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萍;王静新;陆兵勋;潘速跃
目的 探讨Alzheimer模型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S1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及丁苯酞对其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丁苯酞组及对照组,每组20只,应用海马内注射αβ,建立AIzheimer病模型,喂养60 d后取大鼠脑组织.行S100和GFAP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各区S100及GFAP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多.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组大鼠海马各区S100阳性细胞及GFAP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lzheimer病大鼠海马各区S100及GFAP的表达增多:丁苯酞可抑制Alzheimer病模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S100及GFAP的表达.
作者:侯德仁;万顺;周军;陈坤;田怡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莫沙必利5 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2片/d,早晨及中午各服1片,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1.7%)和总有效率(91.3%)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47.8%和71.7%)(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的Hamilton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在治疗后3月的复发率(13.0%)也低于对照组(32.6%)(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优于单用莫沙必利.
作者:龚晓兵;余希;韦宏成;杨见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诊断直径>2.0 cm 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9例直径>2.0 cm乳腺肿块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测定定量参数,分析时间-强度曲线类型及肿块增强模式,分析良恶性肿块间的差别.结果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大小、超声造影基础强度、峰值强度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强度、上升斜率、强化强度指数、曲线类型及增强模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造影为直径>2.0 cm的乳腺肿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鉴别方法.
作者:张建兴;沈嫱;蔡丽珊;高蕾;宋光辉;谢晓燕;黄洁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问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2003年11月~2007年11月收治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22例,男46例,女76例,年龄33~96岁,平均77.3岁.骨折按Evans分类法:Ⅲ型89例,Ⅳ型33例.均行PFN(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同定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3~24月,平均11.8月,优66例,良33例,中8例,差5例.术后优良率89.34%.其中6例术后复查照片发现髋内翻,2例术后2~4周出现股骨钉切割股骨颈,4例术后4~12周股骨钉、髋螺钉松脱,1例术后18月发生骨不连.结论 PFN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先进的技术.
作者:邝炯祥;张光明;肖学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重复促排卵治疗对成熟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的影响,其与卵母细胞生长分化因子-9(GDF-9)表达是否存在关联.方法 实验组昆明小鼠接受孕马血清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重复3次促排卵,对照组接受3次生理盐水注射,其后两组同时接受促排卵得到成熟卵世细胞并分别进行GDF-9免疫组化染色和体外受精胚胎培养,比较两组卵母细胞GDF-9表达量和受精后卵裂率、囊胚形成率.结果 实验组得到成熟卵母细胞253个,平均每只鼠11.5个;对照组共得到521个,平均每只鼠32.6个(p<0.05);实验组GDF-9染色平均光度(0.60±1.32)×104,积分光度(2.54×2.10)×104;对照组平均光度(4.81±2.65)×104,积分光度(10.20±2.33)×104(P<0.05,P<0.01);实验组成熟卵母细胞受精后卵裂率85.6%,对照组卵裂率88.8%,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囊胚形成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囊胚形成率35.2%(P<0.01).结论 昆明小鼠经重复促排卵后排卵数目减少,GDF-9表达下降,囊胚形成率下降,重复促排卵影响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可能与GDF-9表达改变有关.
作者:彭宇洪;谢守珍;王晓昆;刁波;张梦琳;王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老年人吸人性肺炎早期纤支镜吸痰对改善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进行纤支镜吸痰27例为治疗组,综合治疗25例为对照组,治疗后对反映心肺功能的指标(中心静脉压、左室射血分数、动脉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中心静脉压及左室射血分数恢复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升高及二氧化碳分压下降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早期纤支镜吸痰对抢救因吸人性肺炎所致的急性心肺功能衰竭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作者:邓锦清;刘泽;郭振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分析全身骨显像时骶椎的放射性分布情况,探讨骶椎放射性分布浓聚及稀疏时的临床诊断.方法 收集212例全身骨显像未见明确骨转移灶的病例,对这些病例的骶椎的放射性分布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对比,分别统计每个年龄段骶椎的放射性分布情况.结果 骶椎放射性分布正常占57.6%,放射性分布略稀疏占31.1%,放射性分布略浓聚占11.3%.男女患者70岁以上骶椎放射性分布正常的比率明显降低,男/女患者70岁以上骶椎放射性分布稀疏的比率明显增高,女性70岁以上年龄段骶椎放射性分布浓聚比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出现骶椎放射性分布情况相近,性别影响因素较小.7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的存在,导致骶椎放射性分布略稀疏,而且骨质疏松性骶椎隐性骨折,常导致骶椎放射性分布略浓聚.
