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瓣金莲花中黄酮苷的抑菌活性研究及牡荆苷的含量测定

王凌云;周艳辉;李药兰;岑颖洲

关键词:@长瓣金莲花/化学, @长瓣金莲花/药理学, 牡荆苷/分析, 色谱法, 高压液相
摘要:目的研究长瓣金莲花中黄酮苷的抑菌活性,建立牡荆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研究金莲花总黄酮及从中分离得到的牡荆苷和荭草苷对 4种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果.采用 HPLC法测定了长瓣金莲花中牡荆苷的含量.结果金莲花总黄酮、荭草苷和牡荆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牡荆苷在三者中的抑菌效果好.牡荆苷的进样量在 0.07~ 1.12 μ 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 99.32%,RSD=0.78%.结论该法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方法简便等特点,可作为牡荆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相关文献
  • 伤宁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研究伤宁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 TLC法鉴定了伤宁口服液中的黄芪、白术、当归、三七.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水(15∶ 40∶ 22∶ 12,下层)为展开剂,10 %硫酸乙醇液显色,测定波长(λ S)为 530 nm,参比波长(λ R)为 700 nm.结果 TLC鉴定黄芪、白术、当归、三七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黄芪甲苷点样量在 0.6~ 4.2 μ 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4,平均回收率为 97.45 %,RSD为 3.40 %.结论该方法结果可靠,可作为伤宁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建真;宋玉良;吕圭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痔血宁胶囊治疗湿热壅滞证内痔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痔血宁胶囊治疗内痔(湿热壅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Ⅱ期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对照方法,以痔康片为对照药,其中治疗组 24例,对照组 22例;Ⅲ期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单盲试验法,治疗组 66例,对照组 22例.结果痔血宁胶囊对Ⅱ期的证候疗效愈显率为 54.17 %,疾病疗效愈显率为 45.8 %;Ⅲ期的证候疗效愈显率为 40.63 %,疾病疗效愈显率为 34.38 %,两期疗效与对照药痔康片相当(P > 0.05).结论痔血宁胶囊治疗内痔(湿热壅滞证)疗效确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黄可儿;李玉英;池建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加味异功散减毒增效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加味异功散减毒增效的机理.方法采用小鼠移植性肝癌(H22)动物模型,进行加味异功散与化疗药物合用缓解化疗后免疫抑制和胃肠道损害作用进而增效的实验观察.给药 8 d,进行抑瘤率、 IL- 2和 NK细胞活性、小肠组织 MDA含量等的检测.结果加味异功散与化疗药物联用后抑瘤率有一定程度提高;能显著提高荷瘤及化疗后小鼠的免疫功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明显增强其 IL- 2和 NK细胞活性;降低小肠组织中 MDA含量.结论加味异功散具有对化疗药增效减毒的功效,其作用机制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抗肠道自由基损伤等有关.

    作者:万仁英;刘绍唐;苗维纳;黄林芳;李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溶出度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了解溶出度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综述.结果阐述了溶出度在中药片剂、胶囊剂、各类丸剂、栓剂、凝胶剂、固体分散体和粉剂中的应用,探讨了中药制剂中溶出速率差异的原因和应对方法.结论中药制剂进行溶出度试验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翁水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广佛手中5,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

