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徐敏;朱艺艺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主要是由药品管理部门为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而制定的制度,可加强市场上药品的管理,但是现下我国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以及监测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制约着药品管理工作的发展,因此本次主要以我院226例药品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我国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
作者:魏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按照麻醉方法选择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麻醉选择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观察组选择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前以及手术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未形成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气腹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经对比差异性加强,此外观察组自主呼吸用时、拔管用时、睁眼用时少于对照组,拔管5 min以及10 min后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经软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选择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其麻醉效果显著,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可减少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徐镇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其优越性.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TACE治疗,研究组则采取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临床效果,以及随访1年、2年生存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则为40.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随访1年、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癌患者采取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近期效果,而且可以提高远期生存率,优势明显,值得借鉴.
作者: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使用中医针灸结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盲选80例,划分为对照组40例,行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推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30/4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为(10.12±0.67),观察组为(5.64±0.8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椎间盘高度以及颈椎疼痛情况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推拿与针灸结合的方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治疗,可实现对治疗效率的有效保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刘建涛;孙永康;郑树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以及合理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12月使用头孢曲松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并研究其合理应用.结果 附件损害以及皮肤损伤是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发生率为26%,其次为胃肠道反应,所占比重为18%;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过程中的30 min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用药,大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祥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降糖、降压、抗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的水平、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的水平、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下降更加显著,总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的联合运用前列地尔和贝那普利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非常明显的缓解蛋白尿的情况,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汤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为老年人手术麻醉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身麻醉组老年患者50例;硬膜外麻醉组老年患者50例.术后1 d和7 d分别采用MMSE评分诊断患者是否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 手术1 d后硬膜外麻醉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强化降压保护策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水肿消失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2组分别实施常规降压及早期强化降压保护策略,对两组治疗前后水肿情况及预后效果[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水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NIHSS评分显著减小,且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变化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强化降压保护策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水肿量,预后效果佳.
作者:黄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院就诊的患有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持续血浆过滤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用持续血浆过滤技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体内各项指标比治疗前有极大的改善,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也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P<0.05);其次,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95%,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117,P<0.05).结论 采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明显高于单纯使用持续血浆滤过技术.
作者:嵇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钙离子拮抗剂(CCB)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选取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131例,依据用药方案的差异,分成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67例接受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两组均以持续用药8周为观察期,比较两组降压效果、药物有效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SBP(131.24±18.56)mmHg、DBP(79.58±14.09)mmHg、MAP(96.80±14.12)mmHg、PP(51.66±10.73)mmHg,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值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0.45%)和对照组(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B联合ARB治疗老年高血压对改善患者血压状况有显著疗效,药物有效性高,安全性好,适宜临床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
