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秀丽
目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主要麻醉方法包含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以及复合麻醉三种,本文综述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进展,以期为患者提供相应的麻醉服务提供参考.
作者:刘红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独活寄生汤结合整体推拿治疗老年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老年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结合整体推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关节肿胀疼痛、关节功能受限、实验室检查异常评分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结合整体推拿治疗老年风湿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关节疼痛及关节功能受限,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金山;李迪;金花;武首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钙离子拮抗剂(CCB)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选取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131例,依据用药方案的差异,分成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67例接受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两组均以持续用药8周为观察期,比较两组降压效果、药物有效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SBP(131.24±18.56)mmHg、DBP(79.58±14.09)mmHg、MAP(96.80±14.12)mmHg、PP(51.66±10.73)mmHg,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值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0.45%)和对照组(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B联合ARB治疗老年高血压对改善患者血压状况有显著疗效,药物有效性高,安全性好,适宜临床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
作者:商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采用ESD进行治疗的13例上消化道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选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进行治疗的12例上消化道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通过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而完全切除率对比显示,研究组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上消化道病变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张永;徐敏;朱艺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呼吸衰竭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4年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客观比较.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呼吸衰竭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疗效确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魏强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宫外孕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彩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妇产科收治的73例宫外孕患者,按照对患者早期诊断的方式不同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均行经腹部B超诊断,观察组37例均行经阴道彩超诊断.比较分析2组检查方法对宫外孕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并根据超声的类型选择治疗方案.结果 对照组的早期诊断率为72.2%,低于观察组的97.3%(P<0.05);根据超声的类型可分为未破裂型、早期流产型、破裂型、陈旧型,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的有31例,保守治疗的有18例,腹腔镜治疗的有24例,其中保守治疗成功的患者有8例(44.4%),保守治疗失败改成手术治疗的患者有7例(38.9%)(其中改为开腹手术治疗的有3例,改为腹腔镜治疗的有4例).结论 对宫外孕早期诊断行彩超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并且可以根据其超声的类型,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减少治疗的盲目性.
作者:侯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盆底肌肉主要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当盆底受到创伤、感染或退化后,则会造成盆底张力降低,并出现症状损伤、盆底肌肉的收缩功能下降等,进而导致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研究表明,该疾病多发生于女性妊娠期或产后早期,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盆底肌肉的恢复,则容易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如女性生殖道损伤、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不利于女性的健康.本文主要对妊娠期及产后早期盆底肌肉锻炼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王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采用中药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12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探讨不良反应的解决对策.结果 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为药物配伍不当、未实施辨证治疗、炮制方法不当、用量不当、煎煮不当及个体差异等,其中用量不当所占比例高为28.10%,其次为药物配伍不当(22.31%).结论 诱发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为药物配伍不当、未实施辨证治疗、炮制方法不当、用量不当及个体差异等,故临床应加强中药知识学习及中药用药安全管理,控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周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综合分析麻黄方治疗慢性荨麻疹(urticaria chronica,CU)血虚外受寒湿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血虚外受寒湿型CU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依巴斯汀片治疗方法,试验组应用麻黄方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情况.结果 ①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有所下降,但是试验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黄方治疗CU血虚外受寒湿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胡佳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低价药品取消高零售限价对药品可及性的影响.方法 从医院HIS系统中调取,2015年7月~2016年11月,某院药品价格调整的相关数据,对比药品价格调整前后,药品供应的变化情况.分析取消低价药品高零售限价对药品可及性的影响.结果 2015年7月~2016年11月期间,某院共有21种低价药品进行了价格调整,均为上调,调价次数1~2次,日均费用上调金额0.19~35.99元.4种低价药品因为断货更换了厂家.17个品种订单配送率升高,升高比例5%~100%,4个品种配送率不变.结论 取消低价药品高零售限价对药品可及性有促进作用.
作者:康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导致咳嗽的临床用药治疗进行探究,以期为今后该疾病治疗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随机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所收治的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A组患者施以复方甲氧那明+酮替芬+抗菌药物治疗;B组则采取复方甲氧那明+酮替芬;C组患者则采取抗菌药物治疗.三组患者经相同疗程治疗后,对其治疗前后气道反应性级别、咳嗽与咳痰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发现:①三组患者治疗后气道反应性级别对比中,A组>B组>C组;②三组患者治疗后咳嗽与咳痰症状评分对比中,A组B组>C组,而在停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减轻直至消失.结论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患者施以复方甲氧那明联合酮替芬,并根据患者咳嗽有无细菌感染而决定是否联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其治愈效果好,且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咳嗽症状.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于2013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作为本次试验对象,并严格遵照1:1的数学比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对照组患者传统手术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深入性研究对比.结果 经区别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其他相关指标(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等)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之传统手术,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对甲状腺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在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马汇斌;罗强;李振洪;农文伟;张晓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方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取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且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的48 h后,开始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法.4周后通过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肌力指标进行评定.结果 早期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与肌力水平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给予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功能恢复状况,并进而提升其日常活动能力,从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作者:吴春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患者86例,均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药展开救治,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上升到74.4%,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后,CRP、BUN、Scr、GFR、24 h尿蛋白量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诱发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疾病的主要因素是存在严重感染、病毒性药物、恶性高血压等,临床采取加强感染控制、控制诱因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并辅以中医药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黎向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的临床效果和施术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30例接受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30例接受开腹胆道镜探查术、胆总管取石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同时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杨波;莫立显;张武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当前,影像学技术在口腔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重要的口腔临床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中并没有涉及到口腔颌面面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讲解,但是CBCT本身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且扫描速度较快等众多优点,在口腔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就对CBCT像学检查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丁有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门诊筛查时机与筛查方案,以便将诊断时间适当提前,提高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治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符合我国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诊断和英国Swansea诊断标准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收治时间为2009年1月~2016年1月.同时通过文献搜索、图书馆检索得到的部分美国、英国产科数据.通过将以上数据对比分析,得到符合临床情况的门诊筛查时机与切实可行的筛查方案.结果 通过对2009年1月~2016年1月七年间收治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病死率、产儿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且国内诊断标准比英国Swansea诊断标准检出率高(P<0.05).各项指标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细胞总数和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均大于90%,而低血糖、高血氨等症状发生率较低,处于30%以下.结论 门诊筛查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血常规、肝功能检查作为一线指标,预警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方;徐彩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主要是由药品管理部门为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而制定的制度,可加强市场上药品的管理,但是现下我国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以及监测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制约着药品管理工作的发展,因此本次主要以我院226例药品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我国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
作者:魏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变化和经治疗后再次出现阳性抗体的情况.结果 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肝功能指标变化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经随访,试验组阳性抗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药物治疗后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抗体阳性的发生率.
作者:吴文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分析氟哌啶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奥氮平组(31例)和氟哌啶醇组(31例),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奥氮平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94%,氟哌啶醇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药物起效快,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曹金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