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心外科手术护理作用探讨

高黎黎

关键词:快速康复, 护理, 心外科, 手术,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 将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心外科手术护理中,探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心脏病需外科手术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将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其护理过程中,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心外科手术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9.1%,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5.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心外科手术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的疗效探索

    目的 探讨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局部复发乳腺癌患者86例,均进行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植入粒子数量为5-40颗,平均植入18颗;86例患者经治疗后CR56例、PR18例、SD6例,总有效率为86.04%,随访1、2年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4.35%和51.49%.在随访期间共有40例患者死亡,其中肿瘤全身转移死亡24例、肿瘤晚期器官衰竭死亡12例、其他原因死亡4例,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43%和60.95%.结论 放射粒子对乳腺癌局部复发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呼吸气囊在供应室集中处理的应用

    目的 分析呼吸气囊在供应室进行集中处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我院由供应室集中处理的60例呼吸气囊以及自行处理的60例呼吸气囊,检测其面罩、球形气囊等,比较检测出的细菌数量.结果 供应室集中处理方式,呼吸气囊的面罩、球形气囊、呼气阀的清洗合格率显著优于自行处理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行处理方式中科室相关工作人员对面罩、球形气囊、呼气阀采样之后,测定其菌落情况,发现其菌落全部超过100 cfu/cm2.结论 呼吸气囊的结构较为复杂,而自行处理会导致清洗不干净,或者清洗消毒不完全,由供应室集中处理的呼吸气囊其合格率较高,能够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具有安全性.

    作者:于敬敏;朱春芳;姚春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0例乳腺癌病人给予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 针对乳腺癌病人开展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生活质量,适合临床的推广与运用.

    作者:孙宏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15 d后两组患儿均入院复诊.调查并统计两组肺炎康复知识达标率、返院率及护理满意率;检测两组患儿入院复诊时肺功能指标,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肺炎康复知识达标率和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返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入院复诊时FVC、FEF25%-75%、FEV1、PEF等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肺炎采用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肺炎康复知识达标,改善家庭护理质量,降低患儿返院率,促进其肺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映霞;张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临床对重症监护室(ICU)行机械通气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其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效果.方法 将2016.4——2017.8期间医院ICU接受行机械通气治疗的61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病床单双号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不同护理ICU患者VAP发生情况及VAP造成死亡的人数,评估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少、死亡率低,患者满意度高,P<0.05.结论 ICU行机械通气者临床给予综合护理,VAP发生少、死亡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范嘉庆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分娩产妇作为观察对象,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实施常规导乐分娩干预,使用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给予观察组干预,比较两组不同助产导乐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产程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研究显示,对分娩产妇应用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干预,可提高产妇阴道分娩率,提高胎儿身体状态,减少产后出血量与产妇产程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林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130例老年冠状动脉CT检查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6年11月接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CT检查的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CT检查的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焦虑恐惧概率、血压和心率波动概率及CT成像质量效率.结果 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恐惧概率,血压与心率波动概率均明显高于经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而CT成像质量的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CT检查,加强对其心理护理、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整体护理干预,不仅可减少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而且可降低患者血压、心率波动的概率,有效提高患者CT成像质量.

    作者:骆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心脏彩超检查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心脏彩超检查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检查终确诊,手术前均行心脏超声检查,将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心脏彩超检查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2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均经过手术检查终确诊.患者中,肺动脉狭窄2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法洛氏四联症4例,房间隔缺损5例,室间隔缺损11例;经过心脏彩超检查终确诊23例,其中肺动脉狭窄2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法洛氏四联症3例,房间隔缺损4例,室间隔缺损11例,与手术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为92.00%(P>0.05).结论 将心脏彩超检查用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具有与手术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晓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液氮冷冻联合派瑞松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液氮冷冻联合派瑞松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此次实验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湿疹患者共60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依照就诊时间差异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探讨,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派瑞松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液氮冷冻联合派瑞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终疗效,及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和后期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液氮冷冻联合派瑞松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不易复发.

