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礼成;菅洪健;陈广辉;梁蕴谊;黄文柱
目的 比较研究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LPL)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在≥2.5 cm肾盂结石处理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2016年肾盂结石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为肾盂结石≥2.5 cm.分为2组,其中采用LPL手术32例(LPL组);采用PCNL手术32例(PCNL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患者基本参数和结石大小等.同时比较两组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镇痛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早期和晚期并发症等.比较研究两种手术方式对肾盂结石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之间在患者基本参数和结石大小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1).LPL和PCNL手术时间分别为117±23.12、l18.16±25.45min(P>0.01)、估计失血量分别为63±11.25、122±27.78mL(P<0.01)、输血率分别为0%和6.2%(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5±1.34、4.8±2.2 d(P>0.01)、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1%和87.5%(P>0.01)、术后镇痛时间分别为1.7±0.5、1.9±0.6 d(P>0.01)、术中并发症分别为6.2%和25.0%(P<0.01)、术后早期并发症分别为25.0和34.4%(P>0.01)、术后晚期并发症分别为9.4%和12.5%(P>0.01).结论 PCNL是肾盂结石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法,但对腹腔镜熟练的外科医师,LPL对部分肾盂结石的处理是一种可行、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蒲小勇;刘久敏;毕学成;李东;黄尚;冯彦华;林楚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青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复发情况与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11年间我院随访3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复发情况和生存状态,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因素下的生存情况.结果 共有9例患者死于复发或转移,首次手术至复发的区间为22~46个月;以上36例患者的生存区间为34~135+个月(删失),10年生存率为75.0%;Kaplan-Meier分析显示:男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女性(χ2=3.164,P=0.041),45~59岁组的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25~44岁组(χ2=4.622,P=0.032),术后接受131I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未接受者(χ2=4.527,P=0.033),而是否行甲状腺全切除对中位生存期无明显影响(x2=0.988,P=0.320),不同临床分期亦对中位生存期无明显影响(x2=2.2132,p=0.167).结论 术后2~4年内是中青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峰期;未行131I治疗的45~59岁男性患者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以上对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邵礼成;菅洪健;陈广辉;梁蕴谊;黄文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藏药桃儿七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桃儿七对K562细胞株进行不同时间梯度的处理,应用CCK8试验筛选桃儿七的佳作用浓度及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ARP、caspase-3、Cleaved-caspase3的活化情况以及BCR/ABL、p-BCR/ABL、STAT5、p-STAT5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分别以1、2、3μg/mL浓度的桃儿七处理细胞12、24、36、48、72、96 h,K562细胞增殖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并筛选出2μg/mL,48 h为佳处理方式.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凋亡细胞数量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并在48 h凋亡为显著;凋亡相关蛋白PARP、caspase-3以及Cleaved-caspase-3均呈时间依赖性活化.以2 μg/mL桃儿七处理细胞48 h后,K562细胞形态发生不规则改变,出现核碎裂、溶解等凋亡特征;BCR/ABL、p-BCR/ABL、STAT5、p-STAT5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藏药桃儿七能够促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BCR/ABL-STAT5信号通路并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来实现.
作者:周芳竹;王欣;代安亚;黄峥兰;李会;黄宁姝;冯文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基于核酸适体和磁珠,提出一种检测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比色方法.方法 核酸适体与标记脲酶的单链结合,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的特殊识别作用固定在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磁珠上;待检测的肿瘤VEGF标志物与适体结合形成茎环结构,使标记脲酶的单链脱落下来;经磁分离,转移上清液,加入到含一定量尿素和酚红试剂的溶液中.利用上清液中的脲酶水解尿素产生氨,使得溶液的pH值升高,导致溶液的颜色变化,通过肉眼或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显色结果.结果 该检测体系在佳条件下,检测VEGF的线性范围为0.1~10 pmol/L,检测限达0.06 pmol/L.并利用此体系,检测人肺癌患者血清中的VEGF浓度,其结果与ELISA方法检测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将本方法与ELISA方法同步盲法测定10例血清样本,结果显示本方法的准确率为90%,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敏感性.结论 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临床VEGF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景荣;潘云苓;赵燕苹;刘美岑;陈敬华;李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视黄醇(维生素A)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表皮生长因子(EGF)、干细胞因子(SCF)、集落刺激因子l(CSF1)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影响.方法 分离鉴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待细胞生长稳定后分为4组,分别用含12%FBS、12% FBS+1 μmol/L视黄醇、15%血清替代品(KSR)和15% KSR+1 μmol/L视黄醇的DMEM/F12培养液培养,3d后收集细胞及培养液上清,用RT-PCR和ELISA分析视黄醇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成细胞因子EGF、SCF、CSF1和LIF的影响.结果 分离所得细胞具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表型特征,细胞因子EGF、SCF和CSF1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表达,而LIF只在mRNA水平表达;添加视黄醇(1μmol/L)后,SCF和CSF1在mRNA、蛋白质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而EGF和LIF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 视黄醇(l mol/L)可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成细胞因子SCF和CSF1.
