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生;温琦
目的:观察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36例,其中急性软组织损伤45例,慢性软组织损伤91例;对照组120例,其中急性软组织损伤42例,慢性软组纵损伤78例.观察组给予奇正消痛贴膏治疗;对照组给予跌打镇痛药膏治疗,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急性和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7.5%.结论:奇正消痛贴膏对软组织损伤有很好的消肿止痛作用,与同类药物相比,起效迅速,效果明显.
作者:谭世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根据皮肤生理特性合理外用消痛贴膏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15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和特征调整消痛贴膏的贴敷时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肿痛、压痛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基本痊愈92人,占61.33%,好转50人,占33.33%,未愈8人,占5.34%.结论:临床操作者应熟悉皮肤的吸收作用,因人而异合理外敷药物,调整外敷时间,能获得理想疗效.
作者:林福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与拉米呋啶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抗病毒的疗效.方法:慢性乙肝237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采用干扰素与拉米呋啶联合治疗.对照组用一般保肝、对症及干扰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对比较,HBV-DNA阴转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P<0.05).结论:干扰素联系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肝HBV-DNA阴转率明显升高,可使大多数患者长时间维持HBV-DNA阴性、肝功能改善,病情稳定.
作者:段慧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177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静滴,8 ml/次,每日一次,治疗时间短10天,长20d,平均16 d.结果:疗效明显者151例,良好疗效者17例,无明显疗效者9例,总有效率94.9%.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症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静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明显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不同的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和锻炼方法对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05年10月~2009年3月广东省博罗县园洲镇卫生院骨科收治的明显移化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60例,均行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根据术后功能锻炼情况分为两组:4 w炼组81例,1 w炼组79例:4 w组于术后4 w去除石膏固定,进行肘关节锻炼.1 w炼组于术后1 w换石膏,改肘关节由90°变为135°石膏再制动1w开始锻炼.所有患者均锻炼至术后3个月.随访6个月,评价患儿肘关节功能.结果:①ROM肘功能评价:1周锻炼组79例,显效68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显效率86.1%,4岗锻炼组81例,显效40例,有效38例,无效3例,显效率4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②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章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实施早期动静结合功能锻炼对患者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是有益的,且不存在非安全性问题.
作者:朱小平;叶国强;姚晓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水平,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和训练信心,对生活质起重要作用.方法:对偏瘫患者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肢体功能锻炼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掌握有关疾病功能锻炼的要领,使肢体功能大限度的恢复.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健康宦教,预防脑卒中患者致残帮助达到或保持大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郑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强化中老年脑出血病人护理体会.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98例中老年脑出血患者精心实施的系列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头痛症状减轻,42例头痛症状消失,均学会了摆放瘫痪肢体的方法,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能以非语言沟通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知道引起受伤的危险因素,未发生意外.结论:对中老年脑出血患者强化系列护理措施,挽救了患者生命,减少了神经功能残废程度,降低了复发率,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作者:刘秀杰;张吉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呋塞米合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联合应用硝酸甘油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呋塞米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共33例,对照组32例作比较,疗程7 d,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在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呋塞米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周承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奇正消痛贴膏根据传统的藏医药系统结合临床使用经验研制而成,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我们将其运用临床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苗峻;吴娈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NYHA Ⅱ~Ⅳ级DCM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卡托普利12.5 mg/d,渐加量至50~75 mg/d和卡维地洛2.5 mg/d,渐加量至10 mg/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60 ml加5%GS150 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5 d为一疗程,共用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0%和6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每分钟排血量(CO)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和卡维地洛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左心室收缩功能,增强了治疗作用,减少副作用达到了协同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
作者:胡凤梅;卜法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环氧合酶2(COX-2)在非小细胞肺痛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Survivin、COX-2在正常肺组织(20例)和NSCLC(43例)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Survivin、COX-2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Sur-vivin、COX-2在正常肺组织中无表达,NSCLC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67.4%(29/43)、COX-2为55.8%(24/43),与正常肺组织相比,P均<0.01.有淋巴结转移、Ⅱ~Ⅲ期NSCLC中Survivin、COX-2的表达明显高十无淋巴结转移和Ⅰ期NSCLC(P均<0.01).Survivin、COX-2的高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结论:Survivin、COX-2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与NSCLC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可做为恶性程度以及预后的一个指标.
作者:易征;张美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小儿热性惊厥的正确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小儿热性惊厥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临床护理.结果:36例患儿均治愈,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病例.结论: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婴幼儿,系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所致,常引起窒息、外伤.因此临床及时进行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高热、皮肤护理和安全防护,供给足够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对痊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舒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应用青鹏膏剂、红外线、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87例,其中观察组59例,联合使用青鹏膏剂、红外线、推拿;对照组28例,单纯使用超短波.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使用青鹏膏剂、红外线、推拿治疗肩周炎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祁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脑血栓是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之一,而吞咽功能障碍足脑卒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导致患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常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以往的鼻导管进食给吞咽障碍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且进食成分单一,常造成电解质紊乱、脱水及营养不良.因此,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及时进行训练,尽快恢复其进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蹇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GSS评分在6~8分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均予常规处理及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为65.00%;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可明显缩短意识恢复时间,有显著促醒作用.
作者:易磊;易超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由于老年人的衰老变化和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特点,加之目前老年患者用药频率和剂量都有增加趋势,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比中年人有所上升.因此,在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方面,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作者:李凤玲;石玉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冠心病、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大多数高血压病病人需长期服药治疗,而且相当多的病人需终身服药[1].所以指导高血压病人合理用药大有意义.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奇正消痛贴膏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从2001年~2008年,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采用奇正消痛贴膏和封闭的方法治疗跟痛症93例足,男32例,女61例,跟痛症分为4型,设封闭治疗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在治疗3种类型的跟痛症上,治疗一疗程后和随访半年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两组治疗Ⅰ型跟痛症疗效差异上:近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Ⅱ型跟痛症疗效差异上:近期和远期随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Ⅲ型跟痛症疗效差异上:近期和远期随访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奇正治疗纺织工人跟痛症在近期和远期都能取得好的疗效,尤其在Ⅰ型(跖筋膜炎型)的远期随访和Ⅱ型(骨内压增高型)治疗奇正治疗组明显优于封闭组.
作者:季程;赵伟儿;惠明大;方煜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资料与方法患者,男,42岁,某部干部.因腰部、左髋部疼痛2月余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听诊未发现异常,肝脾末触及,腹部未扪及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腹水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腰3棘突及椎体左侧压痛,叩击痛,无放射痛;左髋关节活动稍受限,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作者:陈红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下注射血凝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血凝酶组和肾上腺素组,每组25例,行内镜下注射治疗,在出血部位及血管周围多点注射,每点0.5~1.0 ml,直至出血停止.结果:两组注射后即刻止血率均为100%.血凝酶组24小时止血率为96.7%(29/30),肾上腺素组为90.0%(27/3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凝酶组24小时再出血1例(Ⅱa型),肾上腺素组24 h冉出血3例(Ⅰb型1例、Ⅱa型2例),均经内镜下联合治疗出血停止.结论:内镜下黏膜下注射血凝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止血效果显著的治疗措施.
作者:高飞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