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黄方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外受寒湿型的临床效果分析

胡佳玲

关键词:麻黄方, 慢性荨麻疹, 血虚外受寒湿型,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综合分析麻黄方治疗慢性荨麻疹(urticaria chronica,CU)血虚外受寒湿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血虚外受寒湿型CU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依巴斯汀片治疗方法,试验组应用麻黄方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情况.结果 ①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有所下降,但是试验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黄方治疗CU血虚外受寒湿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个体化处理应用于临床骨科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循证个体化应用在临床骨科治疗中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前瞻性循证个体化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100例患者接受循证个体治疗之后产生显著效果,其平均住院费显著降低,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病情的认知程度也有所提升,专业知识得到丰富.结论 骨科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接受循证个体化治疗方案能够从根本上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还能够为其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医患关系的改善、临床治疗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和推广.

    作者:王培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效果初步分析

    目的 探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硫唑嘌呤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内镜下黏膜恢复有效率(100.00%、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86.21%、82.76%)(P<0.05).观察组血沉(ESR)、C反应蛋白(CPR)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英夫利昔单抗可以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道黏膜愈合,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樊丽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患者86例,均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药展开救治,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上升到74.4%,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后,CRP、BUN、Scr、GFR、24 h尿蛋白量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诱发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疾病的主要因素是存在严重感染、病毒性药物、恶性高血压等,临床采取加强感染控制、控制诱因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并辅以中医药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黎向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附着龈重建对患者口腔种植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附着龈重建对患者进行口腔种植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需要进行口腔种植修复的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将入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附着龈重建,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选择常规疗法,待两组患者治疗后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为总有效率77.27%,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应采用附着龈重建方法进行治疗,此方法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梅意;林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DCA循环干预门诊处方调剂内部差错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降低门诊处方调剂内部差错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干预前的差错作为对照组,分析造成内部调剂差错的原因,采用PDCA循环法拟定对策,评估实施效果,第一阶段干预后的差错作干预1组,第二阶段干预后的差错作干预2组,将组间差错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差错的发生率分别降至0.17%、0.09%,门诊调剂室的管理工作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 PDCA循环的开展有效减少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门诊调剂室日常的药品调剂工作更加准确、快捷和高效,降低了调剂差错率.

    作者:赵金凤;阮志勇;吴丽华;陈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分析及其管理的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西药药剂的正确应用方法,并总结其管理技巧.方法筛选2012年5月~2014年5月开具的1760张西药药剂专用处方,对药剂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专业管理计划,并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落实,再选取此期间的1800张处方进行对照,观察管理前、后院内西药药剂应用状况.结果 加强专项管理后,院内药剂应用合格率从70.00%升至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西药药剂临床应用进行有效管理、控制,有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不合理用药问题出现.

    作者:李波;孙秀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现状及药物研究进展

    本文围绕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作用原理、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讨论,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现状及研究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作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建议.

    作者:李金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滴虫性阴道炎应用替硝唑与奥硝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 对滴虫性阴道炎应用替硝唑与奥硝唑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收治的已确诊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00例,在入院时给予编号平均分组,将双号与单号分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应用奥硝唑治疗,对照组选择替硝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与症状评分.结果 ①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滴虫性阴道炎应用替硝唑与奥硝唑治疗的临床疗效均较好,与替硝唑相比,奥硝唑的疗效更显著.

    作者:高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5例(28眼)眼底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中心性视网膜病变7例(9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例(6眼)、视网膜血管阻塞6例(6眼)、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6例(7眼).全部患者均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治疗,每日3次,每次3粒,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后病症改善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患者均未见明显不适,无不良反应发生.经治疗,患者显效11眼,有效15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92.9%.其中,视网膜血管阻塞治疗显效率66.7%,总有效率100%;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显效率57.1%,总有效率100%,临床疗效优于中心性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临床疗效显著,尤其是用于视网膜血管阻塞和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韦金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麻醉深度监测方法的研究

    目的 观察和评价临床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在全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麻醉方式,研究组则应用基于双频谱脑电图(BIS)监测的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清醒、手术疼痛、记忆力下降等情况,通过综合评价和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记录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及苏醒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清醒、术中出现疼痛、记忆力下降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综合评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深度监测在全麻手术中应用可有效预防术中患者清醒及疼痛的发生,减少麻醉药使用剂量,缩短术后清醒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魏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宫外孕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彩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宫外孕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彩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妇产科收治的73例宫外孕患者,按照对患者早期诊断的方式不同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均行经腹部B超诊断,观察组37例均行经阴道彩超诊断.比较分析2组检查方法对宫外孕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并根据超声的类型选择治疗方案.结果 对照组的早期诊断率为72.2%,低于观察组的97.3%(P<0.05);根据超声的类型可分为未破裂型、早期流产型、破裂型、陈旧型,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的有31例,保守治疗的有18例,腹腔镜治疗的有24例,其中保守治疗成功的患者有8例(44.4%),保守治疗失败改成手术治疗的患者有7例(38.9%)(其中改为开腹手术治疗的有3例,改为腹腔镜治疗的有4例).结论 对宫外孕早期诊断行彩超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并且可以根据其超声的类型,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减少治疗的盲目性.