    作者:王伟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临床免疫检验中质量控制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临床免疫检验中质量控制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接受免疫检验的临床患者标本286份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奇偶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143份,对照组免疫检验实施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免疫检验实施严格质量控制.对两组质控前后免疫检验的各项指标的检验结果 .结果经统计发现,两组标本在质控前,甲胎蛋白、血清胰岛素、癌胚抗原、Ca199、Ca125、甲状腺功能的变异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质控后,两组变异指数较质控前发生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免疫检验工作中,实施科学、严格的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周延美;刘新登;程克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善存片联合复明片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善存片联合复明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口服复明片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复明片联合善存片治疗,治疗时间为2个月,2个月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患者治愈8例,好转6例,无好转11例,治疗有效率为56.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很满意22例,满意2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6.0%;对照组很满意17例,满意4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84.0%,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善存片联合复明片治疗干眼症具有明确且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关旭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PBL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轮转教学中的实践

    目的 分析并研究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轮转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到2017年神经内科护理专业的实习生,本研究选择40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个组别,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0人.观察组选择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选择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对两组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的考试成绩和两组对象对于带教以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都存在有差异性,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神经内科轮转教学当中应用PBL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理论水平,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胡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支原体肺炎患儿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治疗时间,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惠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尺骨茎突锁定钩钢板在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尺骨茎突锁定钩钢板在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的应用.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0月对25例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并应用尺骨茎突锁定钩钢板内固定.结果 术后根据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ociety,AOFAS)中足评分标准评定,共计100分,其中优18例(90-100)、良5例(80-89)、可2例(70-79)、差0例(<70);优良率92%.结论尺骨茎突锁定钩钢板可广泛应用于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且固定效果满意,能有效防止旋转畸形,值得推广.

    作者:张杰;焦洪新;陈志红;徐宏扣;李晓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发生概率.方法 本文收集2016年8月份至2017年8月份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有无出现消化道症状将患者分成腹型组(55例)及非腹型组(25例),对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的具体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腹型组的WBC升高、血清清蛋白降低、CRP升高指标率高于非腹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血尿、蛋白尿指标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误诊概率对比,腹型组患者误诊概率高于非腹型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为了降低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概率,应了解疾病的临床特点,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全面的检查,提升诊断的正确性,使疾病治疗更具针对性,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郑晓文;姜宁;李婉君;李春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进展

    胃癌病人手术之前由于消化道受到损伤,一般会出现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功能紊乱,手术以后因为禁止饮食、持续胃肠减压,更加容易引发营养缺乏.所以,对胃肠功能正常或者伴有部分功能的病人,采取营养支持的时候通常采取肠内营养.

    作者:唐伟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儿科肺炎型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科肺炎型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45例肺炎型哮喘患儿,均给予抗哮喘治疗,病情较轻者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严重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行静脉滴注,待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后给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对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其哮喘复发率、反呼吸道感染情况、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使用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组疾病复发率、反呼吸道感染好转率分别为11.43%、82.86%,明显优于未使用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组28%、25.33%,且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也优于未使用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组(p<0.05).结论 临床应对肺炎型哮喘进行准确诊断,并给予抗哮喘治疗,病情改善后给予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效果较理想,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患儿肺功能指标.

    作者:陈永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青春期痛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延迟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青春期痛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延迟临床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212例痛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延迟情况,并分析其与青春期痛经的关系.结果 初潮即痛经者共66例诊断延迟时间高于初潮后痛经者146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经逐渐加重的142例患者诊断延迟低于无加重的70例患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症状的110例患者诊断延迟时间低于未伴随症状102例患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潮即痛经者、痛经逐渐加重以及伴随症状可缩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诊断延迟诊断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关注.

    作者:罗正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非细菌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分别为54例和46例,选5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组.检测血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对比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反应蛋白对细菌性感染诊断的准确性高于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在早期诊断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盛玉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子宫颈癌旋转容积调强放疗计划中控制点的数量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子宫颈癌旋转容积调强放疗计划中控制点的数量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例接受放疗的子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MONACO5.0计划设计VMAT计划,每例患者分别设,7个治疗计划,控制点数依次为10、20、30、40、50、60、70,分析靶区及危机器官的剂量分布情况,比较其与控制点数设置为10的计划结果 ,探究其变化趋势.结果靶区适形度指数随控制点数量增加而增多,均匀度指数呈上升趋势,危及器官的剂量和体积变化差异不大,单次治疗时间分别为(3.1±0.4)、(3.4±0.1)、(4.0±0.1)、(4.4±0.1)、(4.6±0.2)、(5.5±0.3)、(6.2±0.2),呈增长趋势.当控制点数量设置在50以上时,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不再具有明显上升趋势,但随控制点数量增长单次治疗时间依旧呈明显增加趋势.结论 在采用MONACO5.0计划设计VMAT计划时,为使靶区剂量呈佳分布,可适当增加控制点数量并控制在50以内,以免单次治疗时间影响靶区生物效应及治疗计划质量.

    作者:郑哲;刘博宇;李忠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