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孙宝龙

关键词:跟骨骨质增生, 抗骨增生片, 推拿,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2例跟骨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醋酸曲安缩松联合盐酸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92.9%,与对照组77.5%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2,P<0.05).结论 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疗效肯定,凸显着中医内外合治骨科病症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展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是少见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病变,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在儿童期下呼吸道受到病毒感染,病理主要特征为炎症反应和组织纤维化引起的支气管病变,临床普遍表现为喘鸣、咳嗽、喘息、气促,常用肺部CT、临床表现等辅助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诊断.在治疗方面尚无特异方法,主要依靠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本文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诊治方法进一步完善,分析了近年来该病临床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吴会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的合理用药

    目的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导致咳嗽的临床用药治疗进行探究,以期为今后该疾病治疗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随机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所收治的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A组患者施以复方甲氧那明+酮替芬+抗菌药物治疗;B组则采取复方甲氧那明+酮替芬;C组患者则采取抗菌药物治疗.三组患者经相同疗程治疗后,对其治疗前后气道反应性级别、咳嗽与咳痰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发现:①三组患者治疗后气道反应性级别对比中,A组>B组>C组;②三组患者治疗后咳嗽与咳痰症状评分对比中,A组B组>C组,而在停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减轻直至消失.结论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患者施以复方甲氧那明联合酮替芬,并根据患者咳嗽有无细菌感染而决定是否联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其治愈效果好,且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咳嗽症状.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鳖甲煎丸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鳖甲煎丸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鳖甲煎丸治疗,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肝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LN、HA、IV-C、PCⅢ和LSM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TBiL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基础上联合鳖甲煎丸治疗,能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功能性室性早搏给予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功能性室性早搏给予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现从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符合相关纳入标准的功能性室性早搏患者中筛选出8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参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入组42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追加稳心颗粒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以心电图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等为标准对两组用药效果予以评析,并观察用药的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的心电图总好转率为85.7%,比较于对照组的64.3%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0.5%,比对照组66.7%显著更高(P<0.05).全部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仅4例(9.5%)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研究组仅3例(7.1%)出现头晕、食欲下降、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室性早搏给予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疗效极大提升,极大消除症状、优化心电图水平,安全性好.

    作者:戴正东;郑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窦病理与内镜表现对照

    目的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窦病理特征及其内镜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在2011年1月~2016年9月入院诊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抽选86例患者进行分析,选择内镜方案对其进行检查,并与胃窦病理结果 客观对照.结果 接受内镜检查后,发现患者均存在着慢性炎症,60例(69.77%)患者萎缩并发肠上皮化生症状,19例(22.09%)患者萎缩并发上皮内瘤变以及肠上皮化生症状,病理结果 与传统内镜结构中的萎缩表现之间有19例相符,符合率达22.09%(P<0.05),若限定于白相,则病理结果 与血管透见之间有11例相符,符合率达12.79%(P<0.05).此外,52例患者内镜单表现主要是红相,符合率是60.47%(P<0.05).结论 选择传统内镜方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断,发现其诊断结果 缺乏可靠性,因此在临床诊断工作中,除了要对传统内镜方案进一步优化外,还要行黏膜活检操作,明确患者病理信息,以提升疾病诊断质量.

    作者:董洪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变化和经治疗后再次出现阳性抗体的情况.结果 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肝功能指标变化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经随访,试验组阳性抗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药物治疗后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抗体阳性的发生率.

    作者:吴文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ERCC1分析在原发性肝癌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将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作为靶标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研究.方法 选择18例HCC病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6例HCC病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的切除标本ERCC1基因进行测定,根据不同ERCC1表达水平制定治疗方案,并在1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甲胎蛋白(AFP)水平以及转移或复发,死亡情况和生存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有12例ERCC1高水平表达,6例低水平表达.高水平表达患者应用卡培他滨结合吉非替尼进行治疗,低水平表达患者使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ALT较治疗前水平均有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或转移病例仅为3例,显著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人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死亡患者生存时间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ERCC1表达水平分析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个性化治疗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许海周;钱锦华;陈骁;孙甫兰;赵新磊;陆俊杰;张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脂质体载药技术在抗结核药物肺部给药研究中的应用

    目前,脂质体作为一种药物载体广泛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制,而抗结核药物脂质体经肺部给药的研究应用尚不多见.此文介绍脂质体的基本特性,脂质体肺部给药的特点,肺部给药的方式和在抗结核药物中的应用.新的给药技术和制剂技术的进步会使给药剂量更加精确,脂质体能够更加稳定地选择性的作用于靶部位,能够在特定部位快速达到且长时间维持有效药物浓度,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以此提高疗效.

