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

张超;刘丽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 急性期, 血肿扩大, 强化降压, 药物
摘要: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压的升高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密切关系.脑出血发生后血压升高可导致血肿扩大,加重脑水肿.目前,脑出血治疗相关指南针对血压管理已发生改变,近年一些试验为早期强化降压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本文就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血压管理做一综述.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云南白药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云南白药胶囊联合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效果.方法 将50例消化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颗粒、首次治疗患者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胶囊,两组均口服给药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结果 观察组痊愈9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情况观察组治愈16例,好转8例,无效1例,HP根除率为96.0%,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9例,无效5例,HP根除率为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白药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能有效根除HP.

    作者:刘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疼痛的舒适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对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中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换药前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呼吸频率稳定性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清创创面、涂药包扎及换药后期间,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中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稳定心率,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尹丽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关节镜加微创切口技术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究关节镜加微创切口技术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择84例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开展关节镜加微创切口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康复效果;手术开展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关节感染、神经损伤等的出现率.并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康复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手术开展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关节感染、神经损伤等的出现率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加微创切口技术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痛苦和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殷继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益菌康佐治儿童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菌康佐治儿童消化不良的疗效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62例消化不良腹泻患儿,利用电脑随机抽选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予以儿泻停颗粒治疗,研究组患儿予以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益菌康)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各症状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 ①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的腹泻、腹胀、腹部疼痛、大便性状各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中有53例显效、26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中有38例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3%)显著高于对照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不良腹泻患儿采用益菌康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腹泻、腹胀、腹部疼痛、大便异常等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司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接受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后止血有效率为100%,且手术后患者的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含量指标均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孕中期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孕中期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的结果.方法 对我县2012——2017年孕中期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28173例进行观察,所有观察对象在孕中期实施产前筛查,筛查高风险孕妇行羊水染色体检查或系统B超进行产前诊断,根据孕妇孕中期的筛查和产前诊断结果 ,分析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对于良好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在对28173例孕妇实施孕中期产前筛查中,筛查出高风险孕妇946例,高风险比例为3.36%,其中21-三体高风险孕妇592例,18-三体高风险孕妇79例,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孕妇275例.高风险孕妇中412例自愿进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或经B超进行产前诊断,未做诊断者待分娩后进行相应的随访,筛查高风险组确诊患儿275例,确诊比例为29.07%;低风险组孕妇确诊2例,比例为0.007%;两组高风险产妇及低风险产妇之间对比的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孕中期对孕妇实施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能有效检查出胎儿的先天性缺陷,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作者:梁情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黄芪颗粒对肾病综合征及其感染并发症的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黄芪颗粒对肾病综合征及其感染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40例肾病患者,其中70例列为对照组,进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和细胞毒类药物基本治疗,另外70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与血浆白蛋白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均下降,血浆白蛋白均升高,观察组降幅和升幅都大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35.71%)显著低于对照组(67.14%),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颗粒作为辅助药物可提高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水平,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较少引起感染并发症,对于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赵玉丰;刘艳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高频B超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对进行乳腺疾病诊断中使用高频B超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共1189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其中745例患者为乳腺良性肿瘤,444例患者为乳腺癌,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诊断证实,在对所有患者再使用高频B超进行诊断检查,将其诊断检查结果 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经过高频B超诊断后,显示出618例患者为乳腺良性肿瘤,275例患者为乳腺癌,与病理诊断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中使用高频B超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一种操作简单的方式,但是在实际诊断过程中需要与其他诊断方式进行联合使用,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赛里曼·阿不力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分析系统化处方评估联合药学干预模式对医院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

    目的 分析系统化处方评估联合药学干预模式对医院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100张门诊与住院处方作为对照组,未采取药学干预措施,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100张门诊与住院处方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系统化处方评估与药学干预,对比两组药物利用情况与处方合格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门诊处方与住院处方合格率更高,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应用频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它各种药物应用频度对比,差异不存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处方评估联合药学干预模式能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可推广.

    作者:杨晓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探究

    目的 探究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儿科进行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治的患儿中随机抽取119例,所抽取患儿入院后均接受痰液、脑脊液以及尿液等常规检查,接受对症治疗后进行血常规检查以及全血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 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68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57.14%,C反应蛋白检验显示71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59.66%,2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57,P=0.6932),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显示85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71.43%,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明显较血常规高,两种检验方式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89,P=0.0215),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明显较C反应蛋白高,两种检验方式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467,P=0.0462).结论 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能够使检查阳性率得到明显提高,可有效降低漏诊率,有助于改善患儿病情以及身心健康.