作者:商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于2013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作为本次试验对象,并严格遵照1:1的数学比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对照组患者传统手术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深入性研究对比.结果 经区别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其他相关指标(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等)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之传统手术,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对甲状腺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在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马汇斌;罗强;李振洪;农文伟;张晓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导致咳嗽的临床用药治疗进行探究,以期为今后该疾病治疗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随机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所收治的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A组患者施以复方甲氧那明+酮替芬+抗菌药物治疗;B组则采取复方甲氧那明+酮替芬;C组患者则采取抗菌药物治疗.三组患者经相同疗程治疗后,对其治疗前后气道反应性级别、咳嗽与咳痰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发现:①三组患者治疗后气道反应性级别对比中,A组>B组>C组;②三组患者治疗后咳嗽与咳痰症状评分对比中,A组B组>C组,而在停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减轻直至消失.结论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患者施以复方甲氧那明联合酮替芬,并根据患者咳嗽有无细菌感染而决定是否联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其治愈效果好,且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咳嗽症状.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结核病辅助诊断中,应用Xpert MTB/RIF对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性检测价值.方法 以TB培养结果 作为本次试验所参考的金标准,2014年3月~2015年3月,选取临床诊断为结核病的患者300例,分别行Xpert MTB/RIF实验和TB培养.结果 将自300例结核病患者获取的标本分别行Xpert MTB/RIF实验和TB培养,应用Xpert MTB/RIF法检测结果 示192份为阳性,应用TB法检测结果 示154份为阳性,以TB检测结果 作判断金标准,得出Xpert MTB/RIF检测灵敏度为96.1%,得出特异度为69.9%,对TB培养和Xpert MTB/RIF行Kappa检验,具较好一致性(K=0.661).在经TB培养获取的154份阳性标本中,采取Xpert MTB/RIF实验的方式,检出含结核分枝杆菌的标本共148份.其中,由TB进行培养的阳性痰液标本146份中,经Xpert MTB/RIF实验,结果 相同140份,为95.9%阳性符合率.TB培养阳性胸水标本8份,经Xpert MTB/RIF实验,结果 均呈阳性,为100%阳性符合率.经Xpert MTB/RIF实验,在获取的阳性标本中,MTB对RIF耐药的特异度为92.9%,敏感度为70.0%.结论 在对结核病患者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时,Xpert MTB/RIF检测法与TB培养法具高度一致性,在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面及对利福平耐药方面,应用前景均较理想.
作者:李明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24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钢板内固定法,试验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术后关节恢复优良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80.65%).以上数据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法,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陈军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选取的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某院实施治疗的BPH患者98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而观察组49例应用PKR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重量、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以及术后大尿流率等指标情况,探讨PKRP应用于BPH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重量、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大尿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PH患者应用PKRP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松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2例跟骨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醋酸曲安缩松联合盐酸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92.9%,与对照组77.5%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2,P<0.05).结论 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疗效肯定,凸显着中医内外合治骨科病症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孙宝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采用中药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12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探讨不良反应的解决对策.结果 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为药物配伍不当、未实施辨证治疗、炮制方法不当、用量不当、煎煮不当及个体差异等,其中用量不当所占比例高为28.10%,其次为药物配伍不当(22.31%).结论 诱发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为药物配伍不当、未实施辨证治疗、炮制方法不当、用量不当及个体差异等,故临床应加强中药知识学习及中药用药安全管理,控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周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经气管镜介入冷冻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共11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联合经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将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纤支镜下病变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纤支镜下病变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气管镜介入冷冻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且操作简单,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高明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将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作为靶标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研究.方法 选择18例HCC病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6例HCC病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的切除标本ERCC1基因进行测定,根据不同ERCC1表达水平制定治疗方案,并在1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甲胎蛋白(AFP)水平以及转移或复发,死亡情况和生存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有12例ERCC1高水平表达,6例低水平表达.高水平表达患者应用卡培他滨结合吉非替尼进行治疗,低水平表达患者使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ALT较治疗前水平均有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或转移病例仅为3例,显著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人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死亡患者生存时间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ERCC1表达水平分析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个性化治疗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许海周;钱锦华;陈骁;孙甫兰;赵新磊;陆俊杰;张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窦病理特征及其内镜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在2011年1月~2016年9月入院诊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抽选86例患者进行分析,选择内镜方案对其进行检查,并与胃窦病理结果 客观对照.结果 接受内镜检查后,发现患者均存在着慢性炎症,60例(69.77%)患者萎缩并发肠上皮化生症状,19例(22.09%)患者萎缩并发上皮内瘤变以及肠上皮化生症状,病理结果 与传统内镜结构中的萎缩表现之间有19例相符,符合率达22.09%(P<0.05),若限定于白相,则病理结果 与血管透见之间有11例相符,符合率达12.79%(P<0.05).此外,52例患者内镜单表现主要是红相,符合率是60.47%(P<0.05).结论 选择传统内镜方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断,发现其诊断结果 缺乏可靠性,因此在临床诊断工作中,除了要对传统内镜方案进一步优化外,还要行黏膜活检操作,明确患者病理信息,以提升疾病诊断质量.
作者:董洪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