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霞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肺栓塞病例及生理诊断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院2013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40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和MRI血管造影两种检测方法,对比分析其诊断准确性及其生理诊断意义.结果 多层螺旋CT检测准确率为95.0%,而MRI血管造影检测准确率仅为8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期扫描中,Ⅰ期扫描可从密度上区分肺动脉、静脉及左右心腔,Ⅱ期扫描肺内各血管达到佳强化,观察效果好,Ⅲ期扫描肺实质组织及肺门支气管周围淋巴组织有强化.结论 螺旋CT检测肺栓塞疾病的准确性明显高于MRI检查方法,且在三期增强扫描中主动脉期是主要期程,是诊断疾病的佳时相,对疾病的诊断及继发性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辉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地尔硫?微泵缓慢静脉注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重症监护室(ICU)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按照AECOPD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同时给予地尔硫?微泵缓慢静脉注射,比较两组在治疗72 h后APACHE Ⅱ评分、血气分析、氧合指数、血压、心率、TnI及pro-BNP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入ICU治疗72 h后APACHEII评分、血气分析、氧合指数、pro-BNP及心率、血压均有所改善,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观察组入ICU 72 h后TnI也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泵缓慢静脉注射地尔硫?可有效改善AECOPD重症患者心脏负荷,减轻心肌损伤,改善氧和情况,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赵庆忠;张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行超声乳化手术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超声乳化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视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中央前房深度以及视力均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有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8%,观察组共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进行小梁切除手术联合超声乳化手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眼压,改善患者的视力,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关立鹏;吴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分类与其相关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对2003~2013年收治的50例消化道先天畸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消化道先天畸形主要包括先天性膈疝、肛门闭锁、食道闭锁并支气管瘘、肥厚性幽门狭窄、肠道狭窄或闭锁等,患儿临床表现以呕吐及腹胀为主要表现,先天性膈疝者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结论 通过临床研究详细掌握了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提升早期诊断准确率及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杨爱梅;杨雪艳;左良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铁质性角膜异物处理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于某院进行铁质性角膜异物处理患者600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铁质性角膜异物损伤均已痊愈,患者均未出现因为角膜异物过大、过深或者时间过长,出现角膜穿孔以及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 临床上进行铁质性角膜异物处理时,需要根据患者角膜炎发生时间,是否出现感染等情况,剔除其眼内铁锈,给出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洪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头孢噻肟与头孢唑林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取头孢噻肟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头孢唑林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6.5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中,头孢噻肟治疗方案较头孢唑林更优,不仅疗效更佳,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董燕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应用X线平片与CT影像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的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2004年4月~2014年4月实施手术治疗脊柱爆裂型骨折64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手术前分别给予拍摄X线平片与CT扫描,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技术的诊断结果以及检查耗时.结果 64例患者共发生84处骨折,其中X线平片诊断出骨折发生率为54.76%(46/84),CT扫描诊断出骨折发生率为92.85%(78/84),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平片检查共耗时(2.24±0.64)min,CT检查共耗时(5.28±1.02)min,两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平片技术能够为脊柱爆裂型骨折的发生提供检查基础,针对较难定位且属于细节类别的爆裂型骨折需综合CT影像技术给予深入正确的临床诊断.
作者:许碧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某院骨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评估其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2014年9月~2015年6月骨科手术患者200例,回顾性统计分析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结果 200例患者全部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100%,共使用6类12种;术前2 h内开始用药患者占5.59%,术后用药者占16.20%;手术中首次用药者占45.25%.结论 当前骨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仍存在品种档次高、时机不当、持续用药时间长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作者:孙慧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并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86例,对患者的感染指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共检查出115株病原菌,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在检出的病原菌中G-占多数;临床医师主要采用抗菌药物第2、3代头孢类抗生素.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的细菌耐药性严重,临床医护人员应当重视检测其细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缓解抗感染治疗的压力.
作者:胡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囊内注射结合肌肉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23例)单纯肌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23例)在此基础上结合囊内注射甲氨蝶呤(MTX),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生育功能保存率为91.30%(2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观察组患者的生育功能保存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0,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时采用囊内注射联合肌肉注射甲氨蝶呤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向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一般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进行超声乳化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超声乳化的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分析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在前置胎盘患者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108例前置胎盘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盐酸利托君治疗组(A组)和硫酸镁治疗组(B组),各54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流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保胎成功率、胎儿足月产率以及阴道顺产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对于前置胎盘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利托君的效果较好,能够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保胎成功率,利于产妇和胎儿的健康、.
