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护士离职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聪颖;万巧琴;李钊杨

关键词:离职意愿, 工作满意度, 妇产科护士
摘要:目的:了解在新的生育政策下,妇产科护士的离职意愿和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妇产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2家市属公立医院的妇产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离职意愿为因变量,人口学特征和工作满意度的4个维度为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176名妇产科护士的离职意愿标化总分的中位数为50.00分,工作满意度中位数为76.92分;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同离职意愿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工作条件和外在奖励的满意度是妇产科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目前北京市妇产科护士离职意愿呈中等水平,工作满意度呈中等偏上水平,工作满意度同离职意愿呈负相关.提高工作满意度对降低妇产科护士离职意愿有重要的意义,医院管理者应对此予以关注.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四川省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护理安全管理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形成符合我省实际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并推广运用,为进一步强化护理安全成效管理提供借鉴.方法:以《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为蓝本,梳理护理安全管理相关条款和内容,自行设计四川省医疗机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现状调研表,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4-2016年定期对四川省共计242所医院进行工作调研.结果:四川省各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平均发生例数由45.44件下降至36.70件;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率由77.36%提升到90.13%,落实程度明显改善的项目是压疮规范管理、跌倒规范管理、患者规范交接以及药品规范管理.结论:四川省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状况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程度逐年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成效显著.

    作者:温贤秀;敬洁;蒋文春;张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ICU护士医护合作水平、职业获益感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ICU护士医护合作水平、职业获益感和工作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职业获益感在医护合作水平与工作投入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医护合作量表、职业获益感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和一般资料问卷对230名ICU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ICU护士医护合作量表、职业获益感、工作投入总分分别为(90.60±14.48)分、(133.30±17.11)分、(25.47±7.68)分.护士医护合作水平、职业获益感与工作投入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且医护合作水平对工作投入具有预测作用(P<0.05),职业获益感在医护合作水平与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对医护合作关系的建设,以及对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积极引导,努力提高护士工作投入水平,从而提高ICU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明雪;孙运波;邢金燕;高祀龙;董海成;万香玉;梁馨之;柳文娟;郝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社区脑卒中后失能患者支持性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调查支持性干预对社区卒中后失能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10例社区卒中后失能患者按生活自理程度匹配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躯体康复为核心,辅以心理干预及家庭社会干预的支持性干预.于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后6个月,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AQ)评价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SDS、GSES、FAQ得分的干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BI、SDS、GSES、FAQ得分的时间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支持性干预可有效提高社区脑卒中后失能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自我效能及社会功能,缓解其抑郁情绪.

    作者:赵一莎;吕雨梅;周郁秋;王晓春;黄求进;李英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对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感知和体验

    目的:调查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感知和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6年2-12月对8例急性白血病行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感知和体验可归纳为移植前对获得新生的强烈希望、移植中遭受巨大的身心痛苦、移植后出现两种不同的心理变化、承担沉重经济负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4个主题.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在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同阶段会发生不同的、复杂的感知和体验,医护人员应了解并重视患者的心理体验,帮助其应对心理问题,构建完整的护理体系,保证移植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春红;林欢;姚建娜;王晓宁;郭彩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HIV感染者/AIDS患者病耻感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HIV感染者/AIDS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22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22例调查对象病耻感标准化总得分为(64.64±15.70)分,4个维度得分分别为:社会排斥得分(22.90±6.41)分、经济无保障得分(8.19±2.55)分、内在羞耻感得分(15.11±3.58)分、社会隔离得分(18.44±5.1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HIV感染时间及感染途径为病耻感总体水平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体变异的32.6%.结论:HIV感染者/AIDS患者存在较高的病耻感,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HIV感染病程、感染途径,加强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管理.

    作者:孔方;林征;柏春琴;徐艳;王慧群;鲁桂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化疗药依从性与健康信念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化疗不同时期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化疗药依从性与健康信念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实践中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化疗药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纵向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运用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Champion健康信念模式量表对132例结直肠癌口服化疗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化疗早、中期,口服化疗药依从性与感知到的严重性呈负相关(P<0.01),与感知到的益处呈正相关(P<0.05);化疗晚期,依从性与感知到的障碍维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患者感知到疾病越严重、治疗的益处越小、治疗的障碍越大,依从性越差,医务人员应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以及治疗对疾病的益处,使患者树立疾病治疗和健康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口服化疗药依从性.

    作者:陈依琳;张美芬;覃惠英;吴晓丹;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养老护理服务中分级标准的研究现状

    本文结合国内外养老护理服务分级标准的相关研究现状,从护理分级评估工具和评定标准两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护理服务分级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肖文文;雷洋;谢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ICU出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阅读国内外ICU出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文献,综述了国内外ICU出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以期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ICU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注.

    作者:刘凌云;李璐;陈潇;尹丹丹;朱凤;刘晓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重症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实践与依据

    目的:提高护士在给予重症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时护理操作实践的正确性与规范性.方法:从万方、CNKI、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lsevier Science、Wiley Onli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了2000年至今的重症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相关文献,并进行阅读、整理、总结、归纳.根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循证证据水平分级2011证据分级标准,进行证据和推荐意见的确认,将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实践内容进行梳理.结果:筛选出营养筛查,营养护理干预(包括鼻胃、肠管的置入,体位管理,喂养方法),营养过程中并发症的监测与护理,停止营养的评估等推荐内容.结论:促进临床神经重症监护室护士安全、有效、规范地在临床中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

    作者:刘芳;高岚;王宇娇;王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于护士岗位管理架构护士双向选岗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评价护士岗位管理架构下护士双向选岗的效果,推进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并科学地实施护理岗位管理.方法:在岗位管理基础上实施护士双向选岗,通过梳理岗位、公示、护士自选、护士长选择护士、护理部对落岗人员进行协调等运作实施护士双向选岗.结果:通过双向选岗,护士工作满意度有所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满意度从91.0%上升到97.5%.结论:实施护士双向选岗是科学实施护理岗位管理的关键举措,是激发护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团队合作;是人事制度改革的科学探索,有利于促进公立医院改革顺利进行.