作者:卓华丽;白利鹏;刘丹;余树民;李丹婷;刘茜;宋品;曹随忠;沈留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Brugada综合征SCN5A基因G1712C新突变的电生理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定点诱变法构建携带有基因突变G1712C的pRc/CMV-hH1的表达载体,lipo3000脂质转染法建立稳定表达pGFP-IRES-hβ1质粒的HEK293细胞系,并用G418进行筛选鉴定.分别做野生型的pRe/CMV-hHl (hHl)和携带有基因突变G1712C的pRc/CMV-hHl (mhHl)瞬时转染表达.进行全细胞膜片钳实验记录钠通道电流.实验结果由PatchMaster以及IGOR Pro 6.0软件分析.结果 G1712C位于Na+通道蛋白α亚单位的DⅣ区S5与S6之间的P-loop上.在瞬时转染野生型的hH1的细胞系中,指令电位从-60 mV逐渐上升时,钠电流也渐变大,在-20 mV时完全激活;激活电压在-60 mV到-50 mV,反转电位在50 mV左右.在瞬时转染突变型G1712C的细胞系中,没有发现钠电流.结论 野生型hH1所表达的钠通道蛋白与正常心肌细胞钠通道电生理特性相似.SCN5A基因G1712C突变导致Nav1.5通道失去功能,可能是该家系Brugada综合征的病因.
作者:陈燕玉;刘深荣;谢亮真;朱庭延;陈益臻;邓晓江;孟素荣;彭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用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播散肿瘤细胞(DTCs)预测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仍存在争议,本文旨在探究食管癌患者CTCs/DTCs是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生存状况存在相关性.方法 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所有CTCs/DTCs相关研究.制定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并依此选择文献.以比值比(OR)、相对危险度(RR)、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95% CI)作为效应指标,用Review Manager5.3、Statal2.0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19项研究,包含1766例食管癌患者.Meta分析显示,CTCs/DTCs与患者下列临床病理参数:肿瘤分期(OR=1.95)、浸润深度(OR=1.99)、淋巴结转移(OR=2.44SEN)、远处转移(OR=5.98sEN)、分化程度(OR=1.67)、淋巴脉管转移(OR=4.48);预后:复发(RR=6.86SEN)、转移(RR=3.22);生存状况:总体生存率(OS)整体分析(HR=3.46)、无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DFS/PFS)整体分析(HR=3.00)显著相关.结论 食管癌患者CTCs/DTCs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化程度、淋巴脉管转移、复发、转移显著相关,也与总体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显著相关.因此,CTCs/DTCs可作为食管癌患者临床预测指标.
作者:石晓欣;安建虹;黄业恩;张耀忠;黄卓雅;邹振宁;陈清;申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高浓度谷氨酸处理PC12细胞以建立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采用试剂盒分别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释放量,细胞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DCFH-DA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Fluo-8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钙离子含量,JC-1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在0.01~100 μmol/L浓度范围内,Dex浓度依赖性地拮抗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至100 μmol/L时,细胞存活率达到正常组的(86.6±2.2)%,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乳酸脱氢酶释放量为正常组的1.4±0.1倍,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1μmol/L Dex预处理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与模型组相比,能够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P<0.01),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1),抑制胞内活性氧过度生成(P<0.01),降低细胞内Ca2+浓度(P<0.01),稳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P<0.01).结论 Dex对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Dex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内钙超载,保护线粒体功能相关.
作者:张卫东;张浩;汪海;张娜;杜春彦;余军;冯泽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HERC4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设计特异HERC4siRNA干扰序列,Lipofectamine2000法转染Hela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特异siRNA后Hela细胞HERC4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转染后Hela细胞的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转染后Hela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划痕实验检测转染后Hela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Hela细胞CyclinD1、Bcl-2表达变化.结果 转染特异siRNA后Hela细胞HERC4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Hela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细胞凋亡率增加,迁移能力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后Cyclin D1和Bcl-2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 siRNA可有效降低宫颈癌Hela细胞中HERC4的表达,并通过抑制Cyclin D1表达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抑制Bcl-2表达增加细胞凋亡能力.
