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效果

白艳华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汤剂, 脑出血, 急性期,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共11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接受西医基础治疗,B组患者接受西医+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A组脑出血急性患者的总有效率76.79%相比,B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与A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21±17.24)分相比,B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13.59±12.74)分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71.35±8.24)分相比,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5.38±10.42)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可有效提高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缺损,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药房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和可行性

    随着信息时代步伐的加快,当下各行各业均在提高信息化建设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医院是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信息化的建设将决定着医院医护人员工作的效率,为患者提供服务的水平以及能否有效节省人力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几率.现就住院药房信息化与自动化模式建设的可行性展开探讨.

    作者:陈卫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解毒醒脑合剂对急性脑梗死合并SIRS患者TNF-α、IL-6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解毒醒脑合剂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合并SIRS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解毒醒脑合剂.观察患者TNF-α、IL-6、NIHSS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3d后TNF-α、IL-6达到顶峰,1周后出现下降,治疗组更明显(P<0.05);2周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解毒醒脑合剂能更早、更好地抑制急性脑梗死合并SIRS患者外周血的炎症因子表达,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作者:吴宗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对其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必要者内镜下止血.结果 68例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后,痊愈出院66例,占97.06%,死亡2例,占2.94%.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因素较多,要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以及死亡率,除采取常规治疗以外,还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特殊检查方法联合诊治.

    作者:曾鸿英;李信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宫腔内留置Foley球囊尿管和注射几丁聚糖对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留置Foley球囊尿管宫腔内并注射几丁聚糖对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 两组均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对照组术后单纯给予戊酸雌二醇片口服,研究组术后给予Foley球囊尿管宫腔内留置辅以几丁聚糖宫腔内注射.对比两组术后1个月的宫腔粘连发生率,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宫腔粘连发生率为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给予Foley球囊尿管宫腔内留置并几丁聚糖注射可有效地避免术后发生宫腔粘连.

    作者:宁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发性硬化治疗中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的有效性探析

    目的 探究多发性硬化治疗中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患者120例,根据施行的不同治疗方法分对照组、联合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激素进行治疗,联合组则采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多发性硬化治疗效果;治疗前后Kurtzke神经功能障碍量表评分;治疗前后IL-6、IFN-γ水平.结果 联合组患者多发性硬化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Kurtzke神经功能障碍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联合组治疗后Kurtzke神经功能障碍量表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6、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联合组治疗后IL-6、IFN-γ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发性硬化治疗中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的应用有效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降低机体炎症水平.

    作者:张海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埃索美拉唑、喹诺酮类抗生素联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对患者机体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在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治疗时,应用埃索美拉唑、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治疗对患者机体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埃索美拉唑、喹诺酮类抗生素联用治疗);治疗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2.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出现显著改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喹诺酮类抗生素联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效果良好,且对患者机体炎症因子可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张英辉;耿洪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阴道助产术与剖宫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宫内窘迫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阴道助产术和剖宫产手术在足月妊娠的临产胎儿宫内存在窘迫情况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接诊的40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产妇,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阴道助产术.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分娩之后新生儿的健康与否判断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婴儿均存活,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出现窒息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以及阴道助产术都是目前应用于产妇分娩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剖宫产手术的新生儿分娩过程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更低,并且出现窒息的可能性低.

    作者:沈海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芬太尼两种药物不同方式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探寻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佳麻醉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分别接受依托咪酯单独麻醉和依托咪酯、芬太尼联合麻醉方式.结果 通过不同麻醉方案麻醉后,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均有所改变,观察组HR、MAP、SpO2平缓程度更优,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各级医院应学习联合麻醉方法,并尝试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作者:任培银;谢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观察研究奥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重症脑挫裂伤的疗效

    目的 对奥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重症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72例重症脑挫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进行单一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进行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1周为1个疗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9.4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奥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于重症脑挫裂伤患者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司晓明;王春宝;刘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防治稽留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稽留流产术后的宫腔粘连预防中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片预防性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150例稽留流产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用药随机分成三组.分析各组患者术后发生宫腔粘连情况、术后出血时间与总出血量及子宫黏膜大厚度对照.结果 术后三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宫腔粘连,其几率由少至多依次为试验组、小剂量组及对照组.术后出血时间、总出血量由少至多依次为试验组、小剂量组与对照组,子宫黏膜大厚度由多到少依次为试验组、小剂量组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稽留流产术后患者,应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增加子宫黏膜大厚度,降低术后宫腔粘连几率,戊酸雌二醇2 mg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效果较小剂量更理想.

