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院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

胡政国;杨悦;侯朋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 使用分析, 用药频度,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抗高血压药所致不良反应情况,了解抗高血压药物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2013年某院门诊口服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均呈上升趋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用量则逐年下降,复方制剂类药物用量逐年上升。结论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总体呈上升趋势,钙离子拮抗剂(CCB)是临床抗高血压的主力药物。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匹多莫德联合健儿清解液预防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联合健儿清解液预防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2例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 A组、B 组、C 组。A 组患儿给予常规止咳化痰,匹多莫德治疗;B 组给予常规止咳化痰,健儿清解液治疗;C 组将匹多莫德和健儿清解液联合应用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再次感染次数及病程观察。结果 A 组的有效率为73%,B 组为64%,C 组为92%,三组患儿有效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三组患儿在1个月内、3个月内、6个月内再次感染次数明显减少(P <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匹多莫德联合健儿清解液预防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小儿反复感染次数,可预防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

    作者:成学俊;梁欢容;马惠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 D-二聚体增高对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 D-二聚体增高对交叉配血结果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 D-二聚体升高老年患者40例,同期 D-二聚体水平正常者40例,取其外周静脉血1.8 mL,测定 D-二聚体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比较不同水平 D-二聚体交叉配血试验次侧和自身对照阳性情况。结果 D-二聚体升高者发生次侧和自身对照阳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 D-二聚体正常者(P <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合并有 D-二聚体升高者,对交叉配血的次侧和自身对照均存在影响,从而导致交叉配血的结果异常,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马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全口义齿疼痛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目的:分析全口义齿疼痛原因,寻求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期间全口义齿疼痛的患者共231例,结合检查结果和病例资料分析全口义齿疼痛原因,根据患者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10例与治疗组121例,对照组调磨疼痛区,治疗组调磨疼痛区、支点和早接触点,缓戴牙1 d,重新排牙;两组均使用浓替硝唑含漱液口腔含漱,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定位明确的义齿疼痛原因包括基托边缘过长或过锐、基托进入组织倒凹、缓冲区缓冲不足、局限性咬合高点,4种疼痛因素构成比依次递减;定位不明确疼痛原因包括垂直距离过高、正中关系错误、咀嚼压力过大、基托不密合,4种疼痛因素构成比依次递减。治疗组积极治疗后疼痛显著缓解率72.7%、总缓解率9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3%和91.8%(P <0.05)。结论全口义齿疼痛表现不同、原因也不尽相同,根据疼痛表现结合病历资料和检查结果明确疼痛原因后,缓戴牙、调磨疼痛区、支点和早接触点,配合浓替硝唑含漱,有显著控制效果。

    作者:杜岳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2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研究、对照两组,给予研究组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 PAN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 PANSS 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同期 PANSS 评分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治疗的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清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盆腔操锻炼联合腹部推拿在慢性盆腔痛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盆腔操锻炼联合腹部推拿对治疗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98例慢性盆腔痛患者,按数字表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盆腔操锻炼联合腹部推拿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治疗7 d 后以及治疗14 d 后的疼痛指数,并在治疗14 d 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疼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入院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 后疼痛有明显缓解(P <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4 d 后观察组疼痛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4 d 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76%(43/4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39%(3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P <0.05)。结论盆腔操锻炼联合腹部推拿能有效改善慢性盆腔痛患者的疼痛程度,疗效满意。

    作者:黄其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短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短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标准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短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变化,以及治疗成功率、餐后2 h 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气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餐后2 h 血糖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 <0.05);两组在治疗成功率和肺功能改善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短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情况看,且安全高效。

    作者:陈海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已经成为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之一,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末环节发挥作用,主要通过其利尿作用达到降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阻断肾上腺外盐皮质激素受体(可位于心脏、脑部或者血管等)发挥调节交感神经张力、血管张力、动脉僵硬度的作用而起降血压的功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以单独用药,也可以和其他降血压药物联用,以提高降压效果,降低高血压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刘宏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奥沙利铂化疗致神经毒性反应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奥沙利铂化疗致患者神经毒性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择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行奥沙利铂化疗患者62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总结因奥沙利铂化疗导致神经毒性反应的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神经毒性反应共50例,其中1度31例,2度12例,3度5例, 4 度 2例,其余12例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本组患者有 2例中途停止化疗,其余60例患者均完成化疗。结论对奥沙利铂化疗中出现神经毒性反应的患者进行对症护理的效果良好,可有效帮助患者完成治疗。

