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张金鑫

关键词:高血压, 左旋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
摘要:目的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在轻中度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4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2).观察组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为82.3%,与对照组的79.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仅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P<0.0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具有相似的轻中度高血压治疗效果,但左旋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是长期降压的理想药物.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24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钢板内固定法,试验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术后关节恢复优良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80.65%).以上数据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法,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陈军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地屈孕酮在治疗先兆流产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35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药物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保胎效果、血清孕酮水平的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保胎成功率为95.7%,对照组患者为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11周之后,所有患者的血清孕酮水平均较孕6周时良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孕7~11周时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保胎效果优于黄体酮,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周泽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效果初步分析

    目的 探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硫唑嘌呤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内镜下黏膜恢复有效率(100.00%、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86.21%、82.76%)(P<0.05).观察组血沉(ESR)、C反应蛋白(CPR)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英夫利昔单抗可以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道黏膜愈合,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樊丽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西药房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西药房抗菌药物管理中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西药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同时按照抗菌药物等级、品种等进行归纳性统计分析,并采用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DDDs)来对抗菌药物等级管理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结果 西药房中各个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正在逐年升高之中,但总药品销售比例正在逐渐下降之中,用药额度前三位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经过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管理后,一线及三线抗菌药物的用药频次正在逐渐下降之中,二线抗菌药物的用药频次正在逐渐上升之中.结论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应用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但同时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科室医生、临床药师等的努力下才能将其进行解决,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西药房抗菌药物的合理管理效果.

    作者:叶长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改善作用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4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AMD、UPDS及HAMA的改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UPDS及HAMA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UPDS及HAMA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AMD、UPDS及HAMA评分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86%比对照组73.81%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西酞普兰治疗,且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作者:史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纳布啡超前镇痛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分析纳布啡超前镇痛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134例老年开胸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A组和B组,每组67例.A组于围术期给予纳布啡超前镇痛治疗,B组于围术期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治疗.对比术前1 d、术后2 h、6 h与12 h的IL-10(白细胞介素-10)、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与IL-6(白细胞介素-6)的浓度.同时对比不同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结果 术后2 h、6 h与12 h,A组的TNF-α与IL-6浓度较B组低,A组的IL-10浓度较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6 h与12 h,A组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布啡超前镇痛可以减少老年开胸手术患者的疼痛度,减少术后的炎性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肖明东;郭玉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研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对糖脂代谢的影响状况.方法 病例入选方式为随机抽签法,从2014年5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状疾病患者中,抽取89例纳入到讨论中,入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45例对照组(阿立哌唑治疗)和44例研究组(奥氮平治疗),治疗后,把两组状况纳入对比讨论.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率为93.18%,比对照组75.56%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LDL、HDL、TG、TC、FPG指数,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LDL、HDL、TG、TC、FPG指数,对照组比研究组优,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比对照组8.89%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均可让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但与阿立哌唑对比,奥氮平对患者体质量、血脂、血糖等影响性更大.

    作者:梁炯河;梁景省;李红春;麦家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应用不翻瓣技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应用不翻瓣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84例接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的患者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前者以常规翻瓣方式进行手术,后者则以不翻瓣方式进行手术,以红色美学指数(PES)、牙槽骨吸收水平等为标准对两组修复效果进行评析.结果 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研究组的PES指数均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的牙槽骨吸收量均明显更少(P<0.05).结论 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应用不翻瓣技术可显著提升修复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牛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方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取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且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的48 h后,开始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法.4周后通过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肌力指标进行评定.结果 早期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与肌力水平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给予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功能恢复状况,并进而提升其日常活动能力,从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作者:吴春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胆囊结石并发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因胆囊结石而产生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方法 将127例因胆囊结石而产生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2组,其中早期手术的患者为67例,择期手术的患者为60例.结果 接受择期手术的患者的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的几率及中转开腹率同早期手术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住院所用的费用方面,择期手术的患者比早期手术的患者高,并且择期手术的患者在等待手术的时间段内可能出现胰腺炎再发.结论 胆囊结石并发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应该选择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与择期手术患者无明显差别,但是费用较低.

