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开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治疗的64例胃出血患者,按照采取的不同护理措施为患者分组:采取常规护理的32例患者归入对照组,采取优质护理的32例患者归入观察组.对比护理效果及其他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68.8%;观察组术后出血率为3.1%,对照组为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出血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可以预防术后出血,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熊拥鹏;闻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进行脊柱结核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脊柱结核微创手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采取CT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柱结核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治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臣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X线、MRI和CT检查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准确性及其表现.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临床资料.结果 共25例患者采取X线、CT以及MRI联合诊断时,正确率可达100%;X线的诊断正确率低于MRI和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I和CT的检查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CT和MRI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时,其影像学特征分别具有特异性.X线适用于综合全面评价全身骨质情况,且其费用较低,常作为一线选择,而CT和MRI因其对组织和肿块的高度敏感性,可辅助X线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三种检查方法 综合使用,可以提高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谢碧钦;江钟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传统医院设备管理模式已力不从心,为实现持续改进,以评促改,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我院引进HRP系统,对医疗设备采购、使用、维护、处置等全过程进行管理.
作者:杨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静脉补钠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将这8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保肝、利尿治疗,并限制钠的摄入量;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补钠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不同模式的治疗,试验组治疗后的24 h尿量、血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5.0%低于对照组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给予静脉补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钠、尿量情况,并可降低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钟文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脑水肿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61例HICH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做过CT检查,调查相关临床资料,分成生存组(39例)和病死组(22例),评估影响因素,分析术后脑水肿原因,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结果 总病死率36.07%(22/61),肌力恢复Ⅳ级率19.95%(7/39),肌力恢复Ⅲ级率33.33%(13/39),恢复到Ⅱ级率47.72%(19/39).血压大于等于24/12.7,术前GCS评分3~6分,是否形成脑疝(是),血肿部位(深部型),脑中线移位大于等于1.0,术后血压大于等于24/12.7(不稳),上述6项与对应的组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CH患者术后脑水肿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血容量不足、血压值偏高、氧供给不足、电解质紊乱和体温持续高热均可引起脑水肿.术前GCS评分3~6分,术后血压大于等于24/12.7(不稳),脑中线移位大于等于1.0等影响因素,均关系到脑水肿的严重程度,具有可预测性,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可提高预后效果和生命质量.
作者:马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直线加速器放疗是抑制癌细胞增殖、治疗肿瘤患者的有效途径,随着近年肿瘤患者的增加,直线加速器正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如何让肿瘤患者得到精确有效的治疗,这需要放疗医务工作者多方密切配合,并且放射治疗也必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作者:王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方法 、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某社区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的70例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高血压药物治疗,同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本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高血压控制显效22例,有效4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9%.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理解,提高遵医性,促进血压保持稳定,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广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肛周脓肿及肛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0例行手术治疗的肛周脓肿、肛瘘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术前做过超声检查的230例作为试验组,术前未做过超声检查的2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首次手术后的治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首次手术治愈率86.52%,试验组首次手术治愈率96.96%,对照组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对肛周脓肿及肛瘘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艳华;周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CT机通过X线束来对人体指定部位一定厚度层面进行有效扫描,通过分析确定各部分对X线束吸收情况,确定是否存在病症,是医院重要医疗机械设备.在应用时射出的X线会转变成可见光,然后在转为电信号后再转变为数字信息传入计算机内由专业软件完成计算与处理,终得到数字化形式信息.
作者:张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实施自我管理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住院期间都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出院后进行组织讲座和电话随访等,半年后比较两组实施自我管理及支架相关知识.结果 观察组在自我管理和支架相关知识的掌握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期随访明显可以提高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宋兵战;蒋静;孙庆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本研究探讨西门子ARCADIS Orbic C型臂X线机故障检修一例.1 故障现象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工作站错误提示为:No connection to camera in the C-Arm.错误代码为 :ASP_BCC_E_25.见图1.2 诊断过程(1)查看错误提示后初步怀疑是工作站采集卡问题,把工作站的电脑采集卡拆装并做了清洁之后故障现象依旧(此处注意采集卡上有主板的四口供电接头容易漏接,记得必须接上),查询工作站日志后也未发现采集卡异常.
作者:梁伟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总结1例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及左输尿管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该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物品准备复杂,麻醉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联合手术,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充分的术前准备,结合临床病史,进行全面评估,术中措施落实到位,有限防范护理风险,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作者:何秀兴;甘楚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抗生素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56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生素治疗,试验组采用抗生素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在治疗1个疗程后有效率为92.8%(26例),对照组有效率为46.4%(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联合红光照射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疗效较好.
作者:董武;王新;龚中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血细胞分析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但很多国产血液分析仪生产厂家没有建立量值溯源体系,不能提供配套校准品.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从产品质量监督角度出发,从2007年开始建立血细胞分析参考测量实验室,依次完成器材选购、方法 建立、人员培养,并逐步完善质控措施,完成不确定度评估,有效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于2013年10月正式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参考测量实验室认可,开始对外提供血细胞分析量值溯源服务.
作者:康娟;孙京昇;王军;陈微;杨宗兵;赵丙锋;续勇;宋伟;燕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于老年心电监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的老年心电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对两组上机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患者身体不适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HAMD及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身体不适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电监护患者采取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HAMD及HAMA评分,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同时减轻患者身体不适度.
作者:李春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上颈椎创伤不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例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的上颈椎创伤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术中失血量为50~300 ml,未出现失血过多需输血状况,术后1~1.5年随访结果 显示,所有患者上颈椎稳定性均达到较好状态.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是治疗上颈椎不稳患者的安全有效方法 ,创伤小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高滔;王直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Pilon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胫骨Pilon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 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101.2±46.6)ml比(243.5±86.6)ml,(32.1±6.2)d比(40.2±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0%比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Pilon骨折患儿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促进患儿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悫;连育才;朱小明;孙海东;李育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在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时间始终是敏感的因素 [1].仪器系统时间错误可能对医疗工作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医疗工作者的利益.本研究介绍了心电监护仪的时钟电路,并将常见故障列举出来进行分析.
作者:吴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病案管理是病案的主要信息来源,随着我国病案工作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在现代医院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临床医学、教学科研、历史研究以及医疗法律依据等方面作用越来越突出.病案管理通过对病案内容的深加工、分类、统计,为医务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的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信息服务.该文主要综述病案管理的新进展,并对我国病案管理工作进行展望.
作者:孟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