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李继钢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摘要:骨质疏松症属于一种代谢性和全身性的骨骼系统疾病,能够对患者的骨微结构造成破坏,增加患者的骨脆性、降低其骨强度,从而增加患者骨折的风险.临床上对骨质疏松治疗多使用骨形成促进类、骨吸收抑制类两大类药物进行治疗,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骨质疏松治疗的不断深入,临床上对新型的治疗骨质疏松类药物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中,本文主要便是对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加以阐述.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冲击波碎石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9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基础上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41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比对照组41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78.0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比对照组19.51%的发生率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651,P<0.05).结论 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能够有效的提高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碎石残留和肾积水等情况.

    作者:陈涌波;黄楷彬;邱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关节镜下清理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 (48/5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00% (41/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应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开春;王江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效果

    目的 探究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共11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接受西医基础治疗,B组患者接受西医+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A组脑出血急性患者的总有效率76.79%相比,B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与A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21±17.24)分相比,B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13.59±12.74)分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71.35±8.24)分相比,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5.38±10.42)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可有效提高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缺损,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白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 总结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不同病型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60例为单纯糖尿病患者、B组60例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参加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人员作为C组,测定A组、B组以及C组人员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方面,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方面,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在糖尿病肾病诊断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糖尿病肾病预防以及疾病发展评价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国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肿瘤患者实施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实施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化疗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评估化疗依从性情况,比较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的患者自身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经济收入、肿瘤认知程度、家庭支持、心理反应、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120例患者化疗依从性优60例、依从性可20例、依从性差40例,依从性好占66.67%,依从性差占33.33%.依从性差组肿瘤认知差55.00%、心理反应差40.00%、药物不良反应90.00%,高于依从性好组的25.00%、20.00%、75.00% (P< 0.05),依从性差组患者月收入平均低于依从性好组(P<0.05).结论 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部分患者依从性差,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相应措施化疗依从性.

    作者:肖金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靶点射频热凝联合椎管前间隙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靶点射频热凝联合椎管前间隙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疼痛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靶点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椎管前间隙注射臭氧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d后、1个月后,两组的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且均较为轻微.结论 靶点射频热凝与椎管前间隙注射臭氧疗法结合起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促进患者下腰痛痛症状的缓解,且安全性高.

    作者:吴霆;胡咏兵;姚咏玲;张晓磊;陈潇;金鑫;杨丽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观察研究奥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重症脑挫裂伤的疗效

    目的 对奥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重症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72例重症脑挫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进行单一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进行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1周为1个疗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9.4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奥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于重症脑挫裂伤患者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司晓明;王春宝;刘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联合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将门诊2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3例,对照组10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伐昔洛韦片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用伐昔洛韦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8周后的疗效及疼痛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0.409,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中药联合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96例,两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通过静脉滴注方式注射醒脑静注射液,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9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在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中枢神经特异蛋白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指标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因子和神经功能评分,确保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健康,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作者:张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管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其管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期间的门诊西药用药处方428张,将428张处方按照是否实施西药合理用药管理分为两组,其中,西药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前214张处方作为A组,西药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后214张处方作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西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处方所属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西药处方中的重复用药、抗生素滥用、联合用药不当、用药方式不当等西药不合理应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B组西药处方所属患者的恶心、嗜睡、皮疹、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临床用药过程中主要存在重复用药、滥用抗生素、联合用药不当、用药方式不当等不合理用药情况,只有从药品管理、用药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措施入手加强西药合理用药管理,才能够提高西药的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杨显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生物反馈联合凯格尔运动治疗阴道前后壁Ⅱ度膨出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阴道前后壁Ⅱ度膨出患者运用生物反馈与凯格尔运动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4例阴道前后壁Ⅱ度膨出伴有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生物反馈联合凯格尔运动治疗.分析所有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治疗后患者生理症状、躯体症状、睡眠状况及心理症状各指标评分分别为(87.1±11.2)分、(83.2±10.8)分、(88.9±5.6)分及(90.5±10.2)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各指标评分(P<0.05).结论 运用生物反馈与凯格尔运动联合治疗阴道前后壁Ⅱ度膨出伴有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有效,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淑珍;张成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的出血风险及预防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的出血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1例心房颤动的老年患者,其中67例使用华法林,为观察组,34例使用阿司匹林,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7例出血,出血发生率为10.44%,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血,出血发生率为5.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外周动脉栓塞等血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法林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治疗具有一定的出血风险,但是总体而言安全系数较高,在临床使用中应严密观察.

    作者:冯薇;陈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2015年4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中选取6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分压(PO2).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CO2、PO2、FEV1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CO2、PO2、EEV1均有所改善,并且试验组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试验组(75.76% vs.9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功能和肺功能得以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解力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灸及推拿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究针灸及推拿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n=45)采取葛根汤加减治疗,观察组(n=45)采取针灸及推拿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积分均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及推拿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恢复良好..

    作者:李鸿浩;刘思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达沙替尼对NPG小鼠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模型的抑瘤作用

    目的 探讨达沙替尼是否能够替代传统化疗,或与传统化疗结合来提高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小鼠模型,分别给予达沙替尼、多西他赛及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测量记录治疗后小鼠体重量及肿瘤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各组抑瘤率.结果 所有药物干预组小鼠种植瘤体积较对照组减低,联合组与达沙替尼组抑瘤率均小于多西他赛组,各组间小鼠体重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沙替尼无论单药还是联合化疗的应用对于小鼠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均显示出明显优势.

    作者:赵孝琛;李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阿替普酶与大秦艽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阿替普酶与大秦艽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就诊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替普酶治疗的对照组与联合大秦艽汤治疗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4.12%与79.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82%与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阿替普酶与大秦艽汤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作者:宋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科医生治疗高血压临床措施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全科医生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8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平均分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的44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全科医生治疗的44例患者为试验组,对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较比参照组更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同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5%)进行比对明显较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予以全科医生干预治疗,效果理想,可以对其血压进行控制,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张跃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解毒醒脑合剂对急性脑梗死合并SIRS患者TNF-α、IL-6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解毒醒脑合剂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合并SIRS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解毒醒脑合剂.观察患者TNF-α、IL-6、NIHSS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3d后TNF-α、IL-6达到顶峰,1周后出现下降,治疗组更明显(P<0.05);2周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解毒醒脑合剂能更早、更好地抑制急性脑梗死合并SIRS患者外周血的炎症因子表达,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作者:吴宗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天麻研究新进展

    长久以来,天麻是中药研究的热点话题,研究领域涵盖天麻的化学成分、栽培技术、药理作用以及成分提取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笔者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就天麻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韩大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某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减少退药对策研究

    目的 探究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并对此提出减少退药的对策,以提高住院药房管理水平.方法 对2017年5月~7月期间住院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减少退药现象发生的有效建议.结果 肺病科、脾胃病科、妇科、脑病科及ICU病房退药现象居多,所占比例分别为16.26%、15.63%、14.72%、14.07%、13.24%,从临床退药调查的原因分别有疾病痊愈出院退药、医嘱更改退药、处方电脑输入错误退药、患者转科退药、患者死亡退药及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退药等,所占比例分别为26.05%、57.98%、12.60%、1.08%、1.35%、1.27%.结论 更改医嘱是主要退药原因,指导患者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医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医嘱书写,减少电脑输入错误,才能有效降低退药率,提高住院药房管理水平.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