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马洪卫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内科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在内科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2015年收治的8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内科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效果.结果 88例患者进行6~14 d治疗后,其中60例痊愈,20例病情有所好转,8例出现了病情恶化,在治疗效果方面有效率为90.91%.患者的临床指标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进行内科治疗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取消低价药品高零售限价对药品可及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低价药品取消高零售限价对药品可及性的影响.方法 从医院HIS系统中调取,2015年7月~2016年11月,某院药品价格调整的相关数据,对比药品价格调整前后,药品供应的变化情况.分析取消低价药品高零售限价对药品可及性的影响.结果 2015年7月~2016年11月期间,某院共有21种低价药品进行了价格调整,均为上调,调价次数1~2次,日均费用上调金额0.19~35.99元.4种低价药品因为断货更换了厂家.17个品种订单配送率升高,升高比例5%~100%,4个品种配送率不变.结论 取消低价药品高零售限价对药品可及性有促进作用.

    作者:康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强化降压保护策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水肿消失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强化降压保护策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水肿消失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2组分别实施常规降压及早期强化降压保护策略,对两组治疗前后水肿情况及预后效果[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水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NIHSS评分显著减小,且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变化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强化降压保护策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水肿量,预后效果佳.

    作者:黄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泮托拉唑钠临床常用剂量治疗急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泮托拉唑钠临床常用剂量治疗急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98例急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7例和5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泮托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63%,复发率为4.2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61%(P<0.05).结论 泮托拉唑钠临床常用剂量治疗急性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王进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及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化脓性脑膜炎的新生儿20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100例为同期我院健康新生儿.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研究组患儿预后,死亡者与未死亡者临床资料等.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中上智能27例,中等智能73例.后遗症者8例,其中3例表现为神经心理发育落后,5例表现为运动障碍.研究组中死亡者与未死亡者早产、低体重、就诊时间小于1 d、热峰大于39℃、拒奶、反应差、嗜睡、抽搐、惊厥、烦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死亡者与未死亡者在白细胞异常、血培养阳性、潘氏试验阳性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营养药物用药、地塞米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可能与抽搐、惊厥、烦躁有关.

    作者:文艺;唐成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艾塞那肽与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胰高血糖素样多肽类似物(GLP-1类似物)是近年广泛使用的新型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具有与人GLP-1相似的作用机理和类似功效.本文通过对两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临床耐受及不良反应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推进GLP-1类似物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

    作者:李丽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的合理用药

    目的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导致咳嗽的临床用药治疗进行探究,以期为今后该疾病治疗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随机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所收治的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A组患者施以复方甲氧那明+酮替芬+抗菌药物治疗;B组则采取复方甲氧那明+酮替芬;C组患者则采取抗菌药物治疗.三组患者经相同疗程治疗后,对其治疗前后气道反应性级别、咳嗽与咳痰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发现:①三组患者治疗后气道反应性级别对比中,A组>B组>C组;②三组患者治疗后咳嗽与咳痰症状评分对比中,A组B组>C组,而在停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减轻直至消失.结论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患者施以复方甲氧那明联合酮替芬,并根据患者咳嗽有无细菌感染而决定是否联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其治愈效果好,且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咳嗽症状.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药熏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玻璃酸钠进行治疗,B组给予中药熏洗进行治疗,C组采用中药熏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56.7%,B组总有效率为63.3%,C组总有效率为93.3%,C组疗效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凸显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优势,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付星;夏文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现状及药物研究进展

    本文围绕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作用原理、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讨论,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现状及研究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作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建议.

    作者:李金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胆囊结石并发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因胆囊结石而产生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方法 将127例因胆囊结石而产生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2组,其中早期手术的患者为67例,择期手术的患者为60例.结果 接受择期手术的患者的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的几率及中转开腹率同早期手术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住院所用的费用方面,择期手术的患者比早期手术的患者高,并且择期手术的患者在等待手术的时间段内可能出现胰腺炎再发.结论 胆囊结石并发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应该选择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与择期手术患者无明显差别,但是费用较低.