    作者:侯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ESD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采用ESD进行治疗的13例上消化道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选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进行治疗的12例上消化道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通过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而完全切除率对比显示,研究组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上消化道病变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张永;徐敏;朱艺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及药理分析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及药理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双盲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则加用美托洛尔,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其他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占优(P<0.05),另在超声指标、血压和心率上,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将美托洛尔加入到常规抗心衰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各种症状,效果确切.

    作者:吴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治疗价值初评

    目的 评价分析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治疗价值.方法 纳入研究的对象均为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共计74例,使用随机对照平均法将其分成相等例数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7例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试验组37例患者联合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奥氮平治疗,治疗前后使用汉密尔顿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和精神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HAMD评分和BPRS评分均下降,其中治疗后试验组各指标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4.6%)和对照组(75.7%)相比明显要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效果确切.

    作者:李国宁;张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应用不翻瓣技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应用不翻瓣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84例接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的患者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前者以常规翻瓣方式进行手术,后者则以不翻瓣方式进行手术,以红色美学指数(PES)、牙槽骨吸收水平等为标准对两组修复效果进行评析.结果 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研究组的PES指数均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的牙槽骨吸收量均明显更少(P<0.05).结论 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应用不翻瓣技术可显著提升修复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牛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消乳散结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的动物学药理作用和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以己烯雌酚和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逍遥丸组(B组)、三苯氧胺组(C组)、消乳散结高剂量组(D组)、中剂量组(E组)以及低剂量组(F组),每组10只.分别以生理盐水、逍遥丸(200 mg/kg)、三苯氧胺(0.5 mg/kg)、消乳散结胶囊(200 mg/kg、100 mg/kg、50 mg/kg)灌胃处理.30 d后观察实验大鼠乳头大小和性激素水平,病理切片光镜下分析乳腺变化,免疫组化法分析雌激素受体改变.结果 B~F组大鼠乳头直径和高度较前显著减小(P<0.05),雌激素和泌乳素降低(P<0.05),孕激素升高(P<0.05),其中以E、F组改变为显著(P<0.05).E、F组乳腺病理改变以及雌激素受体变化显著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 消乳散结胶囊可调节性激素水平、抑制雌激素受体,对大鼠乳腺增生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毛宁;邱春丽;王茂;穆美玲;马海龙;代引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24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钢板内固定法,试验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术后关节恢复优良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80.65%).以上数据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法,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陈军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及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化脓性脑膜炎的新生儿20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100例为同期我院健康新生儿.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研究组患儿预后,死亡者与未死亡者临床资料等.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中上智能27例,中等智能73例.后遗症者8例,其中3例表现为神经心理发育落后,5例表现为运动障碍.研究组中死亡者与未死亡者早产、低体重、就诊时间小于1 d、热峰大于39℃、拒奶、反应差、嗜睡、抽搐、惊厥、烦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死亡者与未死亡者在白细胞异常、血培养阳性、潘氏试验阳性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营养药物用药、地塞米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可能与抽搐、惊厥、烦躁有关.

    作者:文艺;唐成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

    目的 探析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 抽取2012年前500份病例医嘱,此期间未进行药学干预,设为对照组,另抽取2013年后500份病例医嘱,此期间均进行药学干预,设为研究组,两组均涉及妇科、儿科、外科、内科等科室患者,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遴选药品不当、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给药、无适应证给药方面的情况及患者服药依从性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遴选药品不当0.4%、用法用量不当0.4%、重复给药0.4%、无适应证给药0.4%、抗菌药物使用率2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服药依从性89.0%、不良反应发生率21.6%,与对照组76.4%、35.6%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显著,明显改善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蒋剑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西那卡塞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西那卡塞在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8例血液透析治疗后SHP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磷结合剂、维生素D类似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那卡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钙均显著升高(P<0.05),血磷、碱性磷酸酶(AL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甲状旁腺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那卡塞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后SHPT患者具有理想疗效,能够显著降低血磷、ALP、iPTH水平,同时缩小甲状旁腺体积,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卫燕东;赵怡蕊;朱玲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