    作者:吴春燕;高峰;赵映敏;环晓锋;刘晓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研究进展

    本文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概念、时间、形式、距离、作用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安全有效地指导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向娜;马玉芬;李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要点解读

    本文通过对2017年发布的《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进行解读,旨在规范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动脉血气分析前质量,保障采血人员的安全.

    作者:胥小芳;孙红;李春燕;吴晓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妇产科护士离职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在新的生育政策下,妇产科护士的离职意愿和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妇产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2家市属公立医院的妇产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离职意愿为因变量,人口学特征和工作满意度的4个维度为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176名妇产科护士的离职意愿标化总分的中位数为50.00分,工作满意度中位数为76.92分;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同离职意愿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工作条件和外在奖励的满意度是妇产科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目前北京市妇产科护士离职意愿呈中等水平,工作满意度呈中等偏上水平,工作满意度同离职意愿呈负相关.提高工作满意度对降低妇产科护士离职意愿有重要的意义,医院管理者应对此予以关注.

    作者:刘聪颖;万巧琴;李钊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书写表达对改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益处发现水平、抑郁情绪、睡眠质量的效果

    目的:评价书写表达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和益处发现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9)和对照组(n=41),干预组进行4次书写表达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书写表达,在干预前,干预后1周、干预后4周时分别应用流调中心抑郁问卷(CES-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益处发现量表(BFS)评价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CES-D、BFS、PSQI得分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显示出明显的交互效应(P>0.05);时间效应在CES-D得分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FS和PSQI得分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书写表达可改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其益处发现,改善其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少华;强万敏;沈傲梅;陈育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人跌倒恐惧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跌倒恐惧的研究进展

    明确老年人跌倒恐惧的概念,阐述跌倒恐惧给老年人带来的不良后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王田田;郭爱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的构建

    为了使重症胰腺炎患者从重症监护室(ICU)转到其他护理单元的过程中获得佳的连续性的服务,通过对ICU延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的研究以及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家属决策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构建了由ICU护士主导,其他部门医务人员以及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的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延续护理模式.包括评估与照护、沟通与协调、教育与指导三个主要指标以及建立标准化的ICU重症胰腺炎患者转科计划和联络随访计划.

    作者:庄一渝;叶小健;陈香萍;韦秀霞;方婷;张秀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癫痫患者病耻感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癫痫病耻感的相关概念、测量工具、来源、不良影响以及干预措施5个方面对国内外癫痫患者病耻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癫痫患者病耻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作者:李红;赵丽;王浪;陈华更;庞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士对睡眠障碍认知及管理的研究进展

    从护士对睡眠障碍的认知及评估现状出发,对护士对睡眠障碍管理的态度,影响护士对睡眠障碍认知及管理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护士对睡眠障碍的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罗颖;汪晖;胡凯利;杨纯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ICU医护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认知、态度及临床实践现况调查

    目的:调查ICU医护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认知、态度及临床实践现况.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医护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认知、态度及临床实践现况问卷对424名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认知和态度处于偏低水平且临床实践现况较差.不同职业、不同高学历及不同职称的医护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不同科室、不同高学历及不同职称的医护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将医生及护士在认知及态度各条目比较存在差异.结论:医护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认知及态度不乐观,临床实践尚存在较多困难,限制了早期活动的临床实施及发展.

    作者:田刻平;余晓;张小红;黄辉;易琦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重症监护与非重症监护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患病率:全州范围的比较

    背景: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HAPI)与患病率和病死率的增加有关,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压力性损伤的患病率被视为反映卫生保健质量的一项指标.目的:在全州范围内,比较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和非ICU患者的压力性损伤的患病率、严重程度和发生部位.方法:本研究采用二次数据分析设计,从昆士兰州所有拥有Ⅰ-Ⅲ级重症监护室,并参与了2012-2014年昆士兰床旁审计的卫生医院,提取和分析去识别化处理的压力性损伤数据.样本涵盖所有成人ICU患者和非ICU患者,患者均同意参与昆士兰床旁审计.精神卫生单位除外.结果:除压力性损伤Ⅰ期外,2012-2014年间,ICU患者HAPI的总患病率为11%,非ICU患者为3%;住院期间,ICU患者发展为压力性损伤的可能性是非ICU患者的3.8倍(RR的95%可信区间为2.7~5.4).对所有患者来说,骶骨/尾骨都是HAPI常见的部位(ICU患者为22%,非ICU患者为35%).然而,ICU患者黏膜压力性损伤的比例(22%)显著高于非ICU患者(2%).压力性损伤Ⅱ期是HAPI患病率高的阶段,ICU患者为53%,非ICU患者为63%.

    作者:Fiona Coyer;Sandra Miles;Sandra Gosley;Paul Fulbrook;Kirstine Sketcher-Baker;Jane-Louise Cook;Jacqueline Whitmore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