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新;付强;罗黎
目的评价Bio-Gide胶原膜结合Bio-Oss多孔骨治疗牙周垂直型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经过基础治疗后口腔内仍存在2个探诊深度6mm以上的骨下袋,随机选出1个骨缺损用Bio-Gide胶原膜结合Bio-Oss多孔骨修复,另一个骨缺损仅用Bio-Gide胶原膜进行修复治疗,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测量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术后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牙周袋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丧失、骨水平的变化在两组问无显著性差异,边缘龈退缩在单独应用Bio-Gide胶原膜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尚不能肯定Bio-Oss多孔骨可以加强Bio-Gide胶原膜修复牙周垂直型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作者:董立武;邢春艳;方玲;于鸿潜;毛庆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验证稳定性二氧化氯含漱液(口腔爽含漱液)治疗牙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双盲临床对照试验方法,选择100名患有牙龈炎的17~20岁的男女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男女均等.试验组给以口腔爽含漱液,对照组给以口泰含漱液,观察两组受试者使用含漱液7d前后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的变化,依此来评价口腔爽含漱液的临床效果.结果使用口腔爽含漱液受试者的平均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分别减少0.66和0.91,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01);与对照组分别为0.64、1.0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0).结论口腔爽含漱液对治疗牙龈炎、控制牙菌斑有明显效果,与口泰无显著差别,且口感好,未发现任何副作用,是一种新型的口腔含漱液,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维中;张泳;阳冬青;邱睿;刘建东;文静;洪席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全身用氟中,氟化饮水作为一种有效的防龋措施已经得到公认,但仍有许多人群不能受益于该项措施,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国家缺乏资金和生产氟化饮水的技术,以及担心氟化物的副作用或因法律因素而不能开展氟化饮水防龋[1].因而低浓度局部用氟措施将是防龋的有效补充.其中氟保护漆是局部用氟防龋方法之一,它含有0.1%氟化硅烷,在众多用氟方法中,氟保护漆以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王金华;林居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围墙式缝合止血与舌根部缝扎止血在舌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7例舌部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止血方法,记录出血量和手术历时.结果在舌部手术中,围墙式缝扎止血组较舌根部缝扎止血组出血量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有极其显著意义(P<0.001);前者手术历时短,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舌部手术中应用围墙式缝扎术,止血效果可靠,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殷世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口腔癌手术后软组织缺损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的方法.结果前臂皮瓣修复成功率100%.结论前臂游离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皮瓣之一.
作者:梁利荣;杨为江;王沙彬;阮方超;屈道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断冠再接术治疗恒前牙外伤冠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外伤冠折断片保留完整的38颗恒前牙冠折患者,运用牙釉质-牙本质粘结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使自体断冠复位再接,进行3年的临床回顾性观察.结果断冠再接术2年的保存率为94.74%,3年的保存率为92.01%.结论断冠再接术是一中、短期的暂时修复的好方法,是治疗18岁以下冠折患者首选的方法.
作者:刘阗;周会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与舌鳞癌侵袭性生长的关系.方法按nner-oth等描述的肿瘤浸润方式评估舌鳞癌的恶性程度,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舌鳞癌组织中VEGF、FⅧ的阳性表达,并进行微血管计数.分析舌鳞癌组织中VEGF表达,MVD与其浸润方式的关系.结果 VEGF阳性表达率及MVD在舌鳞癌浸润方式Ⅲ、Ⅳ型中显著高于Ⅰ、Ⅱ型(P<0.05).结论 VEGF阳性表达和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在舌鳞癌的侵袭性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舌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标志.
作者:曾曙光;艾伟健;陈伟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隐形义齿,又称弹性仿生义齿,它采用一种具有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即奥伦材料取代传统义齿的金属卡环和基托部分,具有美观、舒适、坚固、耐用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自1999年开始采用隐形义齿修复牙列缺损1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兆新;李恒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金葡菌感染合并败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口腔颌面部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合并败血症患者,根据药敏检测采取组合药物治疗:采用去甲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和万古霉素、磷霉素、SMZco两种组合.结果万古霉素、磷霉素、SMZco组合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口腔颌面部感染常规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并伴有高热等症状者必须高度警惕MRSA感染,及时行脓液和血液培养与药物敏感性检测是必须的.对确诊MRSA感染,首选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治疗.
