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及药理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双盲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则加用美托洛尔,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其他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占优(P<0.05),另在超声指标、血压和心率上,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将美托洛尔加入到常规抗心衰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各种症状,效果确切.
作者:吴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当前,影像学技术在口腔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重要的口腔临床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中并没有涉及到口腔颌面面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讲解,但是CBCT本身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且扫描速度较快等众多优点,在口腔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就对CBCT像学检查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丁有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结核病辅助诊断中,应用Xpert MTB/RIF对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性检测价值.方法 以TB培养结果 作为本次试验所参考的金标准,2014年3月~2015年3月,选取临床诊断为结核病的患者300例,分别行Xpert MTB/RIF实验和TB培养.结果 将自300例结核病患者获取的标本分别行Xpert MTB/RIF实验和TB培养,应用Xpert MTB/RIF法检测结果 示192份为阳性,应用TB法检测结果 示154份为阳性,以TB检测结果 作判断金标准,得出Xpert MTB/RIF检测灵敏度为96.1%,得出特异度为69.9%,对TB培养和Xpert MTB/RIF行Kappa检验,具较好一致性(K=0.661).在经TB培养获取的154份阳性标本中,采取Xpert MTB/RIF实验的方式,检出含结核分枝杆菌的标本共148份.其中,由TB进行培养的阳性痰液标本146份中,经Xpert MTB/RIF实验,结果 相同140份,为95.9%阳性符合率.TB培养阳性胸水标本8份,经Xpert MTB/RIF实验,结果 均呈阳性,为100%阳性符合率.经Xpert MTB/RIF实验,在获取的阳性标本中,MTB对RIF耐药的特异度为92.9%,敏感度为70.0%.结论 在对结核病患者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时,Xpert MTB/RIF检测法与TB培养法具高度一致性,在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面及对利福平耐药方面,应用前景均较理想.
作者:李明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应用不翻瓣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84例接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的患者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前者以常规翻瓣方式进行手术,后者则以不翻瓣方式进行手术,以红色美学指数(PES)、牙槽骨吸收水平等为标准对两组修复效果进行评析.结果 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研究组的PES指数均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的牙槽骨吸收量均明显更少(P<0.05).结论 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应用不翻瓣技术可显著提升修复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牛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主要是由药品管理部门为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而制定的制度,可加强市场上药品的管理,但是现下我国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以及监测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制约着药品管理工作的发展,因此本次主要以我院226例药品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我国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
作者:魏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分析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治疗价值.方法 纳入研究的对象均为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共计74例,使用随机对照平均法将其分成相等例数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7例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试验组37例患者联合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奥氮平治疗,治疗前后使用汉密尔顿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和精神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HAMD评分和BPRS评分均下降,其中治疗后试验组各指标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4.6%)和对照组(75.7%)相比明显要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效果确切.
作者:李国宁;张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将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作为靶标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研究.方法 选择18例HCC病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6例HCC病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的切除标本ERCC1基因进行测定,根据不同ERCC1表达水平制定治疗方案,并在1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甲胎蛋白(AFP)水平以及转移或复发,死亡情况和生存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有12例ERCC1高水平表达,6例低水平表达.高水平表达患者应用卡培他滨结合吉非替尼进行治疗,低水平表达患者使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ALT较治疗前水平均有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或转移病例仅为3例,显著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人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死亡患者生存时间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ERCC1表达水平分析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个性化治疗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许海周;钱锦华;陈骁;孙甫兰;赵新磊;陆俊杰;张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给予氯吡格雷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同时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持续治疗20 d后,对比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研究组总好转率为95.2%,与对照组的71.4%比较更具临床优势(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获得改善(P<0.05),而研究组的改善效果更优(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给予氯吡格雷联合灯盏花素治疗可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改善血液流变学,值得临床加以重视并推广应用.
作者:刘亮;宁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滴虫性阴道炎应用替硝唑与奥硝唑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收治的已确诊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00例,在入院时给予编号平均分组,将双号与单号分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应用奥硝唑治疗,对照组选择替硝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与症状评分.结果 ①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滴虫性阴道炎应用替硝唑与奥硝唑治疗的临床疗效均较好,与替硝唑相比,奥硝唑的疗效更显著.