    目的测定广佛手中 5,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LiChrosPherR100柱 (250×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5∶ 35);检测波长:326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 ℃.结果在 0.3528~ 1.7640 μg检测范围之间,5,7-二甲氧基香豆素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2403.73 X- 65.35,r=0.9998.平均回收率 97.33 %,RSD=1.47 %.结论采用该法测定广佛手中 5,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高幼衡;刁远明;彭新生;徐鸿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固本回元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为固本回元口服液的鉴定及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固本回元口服液中的人参、三七、丁香、蛇床子、补骨脂、当归、甘草等进行鉴别研究,并用 HPLC法对蛇床子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鉴别特征明显,阴性对照无干扰.蛇床子素在 0.8~ 8.0 μ g/mL 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 100.4 % ,RSD为 1.3 %.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张艳秋;梁其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复方感冒灵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目的测定复方感冒灵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方法采用 HPLC法,色谱柱:Hypersil C18 (BDS) 柱(200 mm×4.6 mm,5 μ m);流动相:甲醇-水(15 ∶ 85);检测波长:249 nm;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 L.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在 0.20~ 1.84 m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 100.4 %,RSD为 2.2 %(n=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欧阳惠芳;卢绵;蔡松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长瓣金莲花中黄酮苷的抑菌活性研究及牡荆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长瓣金莲花中黄酮苷的抑菌活性,建立牡荆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研究金莲花总黄酮及从中分离得到的牡荆苷和荭草苷对 4种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果.采用 HPLC法测定了长瓣金莲花中牡荆苷的含量.结果金莲花总黄酮、荭草苷和牡荆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牡荆苷在三者中的抑菌效果好.牡荆苷的进样量在 0.07~ 1.12 μ 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 99.32%,RSD=0.78%.结论该法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方法简便等特点,可作为牡荆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凌云;周艳辉;李药兰;岑颖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镇心痛口服液对冠心病血栓相关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镇心痛口服液对冠心病血瘀证血栓相关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影响,佐证其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连续 8 d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0.25 mg/kg)制备血瘀模型,第 9天腹主动脉取血,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的水平.结果 AT-Ⅲ两个治疗组与丹参滴丸组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 < 0.05).高剂量组 APTT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 < 0.01),亦高于丹参滴丸组(P < 0.05);低剂量组、丹参滴丸组 APTT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 < 0.05);高剂量组 t- PA明显高于丹参滴丸组(P < 0.01);高剂量组 PAI明显低于丹参滴丸组(P < 0.01),两个治疗组与丹参滴丸组 PAI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 < 0.01).结论镇心痛口服液可改善血栓相关分子标志物水平,可使 APTT时间延长,AT-Ⅲ、 t- PA升高,PAI降低,纠正血液的高凝状态,恢复抗凝系统活性,预防血栓形成.

    作者:袁智宇;袁灿宇;袁海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灵芝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目的观察灵芝对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探讨其在抗动脉粥样硬化(AS)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试剂盒测定灵芝对 VSMC培养液中 LPO含量、 SOD活性的影响.结果灵芝能降低 LPO含量,增强 SOD活性,并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灵芝对 VSMC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其抗 A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抗活性氧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作者:杜先华;王卫民;龚新荣;于龙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概况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及其终产物的形成、醛糖还原酶活性、胰岛素抵抗等多种因素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起重要作用.中药可通过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及其终产物的形成、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胰岛素增敏、降血脂、抗氧化、改善血管的舒张功能、抑制内皮素的分泌而对糖尿病并发症起控制和防治作用.

    作者:曾金雄;刘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宫宁颗粒中柚皮苷的含量

    目的测定宫宁颗粒中柚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 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甲醇- 1 %冰醋酸水溶液(35.5 ∶ 64.5),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 mL/min.结果柚皮苷在 0.098~ 0.980 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 98.7 %,RSD为 1.96 %.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本制剂及枳壳药材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作者:冯瑛;倪晟;徐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五苓散对阿霉素型肾病综合征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五苓散提取液对大鼠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ADR)建立肾病综合征模型.观察连续给药 4 周对大鼠 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肾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24 h尿蛋白:高、中剂量组及强的松、中西药交替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差异.血清白蛋白:高、中剂量组及强的松、中西药交替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强的松、中西药交替给药组升高白蛋白作用优于高、中剂量组.血清胆固醇:高、中剂量组及强的松、中西药交替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高剂量组、中西药交替给药组与空白组比较未见差异.甘油三酯:强的松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而五苓散高、中、低剂量组及中西药交替给药组均与强的松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五苓散提取液具有消除水肿、降低尿蛋白、降血脂、提高血清白蛋白以及减轻肾脏损害的作用,与强的松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

    作者:韩宇萍;王宁生;宓穗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银花解毒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流行性感冒风热证的临床试验

