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

李颖

关键词:混合感染, 需氧菌性阴道炎, 临床特征
摘要:目的 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120例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患者和80例未进行过妇科检查女性,对所有患者进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和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对相关患者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滴虫性阴道炎和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炎的胺试验是阳性,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pH>4.5,清洁度都在Ⅲ~Ⅳ之间.结论 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特异性较少,建议多进行几种阴道炎的检查,提高临床诊断率.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与进展

    在临床儿科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占所有疾病的65%,其发病原因与腺病毒感染有关,发病后多以发热、咽喉红肿疼痛及眼结膜炎为主要特征.目前临床应用中药制剂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咽结合膜热进行治疗,且疗效明显,不仅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患儿各类不适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本研究对引发小儿咽结合膜热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热毒宁注射液的功效、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日后临床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单纯性用药与联合用药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对单纯性用药与联合用药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冠心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单纯组采用单纯性用药,联合组采用联合用药.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正常时间、出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 联合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组(P<0.05);联合组心电图正常时间、出院时间短于单纯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联合用药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优于单纯性用药,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阿吉拉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某院2016年上半年门急诊处方点评及分析

    目的 分析2016年上半年某院门急诊处方情况.方法 对2016年上半年某院的门急诊处方进行收集和分析,并通过相关数据对其进行点评.结果 某院在2016年上半年,门急诊处方数量27652张,基本药物使用16854张,使用率60.95%.注射药物数量5387张,使用率19.48%.抗菌药物使用数量为9635张,使用率34.84%.单张处方的平均价格91.58元,处方平均使用药物种类为3.15种.不合理处方数量1007张,不合理率3.64%.主要表现在超说明书用药、无指征用药和不合理联合用药.结论 2016年上半年某院门急诊处方情况较好,但仍有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作者:吉别克·努尔孜汗;马佳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持续改进工作模式降低药品报损率的分析

    目的 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品报损导致的资源及经济损失.方法 持续改变传统工作模式,以降低药品损失,在PIVAS运行期间,分析药品报损的原因,改变传统的配置模式,采用科学药库管理模式,分析与比较药品报损率、细胞毒类药品报损率、各环节药品报损率.结果 药品报损金额与报损率均较改进PIVAS工作模式前大幅度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持续改进PIVAS工作模式,能有效降低药品报损率,减少PIVAS由于药品管理不当导致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成本流失.

    作者:王娟娟;李丽;刘永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中医药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3年6月~2016年6月实施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15例单纯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上中医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结肠镜检测,观察组患者的糜烂、水肿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加上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

    作者:黄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若治疗不及时,其继发的顽固性颅内压增高使用常规药物或物理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去骨瓣减压术不仅可将颅内压显著降低,同时还是能使脑灌注压、氧分压得以提高.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BDC)是对传统去骨瓣减压术的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其对颅内压增高特别是治疗难度大的颅脑损伤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治疗价值.但目前临床方面对BDC的具体适应证、常见并发症及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预后等还存在很大的争议.

    作者:李长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对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

    目的 探究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将其分为子宫腺肌病组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组,每组44例患者,两组患者都在确认没有相关的禁忌证后安放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子宫腺肌病组患者放置后的第3个月和第12个月的子宫体积、月经量以及痛经评分都明显低于放置之前,并且放置第12个月的子宫体积、月经量以及痛经评分明显要低于放置后第3个月的,效果比较显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组患者放置后的第3个月和第12个月的月经天数明显低于放置之前,并且放置第12个月的月经天数明显要低于放置后第3个月,月经周期也得到更好的调整,效果比较显著.子宫腺肌病组发生带环后点滴出血3例,功能型卵巢囊肿1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组发生阴道干涩1例,带环后点滴出血1例,此外没有发现其他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子宫腺肌病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子宫体积、月经量以及月经天数,调整月经周期,减轻痛经症状.

