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他啶与头孢替安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研究

王芳;邵朗

关键词:肠炎, 小儿, 头孢他啶, 头孢替安,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肠炎患儿应用头孢他啶与头孢替安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3例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头孢替安组41例和头孢他啶组42例.头孢替安组应用头孢替安治疗,头孢他啶组应用头孢他啶治疗.比较两组肠炎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用药前和用药后患儿IL-1、IL-8、TNF-α的差异.结果 头孢他啶组相比于头孢替安组肠炎治疗效果更高(P<0.05);头孢他啶组相比于头孢替安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用药前两组IL-1、IL-8、TNF-α相似,用药后头孢他啶组相比于头孢替安组IL-1、IL-8、TNF-α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肠炎患儿应用头孢他啶的效果优于头孢替安治疗的效果,可更好降低患儿机体炎症水平,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患儿可耐受.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曲马多联合托烷司琼治疗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后发生寒战的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择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盆腔或下肢的手术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曲马多组(B组)和曲马多联合托烷司琼用药组(C组)三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A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10 mL,B组于寒战后静注曲马多1 mg/kg,C组于寒战后静注曲马多1 mg/kg+托烷司琼2 mg.记录三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2、5、10 min寒战的评分和用药后恶心呕吐、心动过速、低血压以及复发寒战的例数.结果 B组和C组均可有效抑制寒战反应,B组有5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显著高于C组(P<0.05).A组l例出现心动过速,B组3例出现心动过速,C组无1例出现心动过速.A组和C组各有1例出现低血压.A组和C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曲马多联合托烷司琼用于处理硬膜外麻醉后出现的寒战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俊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2例跟骨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醋酸曲安缩松联合盐酸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92.9%,与对照组77.5%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2,P<0.05).结论 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疗效肯定,凸显着中医内外合治骨科病症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孙宝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脂质体载药技术在抗结核药物肺部给药研究中的应用

    目前,脂质体作为一种药物载体广泛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制,而抗结核药物脂质体经肺部给药的研究应用尚不多见.此文介绍脂质体的基本特性,脂质体肺部给药的特点,肺部给药的方式和在抗结核药物中的应用.新的给药技术和制剂技术的进步会使给药剂量更加精确,脂质体能够更加稳定地选择性的作用于靶部位,能够在特定部位快速达到且长时间维持有效药物浓度,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以此提高疗效.

    作者:李广涛;佟雷;刘金丽;刘世娟;李华阳;杜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探究

    目的 探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从2014年1月~2016年9月来我院诊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的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结果 ,对其进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G+球菌89例,所占比例为89.0%;G-杆菌11例,所占比例是11.0%;G+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G-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性较高,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未检测到耐药株;肠球菌属对红霉素、四环素、青霉素G有较高耐药性,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未检测到耐药株;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有较高耐药,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敏感性高.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用药需严格参照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谨慎选择药物治疗.

    作者:王炼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手术治疗肾结石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肾结石患者采取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接诊的肾结石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经皮肾镜手术治疗,研究组则采取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相比经皮肾镜手术治疗而言,尽管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而且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值得借鉴.

    作者:佟双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在轻中度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4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2).观察组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为82.3%,与对照组的79.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仅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P<0.0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具有相似的轻中度高血压治疗效果,但左旋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是长期降压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金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生儿窒息发生与初产妇年龄及分娩方式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目的 研究初产妇年龄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探讨其在新生儿窒息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妇产科200例高龄产妇(≥35岁)和200例适龄初产妇(20~29岁),按照不同分娩方式结果 将两组患者分为剖宫产组和自然分娩组,对两组产妇分娩的所有新生儿进行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结果 对于高龄产妇,自然分娩产妇和剖宫产产妇1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min Apgar评分剖宫产高于自然分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产妇中发生重度窒息的例数为15例,占7.5%;发生轻度窒息的例数为40例,占20%.窒息总发生例数为55例,发生率为27.5%.自然分娩新生儿以及剖宫产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例数均高于重度窒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年龄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具有诊断意义.

    作者:翁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25000张,进行调查分析并探究门诊西药房处方不合理应用的原因.结果 25000例门诊西药房处方中有450例为不合理用药处方,不合理应用率为1.8%.450例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主要为剂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规范、药物选择错误、给药方式不正确、间隔时间不合理等.剂量不合理处方有120例,联合用药不规范的处方有80例,选药不合理的处方有140例,给药方式不正确的处方有60例,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的处方有50例.它们分别所占的比例为26.7%、17.8%、31.1%、13.3%、11.1%.其中80例联合用药不规范处方中,溶剂选择错误、重复用药、联合用药性质改变与药物联合应用效果差的处方分别有23例、24例、13例、20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1%、5.3%、2.9%、4.4%.140例选药不合理的处方中,药物剂型不对与特殊患者用药不当的分别有34例和46例,所占比例分别为7.6%、10.2%.结论 为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及合理使用药品得到保障,进一步提高门诊西药房整体服务的水平,门诊药师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理处方的能力,建立好用药规范制度,对于不合理用药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提高门诊西药房合理用药率.