    目的评价银花解毒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流行性感冒风热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抗病毒冲剂为对照药,进行随机、双盲、阳性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两组综合疗效、症状体征疗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花解毒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流行性感冒风热证具有一定的疗效,临床试验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蒋萌;熊宁宁;奚肇庆;邹建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益气熄风化痰药抗癫痫的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益气熄风化痰药抗癫痫的机理.方法采用青霉素诱导的大鼠慢性癫痫模型,观察癫痫 (EP)大鼠脑皮层电图 (ECOG)及脑内γ-氨基丁酸 (GABA)、谷氨酸 (GLU)含量的变化.结果黄芪具有良好的上调 EP大鼠脑内 GABA的作用,加入冰片后上调数量有部分增加,但对于 GLU的下调作用较弱.僵蚕、胆南星具有较好的下调大鼠脑内 GLU含量的作用,其中胆南星对 GLU的下调作用强.黄芪对 ECOG频率下调较强,振幅改善较弱,僵蚕、胆南星对振幅改善为优,频率改善较次;黄芪加入冰片后对 ECOG的改善与不加冰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益气熄风化痰药对癫痫大鼠脑 ECOG及脑内 GABA、 GLU含量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具有抗癫痫的作用.

    作者:张横柳;李巨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生脉成骨方对内毒素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生脉成骨方对内毒素致血管内皮细胞 (EC)损伤的影响.方法从兔主动脉取材进行 EC培养,分别用内毒素和生脉成骨方含药血清对培养的 EC进行处理,通过光镜、电镜及 MTT法观察 EC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变化.结果内毒素对 EC能产生病理性损伤,而生脉成骨方含药血清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 MTT法结果提示,内毒素对 EC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减弱其功能活性;而生脉成骨方含药血清能增加 EC的代谢活性,促进其增殖.结论生脉成骨方对内毒素导致的 EC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徐传毅;樊粤光;何伟;王海彬;袁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HPLC-ELSD法鉴别泽泻药材饮片

    目的建立泽泻药材饮片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 ELSD),色谱柱:Macherey- Nagel C18柱(250 mm×4 mm,10 μ m);柱温:室温 ;流动相:乙腈-水(4∶ 1);流速:0.5 mL/min; ELSD气体流速:2.25 L/min;漂移管温度:70 ℃.结果在地道的建泽泻饮片中,含有泽泻醇 A24-乙酸酯和泽泻醇 B23-乙酸酯;市售泽泻饮片中,只含有泽泻醇 A24-乙酸酯;而泽泻对照药材中,只含有泽泻醇 B23-乙酸酯.该法可清楚区分地道建泽泻饮片、泽泻对照药材和市售泽泻药材饮片.结论该法简单易行,是鉴别泽泻药材饮片有效、实用的检测方法.

    作者:张莹;宓穗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妇炎泰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妇炎泰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妇炎泰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以正己烷-氯仿-甲醇(7 ∶ 3∶ 0.5)为展开剂 ,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λ S=275 nm,λ R=370 nm,狭缝 1.2×1.2 mm,SX=3.结果线性范围为 0.2~ 1.0 μ g,r=0.9992,平均回收率为 96.7 %,RSD为 1.92 %.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晓军;莫少红;覃柳娟;梁山丹;梁霞;唐第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外敷雾水葛致耳屏毛母质瘤迅速增大1例报告

    雾水葛( Pouzolzia zeylanica(L.) Benh.)为一广东草药,别名有啜脓羔、贯菜、杜徐头等.多生长于路旁、园边、田边等湿润地.性味淡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拔毒之功,民间多用鲜根捣烂外敷痈疮疖肿,作者未见有关的不良反应报道,现将外敷雾水葛致耳屏毛母质瘤迅速增大1例报告如下.

    作者:邱宝珊;钟艳萍;梁进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脂溶性基质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验证脂溶性基质前列安栓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双盲对照的方法,分别以两种不同基质的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 60例,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脂溶性前列安栓总有效率达 93.33 %,水溶性前列安栓总有效率达 88.89 %,组间比较无差异 (P > 0.05);不良反应则脂溶性前列安栓少于水溶性前列安栓 (P < 0.05).结论脂溶性基质前列安栓较水溶性基质前列安栓疗效相当,而不良反应大大减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治疗信心,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发彬;崔志斌;崔学教;谢建兴;陈铭;王峻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