    作者:李广涛;佟雷;刘金丽;刘世娟;李华阳;杜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2月中收治的108例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患者,将10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按照临床用药方式,将患者分两组,54例研究组和54例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应用利培酮口服液配合丙戊酸镁进行治疗,用药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一段时间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0.74%,比对照组75.93%要高,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总分、PANSS中反映激越攻击行为的5个条目(PANSS-EC)、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安全性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方面均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的疗效比较明显,安全性也较高,可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 探究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因内科急性腹痛收治入院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8例.综合评价小儿内科急性腹痛针对性治疗方案.结果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主要病因有急性胃肠炎、细菌病毒感染、肠系膜淋巴结炎、肠扭转、肠套叠、阑尾炎、肠痉挛、胆结石.经过治疗,76例痊愈,2例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100%,并未出现漏诊、误诊的病例.治疗后患儿痛觉问卷得分为(48.71±5.43)分,较治疗前的(61.12±12.71)得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脏腑娇嫩,若发生内科急性腹痛的病因较为复杂多样,需密切与患儿家属保持联系,详细咨询病情病史,清晰把握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病情及时选择合理治疗方法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殷清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在内科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2015年收治的8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内科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效果.结果 88例患者进行6~14 d治疗后,其中60例痊愈,20例病情有所好转,8例出现了病情恶化,在治疗效果方面有效率为90.91%.患者的临床指标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进行内科治疗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马洪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与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就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与三联药物治疗,为期2个月,采集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症状,分析三联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愈率、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各指标恢复程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药物使用提高了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进一步改善患者各指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刘恒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抗雌激素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采用抗雌激素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乳腺癌患者100例,均为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患者采用常规长春瑞滨+顺铂静滴化疗治疗,观察组(n=50)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托瑞米芬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乳腺癌患者总有效率为72.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便秘、肝肾功能异常、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等毒副作用率为16.0%,对照组为18.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乳腺癌病例,在行常规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取抗雌激素类药托瑞米芬加用,可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生存质量得以大程度改善,且毒副作用轻,具较高安全性.

    作者:陈艳;李东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生儿窒息发生与初产妇年龄及分娩方式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目的 研究初产妇年龄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探讨其在新生儿窒息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妇产科200例高龄产妇(≥35岁)和200例适龄初产妇(20~29岁),按照不同分娩方式结果 将两组患者分为剖宫产组和自然分娩组,对两组产妇分娩的所有新生儿进行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结果 对于高龄产妇,自然分娩产妇和剖宫产产妇1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min Apgar评分剖宫产高于自然分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产妇中发生重度窒息的例数为15例,占7.5%;发生轻度窒息的例数为40例,占20%.窒息总发生例数为55例,发生率为27.5%.自然分娩新生儿以及剖宫产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例数均高于重度窒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年龄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具有诊断意义.

    作者:翁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运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予以基本治疗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而在基础治疗无效的基础上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34例患者为试验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59%),同时试验组患者出血量(106.8±20.2)mL较对照组出血量(985.5±65.5)mL更少,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中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效果显著,不但降低了出血量,而且提升了治疗效果.

    作者:蔡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艾塞那肽与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胰高血糖素样多肽类似物(GLP-1类似物)是近年广泛使用的新型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具有与人GLP-1相似的作用机理和类似功效.本文通过对两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临床耐受及不良反应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推进GLP-1类似物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

    作者:李丽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及药理分析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及药理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双盲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则加用美托洛尔,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其他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占优(P<0.05),另在超声指标、血压和心率上,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将美托洛尔加入到常规抗心衰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各种症状,效果确切.

    作者:吴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治疗价值初评

    目的 评价分析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治疗价值.方法 纳入研究的对象均为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共计74例,使用随机对照平均法将其分成相等例数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7例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试验组37例患者联合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奥氮平治疗,治疗前后使用汉密尔顿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和精神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HAMD评分和BPRS评分均下降,其中治疗后试验组各指标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4.6%)和对照组(75.7%)相比明显要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效果确切.

    作者:李国宁;张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药师干预对出院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药师干预对出院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即将出院的高血压患者12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药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方式对口服降压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评分0分率、1分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评分2分率、3分率、4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坚持运动率、遵医用药率、低钠盐饮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师干预对出院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可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压.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在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24 h、48 h、72 h后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谭峰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