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征;张美平
目的:探讨外用青鹏膏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口服药和物理治疗,实验组除应用口服药和物理治疗外再应用青鹏膏剂外涂膝关节患处,通过6个月随访对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和活动度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95.9%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度明显好转,无并发症出现,对照组88.0%的患者疼痛和关节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外用青鹏膏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涛;程远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奇正消痛贴膏对颈推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72例确诊为上述疾病的患者,于患处贴用奇正消痛贴膏,1次/日,持续5日,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等不适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入选的172患者除对照组1例因局部皮肤红肿明显,中断治疗外,其余全部完成疗程.治疗组治疗后疼痛不适等症状明显减轻,身体功能显著改善,对颈推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3.4%和92%.结论:奇正消痛贴膏治疗颈推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胡英华;毕玉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妇产科产妇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病例,及时、有效、正确的诊断与处理,使产妇脱离危险、母子健康半安是每位妇产科工作人员的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本文就该症状紧急处理方式方法做以简介.
作者:臧艳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护士对出院儿童患者行家庭随访(简称家访)的经验体会.方法:对出院儿章患者进行家访,并对某1个月50例进行家访过的小患者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儿童患者的依从性和家长对护十的满意度有较人提高.结论:护理家访有利十提高儿童患者的医从性和家长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吕秀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肱骨近端骨折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对无移位或移位不明显的骨折,保守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对复杂性骨折(Neer[1]分类3、4部分骨折合并盂肱关节脱位,肱骨头劈裂骨折、高龄和重度骨质疏松肱骨近端三块以上粉碎性骨折)保守治疗常遗留肩关节僵硬、骨不连和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由于广泛的剥离更进一步破坏了肱骨头的血供,同时由于老年性骨质疏松导致肱骨头侧的螺钉无法牢固固定,术后仍然需要较长时间的外固定,后仍然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谭晓毅;翁湘;杜远立;李宁;陈波;王万宏;梁杰;梁介东;李云;武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奇正消痛贴膏丰要由独一味、姜黄、花椒、水牛角、水柏枝、藏红花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的作用,对于急性闭介性软组织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我科于2009年1月至6月收治急性软组织损伤病人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奇正消痛贴膏与麝香镇痛膏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曹华;董海宾;张勤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09年7月到11月共观察300例,均为门诊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50例,男102例,女48例;年龄小18岁,大60岁;病情分布Ⅰ级70例,Ⅱ级40例,Ⅲ级40例;病种均为急性软组织扭挫伤;病程1~3 d 85例,4~6 d 41例,≥7 d 24例.150例对照组,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小20岁,大50岁;病情分布Ⅰ级72例,Ⅱ级36例,Ⅲ级42例;病种均为急性软组织扭挫伤;病程1~3 d 82例,4~6d46例,≥7d22例.
作者:江焕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基层中医医院治疗股骨头初期坏死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3例运用电针、推拿、熏洗、走罐等中医疗法配合丹郁骨康丸药物联合治疗股骨头初期坏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结果:本组23例治疗时间30 d~9个月;治愈15例、占65.3%,显效5例、占21.7%,有效2例、占8.7%,无效1例、占4.3%;总有效率95.7%.结论:基层中医医院运用电针、推拿、熏洗、走罐等中医疗法配合丹郁骨康丸药物联合治疗股骨头初期坏死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绍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明显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不同的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和锻炼方法对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05年10月~2009年3月广东省博罗县园洲镇卫生院骨科收治的明显移化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60例,均行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根据术后功能锻炼情况分为两组:4 w炼组81例,1 w炼组79例:4 w组于术后4 w去除石膏固定,进行肘关节锻炼.1 w炼组于术后1 w换石膏,改肘关节由90°变为135°石膏再制动1w开始锻炼.所有患者均锻炼至术后3个月.随访6个月,评价患儿肘关节功能.结果:①ROM肘功能评价:1周锻炼组79例,显效68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显效率86.1%,4岗锻炼组81例,显效40例,有效38例,无效3例,显效率4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②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章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实施早期动静结合功能锻炼对患者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是有益的,且不存在非安全性问题.
作者:朱小平;叶国强;姚晓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索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疗法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对12例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留置针穿刺,形成封闭的换血回路,静脉输血及动脉排血均由输血泵控制,使换血过程在封闭的回路中按设定的速度自动进行.结果:换血过程顺利,换血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结论:由输血泵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抢救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于振燕;董荣芝;耿黎霞;吴玉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对此观察青鹏膏剂治疗肩周炎21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10例肩周炎患者,给予奇正青鹏膏每次挤压出5 cm长,每日5次涂抹揉搓,疗程4 w.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210例肩周炎患者后有207例完成四周治疗观察,总有效率92.3%,P<0.05.结论:青鹏膏剂治疗肩周炎方便,副作用少,依从性好.
作者:吕亚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本文主要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因素及剖宫产可能给产妇和胎儿带来的损害,倡导自然分娩.
作者:刘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脑血栓是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之一,而吞咽功能障碍足脑卒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导致患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常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以往的鼻导管进食给吞咽障碍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且进食成分单一,常造成电解质紊乱、脱水及营养不良.因此,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及时进行训练,尽快恢复其进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蹇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0例胎盘早剥的超声图像,确定超声诊断的特征声像图.结果:20例胎盘早剥16例经手术证实,4例保守观察,良性转归.结论:超声检查是唯一评估胎盘早剥的定性准确的无创检查方法,对于临床急诊救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奇正消痛贴膏是西藏宇妥藏药研究所根据减医传统验方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选用西藏高原特有的天然野生药材独一味、水柏枝等药材,应用湿敷剂型及超低温真空脱水冻干技术工艺精心研制而成的纯正藏药,具有较强的强筋骨、散瘀痛、祛风湿、除痿痹的功用.
作者:徐爱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
作者:路红玲;沈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护理语言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摹本重要的工具,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语言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护忠关系的发展.护士是陪伴管理制度的实施者,陪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病房管理质量和陪护率的高低,恰当的语言可以增进彼此的沟通,相互了解,达到心理上的融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粗暴生硬刺激性的语言往往是导致护患冲突的原因.本文就护士语言沟通与儿科陪伴管理作一探讨.
作者:栾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NYHA Ⅱ~Ⅳ级DCM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卡托普利12.5 mg/d,渐加量至50~75 mg/d和卡维地洛2.5 mg/d,渐加量至10 mg/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60 ml加5%GS150 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5 d为一疗程,共用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0%和6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每分钟排血量(CO)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和卡维地洛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左心室收缩功能,增强了治疗作用,减少副作用达到了协同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
作者:胡凤梅;卜法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根据皮肤生理特性合理外用消痛贴膏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15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和特征调整消痛贴膏的贴敷时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肿痛、压痛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基本痊愈92人,占61.33%,好转50人,占33.33%,未愈8人,占5.34%.结论:临床操作者应熟悉皮肤的吸收作用,因人而异合理外敷药物,调整外敷时间,能获得理想疗效.
作者:林福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外疝行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09年4月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术165例(A组),传统疝修补209例(B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切口甲级愈合,随访4~12个月无疝复发.结论:采下腹皮纹横形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