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魏玮

关键词:儿童, 重症肺炎, 丙种球蛋白
摘要:目的 使用丙种球蛋白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使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6%,对比常规治疗的对照组76.11%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53±1.36)天,明显比对照组(12.34±1.67)天更短,且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气促、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症肺炎患儿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小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讨重症小叶性肺炎患者联合使用硫酸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126例重症小叶性肺炎患者做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Ⅰ组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Ⅱ组雾化吸入方案选择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观察评估两组的雾化效果.结果 与Ⅰ组疗效相比,Ⅱ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上明显提升,达到85.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相对Ⅰ组患者在咳嗽/咳痰、发热、喘憋等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均明显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小叶性肺炎患者施以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方案雾化治疗是一种可行疗法,且能够缩短患者病程、促进相关肺炎症状的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霍冬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早期单纯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单纯脊柱骨折早期阶段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推广价值.方法 选本院2014年——2017年间收治单纯脊柱骨折患者80例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手术治疗,编序并随机各组40例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联合组除手术治疗外还在早期给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对患者资料进行前瞻对比统计并归纳复元活血汤加减对早期单纯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期间联合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例数显著低于常规组且提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接受疗效评估,组间数据联合组更具优越性,差异明显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单纯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对症手术治疗基础上,早期阶段联合复元活血汤加减对于患者术后安全性可提供良好保障,缩短康复时间,缓解患者压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承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瘤蒂扭转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瘤蒂扭转与经腹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90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经腹保守性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且术后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雅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医院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应用分析

    在医院发展过程中,要强化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应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接着提出了医院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后从医疗服务流程精细化、人员管理精细化、绩效考核精细化以及后期管理精细化等环节对医院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贾渝屏;景岷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加强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后康复,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9例,均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39例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87%.术后随访1个月患者的剧烈疼痛率、重度疼痛率、中度疼痛率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个月患者的轻度疼痛率、无痛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是优秀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左晨龙;陈其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婴儿脐炎并败血症的护理

    目的 婴儿脐炎并败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及时处理病灶,促进皮肤早日愈合;保证抗菌药物有效进入体内;维持体温稳定;供给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结果 经良好的治疗及护理婴儿脐炎并败血症治愈出院.结论 败血症发生很多时候跟患者生活不注意因素导致,所以在进行败血症护理的时候,只要正确的护理是没有问题.

    作者:王政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腹腔镜手术在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在阑尾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普外科就诊的各种类型阑尾炎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53例,实验组37例,两组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手术,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方式,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0.13±7.39ml,对照组为42.28±5.60ml;实验组患者术后4 h、12 h、24 h疼痛视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阑尾炎治疗中,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安全成熟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娄继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体位干预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体位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120例剖宫产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01月——2018年02月,通过电脑平均随机分组,划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60例.麻醉前30min内均予以静脉滴注复方平衡盐水500ml+胶体500ml(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常规组未接受任何护理干预,研究组同时接受体位干预的护理.结果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3min、5min、10min不良反应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常规组,且麻黄素应用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合理的体位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手术顺利实施具有重大的保障意义.

    作者:张清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感染管理医院督查对医院临床感染防控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确保患者医疗安全.方法 院感科对医院48个护理单元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督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观察整改后效果.结果 发现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督查,效果明显,值得各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吉翠琴;林玉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24 h尿蛋白定量、收缩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身体功能、心理功能、人际交往关系、精神状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在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静;陈晓钰;高秀梅;张心依;陈玥;姚旖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压的升高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密切关系.脑出血发生后血压升高可导致血肿扩大,加重脑水肿.目前,脑出血治疗相关指南针对血压管理已发生改变,近年一些试验为早期强化降压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本文就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血压管理做一综述.

    作者:张超;刘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子宫颈癌旋转容积调强放疗计划中控制点的数量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子宫颈癌旋转容积调强放疗计划中控制点的数量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例接受放疗的子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MONACO5.0计划设计VMAT计划,每例患者分别设,7个治疗计划,控制点数依次为10、20、30、40、50、60、70,分析靶区及危机器官的剂量分布情况,比较其与控制点数设置为10的计划结果 ,探究其变化趋势.结果靶区适形度指数随控制点数量增加而增多,均匀度指数呈上升趋势,危及器官的剂量和体积变化差异不大,单次治疗时间分别为(3.1±0.4)、(3.4±0.1)、(4.0±0.1)、(4.4±0.1)、(4.6±0.2)、(5.5±0.3)、(6.2±0.2),呈增长趋势.当控制点数量设置在50以上时,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不再具有明显上升趋势,但随控制点数量增长单次治疗时间依旧呈明显增加趋势.结论 在采用MONACO5.0计划设计VMAT计划时,为使靶区剂量呈佳分布,可适当增加控制点数量并控制在50以内,以免单次治疗时间影响靶区生物效应及治疗计划质量.

    作者:郑哲;刘博宇;李忠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重症胸外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共选取2016年8月份至2017年10月份本院收治的重症胸外伤患者共11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结果 在入院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观察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疼痛感下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胸外伤治疗中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高峰;王坤;张家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非细菌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分别为54例和46例,选5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组.检测血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对比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反应蛋白对细菌性感染诊断的准确性高于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在早期诊断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盛玉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螺旋CT应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诊断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胃癌早期诊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应用螺旋CT与磁共振扫描检查,将螺旋CT诊断结果 记录为实验组,将磁共振诊断结果记录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有效性.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检出率为16(80.00%),而对照组中总共检出病灶13(65.00%),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检出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螺旋CT磁共振检测应用于胃癌中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有效性,检查结果,螺旋CT优于磁共振检测,但单纯应用磁共振静脉成像进行检测,也能够获得一定的诊断效果.所以在临床诊断时,一方面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案,另一方面必要时也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联合的诊断方法,才能保证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针灸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讨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使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54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作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Ⅰ组按常规西医标准治疗,Ⅱ组施以中医针灸治疗,观察评估两组的病情治疗情况.结果 相比Ⅰ组疗效,Ⅱ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上明显提升,达到85.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面肌痉挛评级≤2级的占比基本相当,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相对Ⅰ组在面肌痉挛评级≤2级的占比上明显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施以中医针灸治疗是一种可行疗法,能够提升疗效,促进面肌痉挛症状的缓解,值得推荐.

    作者:李国良;朱伟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颅脑损伤35例气管切开呼吸道的护理

    目的 研究和分析颅脑损伤35例气管切开呼吸道的护理方式.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及时规范的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这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作者:李彩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15 d后两组患儿均入院复诊.调查并统计两组肺炎康复知识达标率、返院率及护理满意率;检测两组患儿入院复诊时肺功能指标,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肺炎康复知识达标率和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返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入院复诊时FVC、FEF25%-75%、FEV1、PEF等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肺炎采用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肺炎康复知识达标,改善家庭护理质量,降低患儿返院率,促进其肺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映霞;张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实施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其疗效进行观察评价.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分组研究,分为1组、2组,2组实施传统疝气修补术,1组实施腹膜外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对两组手术结果 进行观察评价.结果1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等各项手术指标,相比2组均更好(p<0.05);1组并发症率为4.76%,2组为19.05%,两组并发症率相比,明显1组更低(p<0.05);1组疾病复发率为1.59%,2组为12.70%,两组复发率相比明显1组更低(p<0.05).结论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疗效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春凌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