作者:高玉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输血前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某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728例进行输血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输血前对其血清样本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肝炎病毒抗体(HCV-Ab)、艾滋病抗体(HIV-Ab)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28例患者中,经检测共发现HBsAg阳性样本71例(9.75%,71/728)、HCV-Ab阳性样本9例(1.24%,9/728)、TP-Ab阳性样本12例(1.65%,12/728),未检测出现HIV-Ab阳性样本,样本总检出率为12.64%(92/728).结论 通过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可以为血源性感染疾病的责任判定提供客观依据,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严乐;王晋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医嘱的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输液安全.方法 收集从2011年10月~2012年9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配置的处方,同时统计存在不合理医嘱的处方,并对不合理处分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在特定时间内,存在547例不合理医嘱(占0.07%),主要分类为溶媒选择不当、药物配伍不当、药物剂量不当、给药浓度不当和容器体积不足.结论 药师进行处方审核后,不合理用药现象被更正,提高了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了患者的安全用药.
作者:郑秀桩;李磊;陈小陆;闫佳佳;李敏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某院收治的高血压疾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比较观察组(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与对照组(单纯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观察组的SBP与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疾病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状态,提高治疗有效率,且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颜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或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和注射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经磺脲类降糖药物治疗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磺脲类降糖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50例为研究对象,A组患者给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和注射液(优泌乐25)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B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和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在早、中、晚饭后2 hPBG的控制上优于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P<0.05),而在FBG水平的控制稍逊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和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磺脲类降糖药物继发失效的治疗中,优泌乐2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冯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脑宁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心脑宁组(n=36)及对照组(n=34),对照组仅予常规西药治疗,心脑宁组采用常规西药加心脑宁胶囊治疗,用药30 d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心电图的ST-T改变,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结果 心脑宁组在自觉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善,以及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脑宁胶囊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张焕鑫;赵金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骶骨Ⅱ区骨折侧方、前后、旋转移位情况及其与骶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骶骨Ⅱ区骨折患者84例.压缩骨折57侧,其中伴神经损伤20侧,无神经损伤37侧;分离骨折27侧,其中伴神经损伤10侧,无神经损伤17侧.比较压缩或分离距离、发生骨折前后移位、旋转移位的情况与骶神经损伤的关系.结果 骶骨Ⅱ区压缩骨折患者中,伴神经损伤组的压缩距离明显大于无神经损伤组(P<0.05);伴神经损伤组的前后移位、断端旋转移位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神经损伤组(P<0.05).骶骨Ⅱ区分离骨折患者中,伴神经损伤组与无神经损伤组分离距离、前后移位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损伤组断端旋转移位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神经损伤组(P<0.05).结论 骶骨Ⅱ区压缩骨折的压缩程度与骶神经损伤密切相关,合并前后移位、旋转移位者更易导致神经损伤;分离骨折的分离程度与骶神经损伤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合并旋转移位易引发神经损伤.
作者:陈新宇;杜心如;蒋毅;栾尚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引起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诊治52例进展性脑卒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诊断明确的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52例作为对照病例,比较两组患者有近期感染史、C-反应蛋白、血压水平、血糖水平、高脂血症、吸烟史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52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近期感染史21.53%、C-反应蛋白水平(57.56±12.45)mg/dL、空腹血糖水平(9.30±1.18)mmol/L、高脂血症82.69%、吸烟史59.62%,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5.77%、C-反应蛋白水平(38.32±10.18)mg/dL、空腹血糖水平(7.13±1.02)mmol/L、高脂血症57.69%、吸烟史32.69%(P<0.05);进展性脑卒中组平均动脉压(101.30±16.32)mmHg低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的(116.28±14.27)mmHg(P<0.05),是引起进展性脑卒中相关因素.结论 引起进展性脑卒中的因素多种多样,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影响进展性脑梗死的因素及时加以干预与控制,如调整血压、控制血糖、调整血脂、防治感染控制体温、彻底戒烟等,从而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宋雪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变化情况,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本院规范化管理前(2012年)与管理后(2013年)各600例出院病例用药数据和术后感染情况进行资料搜集与分析研究.结果 与干预前对照比较,干预后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方法与剂量、疗程、住院天数、切口感染率、药物总费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 临床药师干预临床用药后,抗菌药物费用有了较大的下降,降低了医疗成本,产生了间接的经济效益;临床药师干预后促进了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黄天钦;吴相炎;谢进喜;廖国玲;莫庆新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