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地尔和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对比

沈邢姝

关键词:前列地尔, 西洛他唑,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疗效
摘要:目的 对比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西洛他唑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足背动脉血流量以及踝肱指数.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足背动脉血流量与踝肱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采用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都能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均能明显的改善患者踝肱指数与足背动脉血流量.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芬太尼两种药物不同方式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探寻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佳麻醉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分别接受依托咪酯单独麻醉和依托咪酯、芬太尼联合麻醉方式.结果 通过不同麻醉方案麻醉后,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均有所改变,观察组HR、MAP、SpO2平缓程度更优,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各级医院应学习联合麻醉方法,并尝试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作者:任培银;谢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联合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将门诊2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3例,对照组10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伐昔洛韦片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用伐昔洛韦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8周后的疗效及疼痛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0.409,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中药联合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益气养阴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益气养阴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糖脂代谢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cr水平比对照组高、Scr、24hUpor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PG、2hPG、TG、TC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益气养阴通络方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提高肾功能,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永军;石良静;范正超;宫磊;贺延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及意义

    目的 探究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 选取社区内收治的患者88例,其中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管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辅助常规治疗的管理办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1年内入院治疗次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年内入院治疗次数方面,观察组患者则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慢性病管理活动中,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愈率,促进其更快地康复.

    作者:马雄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前列地尔和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西洛他唑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足背动脉血流量以及踝肱指数.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足背动脉血流量与踝肱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采用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都能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均能明显的改善患者踝肱指数与足背动脉血流量.

    作者:沈邢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肝动脉双重栓塞法应用于治疗肝胆手术后胆管出血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肝动脉双重栓塞法应用于治疗肝胆手术后胆管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7年12月治疗的64例肝胆手术后胆管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肝动脉双重栓塞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肝动脉双重栓塞法应用于治疗肝胆手术后胆管出血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止血后引流量为(423.2±109.2) mL,胆管出血量(149.2±69.3)mL,出现并发症患者1例,有效止血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止血后引流量为(771.2±149.2) mL,胆管出血量(552.1±222.4) mL,出现并发症患者为10例,有效止血的患者8例.比较两组以上相关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双重栓塞法应用于治疗肝胆手术后胆管出血,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有效率,而且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充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严晶;肖克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在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米非司酮在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激素内膜脱落法、雌激素以及内膜萎缩法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提供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提供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邹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埃索美拉唑、喹诺酮类抗生素联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对患者机体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在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治疗时,应用埃索美拉唑、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治疗对患者机体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埃索美拉唑、喹诺酮类抗生素联用治疗);治疗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2.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出现显著改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喹诺酮类抗生素联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效果良好,且对患者机体炎症因子可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张英辉;耿洪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60例,应用常规治疗)和联合组(60例,应用常规治疗+卡维地洛治疗).研究对比联合组和常规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67%,较常规组(80.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治疗后LESVI、LEDVI、LVEF相比常规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和联合组(3.33%)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姚素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利用处方点评影响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利用处方点评对于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并对其具体效果实施总结分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开具的800张处方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是否应用处方点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未应用处方点评,观察组则应用处方点评,对两组处方开具详细情况(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合理等)进行总结并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处方基本情况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和注射剂使用比例均较低,处方平均金额较低且处方平均用药种类较少;观察组处方不合理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处方点评可对临床合理用药产生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较少的药物种类、较低的治疗费用对患者完成相关治疗.

    作者:盛红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肿瘤患者实施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实施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化疗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评估化疗依从性情况,比较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的患者自身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经济收入、肿瘤认知程度、家庭支持、心理反应、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120例患者化疗依从性优60例、依从性可20例、依从性差40例,依从性好占66.67%,依从性差占33.33%.依从性差组肿瘤认知差55.00%、心理反应差40.00%、药物不良反应90.00%,高于依从性好组的25.00%、20.00%、75.00% (P< 0.05),依从性差组患者月收入平均低于依从性好组(P<0.05).结论 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部分患者依从性差,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相应措施化疗依从性.

    作者:肖金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某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减少退药对策研究

    目的 探究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并对此提出减少退药的对策,以提高住院药房管理水平.方法 对2017年5月~7月期间住院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减少退药现象发生的有效建议.结果 肺病科、脾胃病科、妇科、脑病科及ICU病房退药现象居多,所占比例分别为16.26%、15.63%、14.72%、14.07%、13.24%,从临床退药调查的原因分别有疾病痊愈出院退药、医嘱更改退药、处方电脑输入错误退药、患者转科退药、患者死亡退药及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退药等,所占比例分别为26.05%、57.98%、12.60%、1.08%、1.35%、1.27%.结论 更改医嘱是主要退药原因,指导患者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医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医嘱书写,减少电脑输入错误,才能有效降低退药率,提高住院药房管理水平.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桃红四物汤治疗心血瘀阻型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治疗心血瘀阻型稳定性冠心病采用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瘀阻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200例展开分析,采用数字法随机将20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和稳心颗粒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组间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西雅图量表(SAQ)各项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AQ各项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采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心血瘀阻型稳定性冠心病能显著提升疗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绍琳;夏忠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9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基础上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41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比对照组41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78.0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比对照组19.51%的发生率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651,P<0.05).结论 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能够有效的提高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碎石残留和肾积水等情况.

    作者:陈涌波;黄楷彬;邱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外周血和胸水检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观察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并观察其与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活性检测联用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住院病房122例胸腔积液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结核分歧杆菌培养、痰涂片抗酸染色、病理学检验以及临床抗结核反应分组.入院后所有患者行胸腔积液ADA检测、外周血T-SPOT.TB检测及痰分歧杆菌培养、痰涂片抗酸染色、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核组的性别、年龄与非结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与非结核组相比,T-SPOT.TB与ADA阳性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斑点平均数与ADA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于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价值较高,但特异性偏低,与ADA联用时诊断会更为准确.

    作者:李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96例,两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通过静脉滴注方式注射醒脑静注射液,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9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在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中枢神经特异蛋白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指标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因子和神经功能评分,确保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健康,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作者:张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行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某院接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82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美托洛尔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41例.常规组接受强心利尿剂进行治疗,美托洛尔组则在此基础上行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美托洛尔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68% (38/41)显著高于常规组75.61% (31/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美托洛尔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行美托洛尔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同时还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学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接诊的9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试验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试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整体疗效,缩短了手术时间与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加速了患者的恢复,并且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冲;冯久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对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心理干预后,对患者心理舒适度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心理支持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的中断率、焦虑情况、干预满意度等指标作为客观诠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同时化疗中断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DS、SAS、VAS等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淋巴瘤患者在化疗期间产生负面情绪,进而提高医嘱依从性,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舒适程度,对于患者康复治疗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臻;王卫红;李卉;徐晓芳;张晓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头孢曲松钠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头孢曲松钠治疗化脓性脑膜炎(P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7年6月于某院治疗的PM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头孢曲松钠组与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地塞米松、甘露醇、七叶皂苷钠及降温、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及补充血容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青霉素钠治疗,头孢曲松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两组脑脊液、颅内压、白细胞、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头孢曲松钠组脑脊液、颅内压、白细胞、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曲松钠组细菌学总有效率(81.08%)大于对照组(5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曲松钠组总有效率(97.30%)大于对照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曲松钠组不良发应发生率(8.11%)与对照组(5.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可有效清除致病菌,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刘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