作者:危敏;张艳玲;陈岚;蔡翠霞;王涵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全反式视黄酸(ATRA)对Ⅱ型胶原(CⅡ)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模型(CIA)大鼠关节炎形成期关节组织结构、血清中相关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以及软骨损伤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8周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ATRA各剂量组,给予溶剂对照组和ATRA各剂量组大鼠尾部皮内注射CⅡ和不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类风湿关节炎,空白对照组大鼠以相同方式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自初次免疫第2天起,ATRA各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0.05、0.5、5 mg/kg)的ATRA油剂,溶剂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玉米油,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周3次,连续3周.观察ATRA对大鼠关节炎指数(AI)评分、膝踝关节组织病理形态学、血清中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软骨损伤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自初次免疫第15天起,ATRA各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AI值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溶剂对照组AI值趋于平稳,ATRA各剂量组AI值呈上升趋势,且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膝踝关节病理切片可见,ATRA各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踝关节结构出现严重紊乱,但组间关节损伤的半定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溶剂对照组相比,ATRA各剂量组白介素-17A(IL-17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减少(P<0.05),白介素-10(IL-10)分泌增多(P<0.05);膝关节中解整链蛋白金属蛋白酶(ADAMTS-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表达下调(P<0.05),其余软骨损伤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胶原诱导关节炎形成期,ATRA可抑制TNF-α、IL-17A等促炎因子的分泌,促进IL-10的分泌,从而减轻CIA大鼠关节炎形成期的炎症反应.说明ATRA在关节炎形成期可延缓疾病的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纠正Th1/Th2及Th17/Treg失衡有关.
作者:曾香;单靖焱;刘杨;宁艳花;谢雪健;申雨燕;宋杰;李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对亚健康状态转化的影响.方法 在2013年3~5月,我们建立了一个5676人的前瞻性大学生队列,进行基线的健康体检、健康状态评估和生活方式判别等,终发现有2972名亚健康者,并对其进行了1.5年健康状态转化的随访研究,观察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状态转化的影响.生活方式的评估使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健康状况的判定主要结合被调查者的体检报告及《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 Vl.0).结果 2972名亚健康者经1.5年的随访,有422名恢复到健康状态,而579名进展为疾病状态,1971名仍是亚健康状态.422名亚健康转化成健康者在健康状态评估SHMS Vl.0量表总分的平均分提高了8.75±6.95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00),在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和社会维度等3个健康维度的平均分均有显著的提高.HPLP-Ⅱ总分的平均分在1.5年后较基线时增加了14.73分(t=-15.34,P=0.000),同时,HPLP-Ⅱ的6个维度的得分也都明显增加.回归分析发现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对健康状态有显著影响(P<0.05).在校正一般人口学资料的模型中,相对于优秀水平的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小暴露者),差水平的生活方式(高暴露者)发生亚健康的危险性高达30倍(OR:30.598,95%CI:3.928~238.331),一般水平的生活方式(较高暴露者)发生亚健康的危险性高达24倍(OR:23.988,95%CI:14.695~39.158),次优水平的生活方式发生亚健康的危险性为4倍(OR:4.306,95%CI:2.767~6.702).结论 亚健康状态具有既可发展为疾病状态、又可逆转为健康状态的双向性转化特点.不良生活方式是诱导亚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因素;预防和干预生活方式危险因素,是促进亚健康状态回归健康的重要途径.
作者:陈洁瑜;余克强;孙晓敏;陈泽伟;邝柳燕;姬彦兆;赵晓山;罗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红景天苷保护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PC12细胞置于含10%马血清、5%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完全培养基中常规培养.不同浓度的红景天苷预处理细胞2h,然后H2O2作用细胞特定的时间,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ARP,caspase 3的表达及胞内信号分子p38,ERK和JNK的磷酸化水平;DAPI染色检测细胞核的形态改变;ROS检测试剂盒检测胞内ROS的水平;膜质分离实验检测NOX2的两个重要亚基gp91phox和p47phox在胞膜和胞质中的含量;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gp91phox和p47phox的结合.结果 红景天苷浓度依赖性的抑制H2O2诱PC12细胞凋亡;减弱H2O2诱导p38,JNK和ERK的磷酸化;减少H2O2诱发的ROS释放;抑制gp91phox和p47phox的结合,进而抑制NOX2的活性.结论 红景天苷通过抑制NOX2-ROS-MAPKs信号通路保护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
作者:戚之琳;刘银华;齐世美;凌烈锋;冯遵永;李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评价频域光学相于断层扫描(SD OCT)诊断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在鉴别PCV和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方面的价值,制定一个相对完善的SD OCT诊断PCV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在2012年8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62)例(63只眼)初诊为PCV或wAMD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分析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吲哚菁绿造影终确诊为PCV者为24例(25只眼),wAMD者38例(38只眼).当这些患者的SD OCT图像在尖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峰、双层征、多发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切迹、代表息肉的低反射腔、高反射硬性渗出这6条特征中,满足第1或第2条时,其余特征至少满足1条可诊断PCV;不满足第1和第2条时,其余特征至少满足3条可诊断为PCV.基于SD OCT的诊断与基于金标准吲哚菁绿造影的诊断相比较,评价其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确诊为PCV的25只患眼中有23只眼(92.0%)满足SD OCT诊断PCV标准,确诊为wAMD的38只患眼中则有4只眼(10.5%)满足SD OCT诊断PCV标准.SD OCT诊断PC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0%和89.5%.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SD OCT诊断PCV的标准.SD OCT在鉴别PCV和wAMD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优越性.