    作者:李文杰;苏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针刺配合心理疏导疗法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心理疏导疗法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50 mg QD,共4周;4周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减量停药,但不计入观察范围.治疗组:针刺四神聪、印堂、膻中、内关(双)、神门(双)、太冲(双)、阴陵泉(双)、阳陵泉(双)、三阴交(双)、中脘、关元.毫针平补平泻,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配合心理疏导疗法:①顺其自然法;②认知行为治疗;③音乐疗法.观察患者每天的心理变化.两组均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P<0.05).结论针刺配合心理疏导疗法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丁庆刚;旋静;张文龙;王晓枫;刘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危重病人CRRT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对其血管通路不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对危重病人CRRT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观察其对血管通路不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危重病人CRRT患者104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以对照组为基础,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管通畅率61.54%,对照组患者血管通畅率25%,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24h静脉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病人CRRT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血管通路不畅情况,提升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玉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分析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小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讨重症小叶性肺炎患者联合使用硫酸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126例重症小叶性肺炎患者做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Ⅰ组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Ⅱ组雾化吸入方案选择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观察评估两组的雾化效果.结果 与Ⅰ组疗效相比,Ⅱ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上明显提升,达到85.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相对Ⅰ组患者在咳嗽/咳痰、发热、喘憋等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均明显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小叶性肺炎患者施以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方案雾化治疗是一种可行疗法,且能够缩短患者病程、促进相关肺炎症状的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霍冬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 了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接受激素、高压氧联合治疗控制病情效果.方法 分析资料来自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并确诊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02例,其中出现迟发性脑病患者24例,数字编序后随机将其各组12例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对应给予高压氧治疗、联合激素药物(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通过对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资料比较分析并归纳激素联合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疗效进行评估,联合组患者疗效有效率所得数据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对患者Barthel、MMSE指标进行检测,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联合组所得数据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定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疗方案时可在高压氧干预基础上给予激素药物,可提高病情改善效果并有效改善指标,近远期疗效而言均有突出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糖尿病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及其机制

    糖尿病在全世界广为流行,且相关并发症危害巨大,骨骼的并发症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例如夏科骨关节炎等.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骼疾病,其导致的骨折也是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骨质疏松症同样也是糖尿病患者中为重要的代谢性骨病.1型糖尿病(T1DM)对于骨骼的损害早已得到公认,该型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明显升高.然而,2型糖尿病(T2DM)患者对骨的影响颇有争议.但随着研究证据的积累,T1DM和T2DM均已被视为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例如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2014年版指南即提出上述观点.本文将讨论糖尿病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何燮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对伴有鼻息肉的鼻窦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将鼻内窥镜手术用于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80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分组研究,内窥镜组使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传统组进行传统鼻腔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内窥镜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8%,相比传统组77.50%明显更高(p<0.05);内窥镜组复发率为1.25%,相比传统组15.0%明显更低(p<0.05).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用于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中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廉新兵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诊断及应用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的表现之一,评估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金标准包括肝静脉压力梯度和消化道内窥镜检查,但因其为侵入性检查在临床中未广泛应用,目前已被非侵入性检查替代.近20年来,非侵入性检测手段的相关研究逐年增多,目前研究热门是超声弹性成像的作用——一种用于测量靶器官组织硬度的非侵入性技术.在慢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该方法可用来识别门静脉高压、评估严重程度、预测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本文讨论了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测量晚期肝病患者肝硬度、脾硬度的优势和局限性.

    作者:涂贝佳;辛小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分析档案管理对提高慢病控制率的价值

    目的 探究分析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对提高慢性病控制率的价值.方法 通过社区内巡诊、门诊、入户随访的方式对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电子档案,并将其输入慢病管理系统,然后对其分析研究.结果 健康档案建立后,患者对于各类慢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显著提高,其不良健康行为也大幅度减少.结论 建立慢病档案,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慢病知识的了解,做到日常有效预防,降低慢病患病率.

    作者:李亮;李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有效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3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产妇感染率、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和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阴道助产率以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可显著增加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需要加强对产妇的产前看护管理,积极做好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预防管理.

    作者:陈青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使用丙种球蛋白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使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6%,对比常规治疗的对照组76.11%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53±1.36)天,明显比对照组(12.34±1.67)天更短,且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气促、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症肺炎患儿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玮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