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徐辉

关键词:辛伐他汀, 苯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苯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19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患者19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分别为(92.6±32.7)mg/24h、(6.3±1.2)mmol/L、(86.2±5.1)mmHg;对照组分别为(113.8±35.9)mg/24h、(7.8±1.5)mmol/L、(95.5±5.7)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大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将这些患者列为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同时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0例做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院内急救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抢救介入时间、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的患者在救护过程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介入时间、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的患者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各组数据统计结果均为P<0.05.结论: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明显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洪芳;顾连芬;马艳辉;邸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饮食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饮食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22例行饮食指导,对照组80例未行饮食指导,收集两组首次血液透析时及半年后的营养指标,即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改良主观营养评分(MQSGA)、上臂肌围、肌酐、血红蛋白等.结果 透析半年后,观察组MQSGA、MIS较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两组白蛋白、肌酐、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通过强化饮食指导,能改善其营养状况.

    作者:罗静;罗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联用硫酸镁针与拉贝洛尔针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联合应用硫酸镁针、拉贝洛尔针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41例行硫酸镁针治疗者作为对照组,41例行硫酸镁针+拉贝洛尔针治疗者作为实验组,评估两组用药效果.结果:①实验组治疗后血压指标、凝血指标及纤溶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药物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硫酸镁针基础上,给予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拉贝洛尔针治疗,可改善凝血纤溶功能,降低血压,改善母婴结局,且联合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一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其管理研究

    目的:分析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ICU收治的890例患者的护理情况,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并对进行改进,分析改进后的2016年1月至12月的880例患者护理结果.结果:ICU危重症护理风险因素包括护理因素、用药因素、感染因素等,实施护理管理前发生25例护理风险事件,实施护理管理后发生7例,前后差异明显.结论: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较多,医院需要组间专科化的风险防范管理团队,建立风险管理制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

    作者:王艳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地佐辛联合左旋布比卡因用于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左旋布比卡因用于治疗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90位符合标准条件的健康孕妇列为研究对象,分为地佐辛组(0.3mg/kg)、左旋布比卡因组(2.0mg/kg)以及地佐辛联合左旋布比卡因(0.3mg/k+2.0mg/kg)三组,用药2,4,12,24,48h后对患者进行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DZ组患者VAS镇静评分显著低于于Z组和D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联合左旋布比卡因的镇痛效果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可以安全用于剖宫术自控镇痛.

    作者:李端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在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我院2010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妊高征产后出血产妇96例.根据产妇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接受优质护理.对照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5.8%,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83.3%,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比较分析两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妊高征产妇提供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并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肖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

    心理素质是构成大学生个体整体素质的关键因素,而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更是衡量其是否为合格人才的重要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迁,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屡见不鲜,各种因素导致的不良事件频发,从而引起了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基于此,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是迫在眉睫.本文针对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目前教育现状进行探讨,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措施,以期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助益.

    作者:吴晓蓓;李新民;李威;吕斌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分析利托君和沐舒坦治疗早产孕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利托君和沐舒坦治疗早产孕妇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本院就诊早产孕妇100例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利托君和沐舒坦联合治疗患者50例,硫酸镁、地塞米松治疗患者50例,分别作为本次探究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孕期延长时间、足月分娩率和新生儿体重均高于对照组的,而窒息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托君和沐舒坦治疗早产孕妇的临床疗效良好,用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均较高,能够改善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萍;史素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应用

    选取2017年2月份至2018年2月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对象中的100例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筛选分组,分别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50例家长未实施健康教育,研究组50例家长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将常规组与研究组接种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研究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因此,通过对儿童家长进行免疫规划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的认识,消除家长对免疫规划工作的偏见,有助于推动适龄儿童疫苗接种工作地顺利进行.

