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对控制院内感染的临床意义

白海顺

关键词:手卫生, 院内感染, 影响, 医务人员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对控制院内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科室的10名医护工作人员应用多模式手卫生方法实验组(100例患者),再在2013年8月-2015年7月将科室的10名医护工作人员未应用多模式手卫生方法作为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不同指征手卫生依从性变化(操作前与操作后指征出现次数、实际执行次数).结果:实验组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指征出现次数、实际执行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操作前(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的指征出现次数、实际执行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接触患者后、接触体液等污物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的指征出现次数、实际执行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手卫生应用在控制院内感染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7.5±9.8)min、(18.7±9.2)mL、(47.3±6.5)h、(7.1±3.2)d;对照组分别为(65.8±13.6)min、(31.2±15.7)mL、(61.2±6.3)h、(9.8±3.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疗效确切,对患者的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社区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评价社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社区糖尿病患者,本研究的研究时间为2016年3月到2017年10月,选择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配合常规护理,选择同期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配合社区人性化护理,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以后的相关效果.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前和护理干预结束后10周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进行比较和评价,干预之前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干预以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缓解,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配合社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维持稳定,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雪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文章针对肺结核患者的咳血患者进行临床的观察.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诊治的56例肺结核咯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等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咯血时间、反复咯血的总次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咯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干预组反复咯血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肺结核咯血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咯血时间及咯血总次数,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文慧;王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1水质检测质量控制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饮水安全问题,加上近几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改革,使得生活饮用水检测成为疾控中心日常工作中的重点.水质检验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为政府以及客户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科学性与持续性,是确保实验室能力得到强化以及技术水平得到提升的的重要方式.水质检验实验室的工作技术核心之一是增强对质量的控制,达到提高结果的可信性,同时尽可能的减小水质检验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误差,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吴保民;史明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药管理与中药剂型改革的思考

    中医药的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文化特色浓郁,且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古至今,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繁衍,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中医学知识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医学知识也随之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在此过程中,劳动人民也进而发现了大量的中药用于使用,至今为止,医学上收载中药品种已有两千余种,而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加强中药管理以及促进中药剂型的改革则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于翠;李学伟;于金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0例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尿激酶治疗.治疗14d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同时间点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比88.0%,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第7d、14d的FIB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第7d、14d的D-D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而观察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临床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增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抑郁状态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透析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收集本透析中心维持性血透患者200例和腹透患者200例的一般状况、化验指标及抑郁自评量表,分析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相关因素.结果:女性、社会支持度低、经济状况差的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更高,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文化程度为高中的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文化水平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越低患者抑郁得分越高,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度越好患者抑郁评分越低.结论:尿毒症维持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度与抑郁评分密切相关.

    作者:万笑笑;杨林;钟爱民;周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诊治疗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4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4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脊柱功能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骨折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并意义.

    作者:杨利清;卢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8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49例.常规组给予二甲双胍片及阿卡波糖片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药物联合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行不同的治疗后,HbAlc、TC、FBG、2hPG等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较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相比,疗效更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沈巧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四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等方面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架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药学服务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200张处方进行分析,将未接受药学服务的100张处方设为对照组,将接受药学服务的100张处方设为观察组,统计两组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机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用药中给予药学服务可以有效的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机率,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作者:陈长春;古丽巴哈尔·多力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实施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流程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流程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患者102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1例.常规组接受常规门诊护理流程,研究组在常规门诊护理的同时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流程.统计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8.04%,常规组护理总满意度高达86.27%,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投诉率1.96%、护理纠纷率1.96%、护理出错率3.92%明显低于常规组13.73%、11.76%、13.7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流程,可以减少不良护理事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门诊应用.

    作者:杨雪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软组织填充相关不良事件

    随着填充技术及填充材料的飞速发展,软组织填充操作数量近年来不断剧增,与之相关的不良事件报道也越来越多,皮肤坏死、失明等严重不良事件也不乏报道.注射美容操作者需要对相关并发症有深刻的认识以及谨慎提防、及时处理的意识.本文将对软组织填充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预防策略及处理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吴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对人工流产术后意外妊娠的 发生率与再次流产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究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对人工流产术后意外妊娠的发生率与再次流产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94例人工流产术后意外妊娠患者,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7例.对照组采纳普通教育,试验组采纳计划生育教育.比较知识掌握优良率、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知识掌握优良率、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比较,试验组显著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可有效提高人工流产术后意外妊娠患者对避孕知识的了解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刘冬云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浅谈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手段

    目的:分析急性胃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手段.方法:区分急性单纯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腐蚀性胃炎等不同因素导致的病症,在保证良好生活饮食习惯的前提下,辅以药物治疗.结果:胃病重在预防,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杜绝胃病的产生.结论:对症下药,食疗与药物治疗双管齐下,内外调理,科学地恢复胃动力.

    作者:解海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留置针不同穿刺角度与穿刺成功率之间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究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角度与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疼痛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足踝外伤患者160例,静疗小组成立前收治患者作为对照组共80例,静疗小组成立后收治患者作为观察组共80例.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穿刺角度小于15°、15°~30°、30°~40°及大于40°的患者人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VAS评分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角度下穿刺的人数构成比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的成功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观察组的VAS评分为(3.02±0.5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8±1.02)分,以上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1);观察组满意率为95.0%,对照组满意率为76.25%,观察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留置针穿刺角度在15°~40°之间时,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显著升高,且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高垚;徐虹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护理对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的作用.方法:观察80例肺炎患儿给予治疗、护理的疗效,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穴位贴敷、优质护理观察组,观其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11例咳嗽、肺部炎症反应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27例患者仍有咳嗽,但是次数明显减少,胸片显示仍存在炎症病灶,但是较之前明显缩小,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67.5%,较对照组优,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穴位贴敷联合使用是一种简单科学的治疗方案,可缓解肺炎患儿的症状体征,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作者:姚金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对控制院内感染的临床意义

    目的:综合分析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对控制院内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科室的10名医护工作人员应用多模式手卫生方法实验组(100例患者),再在2013年8月-2015年7月将科室的10名医护工作人员未应用多模式手卫生方法作为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不同指征手卫生依从性变化(操作前与操作后指征出现次数、实际执行次数).结果:实验组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指征出现次数、实际执行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操作前(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的指征出现次数、实际执行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接触患者后、接触体液等污物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的指征出现次数、实际执行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手卫生应用在控制院内感染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

    作者:白海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采用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讨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中抽取120例,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患儿,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研究表明,研究组患儿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的治疗效率较好,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亮亮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艾塞那肽对不同体质量指数2 型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治疗不同体质量指数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3组均服用艾塞那肽,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①治疗后,肥胖组与超重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量、BMI、血压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水平,P<0.05.②超重组体质量下降幅度(2.6±0.4)、肥胖组体质量下降幅度(4.2±0.6)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超重组BMI下降幅度(0.9±0.3)、肥胖组BMI下降幅度(1.6±0.3)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艾塞那肽更适用于超重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成慧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