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吉西他滨单药与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纪雪华;刘明

关键词:晚期胰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吉西他滨单药与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积极药物化疗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积极化疗后其SD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ORR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下肢严重毁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在烧创伤修复重建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术的疗效和影响因素,保证有效引流.方法 对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60例下肢损伤的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接受VSD治疗的60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13例(21.67%)发生引流管堵塞,5例(8.33%)发生漏气现象,2例(3.33%)发生引流管脱落.在经过护理后,患者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且护理满意度高达96.7%.结论 VSD治疗过程中密切、细致观察,及时分析出现影响因素的原因并做出正确处理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作者:郭爱芝;李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舒适护理对微波消融术治疗肝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将舒适护理用于微波消融术治疗肝肿瘤患者中,分析其对患者负面情绪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26例实施微波消融术治疗的肝肿瘤患者分组研究,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对两组护理后患者负面情绪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83%,与参照组77.78%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 舒适护理用于肝肿瘤微波消融术治疗患者中效果较好,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修;王艳梅;陈健;李玉权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调胃四合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反流性食管炎(RE)临床治疗时应用调胃四合汤,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将2014.10——2016.12期间医院收治的65例反流性食管炎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挂号单双数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2例(西药治疗)、观察组33例(加用调胃四合汤),比较不同治疗RE疗效差异,对患者进行1年门诊随访,统计期间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率高、复发率低,P<0.05.结论 RE临床治疗时应用调胃四合汤,疗效理想,复发率低.

    作者:王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益菌康佐治儿童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菌康佐治儿童消化不良的疗效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62例消化不良腹泻患儿,利用电脑随机抽选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予以儿泻停颗粒治疗,研究组患儿予以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益菌康)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各症状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 ①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的腹泻、腹胀、腹部疼痛、大便性状各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中有53例显效、26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中有38例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3%)显著高于对照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不良腹泻患儿采用益菌康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腹泻、腹胀、腹部疼痛、大便异常等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司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探讨专科医院儿科护士流失的原因及管理策略

    目的 探讨专科医院儿科护士流失的原因及管理策略.方法 2017年2月和2018年2月分别随机抽选我院90名儿科护士用做本文研究及调查分析的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研究,对儿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7年和2018年儿科护士大多存在自身工作强度大、工作任务重、待遇不理想、工作压力大、个人发展空间小、管理者的支持不足、付出得不到社会承认等,2018年儿科护士想调离儿科所占百分比明显低于2017年儿科护士想调离儿科所占百分比,P<0.05,证实数据值检测后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科护士的流失原因存在多种,开展儿科护士流失防范管理策略之后,可以减少儿科护士的流失.

    作者:谢晓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对肾上腺肿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对肾上腺肿瘤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病患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放式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分析结果 .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长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结论 对于肾上腺肿瘤者,对其开展腹腔镜下治疗,能取得显著成效,安全性强,此法能全面减少患者出血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包颖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3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行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常规修复治疗的30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对比两组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治疗效果、修复外形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患者修复外形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比常规修复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行皮瓣移植修复效果更好、外形更佳,符合患者修复治疗要求,建议早期推行实施.

    作者:姜晓伟;石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X线与CT平扫检查的诊断价值比较分析

    目的 X线与CT平扫检查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参研对象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院治疗的6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与结果 .结果CT平扫诊断的检出率为98.39%,X线诊断的检出率为83.87%,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CT平扫诊断的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能够更加清晰观察到患者的骨折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李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药学干预促进临床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实施药物干预前的2156张包含喹诺酮类药物的处方为干预前研究资料,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实施药物干预后的2029张包含喹诺酮类药物的处方为干预后研究资料,观察药物干预前后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药学干预后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不合理比例10.45%明显低于药学干预前不合理比例24.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药学干预有助于促进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用药合理性,降低其临床耐药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继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带血管足背皮瓣移植治疗手部皮肤撕脱伤

