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智能助行仪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

张帅

关键词:智能助行仪, 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智能助行仪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并且进行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佩戴智能助行仪进行康复训练.探讨智能助行仪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FM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步速与左、右步幅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步速均提高,左、右步幅差均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治疗后的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 智能助行仪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较好.
医疗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CT引导下进行脊柱结核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进行脊柱结核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脊柱结核微创手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采取CT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柱结核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治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臣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萎缩下颌无牙颌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萎缩下颌无牙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0例萎缩下颌无牙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4枚种植体植入患者的前牙区,覆盖义齿是使用球帽附着体固位制作而成.在所有患者义齿修复的1,3,6,12个月后进行复查,观察并记录其覆盖义齿与种植体的修复效果.结果 经过12个月的观察,所有经过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疗效,其义齿的固位稳定性较高,并且舒适美观,患者的咀嚼能力以发音清晰度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萎缩下颌无牙颌患者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

    作者:李若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分段式穿刺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应用分段式穿刺的价值.方法 以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门诊纳入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均予头皮静脉穿刺,试验组选用分段式穿刺法,对照组选用传统直接穿刺法,观察比较两组的穿刺效果和家属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5 min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42.0%,家属满意率为93.0%,对照组分别为9.0%和7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段式穿刺法积极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能提高患儿短时间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作者:钟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蜂蜇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蜂蜇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为蜂蜇伤患者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蜂蜇伤患者45例,入院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加灌流,加血浆置换并给予详细的护理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成功44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蜂蜇伤致急性肺水肿合并急性肾损伤.结论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蜂蜇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护士人员专业的护理措施同样是蜂蜇伤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小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护理

    目的 分析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取腹泻治疗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药物进行腹泻治疗,并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复合脉冲磁性进行辅助治疗,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干预,对两组治愈率和好转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和好转率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 用复合脉冲磁性来进行小儿腹泻的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干预,能够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桂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超声检查在肛周脓肿及肛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肛周脓肿及肛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0例行手术治疗的肛周脓肿、肛瘘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术前做过超声检查的230例作为试验组,术前未做过超声检查的2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首次手术后的治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首次手术治愈率86.52%,试验组首次手术治愈率96.96%,对照组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对肛周脓肿及肛瘘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艳华;周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在上颈椎创伤不稳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上颈椎创伤不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例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的上颈椎创伤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术中失血量为50~300 ml,未出现失血过多需输血状况,术后1~1.5年随访结果 显示,所有患者上颈椎稳定性均达到较好状态.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是治疗上颈椎不稳患者的安全有效方法 ,创伤小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高滔;王直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在泌尿系结石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在泌尿系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经临床证实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的超声检查情况,以CT检查结果 为金标准,对研究对象随机行泌尿系2D超声(或)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两种方法 对结石的检出情况.结果 152例CT确诊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共有可辨识的结石217枚,123例出现快闪伪像.当结石大径(L)小于3 mm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石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D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3 mm

    作者:陈丽丽;李皓;段星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鼻咽坏死清创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咽坏死清创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鼻内镜下鼻咽坏死清创术治疗.结果 经鼻内镜下清创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患者3个月后,40例的头痛及鼻臭症状均获得了明显缓解,17例鼻咽黏膜完全上皮化,1例鼻咽旁组织出现严重缺损,于鼻咽坏死9个月后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损伤颈内动脉、颅内感染、视力下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鼻咽坏死清创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头痛及鼻臭症状,提升其生命质量.

    作者:何碧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瓦里安直线加速器的故障维修三例

    直线加速器放疗是抑制癌细胞增殖、治疗肿瘤患者的有效途径,随着近年肿瘤患者的增加,直线加速器正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如何让肿瘤患者得到精确有效的治疗,这需要放疗医务工作者多方密切配合,并且放射治疗也必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作者:王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与护理

    目的 探讨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与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异常妊娠产妇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面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可以采用全面护理对异常妊娠产妇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金凤;陈晶晶;简毅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脑磁共振灌注成像

    目的 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脑磁共振灌注成像表现,并分析脑磁共振灌注成像与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的40例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脑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并对比分析患者病变侧和健侧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TTP)等参数.结果 40例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中,轻中度狭窄的有18例,其中灌注异常的有12例,重度狭窄的患者有22例,其中所有患者均出现了灌注异常.患者病变侧的rTTP、rMTT均较健侧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变侧的rCBF和rCBV与健侧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磁共振灌注成像能准确地显示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和脑组织的供血情况,对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宁;杨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乳腺癌早期发现并行根治性治疗,预后较好.对于乳腺癌的诊断目前较为常用的有乳腺钼靶X线摄影及MRI检查.近年来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成为乳腺癌诊断的研究热点.因此,对乳腺癌患者进行MRI检查,结合病理结果 对MIR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十分重要.现主要针对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乳腺癌的诊断及筛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鸿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医用注射泵质量控制与分析

    研究注射泵的工作原理,确定医院注射泵质量控制的方式.采用专业仪器对医院不同品牌型号的新旧注射泵进行质量检测,通过检测数据分析注射泵不合格项目,分析造成质量缺陷的原因.加强对注射泵质量控制的重视,指导临床合理规范地使用注射泵,避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昕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大型设备故障的原因及维修

    为找到降低故障率的预防性措施和维修策略,将大型设备故障的原因总结分类,通过建立医疗设备的使用培训、维修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制订不同的维修策略,并提出确保大型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的几点建议.按照科学的维修管理,合理的维修策略,有效将医疗设备非正常损坏的概率由25%降低至5%以下.大型医疗设备故障有规律可循,正确分析原因,落实设备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

    作者:王振洲;朱弋;李朝伟;姜树勋;贺建林;周燕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实施自我管理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住院期间都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出院后进行组织讲座和电话随访等,半年后比较两组实施自我管理及支架相关知识.结果 观察组在自我管理和支架相关知识的掌握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期随访明显可以提高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宋兵战;蒋静;孙庆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总结护师参加医院护理工作安全隐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保障护理工作安全.方法 护师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20日对医院进行3次护理工作安全隐患检查,发现护理环境及护理工作存在11类安全隐患.结果 研究并应用相应安全隐患的对策,解决了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结论 加强医院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可发现问题.研究和应用对策,可杜绝护理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工作安全及质量.

    作者:尤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肺尘埃沉着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肺尘埃沉着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大容量肺灌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结果 通过对105例大容量肺灌洗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发生意外,灌洗成功率100%.术后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减轻,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规范、细致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大容量肺灌洗术成功的关键,也是减少术中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力措施.

    作者:徐巧玲;王维霞;廖江荣;李光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神经刺激仪在高龄髋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神经刺激仪在高龄髋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高龄髋部手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试验组利用神经刺激仪进行定位,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试验组麻醉之后各阶段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刺激仪定位下实施联合麻醉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杨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监护仪时钟的电路原理与故障一例

    在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时间始终是敏感的因素 [1].仪器系统时间错误可能对医疗工作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医疗工作者的利益.本研究介绍了心电监护仪的时钟电路,并将常见故障列举出来进行分析.

    作者:吴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医疗装备杂志

医疗装备杂志

主管: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