作者:吴昌新;高梅菊;李德胜;范义湘;吴继珍;李科斌;刘青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携带野生型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PTEN)体外转染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后的表达,研究其对HASMC增殖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作初步的探讨.方法 利用pAdxsi载体系统构建携带PTE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HASMC,荧光显微镜观察Ad-PTEN的转染效率.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在HASMC中的表达.采用MTS/PMS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及p-Akt的表达,RT-PCR检测P2lmRNA的表达.结果 外源性野生型PTEN基冈经腺病毒介导成功转入HASMC,当感染复数MOI为100时,体外转染效率高达98%以上.Ad-PTEN感染HASMC后,能有效地引起细胞内过度表达PEEN.上调PTEN表达能显著提高G0/G1期细胞的比例,抑制细胞的增殖.上调PTEN表达能显著降低p-Akt及提高P21的表达水平.结论 成功构建了过度表达PTEN的原代培养HASMC模型,该模型能有效地引起细胞内过度表达PTEN.上调PTEN表达能有效抑制HASMC的增殖,可能是通过对P1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及上调P21的表达而起作用的.
作者:陈丽丽;罗雅玲;赖文岩;徐健;钟浩海;张达成;叶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可疑急性阑尾炎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18例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要求阑尾超声检查的病例中,探及增粗肿大阑尾,结合临床提示急性阑尾炎.探及正常阑尾,则扩大扫查范围(肝胆脾胰腺、盆腔、泌尿系、胃肠及胸腔),以期找到阑尾炎之外的急腹症病变.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或临床观察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为93.2%、特异性为94.1%、准确性为93.7%、阳性预测值为91.8%、阴性预测值为95.1%.非阑尾炎急腹症中正常阑尾显示率87.1%(162/186).非阑尾炎急腹症超声诊断符合率78.2%(140/179).结论 可疑急性阑尾炎病变中,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性很高.检查中探及正常阑尾声像可增强检查者的自信心,迅速调转思路寻找并发现除急性阑尾炎之外的急腹症.
作者:文革;赵景亭;刘小珍;张成立;许锦富;吴凤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R胸部床边摄片在显示病灶能力的价值.方法 收集CR和传统床边胸片各60例和53例,以其CT检查为金标准进行对照,将两组床边胸片显示的病灶清晰程度分为清晰、可见、模糊、隐约可见、未见5类.统计两组的例数,绘制ROC曲线.结果 60例CR胸片中,51例行CT检查,32例CT所显示的病灶中,CR能显示31例,1例未见病灶.53例传统片中,46例行CT检查,24例CT所显示的病灶中,传统能显示22例,2例未见病灶.CR和传统胸部床边摄影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916和0.777.结论 CR床边胸片显示病灶能力高于传统床边片,CR床边胸片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强;郑晓林;高云;朱纯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获得D18S1364、D12S391、D13S325、D6S1043、D2S1772、D11S2368、D22-GATAl98805、D8S1132、D7S30489个STR基因座在中国海南黎族和汉族群体中的基凶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数据,初步探讨其在遗传学研究及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154例海南地区黎族无关个体,112例海南本地汉族无关个体,125例近期移民海南的汉族无关个体的静脉血,应用五色荧光标记引物复合扩增技术,计算中国海南黎族和海南汉族9个STR基因座的基因频率,统计分析各基凶座的杂合度(Hobs)、多态信息总量(PIC)、个体识别机率(Dp)及累积个体识别率、累积非父排除率.分析上述9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获得9个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结果 9个基因座在该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各基因座的期望杂合度(Hobs),多态信息总量(PIC)、个体识别机率(Dp)及累积个体识别率(CDP)、累积非父排除率(CCE),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D18S1364、D12S391、D13S325、D6S1043、D2S1772、D11S2368、D22-GATAl98805、D8S1132、D7S3048基因座在中国海南黎族,汉族群体中具有较高的个人识别机率,但无人群之间的差异,在法医学应用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唐勇;赵英;钟路;符生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远志YZ-50对慢性应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健康雄性Ⅱ级Wistar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一步法抽提总RNA,分光光度计测光密度值.