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久忠;张海娟;张玉新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近些年,全球范围内几乎每年都有局部地区的暴发或流行,其发病率居传染病首位。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中医药在防治流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中医学对流感的认识,加强中药复方防治流感研究,积极拓展研究思路,具有急迫的现实意义。
作者:童佳兵;李泽庚;杨程;张念志;Zhang Nianzhi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头孢丙烯顺式(Z)异构体和头孢丙烯反式(E)异构体的高效液相测定法,并评价两种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单剂口服头孢丙烯片0.5g后,血样经处理后,进行HPLC分析。结果:头孢丙烯顺式(Z)异构体的线性范围为0.1000~16.0000μg?mL-1,提取回收率为94.9%~96.0%;头孢丙烯反式(E)异构体的线性范围为0.0200~1.6000μg?mL-1,提取回收率为92.7%~94.1%。人体中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头孢丙烯顺式(Z)异构体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为(7.93±1.87)和(7.82±1.76)μg?mL-1,Tmax为(1.75±0.67)和(1.81±0.61)h,t1/2为(1.35±0.15)和(1.32±0.16)h ,AUC0-t为(24.56±3.44)和(24.71±3.85)μg?h?mL-1,;头孢丙烯反式(E)异构体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为(0.70±0.15)和(0.68±0.16)μg?mL-1,Tmax为(1.72±0.52)和(1.77±0.62)h,t1/2为(1.20±0.28)和(1.24±0.21)h ,AUC0-t为(2.02±0.33)和(2.00±0.44)μg?h?mL-1。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简便,适用于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两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王咏梅;佟杰;曾永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手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3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两组患者功能观察组15例患者,19例满意,4例较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15例患者中,4例满意,6例较满意,4例不满意,满意率为73.3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使手功能恢复,降低其临床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方法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做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0%,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68.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卡孕栓、缩宫素、益母草等三种缩宫药物在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成 A(卡孕栓组)、B(缩宫素组)、C(益母草组)三组,每组采用不同药物进行干预性治疗产后出血,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其中 A 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其他两组,三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发生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均发生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缩宫素和益母草在预防产后出血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会同时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临床治疗应当注意把握用药剂量,在加强疗效的同时控制药物毒副作用,促进患者产后快速恢复,提高临床治疗质量。
作者:郭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患者以肥胖及饮食条件优越者为主,大多见于中老年男性,部分患者常伴有家族史,其主要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结节的形成,痛风本病病程漫长,后期常并发肾功能衰竭,伴发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可因外伤感染,暴饮暴食,酗酒,情绪激动面诱发。痛风患者多有血尿酸增高,血尿酸是人体内嘌呤经氧化酶作用生成,当血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过少,在体内超过一定浓度时,可发生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现将65例患者的血尿酸临床检验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刘晓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3月~2013年10月间进行治疗的胰腺癌患者9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放疗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的吗啡用量、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以及毒性反应例数较之观察组要多,且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胰腺癌具有小毒性、吗啡用量低以及手足发生综合征的可能概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袁晓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将25例急性肾炎患儿分成常规治疗和对症治疗两组,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刘国政;程自平;刘和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农牧区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治工作是一项保护患者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应让患者及医师提高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知,积极开展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治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意识。脑卒中高危人群应当注意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进行体育锻炼,合理膳食,劳逸结合,密切监测血糖、血压及血脂情况,并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实现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尽可能的将脑卒中的危害降至低,保护农牧区人民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宏;童革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65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以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方法,对照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100%,对照组有效率达9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明确,可以临床推广。
作者:南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超声内镜下上消化道病变切除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上消化道病变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病灶病变均达到完全切除,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出现大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3例患者术中出现少量渗血,经予去甲肾上腺素,APC和钛夹治疗止血。结论:医护的良好配合,可以缩短检查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孙桂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院前急救工作已经成为急救分站所在医院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医院急诊科已经将救护车纳入到护理单元,由于救护车驾驶员的工作性质与医院内部诊疗活动不完全相同,因此对从事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驾驶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驾驶员不仅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和技能,还要有仁爱之心、精诚的团队精神,并且需要掌握一般的急救知识、与患者、患者家属和调度工作人员的沟通技巧,才能有助于每次急救出车和重大事故灾害的现场急救工作顺利进行,为患者得到及早诊治争取时间。
作者:韦小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药炮制主要指的是通过中医药理论的引导,对中药材进行有效加工的一种方法。通过炮制可以有效确保临床针对患者选择中医治疗的安全性。本文主要针对六种中药的炮制方法以及活性成分含量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中医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汪建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应用贝复济联合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凡士林纱布对小儿2度烧伤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单纯应用磺胺嘧啶锌软膏纱布对烧伤创面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应用贝复济联合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凡士林纱布治疗2度烧伤患儿创面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140例2度烧伤患儿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磺胺嘧啶锌软膏纱布进行烧伤创面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贝复济联合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凡士林纱布对烧伤创面患儿进行治疗,每组患者各7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患儿舒适度以及细菌检出率等。结果:观察组患儿阳性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创面愈合时长较短,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贝复济联合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凡士林纱布对小儿2度烧伤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务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手术室是对病人实施手术探查、治疗、诊断和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从病人接送入手术室,实施麻醉,手术前的核对,开始切皮,术中输液,输血,给药,植入性材料的选择使用,术中监护,到手术完毕,病人意识恢复清醒,返回病房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的任何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
作者:安晓兰;王清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成功护理质量的重要性;方法:回顾2013年7月,我县残联协会组织了40名贫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我院眼科进行复明术;结果:经过手术室、眼科专科护士的精心护理,40例手术均成功,其中一例因为高血压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术后2月,导致视力下降,其39例视力恢复理想;结论:手术中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者:王风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导尿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是外科大中手术前的常规准备。由于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导尿不需胶布固定,其操作简单,且不易滑脱、方便、安全,插入后与尿道贴合程度大,能有效地保护外阴干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使用过程后总有使尿液除自尿管中流出外,还会从尿道口流出。现将手术后患者漏尿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魏倩婷;冀雅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影响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99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共治愈134例(A组),死亡40例(B组),未愈25例(C组),比较A、B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时以及出院之前等各个时点的临床资料。结果:与B组相比,A组入院时的中心静脉压(CVP)、压力调整心率(PAHR)等指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糖、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肌酐正常者少于A组,尿蛋白异常者、尿量减少者及血尿酸异常者均多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应用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乌司他丁以及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患者要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主要有内环境紊乱、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严重低蛋白血症、氧合指数低以及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等,采用乌司他丁、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及 CBP等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尘肺并发COPD急性加重期抗生素及其它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益性。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0年12月治疗60例尘肺并发COPD的临床经验,通过随机分组对60例尘肺并发COPD患者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1,氧疗,持续低流量吸氧;2,解痉排痰药应用,必要时雾化吸入、体位引流;3抗生素应用;4,好转期的康复训练及营养支持。对照组不应用抗生素,余同治疗组。对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做出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疗效组96.6%,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肺并发COPD急性发作(AECOPD)治疗上,经过积极、快速、正确治疗可迅缓解临症状,缩短发病周期,降低死亡率。
作者:赵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产科需行剖宫产术分娩产妇72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36例,分别予以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观察组)和缩宫素(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数、产后30min、2h和24h平均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基本持平,第三产程6.04±2.01min明显少于对照组8.86±3.15min,产后出血5.6%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产后24h出血量208.37ml明显低于对照组350.96±65.44ml。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对于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明显,第三产程时间短,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产后出血量较少,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何成容 刊期: 2014年第05期