    目的 探究在手部皮肤撕脱伤治疗中带血管足背皮瓣移植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共选取48例手部皮肤撕脱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本院在2016年7月份至2017年10月份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病历,在患手侧足背位置进行皮瓣设计,皮瓣切取后将其移植到需要修复的手指创面上,并重新建立虎口,应选取中厚的皮片做皮肤缺损移植修复.结果 皮瓣移植术后,完全成活的有28例,11例在重建时指端处出现小面积的皮肤坏死现象,有6例在换药后表皮脱落,指骨未出现外露情况,3例通过对坏死的组织进行切除、缩短指骨后,创面实现闭合.皮瓣手术后两点所产生的辨别差度为7-9 mm.结论 带血管足背皮瓣移植治疗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将其应用在手部皮肤撕脱伤治疗中,有助于降低皮肤撕脱后缺损现象,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家诚;高峰;王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治的11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患者的血栓形成部位、形成类型等.结果 111例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共发现血栓病灶140个,其中左下肢DVT数为106个,相比于右下肢的34个,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股静脉血栓所占比例大;140个DVT病灶中,周围型血栓数目为75个,分布多于中央型和混合型,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尚玉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效果

    目的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40例于2014年——2017年本院收治确诊为股骨粗隆骨折且年龄在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分析对象,均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以归纳该治疗手段对此类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对手术相关临床指标记录,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患者术后无发生如切口感染、骨水泥综合征、假体周围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有7例形成深静脉血栓;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提示假体位置无异常,骨折愈合情况良好,通过JOA评价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5%.结论 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干预方案能够让关节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假体复位情况令人满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士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跟腱断裂缝合术36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跟腱断裂缝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36例跟腱断裂缝合术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1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出现踝关节僵硬;1例发生跟腱再断裂,再次进行缝合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防止跟腱断裂缝合术患者出现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有助于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急性胰腺炎CT与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总结CT与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70例,女20例,年龄17-80岁.结果 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患者85例,采用超声诊断的患者74例.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多层螺旋CT诊断率检出率更高,敏感性强,但超声可以从多个切面、多个角度进行检查,二者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都有较高价值.

    作者:王福月;梁晓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马来酸依那普利胶囊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时的血浆同型半胱氧酸(Hcy)含量、收缩压及舒张压;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发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时的血浆Hcy含量、血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新发脑卒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在治疗H型高血压时,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且安全、耐受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淑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我院静脉配置中心的职业危害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目的 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的职业危害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同时加强配药护士的职业防护,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PIVAS中心15名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结果 15名护理人员出现关节损伤的情况,4名护理人员出现颈椎问题,共有15名护理人员存在钝器损伤事件,合计发生次数为34次,1名护士存在头痛、眩晕的症状,2名护理人员存在过局部皮肤过敏情况.无心理障碍、药物危害、听力下降等其他职业危害发生.结论 医护工作者要正视其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减小操作者的职业暴露,给工作者提供安全工作环境.

    作者:布艾杰尔古丽·阿卜力米提;艾比拜木·尔肯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螺旋CT和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螺旋CT和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和MRI检查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准确性和诊断准确率,以MRI诊断结果 为统计的记为MRI组,以螺旋CT结果为统计的记为螺旋CT组.结果MRI组诊断出的肿瘤总数为28例,诊断准确率为93.3%,螺旋CT组诊断出的肿瘤总数为21例,诊断准确率为70.0%,MRI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螺旋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诊断总准确性为96.7%,高于螺旋CT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原发性肝癌临床准确性和准确率均高于螺旋CT诊断,更适合临床应用,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海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医院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实践和体会

    医院进行管理方面的工作,有利于促使医院拥有良好的管理秩序,对于患者医疗工作的开展和医疗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有利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因此为了促使医患关系的改善,医院需要做好管理方面的工作,并且加强对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因此本文主要对医院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医院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进行改革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为推动医院管理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作者:姜雨池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压的升高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密切关系.脑出血发生后血压升高可导致血肿扩大,加重脑水肿.目前,脑出血治疗相关指南针对血压管理已发生改变,近年一些试验为早期强化降压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本文就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血压管理做一综述.

    作者:张超;刘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针灸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讨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使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54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作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Ⅰ组按常规西医标准治疗,Ⅱ组施以中医针灸治疗,观察评估两组的病情治疗情况.结果 相比Ⅰ组疗效,Ⅱ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上明显提升,达到85.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面肌痉挛评级≤2级的占比基本相当,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相对Ⅰ组在面肌痉挛评级≤2级的占比上明显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施以中医针灸治疗是一种可行疗法,能够提升疗效,促进面肌痉挛症状的缓解,值得推荐.

    作者:李国良;朱伟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