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质体载药技术在抗结核药物肺部给药研究中的应用

李广涛;佟雷;刘金丽;刘世娟;李华阳;杜鹏

关键词:结核病, 脂质体, 肺部给药
摘要:目前,脂质体作为一种药物载体广泛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制,而抗结核药物脂质体经肺部给药的研究应用尚不多见.此文介绍脂质体的基本特性,脂质体肺部给药的特点,肺部给药的方式和在抗结核药物中的应用.新的给药技术和制剂技术的进步会使给药剂量更加精确,脂质体能够更加稳定地选择性的作用于靶部位,能够在特定部位快速达到且长时间维持有效药物浓度,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以此提高疗效.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及产后早期盆底肌肉锻炼的研究进展

    盆底肌肉主要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当盆底受到创伤、感染或退化后,则会造成盆底张力降低,并出现症状损伤、盆底肌肉的收缩功能下降等,进而导致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研究表明,该疾病多发生于女性妊娠期或产后早期,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盆底肌肉的恢复,则容易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如女性生殖道损伤、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不利于女性的健康.本文主要对妊娠期及产后早期盆底肌肉锻炼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王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钙离子拮抗剂(CCB)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选取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131例,依据用药方案的差异,分成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67例接受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两组均以持续用药8周为观察期,比较两组降压效果、药物有效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SBP(131.24±18.56)mmHg、DBP(79.58±14.09)mmHg、MAP(96.80±14.12)mmHg、PP(51.66±10.73)mmHg,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值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0.45%)和对照组(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B联合ARB治疗老年高血压对改善患者血压状况有显著疗效,药物有效性高,安全性好,适宜临床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

    作者:商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25000张,进行调查分析并探究门诊西药房处方不合理应用的原因.结果 25000例门诊西药房处方中有450例为不合理用药处方,不合理应用率为1.8%.450例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主要为剂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规范、药物选择错误、给药方式不正确、间隔时间不合理等.剂量不合理处方有120例,联合用药不规范的处方有80例,选药不合理的处方有140例,给药方式不正确的处方有60例,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的处方有50例.它们分别所占的比例为26.7%、17.8%、31.1%、13.3%、11.1%.其中80例联合用药不规范处方中,溶剂选择错误、重复用药、联合用药性质改变与药物联合应用效果差的处方分别有23例、24例、13例、20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1%、5.3%、2.9%、4.4%.140例选药不合理的处方中,药物剂型不对与特殊患者用药不当的分别有34例和46例,所占比例分别为7.6%、10.2%.结论 为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及合理使用药品得到保障,进一步提高门诊西药房整体服务的水平,门诊药师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理处方的能力,建立好用药规范制度,对于不合理用药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提高门诊西药房合理用药率.

    作者:魏爱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联合胸腹腔镜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与分析联合胸腹腔镜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胸组与胸腹腔镜组,每组45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开胸组相比,胸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淋巴结清扫数目多、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腹腔镜组与开胸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胸腹腔镜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突出,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作者:梁霄;侯震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与价值

    目的 观察使用中医针灸结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盲选80例,划分为对照组40例,行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推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30/4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为(10.12±0.67),观察组为(5.64±0.8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椎间盘高度以及颈椎疼痛情况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推拿与针灸结合的方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治疗,可实现对治疗效率的有效保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刘建涛;孙永康;郑树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的合理用药

    目的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导致咳嗽的临床用药治疗进行探究,以期为今后该疾病治疗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随机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所收治的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A组患者施以复方甲氧那明+酮替芬+抗菌药物治疗;B组则采取复方甲氧那明+酮替芬;C组患者则采取抗菌药物治疗.三组患者经相同疗程治疗后,对其治疗前后气道反应性级别、咳嗽与咳痰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发现:①三组患者治疗后气道反应性级别对比中,A组>B组>C组;②三组患者治疗后咳嗽与咳痰症状评分对比中,A组B组>C组,而在停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减轻直至消失.结论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患者施以复方甲氧那明联合酮替芬,并根据患者咳嗽有无细菌感染而决定是否联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其治愈效果好,且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咳嗽症状.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在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24 h、48 h、72 h后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谭峰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头孢他啶与头孢替安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肠炎患儿应用头孢他啶与头孢替安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3例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头孢替安组41例和头孢他啶组42例.头孢替安组应用头孢替安治疗,头孢他啶组应用头孢他啶治疗.比较两组肠炎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用药前和用药后患儿IL-1、IL-8、TNF-α的差异.结果 头孢他啶组相比于头孢替安组肠炎治疗效果更高(P<0.05);头孢他啶组相比于头孢替安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用药前两组IL-1、IL-8、TNF-α相似,用药后头孢他啶组相比于头孢替安组IL-1、IL-8、TNF-α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肠炎患儿应用头孢他啶的效果优于头孢替安治疗的效果,可更好降低患儿机体炎症水平,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患儿可耐受.

