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培红;刘琳
目的为解决上前牙区骨内小手术中有时镇痛不全使患儿不能合作,探索更好的局麻方法.方法试验组用1 ml皮试针管,行上前牙区腭侧粘骨膜下局部加压浸润麻醉,注入2~3 ml的2%利多卡因,对照组仍用鼻腭神经阻滞麻醉,注入0.2~0.5ml的2%利多卡因.两组唇侧麻醉仍用浸润和眶下管阻滞麻醉.结果试验组术中进入骨内时无痛,对照组进入骨内时有不同程度疼痛.结论腭侧粘骨膜的致密组织,在加压注射时,可使足量麻药进入上前牙区骨内.此法可解决部分人因存在邻近神经交通支的汇入以及现有注射方法的不足而导致的镇痛不全,尤其适合儿童上前牙区骨埋伏多生牙拔除.
作者:邹昌宁;童昕;李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与舌鳞癌侵袭性生长的关系.方法按nner-oth等描述的肿瘤浸润方式评估舌鳞癌的恶性程度,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舌鳞癌组织中VEGF、FⅧ的阳性表达,并进行微血管计数.分析舌鳞癌组织中VEGF表达,MVD与其浸润方式的关系.结果 VEGF阳性表达率及MVD在舌鳞癌浸润方式Ⅲ、Ⅳ型中显著高于Ⅰ、Ⅱ型(P<0.05).结论 VEGF阳性表达和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在舌鳞癌的侵袭性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舌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标志.
作者:曾曙光;艾伟健;陈伟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替牙中期FR-Ⅲ型矫治器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型Ⅲ类错(牙合)患者骨骼、牙齿参数变化.方法选择15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在替牙中期使用FR-Ⅲ型矫治器,治疗前、结束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通过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下颌向后向下旋转,前牙可建立正常覆盖覆(牙合)关系.结论替牙中晚期,FR-Ⅲ型矫治器是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型Ⅲ类错(牙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吴彬;黄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南宁市儿童乳牙反(牙合)的患病情况.方法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对1043名3~6岁儿童进行检查.结果乳牙反(牙合)的患病率为9.58%,各年龄组间及男女间无显著差异.乳牙反(牙合)的主要表现是多个乳前牙反(牙合).结论乳牙反(牙合)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
作者:邓汉辉;黄华;李志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颌骨囊肿术新的囊腔充填物.方法对25例上前牙区颌骨囊肿术后用浸有碘仿、甲硝唑和丁香油混合糊剂的药物明胶海绵充填囊腔.结果该充填物在控制感染和赋形、塑形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该充填物与术后碘仿纱条充填囊腔有相同的效果,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靖;黄政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菌斑控制预防牙周疾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0例牙周疾病患者,分为菌斑控制组(23例)及对照组(17例).于全口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SRP)后2周(基线)、基线后12、24、48周检测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及临床附着丧失(CAL).结果菌斑控制组基线后12、24、48周时PLI、SBI、P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菌斑控制组基线后48周时CA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菌斑控制能够有效地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周超美;吴勇;李容林;张小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市售药物牙膏对部分口腔细菌的抑制情况.方法采用体外液体稀释法测定细菌敏感性.结果 洁银中药牙膏抑菌作用为明显,其次是中华草本牙膏、佳洁士多合一牙膏、两面针中药牙膏、黑妹护齿康等,其它有中度抑菌作用的牙膏分别有新世纪美加净牙膏、白玉芦荟牙膏、高露洁含氟牙膏、两面针全能牙膏、上海防酸牙膏等,芳草牙膏、草珊瑚护齿牙膏抑菌效果稍差.结论各种含天然植物成份牙膏对口腔细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作者:李鸣宇;朱彩莲;刘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对HD-DDP+5-FU方案用于口腔鳞癌术前诱导化疗进行临床观察,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16例患者入院后行切取活组织检查确诊为口腔鳞癌后,予以1个疗程HD-DDP+5-FU方案化疗再行手术切除,对化疗中及化疗后患者肿物局部及全身的变化,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评价.结果完全缓解1例,13例患者的病灶在不同程度上有缩小并且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病变进展2例.结论 HD-DDP+5-FU方案用于口腔鳞癌诱导化疗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可以使用药物控制.
作者:王慧菁;陈伟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颞下颌关节结构较复杂,口颌系统功能又多种多样,往往患病后造成患者生活与精神上的苦恼.本文对10年来诊治的468例TMD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余盛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牙及牙槽骨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前牙及牙槽骨损伤的特点和治疗原则,设计制作真空压膜牙托治疗45例前牙及牙槽骨损伤患者,综合应用临床检查、X线片评价其疗效.结果经1年跟踪观察,44例治疗效果满意,1例上牙槽骨粉碎性骨折脱位牙1年后脱落.结论该方法简单、经济、美观舒适、实用,可有效地固定前牙及牙槽骨损伤部位,保护牙周健康,促进组织愈合.