作者:周瑞庆;张瑛;朱虹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外伤所致的口腔颌面部异物存留,由于患者所受损伤的方式不同和滞留在组织内异物的性质、大小、形状以及部位不同,有时给临床上诊断和治疗造成一定困难的病例较常见.笔者曾遇到1例因首诊医生的疏忽而使金属异物滞留在组织内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顺云;景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反应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76例口腔鳞癌患者测评,比较口腔鳞癌患者与全国常模组在SDS评分、SAS评分≥50分百分比之间的差异,并比较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患者的预后及原发癌组与复发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的差异.结果 口腔鳞癌患者SDS评分平均为50.18、SAS评分平均为49.85、≥50分百分比分别为59.1和54.8,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有焦虑、抑郁情绪者预后不良;复发癌组较原发癌的焦虑、抑郁程度严重(P<0.01).结论焦虑、抑郁情绪是口腔鳞癌患者常见的情绪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而复发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尤甚,提示口腔鳞癌患者需进行心理治疗,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作者:王治平;陈伟良;郑美华;李劲松;杨朝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GF)体外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组织块培养法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分别以含或不含rhBMP-2的矿化培养液长期培养,以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于培养第7天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于培养第30天行von Kossa染色观察矿化结节.结果 rhBMP-2提高GF的ALP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并能够刺激GF在体外形成矿化结节.结论 rhBMP-2能够诱导人GF向成骨细胞表型分化.
作者:张韶君;彭凤梅;章锦才;张蕴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口腔科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和行为的现状.方法自设问卷对261例口腔内利就诊患者的口腔保健知识、行为、态度进行调查.结果 85.4%的人每天至少刷两次牙,32.6%的人选用含氟牙膏;多数患者的口腔保健行为和对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好.结论患者对牙科服务的利用与他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有关.
作者:刘红心;孙玉梅;王鸿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遵医行为是指患者对医生治疗方案的配合性和依从性,即患者执行医嘱的程度.良好的遵医行为是保证治疗措施得以实施、治疗效果得以保障的前提.牙髓病治疗通常需要复诊,严重的牙髓病、根尖周病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治疗过程相对复杂,治疗过程能否按照医生计划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依从性.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病例,因患者的不遵医行为使病情复杂化甚至发生严重的后果,以致治疗失败.因此,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不遵医行为成为临床医生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程培红;刘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使用极固宁TM和Gluma脱敏剂治疗烤瓷牙牙体制备后产生的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98例227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即极固宁TM脱敏组(试验1组)、Gluma脱敏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极固宁TM、Gluma和75%氟化钠甘油脱敏2次.结果试验组有效率达93.3%和90.1%,明显高于对照组44.4%,统计学分析试验组疗效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极固宁TM和Gluma脱敏剂治疗牙体制备后的牙本质过敏症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立新;付强;罗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又名骨软骨外生骨疣,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是常见的肿瘤之一,占良性肿瘤的20%~25%和所有骨肿瘤的10%~15%[1].常发生于肢体干骺端,特别是股骨下端、胫骨上端、肱骨上端为好发.但发生于颌骨者较少.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近收治1例左侧髁状突单发性骨软骨瘤致偏颌畸形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胜;陈伟良;王治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前后患者颅底及上颌骨的变化,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病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经头帽肌激动器矫治的患者10例,通过测量头颅侧位X线片6项上颅底结构和15项上颌骨测量项目在矫治前后的变化,探讨头帽肌激动器的矫治效果.结果头帽肌激动器对患者前后颅底长度及颅底角基本上无影响(P>0.05).头帽肌激动器对上颌骨向前向下的发育控制作用较小,但下面高(ANS-Me)有显著增加(P<0.001),后面高(S-Go)也有增大(P<0.05).结论使用头帽肌激动器矫治患者时,应注意口外力的方向和大小,以达到好的矫治效果.
作者:刘从华;麦志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颞下颌关节结构较复杂,口颌系统功能又多种多样,往往患病后造成患者生活与精神上的苦恼.本文对10年来诊治的468例TMD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余盛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选磨列防止后牙牙折发生的作用.方法对临床30例牙齿磨耗不均患者的227颗后牙进行预防性选磨,经过为期6、12、18个月的随访,对选磨后牙折发生的状况进行跟踪观察.结果选磨的227颗牙在随访期内均未出现牙折.结论初步观察表明预防性选磨对防止牙折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啸晨;李晓红;郭三萍;朱晓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体外灭活肿瘤骨即刻再植的可行性及寻找一种简便易行且安全可靠的骨灭活方法.方法 观察临床2例体外煮沸灭活骨再植成功及失败病例;选择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成3组,即取骨后即刻再植组作为对照、取骨后冷冻灭活再植组和取骨后热处理灭活再植组,手术后2、4、6个月处死动物,从大体和光镜观察不同方法灭活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2周3组中各有1只动物出现窦道.窦道可自愈,但可能影响骨发育;术后2个月骨愈合情况基本良好,植骨块有大量新生血管长入,尤以冷冻及热处理组明显;术后4个月情况基本同前;术后6个月新生骨完全形成.结论体外灭活肿瘤骨即刻再植方法可行,热处理灭活法较为安全可靠.
作者:浦歧;梁大兴;黄世勇;李荣盛;许定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