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定市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与确证结果分析

李云飞;刘香云;李红云;马倩

关键词:献血者, 抗-HIV, 初筛, 确证
摘要:目的:统计分析保定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减少HIV经血传播的风险。方法:对2008-2013年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和确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6810份标本中抗-HIV初筛反应性标本346份,确证阳性标本91份,平均感染率为0.024%。结论:保定市无偿献血者中抗-HIV确证阳性者呈逐年递增趋势,应强化献血前宣传和健康征询工作,开展新的检测技术,保证血液的质量安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彩超对椎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椎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自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47例,对这47例患者采用高频彩超观测双侧椎动脉,研究高频彩超对椎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检查发现90条椎动脉显示较为理想,4条椎动脉显示不清。统计发生病变的椎动脉共有52条,病变程度不一。其中,有28条椎动脉狭窄程度<50%,内膜轻度增厚,管腔见少许混合回声斑块或低回声斑块,CDFI示彩色血流充盈缺损程度较轻,管腔边缘的血流颜色浅淡而不规整;15条椎动脉狭窄程度>50%,内膜明显增厚,管腔见多发混合回声斑块或低回声斑块,CDFI示彩色血流充盈缺损程度重,血流束变细,呈明亮五彩镶嵌改变,频谱峰值流速>100cm/s;4条椎动脉内充满低回声斑块,血管闭塞,CDFI示管腔内未见血流信号;5条椎动脉内径均匀性细窄,小于2mm,管腔内未见斑块,CDFI示彩色血流无明显充盈缺损,血流信号暗淡,流速减低,考虑为先天性内径窄,另一侧椎动脉内径则相对增宽。分析椎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动脉先天发育不良以及其他原因。结论:应用高频彩超可以清楚显示椎动脉情况,对于内径宽窄、管腔内斑块多少、是否存在狭窄、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充盈情况都有良好显示,高频彩超对诊断椎动脉病变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60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保守治疗方法对60例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早期输卵管妊娠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B组、C组个20例),A组口服米非司酮;B组在B超的引导下注入甲氨蝶呤(M T X);C组为A组联合B组治疗。后比较三种方法临床疗效。结果:C组治疗有效率(94%)高,与A、B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研究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治疗观察中,可发现口服米司酮与甲氨蝶呤局部注入疗效相当,而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作者:马新华;张丽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门诊患者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门诊患者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67例门诊结肠镜患者采取检查前、中、后进行口头讲解和书面材料指导及电话指导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经过检查前的心理疏导、饮食准备、肠道准备及检查中的配合等,本组患者常规检查进镜至回盲部460例,成功率为98.5%。结论:对门诊结肠镜检查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减少痛苦,提高耐受性,使成功率、确诊率显著提高.

    作者:王慧敏;王建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的防治进展研究

    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极易并发心血管疾病,其中糖尿病性心脏病就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病死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上尚未明确,也没有一种特异有效的治疗手段,基于此背景下,研究有效的糖尿病合并心脏病防治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笔者收集并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糖尿病合并心脏病防治研究的相关报道,现将新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李倩;王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表在老年病房的应用

    目的:实施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落实误吸防范措施,以降低住院老年患者误吸的发生率。方法:自2011年5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开始实施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对总分≤6分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实施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前后住院老年患者的误吸发生情况。结果:实施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后,住院老年患者误吸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明显增强。结论:应用该评分表,可对高危人群进行护理干预,有效预防和减少误吸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对保证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亚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150例

    目的:分析探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50例小儿高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药物治疗半小时、1h、2h、4h、8h各时点分别进行体温检测,总结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效果。结果:患儿药物治疗2h退热效果佳,总有效率可达93.3%,治疗8h退热效果保持良好,其中用药后2h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它时点(P<0.05)。幼儿急疹患儿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原发病患儿(P<0.05),其中急性肠胃炎患儿退热效果为一般。治疗过程中出现6例胃肠不适,14例呕吐,6例出汗较多,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所有不良反应患儿经对症处理后病症明显缓解。结论: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具有见效快、药效维持时间长等优势,切无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怀燕;谢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探讨

    目的:对采用医学营养治疗的方式来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治疗,从患者的体重等方面进行控制。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所出现的并发症也减少。结论:采用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是对所有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一个基础,同时也是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患者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者:赵庆伟;刘靖;徐淑云;朱利微;高岩;李大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自然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自然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以提高术后妊娠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4例有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手术后自然妊娠情况。结果:术后2年累积自然妊娠率为67.3%,其中术后第一年总妊娠率(39.4%)高于术后第二年(26.9%);术后2年妊娠率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与r-AFS分期(1985年美国生育协会修订的内异症分期标准),是否术后使用GnRH-a以及术前是否有妊娠史无相关性。按术后是否使用GnRH-a的比较,第一年妊娠率与第二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7,P>0.05);按术前是否有妊娠史的比较,第一年妊娠率与第二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1,P>0.05)。结论:术后第一年内妊娠率相对较高,术后应用GnRH-a并不能提高自然妊娠率;r-AFS分期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生育能力;术后应正确指导受孕,尽快妊娠。

    作者:黄丽霞;马利国;陈美一;曹鸿;杨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清免疫球蛋白对慢性肝炎的病理判别分析

