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艳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在内科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2015年收治的8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内科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效果.结果 88例患者进行6~14 d治疗后,其中60例痊愈,20例病情有所好转,8例出现了病情恶化,在治疗效果方面有效率为90.91%.患者的临床指标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进行内科治疗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马洪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静脉麻醉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50例行无痛纤支镜检查的患者,纳入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对照组行利多卡因喷雾表面麻醉复合静脉麻醉,观察组行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复合静脉麻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中的麻醉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HR、MAP、SpO2监测值、检查时呛咳情况更为理想(P<0.05).结论 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行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静脉麻醉能够较好维持检查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情况、血氧饱和度的稳定性,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高培珍;李海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以及合理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12月使用头孢曲松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并研究其合理应用.结果 附件损害以及皮肤损伤是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发生率为26%,其次为胃肠道反应,所占比重为18%;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过程中的30 min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用药,大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祥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患者86例,均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药展开救治,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上升到74.4%,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后,CRP、BUN、Scr、GFR、24 h尿蛋白量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诱发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疾病的主要因素是存在严重感染、病毒性药物、恶性高血压等,临床采取加强感染控制、控制诱因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并辅以中医药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黎向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循证个体化应用在临床骨科治疗中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前瞻性循证个体化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100例患者接受循证个体治疗之后产生显著效果,其平均住院费显著降低,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病情的认知程度也有所提升,专业知识得到丰富.结论 骨科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接受循证个体化治疗方案能够从根本上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还能够为其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医患关系的改善、临床治疗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和推广.
作者:王培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宫外孕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彩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妇产科收治的73例宫外孕患者,按照对患者早期诊断的方式不同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均行经腹部B超诊断,观察组37例均行经阴道彩超诊断.比较分析2组检查方法对宫外孕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并根据超声的类型选择治疗方案.结果 对照组的早期诊断率为72.2%,低于观察组的97.3%(P<0.05);根据超声的类型可分为未破裂型、早期流产型、破裂型、陈旧型,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的有31例,保守治疗的有18例,腹腔镜治疗的有24例,其中保守治疗成功的患者有8例(44.4%),保守治疗失败改成手术治疗的患者有7例(38.9%)(其中改为开腹手术治疗的有3例,改为腹腔镜治疗的有4例).结论 对宫外孕早期诊断行彩超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并且可以根据其超声的类型,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减少治疗的盲目性.
作者:侯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2例跟骨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醋酸曲安缩松联合盐酸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92.9%,与对照组77.5%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2,P<0.05).结论 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疗效肯定,凸显着中医内外合治骨科病症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孙宝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使用中医针灸结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盲选80例,划分为对照组40例,行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推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30/4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为(10.12±0.67),观察组为(5.64±0.8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椎间盘高度以及颈椎疼痛情况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推拿与针灸结合的方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治疗,可实现对治疗效率的有效保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刘建涛;孙永康;郑树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门诊筛查时机与筛查方案,以便将诊断时间适当提前,提高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治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符合我国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诊断和英国Swansea诊断标准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收治时间为2009年1月~2016年1月.同时通过文献搜索、图书馆检索得到的部分美国、英国产科数据.通过将以上数据对比分析,得到符合临床情况的门诊筛查时机与切实可行的筛查方案.结果 通过对2009年1月~2016年1月七年间收治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病死率、产儿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且国内诊断标准比英国Swansea诊断标准检出率高(P<0.05).各项指标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细胞总数和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均大于90%,而低血糖、高血氨等症状发生率较低,处于30%以下.结论 门诊筛查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血常规、肝功能检查作为一线指标,预警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方;徐彩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与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自2014年8月~2016年8月来院治疗的6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塞来昔布联合治疗,观察在治疗前、中、后两组患者的Lequesne评分情况、不同程度患者的Lequesne评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equesne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轻度、中度、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后的Lequesne评分均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对照组为1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能够取得理想效果,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高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24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钢板内固定法,试验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术后关节恢复优良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80.65%).以上数据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法,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陈军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为老年人手术麻醉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身麻醉组老年患者50例;硬膜外麻醉组老年患者50例.术后1 d和7 d分别采用MMSE评分诊断患者是否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 手术1 d后硬膜外麻醉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分析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治疗价值.方法 纳入研究的对象均为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共计74例,使用随机对照平均法将其分成相等例数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7例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试验组37例患者联合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奥氮平治疗,治疗前后使用汉密尔顿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和精神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HAMD评分和BPRS评分均下降,其中治疗后试验组各指标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4.6%)和对照组(75.7%)相比明显要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效果确切.
作者:李国宁;张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葵花护肝片在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中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近2年来我院就诊的正常肝功能的高脂血症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进行对照观察,即对照组患者单纯性口服非诺贝特,观察组患者使用葵花护肝片联合非诺贝特,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应用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血脂都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中,在药物使用后,有39例肝功能正常,21例出现肝损害,其中肝轻度损害11例,中度损害6例,重度损害4例;观察组患者中,在药物使用后,有59例肝功能正常,1例出现肝损害,为肝轻度损害,组间肝损害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有5例出现腹泻反应;有4例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反应.在观察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乏力反应;有2例出现恶心反应;有2例出现腹胀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葵花护肝片在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过程中对药物性肝损伤有预防作用.
作者:陈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独活寄生汤结合整体推拿治疗老年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老年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结合整体推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关节肿胀疼痛、关节功能受限、实验室检查异常评分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结合整体推拿治疗老年风湿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关节疼痛及关节功能受限,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金山;李迪;金花;武首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地屈孕酮在治疗先兆流产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35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药物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保胎效果、血清孕酮水平的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保胎成功率为95.7%,对照组患者为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11周之后,所有患者的血清孕酮水平均较孕6周时良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孕7~11周时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保胎效果优于黄体酮,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周泽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西那卡塞在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8例血液透析治疗后SHP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磷结合剂、维生素D类似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那卡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钙均显著升高(P<0.05),血磷、碱性磷酸酶(AL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甲状旁腺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那卡塞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后SHPT患者具有理想疗效,能够显著降低血磷、ALP、iPTH水平,同时缩小甲状旁腺体积,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卫燕东;赵怡蕊;朱玲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本文围绕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作用原理、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讨论,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现状及研究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作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建议.
作者:李金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食管乳头状瘤(EP)的临床内镜特点,并加强对该病的诊疗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EP患者的临床内镜检查治疗资料.结果 EP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下病变主要位于中下段,治疗后99例患者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EP为一种良性肿瘤,内镜下治疗效果良好,黏膜慢性炎症在EP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感染与EP的发病关系尚待研究.
作者:张杰;孙彦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前,脂质体作为一种药物载体广泛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制,而抗结核药物脂质体经肺部给药的研究应用尚不多见.此文介绍脂质体的基本特性,脂质体肺部给药的特点,肺部给药的方式和在抗结核药物中的应用.新的给药技术和制剂技术的进步会使给药剂量更加精确,脂质体能够更加稳定地选择性的作用于靶部位,能够在特定部位快速达到且长时间维持有效药物浓度,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以此提高疗效.
作者:李广涛;佟雷;刘金丽;刘世娟;李华阳;杜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