脏病患者护理中.

    作者:任少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1月100例医院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变化,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任凤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绿色通道急救护理中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绿色通道急救护理中护理程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采取的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护理程序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各24例,护理程序组在急救护理过程中采取护理程序,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救治时间和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程序组的平均有效救治时间为(38.42±10.21)分,明显短于对常规护理组的(70.86±15.58)分;护理程序组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两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绿色通道急救护理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为救治患者赢得更多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利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本院2017年1月—7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组,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5例,分别实行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和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18%,常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2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行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乔均伟;刘云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氧化锆喷砂表面对人牙周膜成纤维增殖的影响

    目的:初步探讨利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氧化锆表面处理方式.方法:CCK-8法测定各样本(A喷砂组、B对照组、C玻片组)表面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各组样本表面细胞生长情况良好.结论:经喷砂处理的氧化锆表面能更有效的提高HGF生长.

    作者:周祥文;王丽波;韦纪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宫颈提拉式缝合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 出现宫颈管顽固性出血效果

    目的:探究宫颈提拉式缝合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现宫颈管顽固性出血的效果.方法:收取本次研究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现宫颈管顽固性出血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采用宫颈提拉式缝合治疗;对照组——实施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对2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宫颈提拉式缝合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现宫颈管顽固性出血中效果显著,值得研究.

    作者:王晓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医院网络安全现状及防范策略探讨

    对医院而言,信息网络安全非常重要,其对医院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发生数据错误或遗失的情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伤害将难以估量.因此,应详细分析医院网络安全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避免不安全事件发生.

    作者:刘松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肺心病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用于肺心脏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心病患者28例为观察组,同期做检查的健康人员20例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右心房横径(RA)、右心室横径(RV)、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根据三尖瓣反流和肺动脉瓣反流估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二尖瓣血流频普出现异常,RA、RV、RVAW及肺动脉高压(MPA)均高于对照组(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的肺心病患者19例,无能确诊肺心病9例.结论:肺心病患者心脏结构的改变,可显示右心室增大、右心室壁增厚、三尖瓣关闭不全.用于判断心功能变化,估测肺动脉高压,早期发现隐性肺心病及评价药物疗效和病情预后.

    作者:戴玉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全脑血管造影术病人相关护理探讨

    目的: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相关护理探讨.方法:选取我科室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33例DSA患者术前术后全面连续全程精心护理.结果:33例DSA患者,经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均未出现脑出血、脑梗塞、血栓形成、斑块脱落、穿刺点出血或皮下血肿形成、穿刺点感染等相关病发症.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大大减少患者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病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不良反应,缩短患者的住院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对控制院内感染的临床意义

    目的:综合分析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对控制院内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科室的10名医护工作人员应用多模式手卫生方法实验组(100例患者),再在2013年8月-2015年7月将科室的10名医护工作人员未应用多模式手卫生方法作为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不同指征手卫生依从性变化(操作前与操作后指征出现次数、实际执行次数).结果:实验组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指征出现次数、实际执行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操作前(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的指征出现次数、实际执行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接触患者后、接触体液等污物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的指征出现次数、实际执行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手卫生应用在控制院内感染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

    作者:白海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肺结核的X线影像学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X线影像特征.方法:对40例肺结核患者的X线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X线确诊者38例,其中右肺23例,占60.52%,左肺15例,占39.48%;肺结核X线表现多变性、多形性,混杂存在.结论:X线检查对于肺结核病变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和随访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新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根据疾病感染类型,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8例CAP患者分为A组(44例;细菌感染性)、B组(44例;非细菌感染性),同时选择同期4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CT水平.结果:(1)A组PC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2)A、B两组CRP水平及WBC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A、B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根据病情程度,将A组分为重症肺炎组(23例;A1组)与非重症肺炎组(21例;A2组),A1组PCT水平显著高于A2组,但两组CRP水平及WBC计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4)治疗后,A、B两组PCT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PCT不仅能够有效指导临床医师判断疾病感染类型,同时还可评估病情程度及判断预后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宁;骆海涛;杨亮;陈海风;魏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帕罗西汀联合坦度螺酮治疗高血压致焦虑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帕罗西汀联合坦度螺酮治疗高血压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致焦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药坦度螺酮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坦度螺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绪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坦度螺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焦虑症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振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脊柱爆裂型骨折的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X线平片与CT影像对脊柱爆裂型骨折临床诊治价值.方法:按照术前检查结果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院接诊90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CT影像检查、X线平片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检查时间明显较短(P<0.05).结论:相比CT影像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X线平片具有较高检出率,而X线平片具有较短平均检查时间.

    作者:何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5例急性阑尾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时间不同进行分组,将手术时间在发病24h以内的44例病人纳入A组,另将手术时间超过发病时间24h的病人41例患者纳入B组,对比两组病人的手术状况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0.05),但A组病人术后抗生素治疗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均较B组病人明显减少(p<0.05),且A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6.82%,明显低于B组的21.95%(p<0.05).结论:与延迟手术相比,即时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更能够缩短病人术后的恢复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更有利于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张新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连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连续康复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取我科室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的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春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30例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固定术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的重建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膝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0例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的重建治疗,总结手术护理配合的要点.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关节内感染发生.结论:作好术前准备工作,严格做好无菌操作,熟悉的手术配合能保证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卢德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