    作者:李婕;夏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对照组48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52例,该组患者在基础常规治疗外加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24 h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改善程度强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可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董建国;王明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环丙沙星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目的 对环丙沙星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环丙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12月~2016年4月环丙沙星不良反应报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0例环丙沙星不良反应患者中,男66例,女44例,10~30岁患者有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31~50岁的患者有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51~70岁患者有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大于70岁的患者有25例,男12例,女13例.ADR累及系统和器官中,其中皮肤及附件的受到损伤的几率高,其次为用药部位.在严重不良反应中,过敏性休克有2例,因支气管肺炎而使用环丙沙星造成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有1例,另1例为治疗感染在给药.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有1例,在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 在临床上可能会因为用药不合理从而导致发生不良反应,故在服用环丙沙星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方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血脂生化指标变化的意义探讨

    目的 探究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血脂生化指标变化意义.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抽取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抽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的肝功能(GGT、ALT、AST、TBiL)、血脂(HDL-C、TC、TG)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GGT、ALT、AST、TBiL指标均比对照组高,研究组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功能及血脂的检测可以为临床医师评估脂肪肝患者的病情提供科学依据,对患者后期的治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妍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孕期体重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孕妇孕期体重情况与妊娠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探讨孕期体重控制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院体检、就诊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分为2组:10 kg<体重变化<15 kg的孕妇分至正常体重增长组,15 kg<体重变化<25 kg的孕妇分至高体重增长组.通过比较不同孕期增长体重孕妇一般情况、妊娠期并发症、妊娠结局中孕妇情况和胎儿情况的差异,对孕期体重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 正常体重增长组孕周平均(39.74±0.91)周,高体重增长组孕周平均(39.81±0.89)周,孕期体重变化与孕周不存在相关性.正常体重增长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显著低于高体重增长组(P<0.05).正常体重增长组发生剖宫产、产程阻滞、产后出血的概率分别为10.1%、3.5%、5.8%,与高体重增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重增长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发生率显著低于高体重增长组(P<0.05).结论 孕妇在孕期体重增长过高,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增加,妊娠结局中剖宫产、产程阻滞、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的发生率也增加.

    作者:余丽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抗NMDA受体脑炎研究进展分析

    目的 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研究进展.方法 从抗NMDA受体脑炎流行趋势、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检查方法、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近年抗NMDA受体脑炎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提高医生对该病的认知.结果 抗NMDA受体脑炎发病率较高、症状复杂且无特异性,根据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手段,可对疾病作出准确鉴别诊断,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结论 对抗NMDA受体脑炎发病机制、特点及检查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可提高医生对疾病的认知,有助于疾病鉴别诊断及治疗.

    作者:赵玉;王义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分析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开腹、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肠胃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在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48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4例,给予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24例,则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胃肠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李积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雷贝拉唑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服用雷贝拉唑钠和莫沙必利,对照组服用法莫替丁和西沙必利.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和4周后的症状变化以及4周后内镜下食管黏膜病损变化显示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雷贝拉唑钠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其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作者:张杰;孙彦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益生菌联合0.9%氯化钠溶液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0.9%氯化钠溶液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菏泽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腹泻患儿96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并口服蒙脱石散;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益生菌联合0.9%氯化钠溶液灌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腹泻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83.33%(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且无肝肾功能及血象异常情况.结论 益生菌联合0.9%氯化钠溶液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

    作者:陈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78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来院就诊的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行负压封闭引流术,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生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三黄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组间各炎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药物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血沉(ESR)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能有效缓解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局部压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少病原菌的进一步滋生,降低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伤口的愈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小儿哮喘患儿100例.将上述100例小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50例和联合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比较:①小儿哮喘治疗效果;②出院时间、医疗费用、副作用;③干预前和干预后患儿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联合组较之常规组小儿哮喘治疗效果更高(P<0.05);②联合组较之常规组出院时间更短,医疗费用更低(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③干预前两组临床生化指标相似(P>0.05);干预后联合组较之常规组临床生化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何素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控制对策

    目的 探讨中药材、中药饮片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分析中药材储存过程中以及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提出相对应的质量控制对策,以加强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监管力度.结果 在控制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过程中,除对药材种植、采集、储存、炮制以及加工生产等环节给予高度重视外,还应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机制,提升验收人员的鉴别与鉴定能力及提高加工生产人员的专业水平与岗位技能等综合素质,进而为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以促进中药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结论 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控制,对保障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及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王根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比较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临床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某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0例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以动态随机划分为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以及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甲状腺功能各指标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各指标数据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恩替卡韦应用于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治疗中,能有效改善肝功能、甲状腺功能.

    作者:胡蕾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强化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按常规方案行健康教育,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按强化方案予以健康教育,为观察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2周的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强化健康教育取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等指标相较于教育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强化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盛建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