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危险性及其防范对策

韩旭

关键词:手术护理, 危险, 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来提出其防范对策。结果:手术室患者护理潜在的危险因素有:未严格执行护理核对制度,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行为不当,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低。结论:为避免手术室护理的潜在危险,主要应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并规范护理服务行为。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腹部超声检测诊断的研究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的113例疑似异位妊娠病人中,诊断为异位妊娠的97例(85.8%),漏诊24例(21.2%),误诊2例(1.8%),其中1例为炎症包块,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陈旧性异位妊娠,另1例为卵巢黄体破裂,误诊为异位妊娠。证实的97例中,输卵管妊娠62例(63.9%),其中壶腹部为45例(72.6%),间质部3例(4.8%),峡部9例(14.5%),伞部5例(8.1%);宫角妊娠11例(11.3%);宫颈妊娠14例(14.4%);卵巢妊娠3例(3.1%);残角子宫妊娠7例(7.2%)。结论:经腹部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诊断异位妊娠,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新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宁夏山区回族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原因、预防及护理

    1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现已成为危害儿童多国家及地区发生过多次较大规模的暴发和流行,并引起一定数量儿健康的重点传染病之一。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大多数成人以隐性感染为主,儿童则多表现为显性感染。有研究显示,在手足口病聚集性患者疫情中,EV71和CoxA16感染所致的儿童手足口病显性和隐性感染比例分别为1:1.6、1:2.2。一般感染后均可获得长期而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但不同型别的病毒感染后诱导的特异性免疫缺乏交叉保护力。

    作者:妥霞;张红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层产科缩宫素临床应用

    缩宫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激素,常用于子宫收缩药物中,其主要的作用激励是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对促进子宫内残留物的排除,减少出血量有着显著的疗效。缩宫素主要应用与临床上的催产、引产,但是药物的运用必须要建立在安全、疗效之上。近年来,随着缩宫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缩宫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状,正确的用药途径、剂量、浓度,使用过程中的反应及注意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就对缩宫素在基层产科上的临床应用展开一番讨论。

    作者:刘玉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体位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发病机制、不同体位预防VAP 的护理研究进展、以及目前体位护理对临床降低VAP发生率的重要性和临床护士对此项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分析。

    作者:马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前访视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前访视护理。方法:对1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前访视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93%的患者积极配和治疗护理,术前情绪稳定,术中能积极配合,术后无疼痛、呕吐、发热发生,治愈出院。7%的患者术发生前晚失眠、术中配合欠佳或术后疼痛、呕吐、发热等。结论:进行有效的术前访视,能够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消除不良的心理刺激,协调机体各种功能,对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应急能力,减轻术后不适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吕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清总胆汁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联合测定对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联合测定于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胆疾病患者224例与体检健康者40例,分别进行TBA、ALT测定,对比指标水平与阳性率。结果:肝癌TBA、ALT水平分别为(30.9±18.3)μmol/L、(71.2±58.3)U/L,肝硬化(28.1±20.0)μmol/L、(70.2±63.0)U/L,,急性肝炎(41.1±32.7)μmol/L、(162.1±123.2)U/L,慢性肝炎(19.1±14.2)μmol/L、(90.3±73.2)U/L,胆道疾病(60.1±51.6)μmol/L、(88.9±70.6)U/L,体检健康(6.3±4.1)μmol/L、(21.2±14.3)U/L;肝癌TBA、ALT阳性率分别为80.00%、36.67%,肝硬化84.21%、39.47%,急性肝炎100.00%、100.00%,慢性肝炎90.38%、80.77%,胆道疾病85.00%、75.00%,体检健康0.00%、0.00%,肝炎患者TBA、ALP水平均较高,肝硬化、肝癌患者TBA水平较高,胆道疾病介于两者之间,肝胆疾病TBA、ALP水平均高于体检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TBA、ALT有助于诊断鉴别肝胆疾病,特别是针对肝炎患者,其TBA、ALT水平均较高。