    作者:谢文玲;郑玫;黄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前列地尔和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西洛他唑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足背动脉血流量以及踝肱指数.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足背动脉血流量与踝肱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采用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都能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均能明显的改善患者踝肱指数与足背动脉血流量.

    作者:沈邢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内镜下扩张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内镜下扩张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80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内镜下扩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病症消退时长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5.038,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率发生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行内镜下扩张治疗安全有效,创伤性小,并且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袁溢苒;童明霞;周丽峰;王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抗生素组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 评价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经济效果.方法 采取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11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给予3种抗生素治疗方案:A组(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B组(注射用美洛西林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C组(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莫西沙星片),治疗后对其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A、B、C组用药方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3%、76.92%、7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分别为1 138.76元、972.15元、955.52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3.73、12.63、12.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C组方案的药物经济学价值较高.结论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静脉滴注联合莫西沙星片口服的方案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较理想方案.

    作者:王汉平;张靖琨;邓文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头孢曲松钠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头孢曲松钠治疗化脓性脑膜炎(P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7年6月于某院治疗的PM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头孢曲松钠组与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地塞米松、甘露醇、七叶皂苷钠及降温、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及补充血容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青霉素钠治疗,头孢曲松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两组脑脊液、颅内压、白细胞、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头孢曲松钠组脑脊液、颅内压、白细胞、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曲松钠组细菌学总有效率(81.08%)大于对照组(5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曲松钠组总有效率(97.30%)大于对照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曲松钠组不良发应发生率(8.11%)与对照组(5.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可有效清除致病菌,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刘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3年8月~2016年1 1月于某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选取50例,所有患儿均得到临床确诊,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方式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方式对其进行检验,对两种检验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快速血清学检验结果显示有41例为阳性,阳性率为82.00%;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显示有40例为阳性,阳性率为80.00%;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血清学检查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大而提高,微生物快速培养法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中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方法与快速血清学检验方式的效果显著.

    作者:田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把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患者.A组30例患者在美沙拉嗪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50 mL+生理盐水100 mL,每晚1次保留灌肠;B组30例患者单用美沙拉嗪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炎症活动指数及12个月复发率的变化结果.结果 治疗后,A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B组,A组疾病活动指数均明显改善并优于B组,A组12个月内的复发率低于B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与单纯口服美沙拉嗪相比,能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远期复发率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刘永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7月80例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组.西地兰组采用西地兰进行治疗,胺碘酮组则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起效、复律时间,心悸、气短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血液流变指标.结果 胺碘酮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西地兰组(P<0.05);胺碘酮组起效、复律时间,心悸、气短消失时间短于西地兰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血液流变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胺碘酮组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血液流变指标优于西地兰组(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作者:柴仁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脑梗死后遗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脑梗死后遗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中医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治疗有效率达97.56%,对照组为78.05%,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医治疗方式用于治疗脑梗死后遗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临床症状,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作者:陈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围术期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急性阑尾炎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联合左氧氟沙星的疗效以及该治疗方案预防围术期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18日~2017年8月18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成对照组(开腹阑尾切除术+头孢噻肟钠)、观察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左氧氟沙星).对比两组的疼痛情况、各项术后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d的疼痛评分(3.11±0.31)分、术后进食时间(1.36±0.68)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7.56±2.28)h、术后排气时间(23.36±4.64)h以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疗效可靠,可有效预防围术期感染..

    作者:毕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型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有限固定治疗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克氏针与微型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有限固定治疗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并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63例,根据固定材料不同分为克氏针组(38例45处)及微型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有限固定组(25例31处).术后患者出院后门诊复查系列X线片,了解两组骨折经过固定后在不同阶段的稳定性,并指导功能锻炼.结果 克氏针固定组优良率为71.1%,微型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有限固定组优良率为90.3%,两组TAF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上、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及感染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关节僵硬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有限固定允许手部关节做早期主动或被动的功能锻炼,防止韧带挛缩,避免关节僵硬,有利于患者手指功能康复.

    作者:王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