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依木·依地力斯
目的 总结CT与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70例,女20例,年龄17-80岁.结果 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患者85例,采用超声诊断的患者74例.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多层螺旋CT诊断率检出率更高,敏感性强,但超声可以从多个切面、多个角度进行检查,二者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都有较高价值.
作者:王福月;梁晓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在医院发展过程中,要强化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应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接着提出了医院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后从医疗服务流程精细化、人员管理精细化、绩效考核精细化以及后期管理精细化等环节对医院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贾渝屏;景岷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痛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延迟临床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212例痛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延迟情况,并分析其与青春期痛经的关系.结果 初潮即痛经者共66例诊断延迟时间高于初潮后痛经者146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经逐渐加重的142例患者诊断延迟低于无加重的70例患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症状的110例患者诊断延迟时间低于未伴随症状102例患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潮即痛经者、痛经逐渐加重以及伴随症状可缩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诊断延迟诊断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关注.
作者:罗正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方法 选取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66例,回顾性分析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 与石蜡病理诊断结果.结果以石蜡标本诊断结果为金标准,66例患者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准确率92.42%,误诊率3.03%,延迟诊断率3.03%.结论 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有较高诊断价值,但仍存在延迟诊断、误诊问题,主要问题在于取材和冰冻切片技术,医师需加强注意.
作者:孙翔燕;孙迎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检验科进行体检的80例患者作为对比对象为对比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检测晨起空腹血脂水平.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血脂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糖尿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标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与健康者相比,血脂指标存在明显的异常,对于临床中糖尿病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阳艳萍;尚宏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讨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医治,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增加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更少,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短,治疗总有效概率更高(P<0.05).结论 泮托拉唑配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更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陈用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术后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24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模式,n=12)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n=1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护理依从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组间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对比,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依从率分别为91.67%和50%,P<0.05.结论疼痛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翟丽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8月我方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86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93例单纯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39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调整药物剂量,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393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可对血压进行良好的控制,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董全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137例,运用跟踪回访的方式收集相关因素并加以统计.结果 心搏骤停到复苏开始的时间、复苏后患者七十二小时的体温、患者复苏后血PH值等相关因素对于患者的预后效果较为明显.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把握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预后效果,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朱邦社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水质检验作为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其检验质量对整个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保障会起到很大的影响.鉴于此,水质检验人员在开展各项检验工作时,需充分明确整个数据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数据误差,如偶然误差、固定误差、操作误差等,进一步了解引发误差的原因,以制定针对性的误差处理方法,以将水质检验中出现的各种误差降到小,终保证检验过程中,所检验数据更加完整、精准.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总结我科2015——2017年护理临床见习课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问题进行分析,为解决问题,学校相关部门,带教老师、见习生需要共同努力,以解决问题,圆满完成见习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熊冬梅;张洁;刘晓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将锁定钢板用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分组研究,A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使用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A组优良率为92.68%,相比B组73.17%明显更高(p<0.05).结论 锁定钢板固定用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功能快速恢复,值得应用.
作者:马鹏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估采取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治疗意义,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66例非小细胞癌老年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其中采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组,并以传统开胸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统计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情况,并评估两组治疗疗效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引流量较少,差异较明显,P<0.05.对比两组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4%远高于对照组84.85%,P<0.05.结论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对于临床老年非小细胞癌治疗采取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效果更为突出,显著提高术中和术后的治疗质量,提高了术后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林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死亡率和治愈好转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令狐静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颅脑损伤35例气管切开呼吸道的护理方式.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及时规范的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这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作者:李彩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发生概率.方法 本文收集2016年8月份至2017年8月份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有无出现消化道症状将患者分成腹型组(55例)及非腹型组(25例),对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的具体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腹型组的WBC升高、血清清蛋白降低、CRP升高指标率高于非腹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血尿、蛋白尿指标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误诊概率对比,腹型组患者误诊概率高于非腹型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为了降低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概率,应了解疾病的临床特点,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全面的检查,提升诊断的正确性,使疾病治疗更具针对性,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郑晓文;姜宁;李婉君;李春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血肿、下肢麻木、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发热及迷走反应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唐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面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护理方法,为常规组,另一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变化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为(2.5±1.4)分,SDS评分为(2.8±1.8)分,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躯体功能评分为(93.5±3.1)分,情感功能评分为(96.3±2.4)分,社会功能评分为(94.2±1.8)分,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缓解其负面情绪状态,保持其积极健康的治疗精神,该护理方式在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胡桂菊;张利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在尿常规检验中联合应用干化学法、尿沉渣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95例尿常规检查患者,将其均分为三组进行检验,A组采取干化学法检验、B组采取尿沉渣法检验、C组采取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联合检验,对三种检验方法的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A组红细胞阳性检出率18.46%高于B组6.15%,B组白细胞阳性检出率15.38%高于A组4.62%,C组红细胞阳性检出率33.85%、白细胞阳性检出率30.77%均高于A组(18.46%、4.62%)、B组(6.15%,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常规检验中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定量红细胞、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
作者:刘新登;程克兰;周延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的表现之一,评估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金标准包括肝静脉压力梯度和消化道内窥镜检查,但因其为侵入性检查在临床中未广泛应用,目前已被非侵入性检查替代.近20年来,非侵入性检测手段的相关研究逐年增多,目前研究热门是超声弹性成像的作用——一种用于测量靶器官组织硬度的非侵入性技术.在慢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该方法可用来识别门静脉高压、评估严重程度、预测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本文讨论了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测量晚期肝病患者肝硬度、脾硬度的优势和局限性.
作者:涂贝佳;辛小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