    作者:吴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84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体会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确诊为AMI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进行溶栓以及规范化治疗,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84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再通65例,再通率为76.5%,发生出血8例,其中,6h内出血5例,均为轻度出血。发病4周内死亡7例,死亡率为8.3%。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安全有效,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可为抢救心肌赢得时间,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周伟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内镜中心拟行胃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麻醉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无痛胃镜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镜检时及清醒后的心率(HR),血压(Bp),呼吸(R)和血氧饱和度(SPO2),镜检时间,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检查结束后询问患者不适程度,是否愿意接受再次检查。结果:14例感觉注射部位疼痛,麻醉后所有患者 HR、Bp均出现小幅下降,检查结束后升至正常水平。6例患者SPO2下降至94%以下,经辅助呼吸后很快恢复。7例诉头晕,2例咳嗽,1例呃逆,1例躁动,1例全身大汗,所有不良反应均在30分钟内消失。36例患者对胃镜检查全过程无记忆,所有患者均表示可以接受再次胃镜检查。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爱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促进我院合理用药

    目的: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促进合理使用。方法: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完善我院抗菌药物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开展不合理用药处方和医嘱点评;加大抗菌药物耐药监测和药敏试验力度;建立健全抗菌药物督查制度,采用行政手段和经济处罚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管。结果:我院的抗菌药物滥用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促进了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的目的。

    作者:方灵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一氧化氮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对肝脏枯否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对肝脏枯否细胞bcl-2和BaX基因的作用调控肝脏枯否细胞的凋亡。方法:通过对SD大鼠支撑胰腺炎模型后,不同的处理手段,采点处死后,对肝脏枯否细胞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评分、肝脏枯否细胞凋亡指数、淀粉酶和一氧化氮关系的比较。结果:一氧化氮可以通过早期启动肝脏枯否细胞的凋亡基因的激活,抑制抑凋亡基因的表达,促使枯否细胞的凋亡。结论:NO通过调节BaX、bcl-2等凋亡相关基因,调控肝脏枯否细胞的凋亡。

    作者:王延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室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5月一2013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曲梦媛;王戈;滕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以来行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囊肿的患者32例,总结其护理注意事项,并对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结果:32例患者中出现次要并发症2例,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无囊肿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囊肿安全、有效、经济,并能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张德美;张治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疗养院护士在工作中的沟通与工作

    护理是疗养院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疗养院护士应熟悉和掌握护理的基本概念、必要性、主要内容、服务对象、常用措施,明确疗养院护理在客体方面和主体方面的特殊性,从而指导疗养院预防、保护、促进方面的工作,提高疗养院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住院部需血液透析的患者11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其中前者采用普通透析护理方法,后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心理焦虑恐惧27.2%小于对照组63.6%,并发症发生率12.7%<29.1%,护理满意度有很大提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同时患者舒适度有很大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实质性意义。

    作者:陈芳;陈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87例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治疗方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复发率为6%;对照组总有效率则为92%,复发率19%;两组结果对比,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颜安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将25例急性肾炎患儿分成常规治疗和对症治疗两组,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刘国政;程自平;刘和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与辨识

    老年人机体生理功能衰退,随着阴阳气血、津液代谢和情志活动的变化,老年性疾病逐渐增多,根据中医体质辨识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体质[1]。

    作者:左春红;周红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院营养科对配餐员的管理

    医院营养科是配餐员的管理者,根据配餐员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配餐员工作能力、专业技术、服务意识等的培训管理,通过对配餐员的工作制度管理、专业技术管理、效绩措施的实施,体现了人性化、特色化,充分发挥配餐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赵学军;蔡慧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节育、晚婚与人口增长率的下降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人口总量为13.47亿人(2011年末)。从人口自然增长率看,中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人口是经济的重要基础,人口变局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构成诸多挑战,影响到劳动力、消费、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甚至关系到民族的繁衍与发展。在并不很遥远的未来,中国人口会出现短期难以扭转的负增长局面。

    作者:迟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10年-2013年兰州市城关区妇幼保健年报分析

    妇幼保健业务年报是了解妇女和儿童卫生保健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妇女儿童保健水平和“妇女和儿童发展纲要”进展情况,体现妇幼保健需求,并为制定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措施和开展研究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为了解兰州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科学管理的依据,现对兰州市2013年城关区妇幼卫生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钱月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