    作者:冯勇军;罗飞;李明忠;韩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独活寄生汤结合整体推拿对老年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独活寄生汤结合整体推拿治疗老年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老年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结合整体推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关节肿胀疼痛、关节功能受限、实验室检查异常评分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结合整体推拿治疗老年风湿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关节疼痛及关节功能受限,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金山;李迪;金花;武首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窦病理与内镜表现对照

    目的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窦病理特征及其内镜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在2011年1月~2016年9月入院诊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抽选86例患者进行分析,选择内镜方案对其进行检查,并与胃窦病理结果 客观对照.结果 接受内镜检查后,发现患者均存在着慢性炎症,60例(69.77%)患者萎缩并发肠上皮化生症状,19例(22.09%)患者萎缩并发上皮内瘤变以及肠上皮化生症状,病理结果 与传统内镜结构中的萎缩表现之间有19例相符,符合率达22.09%(P<0.05),若限定于白相,则病理结果 与血管透见之间有11例相符,符合率达12.79%(P<0.05).此外,52例患者内镜单表现主要是红相,符合率是60.47%(P<0.05).结论 选择传统内镜方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断,发现其诊断结果 缺乏可靠性,因此在临床诊断工作中,除了要对传统内镜方案进一步优化外,还要行黏膜活检操作,明确患者病理信息,以提升疾病诊断质量.

    作者:董洪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2例跟骨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醋酸曲安缩松联合盐酸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92.9%,与对照组77.5%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2,P<0.05).结论 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疗效肯定,凸显着中医内外合治骨科病症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孙宝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附着龈重建对患者口腔种植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附着龈重建对患者进行口腔种植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需要进行口腔种植修复的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将入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附着龈重建,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选择常规疗法,待两组患者治疗后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为总有效率77.27%,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应采用附着龈重建方法进行治疗,此方法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梅意;林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安胃疡胶囊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安胃疡胶囊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服用安胃疡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服香砂六君汤进行治疗.8周为1个疗程,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通过胃镜检查胃溃疡愈合情况,针对1次治疗后未康复的患者,进行2次治疗.分析测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8(IL-8)和前列腺素(PGE2)的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为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患者胃液、胃黏膜上的IL-8和PGE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液、胃黏膜上的IL-8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胃液、胃黏膜上的PGE2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安胃疡胶囊可以促进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明显,可显著降低胃液、胃黏膜上的IL-8水平,显著提高胃液胃黏膜上的PGE2水平,且无其它不良反应.

    作者:李大威;王振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应用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在防治产妇产后出血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存在产科剖宫产指征和产后出血潜在因素的高危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分娩后静脉滴注20 U的缩宫素,宫体注射20 U缩宫素,如果产妇宫缩情况不佳,继续对产妇应用20 U的缩宫素.研究组产妇在胎儿分娩后,静脉滴注20 U缩宫素,宫体注射250μg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如产妇宫缩情况不佳,应在间隔15 min后再次应用250μg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手术后2 h、24 h的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手术后2 h、24 h的出血量分别为(221.2±59.6)mL、(299.0±72.7)mL,对照组产妇手术后2 h、24 h的出血量分别为(358.2±62.6)mL、(457.4±82.8)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7%(P<0.05).结论 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联合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和缩宫素,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术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朱妙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效果初步分析

    目的 探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硫唑嘌呤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内镜下黏膜恢复有效率(100.00%、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86.21%、82.76%)(P<0.05).观察组血沉(ESR)、C反应蛋白(CPR)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英夫利昔单抗可以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道黏膜愈合,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樊丽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5例(28眼)眼底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中心性视网膜病变7例(9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例(6眼)、视网膜血管阻塞6例(6眼)、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6例(7眼).全部患者均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治疗,每日3次,每次3粒,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后病症改善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患者均未见明显不适,无不良反应发生.经治疗,患者显效11眼,有效15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92.9%.其中,视网膜血管阻塞治疗显效率66.7%,总有效率100%;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显效率57.1%,总有效率100%,临床疗效优于中心性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临床疗效显著,尤其是用于视网膜血管阻塞和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韦金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疏血通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疏血通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则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BI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SS评分为(14.34±1.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12±3.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相比,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效果更好.

    作者:李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采用中药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12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探讨不良反应的解决对策.结果 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为药物配伍不当、未实施辨证治疗、炮制方法不当、用量不当、煎煮不当及个体差异等,其中用量不当所占比例高为28.10%,其次为药物配伍不当(22.31%).结论 诱发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为药物配伍不当、未实施辨证治疗、炮制方法不当、用量不当及个体差异等,故临床应加强中药知识学习及中药用药安全管理,控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周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地屈孕酮在治疗先兆流产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35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药物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保胎效果、血清孕酮水平的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保胎成功率为95.7%,对照组患者为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11周之后,所有患者的血清孕酮水平均较孕6周时良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孕7~11周时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保胎效果优于黄体酮,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周泽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