    目的:针对慢性肝炎诊断构建病理分级与分期数学模型,对血清免疫球蛋白辨别慢性肝炎的病理作用进行评价。方法:收集126例慢性乙肝患者,采用肝穿刺活检标本实施病理分级与分期;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测定。以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清之间的关系构建判别函数。结果:血清IgG 、IgA水平与病理分级具有明显的正比例关系,与病理分期也具有明显的正比例关系;血清IgM水平与病理分级、分期都没有相关性。只有血清IgG与进入判别模型指标及模型纳入变量相符,模型判别病理分级准确率分别达到67.26%、15.29%、31.73%、67.26%,总正确率为28.91%;判别病理分期准确率分别达到51.25%、2.84%、14.28%、26.58%、51.25%,总正确率为59.86%。结论:血清IgG与该数学模型纳入变量相符,对于肝脏病理分级与分期的判别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冬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分析

    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以高血压病为原发病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可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如何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已成为医学界异普遍关注的热点。我们选取2010年到2012年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采用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经过8周的治疗和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较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蒋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治疗分析

    脑梗塞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其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对于脑梗塞是极其重要的。形成脑梗塞的决定性因素是脑组织局部缺血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大部分的脑梗塞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转移,导致局部脑血管闭塞造成的。

    作者:焦玉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瘫患儿的家庭护理

    小儿脑瘫指以妊娠至新生儿期间各种原因所致脑的非进行性变为基础,形成永久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其症状在2岁前出现。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多项脑损伤相关缺陷,其中合并智力低下和心理障碍者较多。在对患儿的康复治疗当中发现,仅仅注重患儿运动功能方面的康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针对患儿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才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一般护理1.1合理营养患儿住院时间比较长,治疗项目多,体力消耗大,应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在保证患儿足够的营养的同时,要注意给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在进餐时应注意患儿有无暴饮暴食及偏食,必要时制定个体合理饮食计划。

    作者:罗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人高血压病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查对照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病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共44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4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同时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心电图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38例,诊出率为86.4%;心电图检查24例,诊出率为54.5%。两种方法检测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超声检查与心电图检查发现主动脉根内径比例明显较高,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中,将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心电图检查运用其中,能够提升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率,为治疗提供方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黎美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床旁血气分析仪与生化仪测定动静脉血钾浓度差异的检测

    目的:床旁血气分析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动静脉血钾浓度的差异。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来自我院住院的患者共80例,采用肝素钠抗凝管在受检者肘静脉处采集静脉血5ml,受检者动脉血标本采集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将受检者采集的动脉血分别用血气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进行钾离子检测。结果:血气分析仪的结果高于生化分析仪结果,动静脉血样本在血气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中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床旁血气分析仪和生化仪各有利弊,临床医生在需要检测患者血液中钾离子浓度时,要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对检测方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作者:李永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三步一罐疗法治疗肩周炎60例

    本人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三步一罐治疗组和单纯推拿组(各30例),三步一罐治疗组采取三步推拿,拔罐结合功能锻炼;单纯推拿组采用推拿疗法(普通疗法详见全国盲人按摩专业推拿教材《伤科按摩学》),通过两种疗法评定标准等指标判断疗效,结果显示:三步一罐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单纯推拿组的66.7%(P<0.05),三步一罐治疗肩周炎具有治愈率高,疗效显著的特点。

    作者:陈吉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情况的只有3例,感染率为6%,而对照组患者则有16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32%,观察组感染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崇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目的: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来解决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法:从分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与成因着手,通过定期开展有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开展经常性的文艺、体育活动;改革“见花浇水”的教育方式,实现公平教育;发展良好的家庭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等方法来解决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结果:在分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与成因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可达到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需要的目的。结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呈现上升发展趋势,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研究和教育,依然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而艰巨任务。

    作者:李雪莉;孙雨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连云港市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状况调查

    微量营养素不足,包括碘缺乏,严重地损伤人类,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身体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的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1992年的《世界营养宣言》(世界营养会议、罗马)指南:有20亿以上的人口(主要是妇女和儿童)患有一种或多种微量营养素缺乏症。我国是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不足十分普遍的国家(1)。为了解连云港地区现状,我们对本地区婴幼儿(6月龄~6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或超标)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6年1月~2008年12月2年期间在市区各定点幼托机构及市(区)妇幼保健医院(所)门诊进行健康检查儿童。按年龄分组为:婴儿组(6月龄~)、幼儿组(1岁~)、学龄组(3岁~6岁)。

    作者:左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肿瘤标志物CEA、CA15-3和CA125在乳腺癌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CEA、CA15-3以及CA125三项肿瘤标志物对于乳腺癌化疗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接受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52例,分别于化疗前后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CEA、CA15-3以及CA125水平,比较分析CR、PR、SD、PD患者中的变化。结果:CR和PR组的CEA及CA15-3水平显著降低,而PD组显著升高(P<0.05),SD组无明显变化(P>0.05);CR与PR组的血CA125显著降低,PD及SD组无明显变化(P>0.05);CEA、CA15-3、CA125以及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乳腺癌的疗效评价与临床疗效评价的符合率依次为61.5%、57.7%、38.5%、80.8%。结论:血清CEA、CA125以及CA15-3检测能够预测和评估乳腺癌的化疗疗效,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准确性更好。

    作者:杨前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内分泌代谢病的转化医学与治疗

    目的:研究内分泌代谢病的转化与治疗方法。方法:利用随机数字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80例内分泌代谢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转化研究法,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调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与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中,治疗有效者19例,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治疗有效者14例,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亢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利用转化研究法,根据患者疾病变化情况制定治疗方法,有利于合理控制患者病情,促进其疾病的好转,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赵德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