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磊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变化和经治疗后再次出现阳性抗体的情况.结果 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肝功能指标变化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经随访,试验组阳性抗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药物治疗后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抗体阳性的发生率.
作者:吴文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鳖甲煎丸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鳖甲煎丸治疗,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肝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LN、HA、IV-C、PCⅢ和LSM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TBiL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基础上联合鳖甲煎丸治疗,能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方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取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且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的48 h后,开始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法.4周后通过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肌力指标进行评定.结果 早期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与肌力水平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给予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功能恢复状况,并进而提升其日常活动能力,从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作者:吴春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化脓性脑膜炎的新生儿20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100例为同期我院健康新生儿.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研究组患儿预后,死亡者与未死亡者临床资料等.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中上智能27例,中等智能73例.后遗症者8例,其中3例表现为神经心理发育落后,5例表现为运动障碍.研究组中死亡者与未死亡者早产、低体重、就诊时间小于1 d、热峰大于39℃、拒奶、反应差、嗜睡、抽搐、惊厥、烦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死亡者与未死亡者在白细胞异常、血培养阳性、潘氏试验阳性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营养药物用药、地塞米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可能与抽搐、惊厥、烦躁有关.
作者:文艺;唐成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院就诊的患有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持续血浆过滤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用持续血浆过滤技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体内各项指标比治疗前有极大的改善,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也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P<0.05);其次,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95%,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117,P<0.05).结论 采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明显高于单纯使用持续血浆滤过技术.
作者:嵇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泮托拉唑钠临床常用剂量治疗急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98例急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7例和5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泮托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63%,复发率为4.2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61%(P<0.05).结论 泮托拉唑钠临床常用剂量治疗急性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王进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附着龈重建对患者进行口腔种植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需要进行口腔种植修复的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将入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附着龈重建,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选择常规疗法,待两组患者治疗后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为总有效率77.27%,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应采用附着龈重建方法进行治疗,此方法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梅意;林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采用睡眠干预这个方法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就诊的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在高血压规范管理的同时口服美托洛尔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睡眠干扰处理,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和血压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脉压、PSQI评分及收缩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础药物联合睡眠干扰来治疗社区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助于患者的血压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是少见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病变,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在儿童期下呼吸道受到病毒感染,病理主要特征为炎症反应和组织纤维化引起的支气管病变,临床普遍表现为喘鸣、咳嗽、喘息、气促,常用肺部CT、临床表现等辅助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诊断.在治疗方面尚无特异方法,主要依靠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本文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诊治方法进一步完善,分析了近年来该病临床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吴会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因内科急性腹痛收治入院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8例.综合评价小儿内科急性腹痛针对性治疗方案.结果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主要病因有急性胃肠炎、细菌病毒感染、肠系膜淋巴结炎、肠扭转、肠套叠、阑尾炎、肠痉挛、胆结石.经过治疗,76例痊愈,2例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100%,并未出现漏诊、误诊的病例.治疗后患儿痛觉问卷得分为(48.71±5.43)分,较治疗前的(61.12±12.71)得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脏腑娇嫩,若发生内科急性腹痛的病因较为复杂多样,需密切与患儿家属保持联系,详细咨询病情病史,清晰把握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病情及时选择合理治疗方法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殷清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的动物学药理作用和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以己烯雌酚和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逍遥丸组(B组)、三苯氧胺组(C组)、消乳散结高剂量组(D组)、中剂量组(E组)以及低剂量组(F组),每组10只.分别以生理盐水、逍遥丸(200 mg/kg)、三苯氧胺(0.5 mg/kg)、消乳散结胶囊(200 mg/kg、100 mg/kg、50 mg/kg)灌胃处理.30 d后观察实验大鼠乳头大小和性激素水平,病理切片光镜下分析乳腺变化,免疫组化法分析雌激素受体改变.结果 B~F组大鼠乳头直径和高度较前显著减小(P<0.05),雌激素和泌乳素降低(P<0.05),孕激素升高(P<0.05),其中以E、F组改变为显著(P<0.05).E、F组乳腺病理改变以及雌激素受体变化显著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 消乳散结胶囊可调节性激素水平、抑制雌激素受体,对大鼠乳腺增生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毛宁;邱春丽;王茂;穆美玲;马海龙;代引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降低门诊处方调剂内部差错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干预前的差错作为对照组,分析造成内部调剂差错的原因,采用PDCA循环法拟定对策,评估实施效果,第一阶段干预后的差错作干预1组,第二阶段干预后的差错作干预2组,将组间差错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差错的发生率分别降至0.17%、0.09%,门诊调剂室的管理工作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 PDCA循环的开展有效减少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门诊调剂室日常的药品调剂工作更加准确、快捷和高效,降低了调剂差错率.
作者:赵金凤;阮志勇;吴丽华;陈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西那卡塞在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8例血液透析治疗后SHP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磷结合剂、维生素D类似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那卡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钙均显著升高(P<0.05),血磷、碱性磷酸酶(AL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甲状旁腺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那卡塞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后SHPT患者具有理想疗效,能够显著降低血磷、ALP、iPTH水平,同时缩小甲状旁腺体积,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卫燕东;赵怡蕊;朱玲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经气管镜介入冷冻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共11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联合经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将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纤支镜下病变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纤支镜下病变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气管镜介入冷冻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且操作简单,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高明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和评价临床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在全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麻醉方式,研究组则应用基于双频谱脑电图(BIS)监测的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清醒、手术疼痛、记忆力下降等情况,通过综合评价和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记录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及苏醒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清醒、术中出现疼痛、记忆力下降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综合评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深度监测在全麻手术中应用可有效预防术中患者清醒及疼痛的发生,减少麻醉药使用剂量,缩短术后清醒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魏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将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作为靶标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研究.方法 选择18例HCC病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6例HCC病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的切除标本ERCC1基因进行测定,根据不同ERCC1表达水平制定治疗方案,并在1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甲胎蛋白(AFP)水平以及转移或复发,死亡情况和生存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有12例ERCC1高水平表达,6例低水平表达.高水平表达患者应用卡培他滨结合吉非替尼进行治疗,低水平表达患者使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ALT较治疗前水平均有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或转移病例仅为3例,显著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人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死亡患者生存时间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ERCC1表达水平分析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个性化治疗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许海周;钱锦华;陈骁;孙甫兰;赵新磊;陆俊杰;张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为老年人手术麻醉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身麻醉组老年患者50例;硬膜外麻醉组老年患者50例.术后1 d和7 d分别采用MMSE评分诊断患者是否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 手术1 d后硬膜外麻醉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采用中药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12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探讨不良反应的解决对策.结果 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为药物配伍不当、未实施辨证治疗、炮制方法不当、用量不当、煎煮不当及个体差异等,其中用量不当所占比例高为28.10%,其次为药物配伍不当(22.31%).结论 诱发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为药物配伍不当、未实施辨证治疗、炮制方法不当、用量不当及个体差异等,故临床应加强中药知识学习及中药用药安全管理,控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周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与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自2014年8月~2016年8月来院治疗的6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塞来昔布联合治疗,观察在治疗前、中、后两组患者的Lequesne评分情况、不同程度患者的Lequesne评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equesne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轻度、中度、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后的Lequesne评分均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对照组为1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能够取得理想效果,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高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呼吸衰竭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4年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客观比较.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呼吸衰竭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疗效确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魏强旭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