β-actin做内参照,RT-PCR技术检测BDNF及其受体TrkB mRNA在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组织的表达,从分子水平探讨在给予远志YZ-50后BDNF及其受体TrkB mRNA在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组织的变化规律.本实验共设5组,分别是空白对照、慢性应激模型组、地昔帕明、YZ-50低剂量组、YZ-50高剂量组.结果 YZ-50各剂量组均显示活性,能显著提高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区BDNF及其受体TrkB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作用好,与模型组相比P<0.01.结论 YZ-50能够提高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BDNF及其受体TrkBmRNA的基因转录,加强神经元营养,促进应激损伤的神经元恢复,从而改善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有效发挥抗抑郁作用.
作者:孙艳;谢婷婷;王东晓;刘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海马神经元NF-κB及ICAM-1随再灌注时间表达变化,探讨姜黄素脑保护的分子机制.方法 制作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S组、IR组、Cur组及SC组.HE染色观察海马锥体细胞形态改变、免疫组化观察海马NF-κB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海马组织ICAM-1蛋白含量.结果 IR组细胞轮廓消失,大部分细胞出现核固缩、碎裂.Cur组70%细胞边界基本清楚,核形状基本规则.Cur组海马CA1区在再灌注后各时间NF-κB的表达水平均低于相应时间点IR组(P<0.05).Cur组海马ICAM-1蛋白含量均低于IR组及SC组,其中在1 d和3 d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ICAM-1、NF-κB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
作者:庄荣;林孟相;宋秋英;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TAC方案联合使用绿脓杆菌制剂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价值.方法 以随机排列表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6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TAC新辅助化疗方案,实验组加用绿脓杆菌制剂,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的疗效、毒副作用、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成本比.结果 实验组在新辅助化疔第2、3、4疗程后总有效率(RR)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化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无明显差别,而对照组化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毒性反应发生率及反应程度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出现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感染的几率较对照组降低;实验组患者经2次新辅助化疗后即行手术治疗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第2次新辅助化疗后实验组每增加1%化疗有效率需花费人民币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绿脓杆菌制剂在新辅助化疗中的联合使用能增加化疗的疗效,同时能增加患者的化疗承受能力,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而且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没有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卫东;唐中华;徐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旨在探讨颅骨局部加位对NPC颅底骨侵犯的诊断价值并与CT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2003年01至2007年12月间病理确诊为NPC的放疗前患者,共405例,均在1周内行前后位全身骨显像(WBI)及颅骨左、右侧位局部显像和CT检查.结果 WBI诊断与CT诊断阳性符合率29.48%,阴性诊断符合率76.05%,总符合率81.23%;骨局部显像目测诊断同CT诊断的阳性符合率67.95%,阴性诊断符合率74.07%,总符合率87.16%;骨局部显像半定量分析诊断同CT诊断的阳性符合率75.64%,阴性诊断符合率74.07%,总符合率88.64%.在27例CT诊断阴性而局部显像半定量分析诊断阳性的患者中,其中有9例同时行了MRI检查,MRJ结果为阳性.结论 全身骨显像加做局部颅骨侧位显像,对NPC颅底骨侵犯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做为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筛选方法.