    作者:王芳;邵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24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钢板内固定法,试验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术后关节恢复优良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80.65%).以上数据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法,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陈军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DCA循环干预门诊处方调剂内部差错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降低门诊处方调剂内部差错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干预前的差错作为对照组,分析造成内部调剂差错的原因,采用PDCA循环法拟定对策,评估实施效果,第一阶段干预后的差错作干预1组,第二阶段干预后的差错作干预2组,将组间差错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差错的发生率分别降至0.17%、0.09%,门诊调剂室的管理工作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 PDCA循环的开展有效减少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门诊调剂室日常的药品调剂工作更加准确、快捷和高效,降低了调剂差错率.

    作者:赵金凤;阮志勇;吴丽华;陈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脂质体载药技术在抗结核药物肺部给药研究中的应用

    目前,脂质体作为一种药物载体广泛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制,而抗结核药物脂质体经肺部给药的研究应用尚不多见.此文介绍脂质体的基本特性,脂质体肺部给药的特点,肺部给药的方式和在抗结核药物中的应用.新的给药技术和制剂技术的进步会使给药剂量更加精确,脂质体能够更加稳定地选择性的作用于靶部位,能够在特定部位快速达到且长时间维持有效药物浓度,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以此提高疗效.

    作者:李广涛;佟雷;刘金丽;刘世娟;李华阳;杜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左西替利嗪、曲尼司特联合卡介苗素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左西替利嗪、曲尼司特联合卡介苗素(BCG)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2月~2016年8月在院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选取98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左西替利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西替利嗪、曲尼司特联合卡介苗素进行治疗,探究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效果、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替利嗪、曲尼司特联合卡介苗素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几率,安全有效.

    作者:曹忠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患者86例,均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药展开救治,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上升到74.4%,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后,CRP、BUN、Scr、GFR、24 h尿蛋白量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诱发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疾病的主要因素是存在严重感染、病毒性药物、恶性高血压等,临床采取加强感染控制、控制诱因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并辅以中医药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黎向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降糖、降压、抗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的水平、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的水平、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下降更加显著,总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的联合运用前列地尔和贝那普利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非常明显的缓解蛋白尿的情况,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汤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与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就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与三联药物治疗,为期2个月,采集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症状,分析三联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愈率、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各指标恢复程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药物使用提高了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进一步改善患者各指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刘恒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静脉麻醉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静脉麻醉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50例行无痛纤支镜检查的患者,纳入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对照组行利多卡因喷雾表面麻醉复合静脉麻醉,观察组行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复合静脉麻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中的麻醉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HR、MAP、SpO2监测值、检查时呛咳情况更为理想(P<0.05).结论 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行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静脉麻醉能够较好维持检查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情况、血氧饱和度的稳定性,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高培珍;李海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麻醉深度监测方法的研究

    目的 观察和评价临床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在全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麻醉方式,研究组则应用基于双频谱脑电图(BIS)监测的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清醒、手术疼痛、记忆力下降等情况,通过综合评价和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记录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及苏醒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清醒、术中出现疼痛、记忆力下降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综合评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深度监测在全麻手术中应用可有效预防术中患者清醒及疼痛的发生,减少麻醉药使用剂量,缩短术后清醒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魏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变化和经治疗后再次出现阳性抗体的情况.结果 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肝功能指标变化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经随访,试验组阳性抗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药物治疗后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抗体阳性的发生率.

    作者:吴文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消乳散结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的动物学药理作用和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以己烯雌酚和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逍遥丸组(B组)、三苯氧胺组(C组)、消乳散结高剂量组(D组)、中剂量组(E组)以及低剂量组(F组),每组10只.分别以生理盐水、逍遥丸(200 mg/kg)、三苯氧胺(0.5 mg/kg)、消乳散结胶囊(200 mg/kg、100 mg/kg、50 mg/kg)灌胃处理.30 d后观察实验大鼠乳头大小和性激素水平,病理切片光镜下分析乳腺变化,免疫组化法分析雌激素受体改变.结果 B~F组大鼠乳头直径和高度较前显著减小(P<0.05),雌激素和泌乳素降低(P<0.05),孕激素升高(P<0.05),其中以E、F组改变为显著(P<0.05).E、F组乳腺病理改变以及雌激素受体变化显著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 消乳散结胶囊可调节性激素水平、抑制雌激素受体,对大鼠乳腺增生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毛宁;邱春丽;王茂;穆美玲;马海龙;代引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药师干预对出院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药师干预对出院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即将出院的高血压患者12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药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方式对口服降压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评分0分率、1分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评分2分率、3分率、4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坚持运动率、遵医用药率、低钠盐饮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师干预对出院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可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压.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