    作者:黄丽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种不同纤维桩用于口腔修复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两种不同的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口腔科124例需义齿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进行治疗。结束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的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的纤维桩治疗后,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6.77%,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8.70%,组间治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3%,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64%,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具有强度高、弹性好的特点,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较可塑纤维桩的治疗效果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少。

    作者:万英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收治6例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其临床资料以及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其具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无患者发生死亡事件;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程度为100%。结论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除了有效的治疗外,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也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更好的保障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左半肝与左肝外叶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左半肝与左肝外叶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根据患者 CT 表现结合术中所见,使用左肝外叶切除或左半肝切除术,对照组则单纯实施左肝外叶切除,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结石残留、术后胆管炎比率,并统计肛门排气时间、出院时间和术后复发时间。结果观察组结石残留率和术后胆管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和出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复发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左侧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结石分布情况选择,切忌单纯采用左肝外叶切除,以减少术后复发率。

    作者:刘锡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产前健康教育在初孕产妇围产期的保健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产前健康教育在孕产妇围产期的保健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进行早孕建册(即孕12周内建立《江苏省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852例初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6例。其中对照组初孕妇予以常规产前检查,研究组初孕妇基于常规产前检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保健效果。结果研究组初孕妇在保健知识掌握程度、产检次数、自然分娩的选择、产程长短、产后出血率以及母乳喂养率等方面和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初孕妇产前保健中,基于常规产前检查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使初孕妇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得到显著提高,能有效缩短产妇产程和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初孕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凌艳如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运用培美曲塞二钠及顺铂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32例,应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效果。结果采用联合治疗方案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37.50%,获益率为68.75%。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疲乏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在治疗后患者的 CA153及 KPS 评分值均发生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方案用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可明显降低相关抗原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良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红;庄志江;胡姗姗;赵冬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并分析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以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 A 组与 B 组,各44例。其中 A 组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B 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周后,A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B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5%,A 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 B 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 B 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均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但阿立哌唑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能更优。

    作者:刘春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留置导尿护理中膀胱冲洗频率的循证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在留置导尿护理中膀胱冲洗频率的循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需行膀胱冲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行循证护理,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冲洗3 d、7 d 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7.8%与86.7%,观察组则分别为93.3%与97.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留置导尿患者行膀胱冲洗时宜使用循证护理,其有效率高,可大幅度降低尿路感染概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俊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浆置换成功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观察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诊治经过。结果患者因头晕,发现下肢瘀斑入院。在外院查血小板极低,紧急转入我院,诊断为低血小板血症,给予输注血小板,但患者渐出现尿血及消化道出血,给予止血、抗感染等治疗,效果不佳。随后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精神症状加重,复查血小板升高后再次下降,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示:粒系以分叶核为主,红系及巨核细胞减少,修正诊断为:TTP。行血浆置换治疗7次,患者终成功获救。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瑞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收诊的胆结石患者共98例,并按不同术式分成两组,将其中40例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其余58例实施腹腔镜结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结局。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长相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观察组要比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结石,对于控制术中出血、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晓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用于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5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共68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疗法,观察组38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参考 Mazur 标准对两组病例的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与不适症状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优良率为92.1%,与对照组的86.7%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更短,不适症状发生率更低,相对于对照组更占优势(P <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脱位运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有突出疗效,能够尽早恢复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并能有效避免发生骨不连、畸形愈合等情况。

    作者:董爱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再出血危险性预测的研究进展

    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gastric varies,简称 EGV)是肝硬化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尤其是首次破裂出血后再出血,具有极高的致死率。本文主要从静脉曲张出血史、肝硬化脾肝体积比、门脉高压、瞬时弹性成像术、内镜治疗后随访的顺应性、出血的控制时间、多层螺旋 CT 成像、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细菌感染、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妍;廖江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臭氧治疗不同类型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与分析臭氧治疗不同类型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240例阴道炎患者,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分为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及混合性阴道炎,每种类型的阴道炎各60例。针对不同类型的阴道炎分成常规药物组及臭氧治疗组,观察与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各个类型阴道炎采用臭氧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且臭氧液治疗在细菌性阴道炎及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中的总有效率更加突出(P <0.05)。结论采用臭氧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较为突出,尤其针对细菌性阴道炎及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林静;李庆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