作者:刘继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0年8月~2002年12月,笔者由德国学术交流中心(Geman Acadeemic Exchange Service)资助,在德国波恩大学医学院访问学习.在此期间对德国高等口腔医学教育[1,2]有了一定的了解,愿与同行共享,并为我国今后的高等口腔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徐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使用极固宁TM和Gluma脱敏剂治疗烤瓷牙牙体制备后产生的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98例227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即极固宁TM脱敏组(试验1组)、Gluma脱敏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极固宁TM、Gluma和75%氟化钠甘油脱敏2次.结果试验组有效率达93.3%和90.1%,明显高于对照组44.4%,统计学分析试验组疗效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极固宁TM和Gluma脱敏剂治疗牙体制备后的牙本质过敏症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立新;付强;罗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外伤所致的口腔颌面部异物存留,由于患者所受损伤的方式不同和滞留在组织内异物的性质、大小、形状以及部位不同,有时给临床上诊断和治疗造成一定困难的病例较常见.笔者曾遇到1例因首诊医生的疏忽而使金属异物滞留在组织内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顺云;景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颞下颌关节疼痛患者的(牙合)状况,解除(牙合)干扰.方法通过面弓转移,记录正中关系,上(牙合)架,对18例颞下颌关节疼痛的患者进行了(牙合)干扰分析.结果调(牙合)对颞下颌关节疼痛与(牙合)干扰改善明显,(牙合)干扰的解除可以明显地减轻疼痛.结论调(牙合)是改善颞下颌关节疼痛的一个可行方法.
作者:梁星峰;李祖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选磨列防止后牙牙折发生的作用.方法对临床30例牙齿磨耗不均患者的227颗后牙进行预防性选磨,经过为期6、12、18个月的随访,对选磨后牙折发生的状况进行跟踪观察.结果选磨的227颗牙在随访期内均未出现牙折.结论初步观察表明预防性选磨对防止牙折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啸晨;李晓红;郭三萍;朱晓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断冠再接术治疗恒前牙外伤冠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外伤冠折断片保留完整的38颗恒前牙冠折患者,运用牙釉质-牙本质粘结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使自体断冠复位再接,进行3年的临床回顾性观察.结果断冠再接术2年的保存率为94.74%,3年的保存率为92.01%.结论断冠再接术是一中、短期的暂时修复的好方法,是治疗18岁以下冠折患者首选的方法.
作者:刘阗;周会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金葡菌感染合并败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口腔颌面部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合并败血症患者,根据药敏检测采取组合药物治疗:采用去甲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和万古霉素、磷霉素、SMZco两种组合.结果万古霉素、磷霉素、SMZco组合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口腔颌面部感染常规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并伴有高热等症状者必须高度警惕MRSA感染,及时行脓液和血液培养与药物敏感性检测是必须的.对确诊MRSA感染,首选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治疗.
作者:周瑞庆;张瑛;朱虹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治疗牙周炎的龈上洁治及龈下刮治有明确疗效及重要意义.但由于手工龈下刮治对于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且费时、费力,故在广大基层医院并未得到有效开展.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龈下刮治技术逐渐成为牙周治疗的主流.关于超声龈下刮治的应用已有报道[1],笔者于1999年7月~2002年7月,对9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超声波或手工龈下刮治术,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马明彧;张成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合理选择(肌)皮瓣修复舌癌切除术后舌缺损的方法.方法 80例舌癌患者进行根治术的同期,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了前臂游离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颈阔肌皮瓣、胸大肌皮瓣、足背游离皮瓣进行修复,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情况和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80例中,74例成活,成活率92.5%.术后观察见舌形态良好,咀嚼、吞咽、进食功能得到恢复.结论舌癌根治术同期选择合适的组织瓣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邱志远;潘朝斌;李劲松;王建广;陈伟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全身用氟中,氟化饮水作为一种有效的防龋措施已经得到公认,但仍有许多人群不能受益于该项措施,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国家缺乏资金和生产氟化饮水的技术,以及担心氟化物的副作用或因法律因素而不能开展氟化饮水防龋[1].因而低浓度局部用氟措施将是防龋的有效补充.其中氟保护漆是局部用氟防龋方法之一,它含有0.1%氟化硅烷,在众多用氟方法中,氟保护漆以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王金华;林居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