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伟;王文昌;张焕虎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随机收治中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32例(治疗组),与同期单纯西药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比对照组的8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刘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且观察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科室接收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共50例,在接受常规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进行治疗;治疗组共50例,在接受常规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脑蛋白水解物联合进行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分析,且详细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BI评分均较治疗前与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月古;陈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动脉瘤患者分为两组,开颅夹闭组采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治疗;血管栓塞组则给予血管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动脉瘤治疗效果、术后肺部感染、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血管栓塞组动脉瘤治疗效果和开颅夹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栓塞组术后肺部感染、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开颅夹闭组,血管栓塞组患者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均明显优于开颅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确切,但创伤比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康复时间延长,在术中细心操作和术后强化护理的情况下仍可作为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进行应用.
作者:苏松;罗选荣;杨云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收治的84例重症肺炎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阶梯组,各42例,常规组应用抗生素常规治疗,阶梯组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阶梯组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78.6%,阶梯组的总有效率为92.9%,阶梯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阶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阶梯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情况少.
作者:王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采用小切口手术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将90例来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行传统切口手术的为对照组,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相比于对照组的84.4%显著升高(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肛门排气、住院等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阑尾炎患者展开小切口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手术操作简便,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合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及使用.
作者:范丰栋;高兆彩;尉淑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盐酸氯环利嗪乳膏对新生儿皮炎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皮炎湿疹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氯氟舒松膏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氯环利嗪乳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新生儿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对新生儿各类皮炎湿疹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46/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新生儿各种临床症状评分得到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氯环利嗪乳膏治疗新生儿皮炎湿疹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体征,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刘峰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采取伊马替尼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92例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CML患者,分为加速期12例,慢性期65例,急变期15例,均给予伊马替尼治疗,观察治疗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CHR、MCyR、CCy以及CMoR,以慢性期高,急性期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各临床分期患者1、3、5年OS率、PFS率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其中以慢性期高,其次为加速期、急变期.结论 对于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能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获得较高的细胞遗传学和血液学缓解率,但对于急变期和加速期患者疗效较差.
作者:师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性与预后.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银杏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应用甲强龙治疗;银杏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超氧化物歧化酶、气导纯音听阈、血栓素B2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银杏叶组患者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银杏叶组纤维蛋白原、超氧化物歧化酶、气导纯音听阈、血栓素B2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均比较轻微.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性高,可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和听力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时文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PDCA循环和精益管理在基层医院药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5年7月~2016年6月30000份药学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2016年1月~2016年6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10000份药学资料归为A组,将2016年7月~2016年12月采用精益管理的10000份药学资料归为B组,将2015年7月~2015年12月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的10000份药学资料归为C组.结果 A、B组患者的发药差错率、用药错误发生率、候药时间、退药次数均低于C组,药学服务满意度评分均高于C组,但A、B组患者的发药差错率、用药错误发生率、候药时间和退药次数、药学服务满意度评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和精益管理在基层医院药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管理模式好.
作者:姜云达;岳德永;杨忠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入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均优势较大,总有效率87.50%,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冯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脑梗死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治疗的疗效.方法 以2016年1月~2016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72例脑梗死病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对照法,将72例病例分成研究与对照两组,每组36例.研究组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临床疗效与ADL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ADL评分为(78.95±12.36)分,对照组为(62.49±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0.12±2.27)分vs.(17.84±3.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加用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信鹏;吴保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万古霉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呼吸内科治疗的82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肾功能及炎症改善水平、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较对照组的75.61%明显提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WBC、CRP、ALT、AST、BUN、Cr明显较对照组改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效果优于万古霉素,能够有效改善炎症水平,提高肝肾功能水平,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顾佳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人工流产术是指因意外妊娠、疾病等原因而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方法.无痛人工流产术其优势在于能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无痛的治疗环境,大程度降低手术引起的疼痛及生理心理上的不适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人流方式.但因此而导致的术后宫腔和宫颈粘连问题较为突出,属于远期并发症的一种,对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正常生殖功能等造成影响.因而,做好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宫腔和宫颈粘连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就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宫腔和宫颈粘连的药物防治方法 、效果等进行综述.
作者:刘双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当归中的多糖含量.方法 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当归多糖的含量.结果 以葡萄糖为对照品,回归方程为Y=0.0469X-0.2458(R2=0.9994),在8.16~20.4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单糖加样回收率试验RSD=0.28%,总糖加样回收率试验RSD=0.29%;样品中单糖约占6%,总糖约占20%,总多糖约占14%.结论 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当归多糖的含量,佳用量为2 mL,反应时间为4 min;该法操作简便,测定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当归多糖.
作者:欧能奉;丘亮日;温颖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各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为了探索零售连锁药店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发展,笔者对广州地区主要的连锁药店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笔者认为药店走电商之路是必然,但目前条件尚未成熟.连锁药店应该在实行差异化营销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网络营销,为互联网+医药电子商务发展之路做充分准备.
作者:伍雪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儿童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取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基础治疗方案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研究组加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尿白三烯、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免疫球蛋白水平和服用药物期间哮喘急性发作次数.观察两组哮喘并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尿白三烯、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服用药物期间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分别为(1.6±0.5)次、(3.9±1.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哮喘并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0%、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儿童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能够减少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机体抵抗力.
作者:肖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量输血患者血小板、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接受过治疗的大量出血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其输血前后的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前后比较,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输血后相比于输血前有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压积(Hct)经输血后相比之输血前有明显提高(P<0.05),而输血后凝血功能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之输血前相比有较为明显的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量输血患者在经过输血后,血小板计数有明显降低,同时凝血功能时间延长,可以预防血栓以及出血事件再次发生.
作者:刘如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研究单纯修补术联合术后药物使用对急性胃穿孔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8月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共40例为研究对象,试验组给予单纯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大部分切除联合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肛门排气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Visick评分分级即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胃穿孔患者给予单纯修补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梁廷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及分析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药学服务干预的临床价值,且观察其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血糖控制效果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内科病房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患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服务,即只向患者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研究组给予药学服务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对两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水平与干预前、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药学服务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两种核磁共振检查手段对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责任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35例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实施常规MRI及MRA检查,而后按照梗死区解剖学血管支配,实施HRMRI检查,比较HRMRI、MRA识别载体血管狭窄情况、评估狭窄程度的价值.结果 与MRA相比,HRMRI测得的载体血管狭窄程度更高,且可显示管径细小的豆纹动脉并更接近实际;HRMRI显示斑块位置及穿支血管能力优于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确诊结果为金标准,MRA判断穿支动脉载体血管的准确率为51.52%,低于HRMRI的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MRI判断穿支动脉载体血管狭窄程度的灵敏度为97.06%(33/34).结论 HRMRI可显示穿支动脉自身管径和开口受累情况,且判断血管狭窄、狭窄程度的价值高于MRA,为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责任血管的无创评估提供了可靠参考.
作者:杨建忠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