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住院患者实施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效果分析

单业香

关键词:肺癌, 住院,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肺癌住院患者实施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本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8例肺癌感染患者基本资料,对所有患者住院期的感染因素和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另外挑选相同条件下的肺癌住院患者11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考组,每组均为57例,分别实行预防措施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分析预防结果 .结果在58例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24%;同时,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7.41%,参考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33.33%,组间预防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另外,通过感染因素分析可得,医院感染发生与患者年龄、抗菌药物的使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等有关(P<0.05).结论 肺癌住院患者感染因素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根据得出的感染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感染措施,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尽量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胎儿畸形诊断用四维彩超手段的临床效果.方法 调查对象选2017年1-12月间在本院接受常规产检孕妇1000例相关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同时接受二维彩超、四维彩超两种检查诊断方式,通过资料对比以归纳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经产后/流产后诊断确诊有18例为畸形胎儿(脊椎裂、无脑畸形、肾积水、唇腭裂),四维彩超诊断确诊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产检用四维彩超手段检查对于胎儿畸形检出有重要意义,可将其作为产前畸形筛查的重要手段,确保母婴健康,在临床重视推广.

    作者:高晶;付岳松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探讨四维彩超在产科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将四维彩超用于产科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68例行产前筛查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产妇均给予四维彩超进行检查,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判断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并将诊断结果 与二维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四维彩超在筛查产科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四维彩超疾病检出率为16.67%,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86%;四维彩超诊断准确率为92.86%,二维彩超诊断准确率为80.77%,两种检查方式相比明显四维彩超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 四维彩超用于产科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效果显著,可提高疾病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应用.

    作者:杨曜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38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016年1月),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19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时间(30.21±1.25)d以及住院费用(24536.15±137.89)元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BPRS评分(25.31±1.81)分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作者:薛世荣;何亚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早期单纯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单纯脊柱骨折早期阶段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推广价值.方法 选本院2014年——2017年间收治单纯脊柱骨折患者80例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手术治疗,编序并随机各组40例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联合组除手术治疗外还在早期给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对患者资料进行前瞻对比统计并归纳复元活血汤加减对早期单纯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期间联合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例数显著低于常规组且提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接受疗效评估,组间数据联合组更具优越性,差异明显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单纯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对症手术治疗基础上,早期阶段联合复元活血汤加减对于患者术后安全性可提供良好保障,缩短康复时间,缓解患者压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承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0例乳腺癌病人给予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 针对乳腺癌病人开展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生活质量,适合临床的推广与运用.

    作者:孙宏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用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对CHDHF患者采取美托洛尔+曲美他嗪方案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取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55例,采取美托洛尔+曲美他嗪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LDL-C、TC、甘油三酯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83.64%,差异明显(P<0.05).结论 美托洛尔+曲美他嗪治疗CHDHF疗效可靠,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阚积荣;王玉云;张丽云;毕文媛;公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重症胸外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共选取2016年8月份至2017年10月份本院收治的重症胸外伤患者共11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结果 在入院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观察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疼痛感下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胸外伤治疗中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高峰;王坤;张家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的疗效探索

    目的 探讨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局部复发乳腺癌患者86例,均进行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植入粒子数量为5-40颗,平均植入18颗;86例患者经治疗后CR56例、PR18例、SD6例,总有效率为86.04%,随访1、2年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4.35%和51.49%.在随访期间共有40例患者死亡,其中肿瘤全身转移死亡24例、肿瘤晚期器官衰竭死亡12例、其他原因死亡4例,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43%和60.95%.结论 放射粒子对乳腺癌局部复发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肺包虫囊肿合并肝包虫囊肿的一期手术治疗研究

    目的 观察分析肺包虫囊肿合并肝包虫囊肿的一期手术治疗研究.方法 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包虫囊肿合并肺包虫囊肿患者13例作为观察对象,本组患者均接受一期手术治疗,分析其手术疗效与预后结果 .结果13例患者中,包虫囊肿原位复发者2例(15.38%),并发症情况:肝功能不全者2例(15.38%)、肺炎3例(23.08%)、胸腔积液3例(23.08%)、残腔感染4例(30.77%)、支气管瘘与胆瘘各1例(7.69%).本组1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无死亡病例,其中2例原位复发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 研究分析显示,对多脏器包虫囊肿型疾病,采用一期手术治疗手术创伤较低、手术时间段,且具备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海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调查研究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办法.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医治的150名消化溃疡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研究两组病人的临床特点.结果 观察组病人存在消化溃疡的危险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办法,能够大限度的降低消化溃疡的危险因素.消化溃疡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内科病症,伴随着质子泵抑制剂的问世[1-2],溃疡病的愈合率显著提升,但是复发的问题没有显著解决,让病人遭受了很大的身心痛楚,严重的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所以注重病人的预防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3-4].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医治的150名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察看有关护理危险状况以及护理干预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作者:王晓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分析小切口大汗腺修剪术手术细节对腋臭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究分析小切口大汗腺修剪手术细节对腋臭疗效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小切口大汗腺修剪手术的患者中抽选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实验组在手术过程中改变手术细节(引流方法、修剪方法、切口位置等),对比两组腋臭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痊愈概率98%,对照组痊愈概率86%,实验组痊愈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切口大汗腺修剪手术中改变手术细节后,能够促进腋臭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韩志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螺旋CT和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螺旋CT和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和MRI检查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准确性和诊断准确率,以MRI诊断结果 为统计的记为MRI组,以螺旋CT结果为统计的记为螺旋CT组.结果MRI组诊断出的肿瘤总数为28例,诊断准确率为93.3%,螺旋CT组诊断出的肿瘤总数为21例,诊断准确率为70.0%,MRI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螺旋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诊断总准确性为96.7%,高于螺旋CT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原发性肝癌临床准确性和准确率均高于螺旋CT诊断,更适合临床应用,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海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不佳

    目的 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方法 将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膝关节置换病人34例当作研究对象使用,按照1:1进行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锻炼的应从性.结果 观察组针对病人给予系统系、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常规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丛云花;黄雅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助产过程中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预防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助产过程中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进行自然分娩的5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助产方式,为常规组,一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新生儿锁骨骨折预防护理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助产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为2%(5例),明显低于常规组的5.6%(14例),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245例),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5.6%(214例)(P<0.05).结论 在自然分娩产妇助产过程中,实施新生儿锁骨骨折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骨折发生率,并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曾愚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普外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普外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延期手术,观察组行早期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项数据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0,低于对照组的8.00%(2/25),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肖尊权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使用丙种球蛋白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使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6%,对比常规治疗的对照组76.11%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53±1.36)天,明显比对照组(12.34±1.67)天更短,且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气促、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症肺炎患儿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玮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脑肿瘤7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76例脑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肿瘤患者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马秀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发生概率.方法 本文收集2016年8月份至2017年8月份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有无出现消化道症状将患者分成腹型组(55例)及非腹型组(25例),对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的具体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腹型组的WBC升高、血清清蛋白降低、CRP升高指标率高于非腹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血尿、蛋白尿指标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误诊概率对比,腹型组患者误诊概率高于非腹型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为了降低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概率,应了解疾病的临床特点,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全面的检查,提升诊断的正确性,使疾病治疗更具针对性,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郑晓文;姜宁;李婉君;李春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抑郁情绪.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情绪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云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降脂抗凝联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降脂抗凝联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口服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和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炎症水平及不稳定斑块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稳定斑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采用降脂与抗凝联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脂质代谢功能及抗炎功能,提高斑块稳定水平,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德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