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国;王明军
目的 研究氨甲环酸(TXA)在膝关节置换术中更合适的给药途径,以获得更佳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取近两年来在本院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根据氨甲环酸的不同给药方式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通过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止血,B组局部注入氨甲环酸止血.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Hb.术后1周内对比是否有血栓出现.结果 对比总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B组均明显少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中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Hb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两组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结论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TXA效果优于静脉滴注,安全可靠.
作者:王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手部深度烧伤经早期整形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72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36)行延期整形修复治疗和观察组(n=36)行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部外观和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发症和愈合情况.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的手部外观和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VAS评分和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可以迅速促进手部外观和功能的恢复,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并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崔庆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利福喷丁和利福平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88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吡嗪酰胺、异烟肼以及乙胺丁醇进行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利福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利福喷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相应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孔洞闭合率(63.33%),痰涂片转阴率(90.91%)以及病灶吸收率(90.91%)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应用利福喷丁进行治疗的疗效优于利福平,且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曹志亮;史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按常规方案行健康教育,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按强化方案予以健康教育,为观察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2周的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强化健康教育取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等指标相较于教育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强化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盛建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120例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患者和80例未进行过妇科检查女性,对所有患者进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和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对相关患者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滴虫性阴道炎和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炎的胺试验是阳性,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pH>4.5,清洁度都在Ⅲ~Ⅳ之间.结论 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特异性较少,建议多进行几种阴道炎的检查,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对救治颅脑外伤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7例急诊颅脑外伤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再选取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7例急诊颅脑外伤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救治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远期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以及受伤到手术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死亡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结果表明,两组患者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ADL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急诊绿色通道可有效缩短颅脑外伤患者的救治时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且预后效果较好,患者远期生活质量较高.
作者:丁高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3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本次研究选择的132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常规组66例患者予以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治疗,研究组66例患者,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92.42%vs.78.79%),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腹泻积分、腹痛积分、日均排便频率、大便性状异常率均得到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对比治疗之前,两组治疗后,血清IL-6以及TNF-a水平得到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 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予以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方案,疗效突出,安全可靠.
作者:陈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0.9%氯化钠溶液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菏泽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腹泻患儿96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并口服蒙脱石散;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益生菌联合0.9%氯化钠溶液灌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腹泻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83.33%(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且无肝肾功能及血象异常情况.结论 益生菌联合0.9%氯化钠溶液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
作者:陈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品报损导致的资源及经济损失.方法 持续改变传统工作模式,以降低药品损失,在PIVAS运行期间,分析药品报损的原因,改变传统的配置模式,采用科学药库管理模式,分析与比较药品报损率、细胞毒类药品报损率、各环节药品报损率.结果 药品报损金额与报损率均较改进PIVAS工作模式前大幅度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持续改进PIVAS工作模式,能有效降低药品报损率,减少PIVAS由于药品管理不当导致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成本流失.
作者:王娟娟;李丽;刘永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小儿哮喘患儿100例.将上述100例小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50例和联合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比较:①小儿哮喘治疗效果;②出院时间、医疗费用、副作用;③干预前和干预后患儿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联合组较之常规组小儿哮喘治疗效果更高(P<0.05);②联合组较之常规组出院时间更短,医疗费用更低(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③干预前两组临床生化指标相似(P>0.05);干预后联合组较之常规组临床生化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何素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ACS患者PCI术中出现无复流、慢血流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实施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硝酸甘油,5 min后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血流速度,观察术中TIMI血流分级、cTFC计帧、低血压发生率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TIMI血流3级比例低于观察组,而cTFC计帧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能有效改善ACS患者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疗效明确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董孟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葛根素在冠心病辅助治疗中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其起效机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从2015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以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截止2016年6月,共入选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治疗组各入组4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葛根素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葛根素注射液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组内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TG、LDL-C、BNP、CRP、IL-6、SBP、HR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主要为腹胀、发热,随着时间推移,均消失.结论 葛根素药理学作用十分全面,可调脂、抗炎、调节免疫、降压、控制心率,但也存在不良反应,尽管多数反应较轻,可自行消失.