    作者:陈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患儿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普通患儿应用蓝芩口服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1例手足口病患儿分组治疗,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的43例患儿为对照组,应用蓝芩口服液治疗的48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5%低于研究组总有效率9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1,P<0.05),对照组皮疹消退时间为(5.2±1.5)d,长于研究组皮疹消退时间(4.3±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5,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患儿,疗效高,症状改善快,应用效果好.

    作者:索元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7.5±9.8)min、(18.7±9.2)mL、(47.3±6.5)h、(7.1±3.2)d;对照组分别为(65.8±13.6)min、(31.2±15.7)mL、(61.2±6.3)h、(9.8±3.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疗效确切,对患者的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手术治疗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87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针对性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分析其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手术治疗的87例患者中,终治愈83例,死亡4例,治愈率为95.40%,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其中肝脓肿2例,胆汁外漏8例,膈下感染2例.损伤分级、伤后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脉搏均为外伤性肝破裂预后的影响因素,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穿凝血情况对外伤性肝破裂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患者入院后应根据病史及具体病情及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选择准确术式进行治疗,以大限度的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罗轩明;兰志恒;李亚彬;柯美玲;蒋育斌;周小东;潘存英;卫鑫;池祥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浅析肠内营养液温度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影响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液温度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低温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后的胃液PH值.结果:实施肠内营养后低温组的胃液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液温度是影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重要因素,采用低温肠内营养液实施肠内营养能够有效保护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胃粘膜,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几率.

    作者:孟阳;程然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食管癌手术前后循环肿瘤细胞的动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食管癌手术前后患者外周血CTCs的动态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TCBIOPSY?异常细胞分离染色仪分别于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第2天和术后1周分离患者外周血CTCs,对比手术前后CTCs的动态改变.结果:术前CTCs的检出率为56%(9/16);术后第2天CTCs的检出率为81.25%(13/16);术后1周CTCs50%(8/16).术前和术后第2天CTCs检出数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5),术前和术后1周CTCs检出数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术后第2天和术后1周CTCs检出数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CTCs呈现动态改变,手术操作有可能促进肿瘤细胞的播散.

    作者:王锋;庄宁;韩露;张为迪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胃炎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应用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对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经6个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2.5%,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显效率50.0%,总有效率85.0%;两组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胃炎,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修复萎缩胃黏膜,阻断或减轻病变进展.

    作者:郭莉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在重度心衰患者 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重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本院2017.1~2018.2期间收治98例重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49例.对照组者常规给予呋塞米进行静脉推注,研究组则给予大剂量呋塞米进行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另外,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与对照组的87.76%相比明显更高(X2=7.846、P=0.005);研究组患者水肿消退、气促缓解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25.743、t=24.805、t=76.832),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重度心衰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水肿消退,改善患者心功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作者:陈有超;杨乐;杜益娟;闫艳;耿琪;宁婉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采用早期临床营养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临床营养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于本医院内部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S-IgA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营养治疗后的不同时期的S-IgA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营养治疗3周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7%,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临床营养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S-IgA水平,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史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急救护理路径在宫外孕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宫外孕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接诊的宫外孕大出血患者9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5例,护理组患者使用急救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死亡率.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出血量(2854.2±152.3)ml,住院时间(5.8±1.5)d,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3212.6±189.4)ml,住院时间(9.8±1.7)d,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护理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22%,略低于对照组的4.44%,P>0.05.结论:在宫外孕大出血的患者中应用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付艳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梅河口市常住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为制定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的1200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对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进分析.结果:被调查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为33.9%;位列前4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23.1%)、糖尿病(8.4%)、慢性阻塞性肺病(2.7%)、冠心病(1.8%);影响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因素为年龄、体重指数、体育锻炼、食盐摄入量.结论:梅河口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社区预防和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检出和管理,控制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陶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建设新时代美好医院探讨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示我们必须建设新时代美好医院,这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历史选择.新时代美好医院是技术领先、现代智能型医院;新时代美好医院是人文浓郁、和谐温暖型医院;新时代美好医院是环境优美、绿色花园型医院.

    作者:徐雪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