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保民;史明霞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液温度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低温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后的胃液PH值.结果:实施肠内营养后低温组的胃液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液温度是影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重要因素,采用低温肠内营养液实施肠内营养能够有效保护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胃粘膜,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几率.
作者:孟阳;程然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效果.方法:将90例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病患,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安全性得分(98.12±1.01)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的(92.12±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取手术室细节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王文芝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并研究选择采用预见性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过程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调查,对于所有患者均选自我院在2016年7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的患者,本研究选择28例作为对照组,对于所有患者配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和指导,同时选择28例作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选择采用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和指导,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于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肌酐(Scr)以及尿素氮(BUN)指标水平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的时候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在出院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尿毒症血液透析的患者,在护理的时候为患者配合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恢复的效果,改善患者的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金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医院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了解,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医院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人员洗手技术与洗手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明显低于护师,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护士洗手合格率明显低于护师,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宣传工作,以提升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概率.
作者:刘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成本.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月12月收治的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97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接受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医疗成本.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6和hs-CRP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现明显心血管事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观察组各项医疗支出成本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相较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更好,使用成本更低,值得推广.
作者:陈媛;谭慧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并归纳慢性肝炎患者应用护理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肝炎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结合健康教育路径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期间肝功能各项指标,具体比较护理前后两组ALT、γGT、AST和TBIL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AST、ALT、γG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γGT、AST和TBIL水平均有提升,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慢性肝炎患者的护理之时,应用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期间肝功能的损坏情况,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可以被推广应用.
作者:成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饮水安全问题,加上近几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改革,使得生活饮用水检测成为疾控中心日常工作中的重点.水质检验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为政府以及客户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科学性与持续性,是确保实验室能力得到强化以及技术水平得到提升的的重要方式.水质检验实验室的工作技术核心之一是增强对质量的控制,达到提高结果的可信性,同时尽可能的减小水质检验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误差,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吴保民;史明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评价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消化内科中的80例患者,按照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胃肠镜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无痛胃肠镜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舒张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变化平稳,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血压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与常规胃肠镜相比,无痛胃肠镜有着安全性高、无痛、适应性好等众多优点,但是无痛胃肠镜还具有局限性和禁忌症,临床需要根据患者状况来选择.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仅疗效确切,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家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以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以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天、7天后研究组胸腔积液VEGF浓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以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影响.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治疗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抑郁评分、NIHSS评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抑郁评分以及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神经功能损伤患者采取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抑郁及NIHSS评分.
作者:周历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总结临床头孢药物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出现的60例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总结,主要总结临床头孢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发生原因,并针对此制定临床头孢不良反应预防措施.结果:临床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肝肾毒性、心血管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导致患者出现头孢不良反应的原因多为药物因素、患者因素、饮酒或饮食习惯、环境因素及用药方式等.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在运用头孢药物时应合理使用,明确患者个体因素,结合患者病情合理用药,降低头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褚玉霞;崔文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本实验主要探讨血浆BNP检验在射血分数正常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30例射血分数正常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随后选取30例同期心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血浆BNP与心脏检查情况,同时对比实验组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BNP与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血浆BNP与心脏检查中,除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外,血浆BNP、左心室后壁厚度以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验组患者中,患者心功能等级越高,则血浆BNP指数越高,左室射血分数则越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检验能够有效判断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在临床诊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红敏;刘希刚;崔淑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应用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对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经6个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2.5%,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显效率50.0%,总有效率85.0%;两组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胃炎,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修复萎缩胃黏膜,阻断或减轻病变进展.
作者:郭莉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前筛查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和母婴结局情况.结果:实验组母婴结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前筛查具有显著效果,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张玲玲;施佰丽;林淑杰;丁玉静;高德红;初晓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护工作的意义.方法:选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接收的105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感染多重耐药菌,根据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类型和感染部位等,对症实施护理干预,以临床疗效为依据,评价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入选者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50例(47.62%),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30例(28.57%),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17例(16.1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8例(7.62%);呼吸系统感染46例(43.81%),泌尿系统感染35例(33.33%),血液感染13例(12.38%),创口感染10例(9.52%);对症给予护理干预后,全部患者感染病症均得到有效控制,并在短期内康复出院,未致医院感染暴发或引发其他严重不良影响.结论: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护管理中实施完善的护理干预方案,能够快速控制患者感染病症,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医院感染风险,防止医院感染暴发.
作者:郭华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及其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两组患者均实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在以上治疗基础并实行加强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的平均视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前房角、前房深度度以及眼压状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并实行加强护理,能有效降提升患者的视力水平,改善患者的前房角、前房深度以及眼压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一希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大批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共收治了4例大批食物中毒,合计22例,总结护理经验,进行抢救、治疗、转运护理.结果:4例转院、18例在院内直接出院病情相对较轻.10例出现系统损害,主要为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损害,实验室检查4例出现水电解质紊乱、10例白细胞异常.出院前,K+、PaO2、HR高于治疗前,血糖、PaCO2、RR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大批食物中毒病人病因基本明确,护理的关键在于及早催吐、洗胃,同时危重症对象需要及早转运.
作者:郑方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血肿清除术,给予观察组神经内镜微创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24.8±14.9)min,术中出血量为(136.3±12.6)mL,住院时间为(15.2±0.8)d,与观察组的(96.2±11.7)min、(108.7±9.5)mL和(10.4±1.1)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术,既能改善手术指标,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杨;郑敏;韩东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外科护士团队绩效影响,为提高护士团队绩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便利取样的方法选择邵阳地区开展品管圈的四家医院的362名外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参加了品管圈的外科护士为观察组,通科室围参加品管圈的护士为对照组,品管圈结束后采用护士团队绩效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品管圈结束后观察组团队绩效总分及任务完成、成员满意、团队持续、成员行为四个维度得分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能够提高外科护士的团队绩效.
作者:朱魏芹;黄雅莲;方艳春;肖玲;罗香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