作者:高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化脓性脑膜炎的新生儿20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100例为同期我院健康新生儿.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研究组患儿预后,死亡者与未死亡者临床资料等.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中上智能27例,中等智能73例.后遗症者8例,其中3例表现为神经心理发育落后,5例表现为运动障碍.研究组中死亡者与未死亡者早产、低体重、就诊时间小于1 d、热峰大于39℃、拒奶、反应差、嗜睡、抽搐、惊厥、烦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死亡者与未死亡者在白细胞异常、血培养阳性、潘氏试验阳性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营养药物用药、地塞米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可能与抽搐、惊厥、烦躁有关.
作者:文艺;唐成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为老年人手术麻醉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身麻醉组老年患者50例;硬膜外麻醉组老年患者50例.术后1 d和7 d分别采用MMSE评分诊断患者是否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 手术1 d后硬膜外麻醉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低价药品取消高零售限价对药品可及性的影响.方法 从医院HIS系统中调取,2015年7月~2016年11月,某院药品价格调整的相关数据,对比药品价格调整前后,药品供应的变化情况.分析取消低价药品高零售限价对药品可及性的影响.结果 2015年7月~2016年11月期间,某院共有21种低价药品进行了价格调整,均为上调,调价次数1~2次,日均费用上调金额0.19~35.99元.4种低价药品因为断货更换了厂家.17个品种订单配送率升高,升高比例5%~100%,4个品种配送率不变.结论 取消低价药品高零售限价对药品可及性有促进作用.
作者:康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宫外孕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彩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妇产科收治的73例宫外孕患者,按照对患者早期诊断的方式不同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均行经腹部B超诊断,观察组37例均行经阴道彩超诊断.比较分析2组检查方法对宫外孕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并根据超声的类型选择治疗方案.结果 对照组的早期诊断率为72.2%,低于观察组的97.3%(P<0.05);根据超声的类型可分为未破裂型、早期流产型、破裂型、陈旧型,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的有31例,保守治疗的有18例,腹腔镜治疗的有24例,其中保守治疗成功的患者有8例(44.4%),保守治疗失败改成手术治疗的患者有7例(38.9%)(其中改为开腹手术治疗的有3例,改为腹腔镜治疗的有4例).结论 对宫外孕早期诊断行彩超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并且可以根据其超声的类型,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减少治疗的盲目性.
作者:侯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选取的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某院实施治疗的BPH患者98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而观察组49例应用PKR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重量、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以及术后大尿流率等指标情况,探讨PKRP应用于BPH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重量、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大尿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PH患者应用PKRP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松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24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钢板内固定法,试验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术后关节恢复优良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80.65%).以上数据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法,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陈军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取186例纳入到研究对象范围中,186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两组,对照组93例,研究组93例,对照组接受利培酮治疗,研究组接受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将两组治疗状况进行对比研讨.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88.17%比对照组69.89%要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3%与对照组8.60%相比,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考虑采用给予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疗效明确,不良反应低,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罗光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产后出血产妇入院时间分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经宫体注射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产妇则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予以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果 显示,对照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188.9±60.8)mL,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130.6±58.4)mL(P<0.05);同时,对比两组产妇止血时间与并发症,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的过程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效果显著,能在缩短止血时间的同时,减少产妇产后并发症的产生,保障产妇分娩安全.
作者:黄达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在防治产妇产后出血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存在产科剖宫产指征和产后出血潜在因素的高危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分娩后静脉滴注20 U的缩宫素,宫体注射20 U缩宫素,如果产妇宫缩情况不佳,继续对产妇应用20 U的缩宫素.研究组产妇在胎儿分娩后,静脉滴注20 U缩宫素,宫体注射250μg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如产妇宫缩情况不佳,应在间隔15 min后再次应用250μg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手术后2 h、24 h的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手术后2 h、24 h的出血量分别为(221.2±59.6)mL、(299.0±72.7)mL,对照组产妇手术后2 h、24 h的出血量分别为(358.2±62.6)mL、(457.4±82.8)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7%(P<0.05).结论 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联合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和缩宫素,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术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朱妙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本文围绕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作用原理、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讨论,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现状及研究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作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建议.
作者:李金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西那卡塞在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8例血液透析治疗后SHP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磷结合剂、维生素D类似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那卡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钙均显著升高(P<0.05),血磷、碱性磷酸酶(AL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甲状旁腺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那卡塞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后SHPT患者具有理想疗效,能够显著降低血磷、ALP、iPTH水平,同时缩小甲状旁腺体积,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卫燕东;赵怡蕊;朱玲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