作者:刘青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对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院治疗的狼疮性肾炎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狼疮性肾炎患者单一使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尿蛋白(UP)、血沉(ESR)、血清肌酐(Scr)水平、血红蛋白(Hb)、补体C3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显著优于对照组(76.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UP、ESR、S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Hb以及C3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泼尼松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狼疮性肾炎患者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效果更为可观.
作者:丛钢;夏春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Nesfatin-1是一种下丘脑神经肽,大量研究发现其在中枢和外周均广泛分布且功能多样,不仅能显著抑制摄食,在糖代谢、睡眠、认知、情绪等重要功能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雄激素表现为特征,是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常见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全身多系统内分泌代谢紊乱的症候群,更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等的代谢异常,心态上也易产生烦躁不安,甚至抑郁和抵触的心理.现今一般认为Nesfatin-1在PCOS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美艳;劳凯雪;王雁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妇女10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期非妊娠期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观察受试者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对受试者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病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4水平(82.2±3.5)ng/mL;FT4水平(9.2±0.6)p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疾病患病率高,检测结果一定程度上反应疾病情况,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张明;孙冰;曹锦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0例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脊柱功能的影响.结果 手术后3个月,患者椎体前缘压缩比、后凸Cobb角较手术前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神经功能分级较手术前明显提高,E分级达到24例.结论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效果佳,脊柱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世栋;李浩然;赵玲;赵宝辉;王恒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重型颅脑损伤若治疗不及时,其继发的顽固性颅内压增高使用常规药物或物理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去骨瓣减压术不仅可将颅内压显著降低,同时还是能使脑灌注压、氧分压得以提高.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BDC)是对传统去骨瓣减压术的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其对颅内压增高特别是治疗难度大的颅脑损伤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治疗价值.但目前临床方面对BDC的具体适应证、常见并发症及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预后等还存在很大的争议.
作者:李长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中医辨证分型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进展的影响,并试探血压进展程度与初始血压水平、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初诊为高血压前期组受试者200例,其中肝火亢盛型52例,阴虚阳亢型48例,痰湿壅盛型51例,阴阳两虚型49例,同时纳入理想血压健康体检组受试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上述受试者初始24 h动态血压水平,连续随访3年后再次测试其24 h动态血压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高血压前期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高血压前期组进展为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肝火亢盛型受试者血压进展程度水平高于其他3个证型(P<0.05),其他3个证型经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高血压前期组中,受试者进展成为临床高血压的发生率与体重指数、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具有相关性,与年龄、舒张压无相关性.在对照组中受试者进展成为临床高血压病的发生率与年龄、体重指数、初始血压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①高血压前期组较理想血压组的临床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更高,同时与年龄、体重指数、初始血压水平呈正相关,因此早期、及时的干预,特别是对高龄、肥胖、血压较高人群有效的随访治疗对减少临床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②肝火亢盛型受试者血压进展程度高于其他3个证型,说明中医辨证分型可作为判断高血压前期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刘振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维生素C分散片的制备工艺,以扩大阿司匹林维生素C在临床的使用范围.方法 以交联聚乙烯比咯烷酮(PVPP)、微晶纤维素和乳糖比例、30%乙醇为因素和以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运用L9(34)正交实验方法对阿司匹林维生素C分散片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对终的制备工艺方法从成品率、含量、崩解时限和稳定性方面进行方法验证.结果 阿司匹林维生素C分散片的佳制备工艺为:PVPP的量为15%,乳糖和微晶纤维素的比例为2:1,30%乙醇的量为35%.方法验证结果符合药典要求.结论 该方法符合药典要求,简单易操作,适合大规模生产.
作者:吴孙志;林良惠;林晓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研究进展.方法 从抗NMDA受体脑炎流行趋势、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检查方法、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近年抗NMDA受体脑炎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提高医生对该病的认知.结果 抗NMDA受体脑炎发病率较高、症状复杂且无特异性,根据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手段,可对疾病作出准确鉴别诊断,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结论 对抗NMDA受体脑炎发病机制、特点及检查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可提高医生对疾病的认知,有助于疾病鉴别诊断及治疗.
作者:赵玉;王义义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