作者:张怡;姚静;王肖华;赵琳;王丽君;王建明;周爱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背角胶状质(SG)神经元的去极化反跳及调控机制,以期对去极化反跳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3~5周龄SD大鼠,制作离体脊髓纵切片,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SG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点及接受超极化刺激后的反应,并观察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HCN)通道阻断剂和T型钙(Cav3)通道阻断剂对去极化反跳的作用.结果 共记录了63个SG神经元的电活动,其中23个无去极化反跳,19个为去极化反跳无放电,21个为去极化反跳伴放电.无去极化反跳组SG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阈值(-28.7±1.6 mY)明显高于去极化反跳伴放电组(-36.0±2.0 mV)(P<0.05).HCN通道阻断剂氯化铯和ZD7288可显著延长去极化反跳伴放电的潜伏期,分别从45.9±11.6 ms增加到121.6±51.3ms(P<0.05)和从36.2±10.3 ms增加到73.6±13.6ms(P<0.05);ZD7288也能显著延长去极化反跳不伴放电的潜伏期,从71.9±35.1 ms增加到267.0±68.8 ms (P<0.05),而T型钙通道阻断剂氯化镍和米贝地尔可显著降低去极化反跳伴放电的振幅,分别从19.9±46.3 mV降到9.5±4.5 mV(P<0.05)和从26.1±9.4 mV降到15.5±5.0mV(P<0.05),米贝地尔同样能显著降低去极化反跳不伴放电的振幅,从14.3±3.0 mV降低至7.9±2.0 mY(P<0.05).结论 近2/3的SG神经元有去极化反跳,其潜伏期和振幅分别受HCN通道和T型钙通道调控.
作者:李凌超;张达颖;彭斯聪;吴静;蒋昌宇;柳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并分析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P2K4蛋白和波形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128(38.3%)和83/128(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AP2K4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FIGO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呈负相关(P=0.010,P=0.016),而波形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FIGO分期(P=0.025)、组织学分级(P=0.017)、肌层浸润深度(P=0.044)及淋巴结是否转移(P=0.032)呈正相关.在子宫内膜癌中,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98,P<0.001).MAP2K4蛋白阳性表达(MAP2K4+)的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其阴性表达(MAP2K4-)的患者高(P=0.002),而波形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其阴性表达的患者低(P=0.007).并且,MAP2K4+/波形蛋白阴性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长,而MAP2K4-/形蛋白阳性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短(P=0.004).结论 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分析.
作者:刘春花;江庆萍;林丹;陈炜;肖艳怡;林莉;邓渊润;蒋惠萍;郭遂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筛选出宣威地区肺腺癌病人肺组织miRNAs差异表达谱,预测其相关靶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 选取来自宣威地区肺腺癌24例和非宣威地区肺腺癌10例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标本,miRNAs芯片检测34对肺癌切除标本,筛选宣威肺腺癌miRNAs差异表达谱,AGO分析和KEGG Pathway分析预测其miRNAs的生物与肺癌相关的靶基因和信号通路.结果 miRNAs芯片检测:与非宣威肺腺癌比较,宣威肺腺癌差异表达显著的特异miRNAs34个:表达上调的miRNAs有23个,表达下调的miRNAs有11个.AGO富集分析及KEGG数据库映射分析发现:预测主要集中在PI3K/Alt信号通路附近,其预测靶基因有:GF、RTK、SOS、IRS1、BCAP、CYTOKINSR、ECM、ITGB、FAK和GBY,可能对肺癌生物学功能产生影响的靶基因主要集中在PI3K/Alt,WNT和MAPK通路.结论 筛选出这些特异性miRNAs可能在宣威肺腺癌癌变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预测的靶基因可能与调节PI3K/Alt,WNT和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有关.