作者:冯会娟;欧阳伟;刘金华;刘伟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美托洛尔及两者合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110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为Ⅱ~Ⅲ级,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美托洛尔治疗组和胺碘酮+美托洛尔治疗组,随访1年.结果 胺碘酮+美托洛尔组对心功能的改善优于胺碘酮组和美托洛尔组(P<0.05),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控制亦显著优于胺碘酮组和美托洛尔组(P<0.01),而胺碘酮组和美托洛尔组相比其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胺碘酮+美托洛尔组冉住院率和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胺碘酮组和美托洛尔组(分别为P<0.01和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合应用胺碘酮及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或美托洛尔,不良反应无增加.
作者:吕红松;贺彬彬;黄贵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合并子宫卒中的治疗原则与监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五年来诊治的胎盘早剥并发子宫卒中28例,结合临床讨论治疗原则与相关措施.结果 28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卒中均及时终止妊娠并行剖宫产术取出胎儿与胎盘后,经过及时恰当的处理,22例保全子宫,4例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子宫卒中面积大,经积极处理无效而行全子宫切除.结论 胎盘早剥合并子官卒中,严重危及母婴生命,应及时终止妊娠,但子宫卒中不是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只要处理及时恰当,多能保留子宫,降低母婴的死亡率.
作者:吕小燕;尹春艳;王保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认知功能及其与白质扩散各向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LA患者31例,其中LA-1级13例,LA-2级12例,LA-3级6例;对照组18名,各组受检者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匹配.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查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测量其扩散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平均扩散系数(M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A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降低,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和心算能力各项目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都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对于LA-1级、LA-2级患者以及全部31例LA患者,白质形似正常区(NAWM)FA值、MD值均与认知功能障碍呈中度相关.结论 LA患者随脑白质病变程度加重总体认知功能呈降低趋势,MRI上显示的白质损害严重程度不能准确反映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而LA患者白质纤维扩散各向异性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高的相关性,认知功能障碍与FA值呈正相关,与MD值晕负相关.
作者:栾萍;王静新;陆兵勋;潘速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构建成年新西兰兔肛门失禁动物模型.方法 选取12只成年健康雄性新两兰兔,按随机数字表完全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功能性定位兔肛门外括约肌双侧支配神经,即第4骶神经,相当于人体解剖学中的骶神经,实验组局部注射50 g/L罗哌卡因,选择性破坏该神经,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检测操作前后肛管内静息压力的变化,观察第4骶神经及其效应肌的神经肌电图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兔术后肛管内静息压力明显下降.神经肌电图显示术后实验组第4骶神经传导异常.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第4骶神经轴索不可逆性改变.结论 局部注射药物破坏肛门外括约肌双侧支配神经可成功制作出紧迫失禁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做人工肛门体内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黄宗海;傅晓静;厉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供肾切取术(RPLDN)与传统开放活体供肾切取术(ODN)在活体供肾切取术中临床应用.方法 对45例供者采用后腹腔镜供肾切取术的22例,传统开放取肾手术的23例,所有供受者随访3~24月,分析资料进行比较总结.结果 RPLDN与ODN相比较: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分别为75±35 min与65±26 min,p>0.05),术中出血亦较少(分别为150±50 ml与110±40 ml,p>0.05),RPLDN供肾热缺血时间相对较长(分别为107±34 s与20±5 s,P>0.05),所取血管长度较短(供肾动脉3.8±1.6 cm/4.2±0.6 cm,P<0.05;供肾静脉2.5±1.3 cm/3.5±0.8cm,P<0.05);供者术后恢复方面,RPLDN的供者术后下床时间较早(分别术后3±1 d与术后5±1 d,P<0.05).肾移植术中血管开放后供肾均在1 min内泌尿,RPLDN术后1周出现排斥反应1例,肾功能恢复延迟(DGF)1例.ODN受者术后1月出现急性排斥1例,其余均在术后3 d血清肌酐恢复至正常.所有供者术后7 d伤口拆线后均出院.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亲属供肾切取临床应用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但是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对供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肾功能等优势,更能促进亲属肾移植的开展,增加供肾来源.
作者:徐战平;王行环;郑祥光;杨浣情;刘久敏;高炜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