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ulinastatin)系从人尿中提取分子量为67,000的糖蛋白,属蛋白酶抑制剂,有抗休克、抗胰腺炎及防御手术刺激的作用[1].目前在临床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循环衰竭及防御手术对器官功能的损害.阿曲库铵是临床麻醉中常用的肌松药物.有文献报道,乌司他丁在神经肌肉接头释放乙酰胆碱,增加肝脏及肾脏对肌松药维库溴铵(vecuronium)的清除率,从而延长肌松药物的起效时间[2].目前乌司他丁对阿曲库铵肌松作用影响的报道较少,本文的目的旨在观察乌司他丁在麻醉前应用对阿曲库铵肌松作用起效时间的影响.
作者:谢蓓;沈亮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联合公布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治疗新指南.指南建议采用醛固酮受体阻滞剂(aldosterone blockers)治疗STEMI.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双黄连口服液中的金银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表明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简便、易行.
作者:王启迪;李志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变应性鼻炎和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组胺起主要作用,组胺在靶组织能结合H1组胺受体.因而,H1抗组胺药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主要药物.第一代H1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和苯海拉明能缓解变异性鼻炎和荨麻疹症状,但在治疗剂量下有中枢神经系统(CNS)影响如镇静、精神活动损害和胆碱能副反应[1,2].第二代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阿司咪唑和特非那丁显示较少的镇静和胆碱能副作用.但后2种药物有心血管副作用[1,4].第三代药物地氯雷他定是氯雷他定主要代谢的活性产物,本文综述地氯雷他定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AR)和特发性荨麻疹(CIU)的研究进展.
作者:Karen McClellan;Blair Jarvis;张锡宝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通过以下的四种方式进行调节:①使用免疫抑制或抗炎药物;②使用微生物抗原(如接种疫苗、源自微生物的化学物质或佐剂等);③增加或去除具有独立抗微生物抗原活性的免疫组分(如静注免疫球蛋白、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粒细胞输注或单采浆术);④增加或抑制对抗原没有独立活性的免疫组分,在细胞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家族中能够找到这些组分.
作者:汪科;朱学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抗病毒药物2003年春季由冠状病毒所引起的SARS风暴肆虐我国部分地区,近年来艾滋病在我国呈现迅速蔓延趋势,这些都使得病毒性疾病和抗病毒药物备受关注.迄今,全世界已发现的病毒超过3,000种,而且新的病毒还在不断被发现.近30年在世界上新确认的病原微生物和传染病中,有52.7%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自然成了医药界的热点.
作者:汪科;朱学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一种与炎症有关且能显示患心脏病风险的血液蛋白,可以帮助辨识哪些人有患结肠癌的危险.不过,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系的研究人员认为,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确定这项研究发现对预防结肠癌有什么帮助.在美国,结肠癌是导致死亡人数第二多的癌症.
作者:青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我们常把医药行业的营销分为四大板块,即工业、批发商业、零售商业和医院.医药工业先受到市场竞争的考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就有合资药企进入,品牌营销模式早已在医药市场中大行其道;而零售商业随着1999年连锁药店的发展也逐步进入品牌营销时代,直面消费者的竞争方式使其营销招式已可媲美家电、食品等成熟竞争行业;在陲低药价、招标、逐渐开放商业批发企业的前提下,医药批发商也进入了大变革时代,重新洗牌商业格局的态势已是必然.
作者:黄泽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进行性的、后导致死亡的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物(CFTR)基因突变所致.目前,该病引起了包括政府、慈善机构、生命科学行业以及研究机构在内的广泛注意,他们一同致力于研究出能治疗该病的药物.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度有所加快,现已有二十几个候选化合物.据Egan等人报道,现在能吸引研究者眼球的就是姜黄素,这是一种天然产物,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是来自植物姜黄的混合物.姜黄素现在是作为健康食品出售的,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炎、抗癌、降血脂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发病率高,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3.5亿的慢性HBV感染者,我国感染者约1.2亿,国内慢性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也有约3.2%.因此,临床迫切需要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尹航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红斑狼疮是一组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患,以产生各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累及皮肤到各系统器官,病因不十分清楚,但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近年对有关基因、细胞因子(白介素、干扰素、坏死因子、粘附因子)、干细胞等的研究颇多,但未取得突破,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现根据文献,结合个人经验,介绍其治疗进展.
作者:许德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台湾研究人员近宣称,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会对其身体生长、智力和运动机能的发育产生潜在的影响.Taichung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与使用盐水作为安慰剂的对照组患儿相比,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的新生儿更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完成智力测试速度更慢,在对其算术、领悟力和语法能力进行测试时,其得分相对较低.此外,在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的患儿中,还有39%的儿童会出现明显的残疾,而在对照组中只有22%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其研究结果发表在今年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作者:青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肝癌的发病情况肝癌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就世界而言,肝癌主要集中于非洲东部和东南亚各国,如非洲的莫桑比克、乌干达、南非等.在亚洲则以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为多.而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北欧等国家则为世界上肝癌的低发区.在美国估计每年有2500例新发病例,尸检的发病率为0.15%~0.69%,占全部肿瘤的1%~2%.
作者:盛立军;宋恕平;宋冬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呈全球分布,全世界约有1.7~2亿人感染HCV.在我国HCV的感染率占总人口的3.2%,约4200万,是仅次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HCV感染后85%以上会转变成慢性肝炎,如未经合理治疗,其中10%~30%经10~20年后会发展成肝硬化,1%~3%会发展成原发性肝癌.丙型肝炎的治疗虽无特效药物,但随着干扰素(IFN-α)新的剂型的不断出现,其治疗效果已明显提高.由于如何合理选择治疗对象,掌握佳治疗时机与选择佳用药方案等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成功率,临床医师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这些方面的知识.现就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有关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唐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病史:T.N.,男性,55岁,两年前确诊患有糖尿病.近来他的糖化血红蛋白(GHbAlc)达到11.8%,他的医生在他服用格列甲嗪XL20mg/d及吡格列酮(Actos,武田/L来)15 mg/d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晚间小剂量的中效胰岛素.T.N.同时每天还服用阿托伐他汀(Lipitor,辉瑞)10mg和雷米普利(Altace,安万特)10mg.另外,医生给T.N.处方卡马西平治疗其糖尿病足.对此,你有什么想法,能给出一些建议吗?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