    作者:冯勇军;罗飞;李明忠;韩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麻醉深度监测方法的研究

    目的 观察和评价临床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在全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麻醉方式,研究组则应用基于双频谱脑电图(BIS)监测的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清醒、手术疼痛、记忆力下降等情况,通过综合评价和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记录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及苏醒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清醒、术中出现疼痛、记忆力下降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综合评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深度监测在全麻手术中应用可有效预防术中患者清醒及疼痛的发生,减少麻醉药使用剂量,缩短术后清醒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魏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疏血通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疏血通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则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BI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SS评分为(14.34±1.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12±3.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相比,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效果更好.

    作者:李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进展

    目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主要麻醉方法包含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以及复合麻醉三种,本文综述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进展,以期为患者提供相应的麻醉服务提供参考.

    作者:刘红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2例跟骨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醋酸曲安缩松联合盐酸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92.9%,与对照组77.5%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2,P<0.05).结论 抗骨增生片联合推拿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疗效肯定,凸显着中医内外合治骨科病症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孙宝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 探究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因内科急性腹痛收治入院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8例.综合评价小儿内科急性腹痛针对性治疗方案.结果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主要病因有急性胃肠炎、细菌病毒感染、肠系膜淋巴结炎、肠扭转、肠套叠、阑尾炎、肠痉挛、胆结石.经过治疗,76例痊愈,2例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100%,并未出现漏诊、误诊的病例.治疗后患儿痛觉问卷得分为(48.71±5.43)分,较治疗前的(61.12±12.71)得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脏腑娇嫩,若发生内科急性腹痛的病因较为复杂多样,需密切与患儿家属保持联系,详细咨询病情病史,清晰把握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病情及时选择合理治疗方法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殷清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消乳散结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的动物学药理作用和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以己烯雌酚和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逍遥丸组(B组)、三苯氧胺组(C组)、消乳散结高剂量组(D组)、中剂量组(E组)以及低剂量组(F组),每组10只.分别以生理盐水、逍遥丸(200 mg/kg)、三苯氧胺(0.5 mg/kg)、消乳散结胶囊(200 mg/kg、100 mg/kg、50 mg/kg)灌胃处理.30 d后观察实验大鼠乳头大小和性激素水平,病理切片光镜下分析乳腺变化,免疫组化法分析雌激素受体改变.结果 B~F组大鼠乳头直径和高度较前显著减小(P<0.05),雌激素和泌乳素降低(P<0.05),孕激素升高(P<0.05),其中以E、F组改变为显著(P<0.05).E、F组乳腺病理改变以及雌激素受体变化显著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 消乳散结胶囊可调节性激素水平、抑制雌激素受体,对大鼠乳腺增生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毛宁;邱春丽;王茂;穆美玲;马海龙;代引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与价值

    目的 观察使用中医针灸结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盲选80例,划分为对照组40例,行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推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30/4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为(10.12±0.67),观察组为(5.64±0.8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椎间盘高度以及颈椎疼痛情况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推拿与针灸结合的方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治疗,可实现对治疗效率的有效保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刘建涛;孙永康;郑树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ESD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采用ESD进行治疗的13例上消化道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选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进行治疗的12例上消化道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通过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而完全切除率对比显示,研究组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上消化道病变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张永;徐敏;朱艺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食管乳头状瘤内镜治疗106例回顾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乳头状瘤(EP)的临床内镜特点,并加强对该病的诊疗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EP患者的临床内镜检查治疗资料.结果 EP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下病变主要位于中下段,治疗后99例患者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EP为一种良性肿瘤,内镜下治疗效果良好,黏膜慢性炎症在EP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感染与EP的发病关系尚待研究.

    作者:张杰;孙彦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钙离子拮抗剂(CCB)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选取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131例,依据用药方案的差异,分成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67例接受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两组均以持续用药8周为观察期,比较两组降压效果、药物有效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SBP(131.24±18.56)mmHg、DBP(79.58±14.09)mmHg、MAP(96.80±14.12)mmHg、PP(51.66±10.73)mmHg,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值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0.45%)和对照组(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B联合ARB治疗老年高血压对改善患者血压状况有显著疗效,药物有效性高,安全性好,适宜临床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

    作者:商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