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肺尘埃沉着病患者的护理

徐巧玲;王维霞;廖江荣;李光才

关键词:肺尘埃沉着病, 大容量肺灌洗术,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肺尘埃沉着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大容量肺灌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结果 通过对105例大容量肺灌洗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发生意外,灌洗成功率100%.术后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减轻,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规范、细致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大容量肺灌洗术成功的关键,也是减少术中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力措施.
医疗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降钙素原水平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水平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就诊的80例患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以及40名体检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患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又分为全身感染组48例与局部感染组32例,将40名体检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3组均行PCT检测.结果 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以及对照组血清PCT的检测结果 分别是(18.93±4.09)ng/ml,(4.37±3.20)ng/ml,(0.18±0.0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部位发生感染后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发生局部与全身感染时的PCT水平相差较大,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对患者的病情与预后进展做出判断.

    作者:李晓松;张学军;张凌凌;孙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二级反渗透设备制备纯化水的生产工艺与水质控制

    我国药典规定,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不含任何添加剂.我院制剂室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安装了二级反渗透设备制备纯化水,近几年进行了批量生产及水质跟踪考察,发现其达到了国家药典对纯化水质量的要求.我们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介绍我院制剂生产中纯化水的生产工艺与水质控制.

    作者:张四海;彭贤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与药物治疗

    新生儿溶血病通常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所致,即母体中所产生的血型抗体和胎儿的血型抗原不相匹配,而此种血型抗体在经由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之后便会引发同族免疫性溶血症状.目前较为常见的主要有Rh与ABO两种血型系统不合.现针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技术及目前的相关药物治疗方法 作一综述,为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刘玉兰;李小方;薛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新斯的明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效果及护理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运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新斯的明治疗,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新斯的明和综合护理干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效率较高,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汤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脑水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脑水肿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61例HICH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做过CT检查,调查相关临床资料,分成生存组(39例)和病死组(22例),评估影响因素,分析术后脑水肿原因,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结果 总病死率36.07%(22/61),肌力恢复Ⅳ级率19.95%(7/39),肌力恢复Ⅲ级率33.33%(13/39),恢复到Ⅱ级率47.72%(19/39).血压大于等于24/12.7,术前GCS评分3~6分,是否形成脑疝(是),血肿部位(深部型),脑中线移位大于等于1.0,术后血压大于等于24/12.7(不稳),上述6项与对应的组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CH患者术后脑水肿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血容量不足、血压值偏高、氧供给不足、电解质紊乱和体温持续高热均可引起脑水肿.术前GCS评分3~6分,术后血压大于等于24/12.7(不稳),脑中线移位大于等于1.0等影响因素,均关系到脑水肿的严重程度,具有可预测性,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可提高预后效果和生命质量.

    作者:马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护士评判性思维对门急诊患者输液安全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士评判性思维方法 的应用对门急诊患者输液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医院门急诊接收的1000例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2015年8—12月的收治的500例纳入对照组,2016年1—5月收治的500例纳入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未实施评判性思维方法 ,观察组实施评判性思维方法 ,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输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2%,护理满意度96.0%;对照组输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4%,护理满意度90.0%,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士评判性思维方法 的应用能够明显减少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邱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产后康复治疗仪在产妇剖宫产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产后康复治疗仪在产妇剖宫产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保健,试验组给予常规术后保健加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对比两组的肛门排气恢复与乳汁增加时间及母乳喂养率.结果 术后前3 d,试验组母乳喂养率超过对照组,排气恢复时间以及乳汁增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产后康复治疗仪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康复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不仅可缩短产妇的泌乳时间,还可加快排气时间,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于梅花;华绍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探讨其在提高创伤骨科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4—12月医院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96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患者对护士信任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当日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术后7 d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41项中有8项信任度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DWA S-TP水处理机的消毒步骤

    我院现有一台DWA S-TP水处理机,54台血液透析机,除了平时的水处理机日常保养外,每半年对水处理机做一次环路消毒,下面介绍一下消毒的步骤.1 过氧乙酸浓度的要求RO膜的消毒,要求过氧乙酸的浓度不高于0.2%.

    作者:张冬汉;王爱歌;潘军;王雪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应用智能助行仪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

    目的 探讨智能助行仪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并且进行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佩戴智能助行仪进行康复训练.探讨智能助行仪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FM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步速与左、右步幅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步速均提高,左、右步幅差均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治疗后的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 智能助行仪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张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泵输注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靶控泵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医院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的200例患者,依据入院的顺序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均用靶控泵输注丙泊酚,试验组加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麻醉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麻醉有效率明显低于试验组,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泵输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明显,麻醉有效率高,是科学、合理以及安全的一种麻醉方法 .

    作者:高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论证管理

    鉴于部分医院仍然存在盲目引进、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的现象,不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合理安排资金,造成资源浪费.通过对现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设备论证方法 ,为管理者科学做好大型医疗设备购置论证提供参考.

    作者:吴日鹏;熊红品;陈伟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方法 、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某社区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的70例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高血压药物治疗,同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本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高血压控制显效22例,有效4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9%.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理解,提高遵医性,促进血压保持稳定,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广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PICC置管穿刺点感染的原因与处理

    目前针对经外周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点感染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方面的文献大多不全面,过于简单.现就PICC穿刺点感染的原因、处理方法 、预防措施,进行归纳总结,以指导临床上导管能够留置时间更长,减少患者痛苦,使患者的治疗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为患者带来切实的利益和方便,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顾晓琳;任晓敏;杨胜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大型设备故障的原因及维修

    为找到降低故障率的预防性措施和维修策略,将大型设备故障的原因总结分类,通过建立医疗设备的使用培训、维修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制订不同的维修策略,并提出确保大型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的几点建议.按照科学的维修管理,合理的维修策略,有效将医疗设备非正常损坏的概率由25%降低至5%以下.大型医疗设备故障有规律可循,正确分析原因,落实设备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

    作者:王振洲;朱弋;李朝伟;姜树勋;贺建林;周燕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费森尤斯4008型血液透析机故障三例

    血液透析机是通过人工机器的方式取代人体肾脏的功能,把人体内多余液体和无用的溶质排出体外,从而调节人体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其工作状态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荣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和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手术室进行妇科、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5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优质护理服务,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228例,占91.20%,对照组护理满意183例,占73.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态度、手术流程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手术环境的评估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舒适度等.对准备手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评分,并且对患者的满意度提升起到正面作用,从而能加快患者的病情康复以及提升预后质量.

    作者:林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麝香保心丸的临床研究

    麝香保心丸是临床应用于心血管病的常用药之一.在近十几年的研究中,麝香保心丸不仅在心血管病的治疗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在其他疾病领域(包括基础医学)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该文对麝香保心丸的药物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治疗其他疾病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李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神经刺激仪在高龄髋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神经刺激仪在高龄髋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高龄髋部手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试验组利用神经刺激仪进行定位,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试验组麻醉之后各阶段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刺激仪定位下实施联合麻醉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杨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西门子SenSation 64螺旋CT的保养与维修

    在设备的使用中,保养问题显得非常重要.设备的保养对医院的设备正常运行意义重大.设备保养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能体现出设备管理的能力.设备要进行常规的保养以及维修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在形成影像时更加清晰,我们主要研究了西门子SenSation 64螺旋CT的维修以及保养,对保养的内容提出相应的要求 [1-3].

    作者:黄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医疗装备杂志

医疗装备杂志

主管: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