    作者:魏爱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后早期不良反应情况及发生率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早期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对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接受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30 d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发生各类不良反应的患者共计43例,发生率为43.00%;与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的骨吸收抑制剂、钙剂、内分泌调节药品、骨钙素水平的使用上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调节药品的使用为诱发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骨吸收抑制剂和钙剂则属于不良反应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进行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相对较高,但程度大多较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使用钙剂和骨吸收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不良反应,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杨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变化和经治疗后再次出现阳性抗体的情况.结果 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肝功能指标变化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经随访,试验组阳性抗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药物治疗后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抗体阳性的发生率.

    作者:吴文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24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钢板内固定法,试验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术后关节恢复优良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80.65%).以上数据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法,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陈军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在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24 h、48 h、72 h后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谭峰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胆囊结石并发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因胆囊结石而产生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方法 将127例因胆囊结石而产生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2组,其中早期手术的患者为67例,择期手术的患者为60例.结果 接受择期手术的患者的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的几率及中转开腹率同早期手术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住院所用的费用方面,择期手术的患者比早期手术的患者高,并且择期手术的患者在等待手术的时间段内可能出现胰腺炎再发.结论 胆囊结石并发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应该选择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与择期手术患者无明显差别,但是费用较低.

    作者:冯勇军;罗飞;李明忠;韩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于2013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作为本次试验对象,并严格遵照1:1的数学比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对照组患者传统手术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深入性研究对比.结果 经区别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其他相关指标(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等)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之传统手术,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对甲状腺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在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马汇斌;罗强;李振洪;农文伟;张晓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葵花护肝片在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中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葵花护肝片在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中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近2年来我院就诊的正常肝功能的高脂血症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进行对照观察,即对照组患者单纯性口服非诺贝特,观察组患者使用葵花护肝片联合非诺贝特,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应用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血脂都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中,在药物使用后,有39例肝功能正常,21例出现肝损害,其中肝轻度损害11例,中度损害6例,重度损害4例;观察组患者中,在药物使用后,有59例肝功能正常,1例出现肝损害,为肝轻度损害,组间肝损害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有5例出现腹泻反应;有4例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反应.在观察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乏力反应;有2例出现恶心反应;有2例出现腹胀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葵花护肝片在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过程中对药物性肝损伤有预防作用.

    作者:陈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在内科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2015年收治的8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内科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效果.结果 88例患者进行6~14 d治疗后,其中60例痊愈,20例病情有所好转,8例出现了病情恶化,在治疗效果方面有效率为90.91%.患者的临床指标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进行内科治疗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马洪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与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自2014年8月~2016年8月来院治疗的6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塞来昔布联合治疗,观察在治疗前、中、后两组患者的Lequesne评分情况、不同程度患者的Lequesne评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equesne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轻度、中度、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后的Lequesne评分均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对照组为1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能够取得理想效果,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高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功能性室性早搏给予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功能性室性早搏给予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现从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符合相关纳入标准的功能性室性早搏患者中筛选出8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参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入组42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追加稳心颗粒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以心电图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等为标准对两组用药效果予以评析,并观察用药的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的心电图总好转率为85.7%,比较于对照组的64.3%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0.5%,比对照组66.7%显著更高(P<0.05).全部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仅4例(9.5%)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研究组仅3例(7.1%)出现头晕、食欲下降、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室性早搏给予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疗效极大提升,极大消除症状、优化心电图水平,安全性好.

    作者:戴正东;郑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与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就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与三联药物治疗,为期2个月,采集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症状,分析三联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愈率、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各指标恢复程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药物使用提高了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进一步改善患者各指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刘恒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5例(28眼)眼底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中心性视网膜病变7例(9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例(6眼)、视网膜血管阻塞6例(6眼)、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6例(7眼).全部患者均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治疗,每日3次,每次3粒,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后病症改善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患者均未见明显不适,无不良反应发生.经治疗,患者显效11眼,有效15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92.9%.其中,视网膜血管阻塞治疗显效率66.7%,总有效率100%;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显效率57.1%,总有效率100%,临床疗效优于中心性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临床疗效显著,尤其是用于视网膜血管阻塞和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韦金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