作者:陈帅;周永春;陈颖;陈小波;李光剑;杨加鹏;雷玉洁;赵光强;黄秋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阴道菌群的动态变迁.方法 不同时间点采集RVVC患者(6例)以及正常对照女性(5例)阴道分泌物,分别对每个样本进行细菌总基因组DNA提取、16S rRNA V4区基因扩增及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测序等步骤,然后通过BIPES、TSC、GAST等程序,分析比较两组阴道菌群物种丰度和结构以及菌群动态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女性阴道菌群以乳酸杆菌为主,其中惰性乳杆菌和卷曲乳杆菌比例相当,同时存在少量加德纳菌属、普氏菌属和其它菌属;或者以加德纳菌属、普氏菌属、奇异菌属、纤毛菌属等为主要菌属;而RVVC患者阴道菌群丰富度明显降低,以惰性乳杆菌为优势菌属,卷曲乳杆菌含量明显减少.正常对照女性阴道菌群随月经周期的变化出现波动,其中在月经期的波动为明显,其优势菌属在月经周期中呈现相互交替或保持绝对优势的变化模式;而RVVC患者阴道菌群的波动性减弱,不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且在疾病发作期和间歇期的菌群结构相似.结论 RVVC患者阴道菌群结构不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在疾病发作期和间歇期相似.诱导卷曲乳杆菌产生或抑制惰性乳杆菌定植,从而恢复阴道菌群比例,可能可以治愈RVVC.
作者:马啸;蔡慧华;何彦;郑慧敏;康玲;周宏伟;刘木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低氧环境下丙泊酚对PC12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PC12细胞接种于培养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6组:低氧对照组(CH组)、空气对照组(CA组)和氧气对照组(CO组),对照组加入脂肪乳浓度10 μmol/L.丙泊酚低氧组(PH组)、丙泊酚空气组(PA组)和丙泊酚氧气组(PO组),丙泊酚浓度为10 μmol/L.药物处理完毕后分别放人低氧(5%O2),空气和氧气(35% O2)环境的细胞培养箱培养,8h后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和细胞SOD酶活力.结果 与CA组比较,PA组细胞凋亡增加,活性氧簇(ROS)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增强;与CH组比较,PH组细胞凋亡增加,ROS升高,SOD活力增强;与CO组比较,PO组细胞凋亡增加,ROS升高,SOD活力增强;与PA组比较,PH细胞凋亡增加,ROS升高,SOD活力增强;CO组、CA组和CH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氧环境下丙泊酚可通过氧化应激损伤导致PC12细胞凋亡增加.
作者:孙茫;沈炼桔;刘阳;于晴;龙春兰;李上莹莹;涂生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894C>T基因多态性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 入选275例接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及PCI术治疗的ACS患者.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及7d后检测每位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AR).采用基因芯片及PCR技术检测每组内患者CYP3A4基因894C>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通过PCI术明确患者的冠脉病变数目并计算其Gensini评分.出院后随访3~12月.结果 CYP3A4基因多态性在氯吡格雷抵抗(CR)组和非氯吡格雷抵抗(NCR)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P3A4基因894C>T位点中携带T突变基因与ACS患者发生CR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59,P>0.05).随访3~12月后,CR组较NCR组均有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P<0.05),但与CYP3A4基因894C>T位点的突变类型无关.结论 CYP3A4基因894C>T位点的多态性对ACS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效应及心血管发生风险无明确指导意义.
作者:李辉;李妙男;康品方;李扬;汤阳;卢冬雨;史晓俊;王洪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区域增长的水脂分离方法,使其可以在低信噪比情况下更可靠.方法 对获取的两幅场向量图分别进行隔行隔列降采样,得到四幅子图像.每幅子图像分别运用区域增长算法获得误差向量图,然后再利用空间相邻像素相位平滑的性质来合并获得的四幅子误差向量图,从而获得一幅平滑的误差向量图,并实现水和脂肪的准确分离.结果 提出方法分别应用于仿真数据和真实数据,仿真数据表明本文方法产生的误差更小.真实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在膝盖、腹部和大腿等部位都能够准确的实现水和脂肪的分离.结论 相对于原始全局区域增长方法,提出方法更加可靠和稳定,能够在不同解剖部位实现准确水脂分离.
作者:刘镖水;张晶;程军营;华佳;冯衍秋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